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宗人府内,一个浑身赤膊的白胡子老头正步履蹒跚地挪着步子,突然见到不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青草,严重顿时迸射出贪婪的目光、连滚带爬地扑了上去,抓起一把草就往嘴里塞,仿佛在享受什么珍馐美味一般。

这个狼狈的老头就是曾经大名鼎鼎、权倾朝野的权臣索额图,可是现在,却是个衣不蔽体、饿得皮包骨头的狼狈老头。

原来,在三个月之前,康熙皇帝竟然突然下令,不再给自己送水送粮。

就算被俘上一个奸臣、罪臣的骂名,就算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索额图也是想苟活下去的。可是现在,康熙皇帝明显是想断掉自己的活路!

最终,堂堂一代权臣索额图被活活饿死在了宗人府内,直到去世十多天之后才被人发现。由于当时正值三伏,难耐的高温早已把尸首炙烤得腐败糜烂,可能连索额图自己都没有想到,出生高贵、一生体面的他,竟然死后如此窝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康熙和索额图这对原本亲密无间的君臣反目成仇呢?又是什么原因,让康熙下旨断水断粮,活活饿死索额图?直接派人送去一壶毒酒、或者三尺白绫,给他个痛快不好吗?

按历史发展的轨迹来说,如果当初没有康熙和赫舍里氏的那场政治联姻,或许索额图的政治生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也就不用背负“康熙朝第一罪人”的千古骂名了。

公元1665年的夏天,老态龙钟的孝庄皇太后语重心长地对着索尼问道:“听说你的孙女和玄烨同岁,长得落落大方?”

话音刚落,原本还装糊涂的索尼顿时来了精神,他两眼放光、双膝一软从椅子上跪在地下,嘴中第一次诚恳地说道:“微臣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保证我主顺利亲政。”

孝庄皇太后为什么突然问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问题呢?索尼听到之后又为何如此激动呢?

原来,康熙继位的时候刚刚8岁,根本无法处理朝政,于是便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作为辅政大臣。可是当时鳌拜一家独大,遏必隆、苏克萨哈根本无法制衡,而索尼虽然威名赫赫,但一把老骨头的他却不愿意趟浑水。

所以,孝庄太后就是要与索尼联姻,让他帮康熙亲政。

虽然康熙和赫舍里氏成婚两年之后、索尼就病逝了,但他的儿子索额图却继承了衣钵,从一个小小的御前侍卫被破格提拔为吏部右侍郎,手里掌握着官员的任免调动之权。

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康熙顺利将不可一世的鳌拜擒获,皇权得到了暂时性的安稳。如此巨大的功劳、再加上皇亲国戚的身份,让索额图的仕途顺风顺水,接连升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务。

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诞下胤礽,这让康熙十分高兴。

虽然当时康熙帝膝下已有一子、名叫胤禔,但生母却是惠妃叶赫那拉氏,只能算作庶长子。而胤礽却是实打实皇后所生,虽然是次子,但身份必定要比胤禔这个庶子要尊贵得多。另外,胤礽和孝诚仁皇后的背后、可是势力根深蒂固的赫舍里氏。

出于这几点考虑,胤礽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就被康熙确立成为皇太子。而索额图也被封为太子太傅、内大臣,统领紫禁城内的侍卫亲军。

所以说,这场政治联姻成功将赫舍里家族拉到了保皇派的阵营,而索额图也成为这场联姻中、除了康熙之外的最大受益者!如果太子胤礽能够顺利继位的话,索额图的声名必定能够超越父亲索尼,甚至“加九锡”都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意气风发的索额图似乎没有参透“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最终看似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开始渐行渐远。

“二十三年三月,以心裕等懒惰骄纵,责索额图弗能教,夺内大臣、议政大臣、太子太傅,仍任佐领,并夺法保一等公。”

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83年,面对权势愈加雄厚的索额图,康熙也十分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会把持不住,于是便找了个机会狠狠敲打了一番。

索额图的五弟心裕、六弟法保可不是省油的灯,仗着自己家族的权势横行霸道,伤天害理的事做了一大堆,而且他们二人作为朝廷官员,竟然接二连三地翘班。这种行径让康熙帝十分恼火,便责令索额图对他们严加管教。

可索额图却十分护短,只是罚了两个弟弟一年的俸禄了事。

这样一来,给了康熙帝把柄,当即下令将心裕、法保二人革职查办,而索额图也被削去了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等职务。

这是康熙对索额图的第一次敲打,效果颇为显著。赋闲在家的索额图终于明白,自己乃至赫舍里家族的一切都是皇帝赐予的,自然也能够被皇帝收回。

三年之后,当索额图规规矩矩地在康熙面前行跪拜大礼、口中诚惶诚恐地喊着“吾皇万岁万万岁”的时候,康熙帝对于这个一手调教出来的得力助手十分满意,当即又恢复了他的职务。

虽然索额图的职务恢复了,但他和康熙之间出现的裂痕却再难修补。

暗中培植“太子党”,索额图的所作所为触碰了红线,康熙也将他视为心腹大患。

康熙共有24个儿子,其中年少有为、堪以重用的有九位: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随着皇子们日渐成长,彼此之间的斗争越发激烈,而胤礽虽然贵为太子,但日常的表现却并不突然,所以在这场斗争中有落于下风的趋势。

作为太子的叔爷爷,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索额图怎能袖手旁观,他的心里如同明镜一般:赫舍里家族和太子荣辱与共,一旦太子失势,整个家族都将走向衰落。

所以,索额图利用手中的职务和威望,在朝廷里编织了一个巨大的人脉关系网,一切为保证太子顺利登基服务。

索额图在私底下搞小动作,康熙一清二楚,但局势仍尽在掌握,所以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到了1703年,人过中年的康熙却开始感到力不从心。

深夜,他在南书房内挑灯夜战,面前是摞成小山一般的奏折,他随手拿起一封细细查阅,却发现是翰林院学士高士奇弹劾索额图的奏折。

“这个索额图也太明目张胆了,现在他的党羽还真是遍布朝廷。”

还没看完,康熙就恶狠狠地把奏折摔在了桌子上,心中对索额图一阵大骂。

听到有响动,值班太监赶忙前来查看,却发现皇帝一脸闷气地坐在那里、瞟了一眼奏折上的内容,心中便明白了个大概。

“圣上,最近朝廷里帮着索相说话的大有人在。”老太监一边端着茶水、一边自顾自地说道。

康熙听在耳中、却并没有说话,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老太监接着说道:“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几位大人全帮着索相,和明相作对呢。”

听到这里,正戳中了康熙的痛处。

索额图和明珠,是眼下朝中的两个顶梁柱,竟然为了个人恩怨内斗,而且还闹得人尽皆知,实在是有失体统。

想到这里,康熙叹息一声道:“难道他想当第二个鳌拜吗?”

一席话,吓得老太监连忙磕头认错,可康熙却只是摆摆手让他退下,自己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发呆。

这一晚过后,康熙终于下定了决心,朝廷中的党争必须彻底铲除,否则在任由他们发展壮大几年、和皇子们牢牢捆绑到一起,影响到未来的接班人,再想连根拔起将难上加难。

于是在不久之后,康熙就下令将索额图囚禁在宗人府中。

康熙是个十分在乎名声的君主,如果直接下旨赐死索额图,恐怕会被后世诟病。所以便另辟蹊径,切断一切食物供给,任由他在宗人府内自生自灭。

堂堂一代权臣,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惋惜。

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之死,暴露了满清皇权独裁统治下的残酷!表面现象是索额图个人跋扈专权,得罪了相当多的同僚,本质上,索额图卷入政治派系斗争,触犯了皇权利益,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索额图的起家,不光靠自己的家族势力,其个人的出色才华及努力是主要的。他虽是索尼的第三子,但很可能因庶出的身份,让他的起点很低,远远不如他的兄弟们。他从一个小小的侍卫,一直混到三十多岁,才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索额图的对康熙王朝的贡献,主要有四个:一是协助康熙设计除鳌拜,实现康熙亲政;二是平三藩之乱,索额图主持朝政,料理军务,为平定叛乱立下大功;三是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谈判期间据理力争,最大限度争取了大清的利益;四是跟随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除了在第一次征讨噶尔丹时,因贻误军机受到处罚外,索额图所获得成就和评价基本是正面的。他对康熙皇帝一朝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康熙帝也表现出了,对他不同寻常的信任和依赖。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位国之重臣,死得那么凄惨,竟然在晚年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及其家族的跋扈,得罪了太多的人

跟很多权臣一样,索额图也免不了专横跋扈的诟病,大概权力就是撑破英雄胆的毒药。要说嚣张跋扈,其实索额图还远远不如他的几个兄弟,这些兄弟们起点比他高,胆也比他大,惹出来的祸端一大箩筐,都要索额图去收拾残局。

由此,索额图不免受到诟病,左都御史魏象枢,就曾经上疏弹劾索额图“怙权贪纵状”。受六弟心裕牵连,索额图曾经被革除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被踢出政治核心圈三年之久。

最不该的是,索额图得罪了一个人,此人叫高士奇,一名落魄的书生。他经人推荐,成了索额图的门客。

不过高士奇的学术才华相当高,尤其擅长古诗文创作,由此高士奇得宠于康熙。康熙评价说,高士奇的诗很独特,就是没人能写得出来,经他的指点,自己也能写出这种风格迥异的古体诗文。

自从得到康熙赏识,高士奇一直伴随在君侧,身份显贵起来,直至官居一品。然而,在索额图的眼里,高士奇依然是他家的奴才,对他非常不客气,甚至一直要求高士奇跪着汇报工作。不高兴的时候,常常对高士奇破口大骂,时常“问候”人家父母妻儿。

这让高士奇渐渐怀恨在心,因而他也加入了“倒索大军”,没少利用皇帝近侍的身份,诋毁索额图。

索额图结党,与明珠形成派系之争

与索额图权势并重的当属纳兰明珠,时人称他二人为“索相”、“明相”。康熙一朝六十一年,大约有二十年处于索额图与明珠,两派势力的斗争中。《清史稿纳兰明珠传》记载:

“与索额图互植党相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於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轻财好施, 以招来新进,异己者以阴谋陷之,与徐乾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

索额图像一头恶虎,咄咄逼人,明珠像一头笑面虎,阴损毒辣,两虎相争,各不相容,形成两大派势力。高士奇对索额图下手,就有明珠的影子,远远不是个人恩怨那么简单。这个局面历来是政治的伴生品,索额图作为派系首领,自然逃不脱明珠的明枪暗箭。当然,这种局面,也是康熙皇帝乐意看到的,在两派的斗争中,他正好左右逢源。拉一派打一派,左手是风,右手是雨,全凭康熙皇帝的需要。

力挺太子被康熙所不容,才是索额图悲剧的根源

如果不涉及皇权利益,两派怎么斗,康熙都会安心看戏。索额图的悲剧,就是因为他触犯了皇权利益!

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叔丈人,出于家族利益,他理所当然力挺太子,也是太子党的领袖人物。不过,太子的利益有时候跟皇权不一定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冲突。

当康熙帝对太子胤礽失去信任时,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太子党成员,尤其是索额图这样的核心成员。

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为由,获准退休,本该安度晚年,不问世事了。可惜,他这样的人,即便不问朝政,依然是派系的精神领袖,他跳不脱苦海。

康熙四十一年,发生了一件玩味的事:康熙南巡途中,太子生病,康熙下旨,令索额图前往德州侍疾。一个多月后,太子病愈,索额图随太子一行回京。

对这件事,后人有多种猜测,一般认为,这是康熙对索额图的一次测试,甚至是一次警告!果然,第二年,索额图突然被圈禁宗人府,四个月后,被活活饿死在圈禁地!

康熙之所以下此狠心,据说有人控告索额图“阴谋让太子提前即位”!五年后,太子胤礽被废,康熙对索额图做了一句盖棺定论:“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不过,仔细查证,除了空洞的说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索额图真的存在发动政变,拥立太子的举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索额图家族还能幸存吗?太子还需要拖延到五年后才被废吗?

所以,这个理由一看就是欲加之罪。最大的可能是,康熙没有想好,废掉太子后,谁才是理想的接班人,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太子的势力又必须立刻清除,因而,索额图必须死,他死了,太子就是没牙的老虎,随时可废!

综上所说,索额图其实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康熙皇帝平衡朝政局面的牺牲品。在皇权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是国之柱石,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是“第一罪人”。说白了,都是皇权独裁的牺牲品而已!

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是清朝康熙时期的权臣,在康熙执政前期时是康熙皇帝重要的左膀右臂,在擒鳌拜,平三番,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时,索额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索额图还是皇亲国戚,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是索额图的侄女,按亲缘关系说康熙皇帝还得叫他一声叔叔,但是康熙早期的四位辅政大臣,除了遏必隆早死外,其他的都没落得好下场,根据《清史稿》的记载,索额图因为参与太子争夺皇位被圈禁宗人府,最后活活饿死,下场十分可悲。

索尼死后,朝政被鳌拜牢牢掌握,康熙除鳌拜时就特意招索额图前去商议,后来吴三桂叛变,索额图又积极的给康熙皇帝出谋划策,推举人才,很多意见都被康熙皇帝采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索额图的官越做越大,到了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一职,他在朝中的权势也一天大过一天,他的两个弟弟品行不端,康熙交给索额图处置,索额图也随意从轻处罚,不加管教。后来清朝和沙俄在边境交战,索额图又代表清朝和沙皇俄国谈判,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阻止了沙皇俄国的侵犯,康熙三十六年,索额图又前往宁夏指挥清军对葛尔丹的作战。

从上面一系列索额图的经历来看,索额图对于清朝是有大功的,他帮助满清稳住了江山,帮康熙把控住了朝政,侄女孝诚仁皇后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请求退休,康熙批准了,本来这时索额图可以算是功成名就了,但是没过多久,太子陪康熙南巡到了德州,康熙皇帝就以太子重病为由,下旨召索额图前来侍奉,其实康熙召索额图南下,主要还是因为平时索额图和太子来往十分密切,即使退休之后,索额图也常和太子来往,太子又因为品行不端,让康熙越加讨厌他了,索额图也因为常给太子出谋划策而被牵连。

从康熙三十九年,朝中就时不时有大臣弹劾索额图,其中就包括了索额图曾经的门人高士奇,高士奇是康熙年间著名学者,家境贫寒,被索额图任用,但索额图对待他的态度却同奴隶一样,后来高士奇投奔了明珠,并上奏告发了索额图,正好康熙皇帝打算处理索额图,于是就让高士奇等人罗列索额图的罪行,其中有一条就是索额图勾结太子作乱,预谋大事,这条也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从某方面来说,康熙认为是索额图把皇太子胤礽带坏的,他也一再的想要给胤礽改正的机会,但是胤礽却一次次的让康熙失望了,所以康熙在拿下索额图之后,斥责他“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额图被圈禁宗人府后,康熙曾对大臣们罗列了太子一党和索额图的种种罪行,除了索额图代表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事外,全盘的否定了索额图担任内阁大学士期间所有的政绩,说实话这个有些不讲理了。索额图被圈禁在宗人府,一些曾经被他提拔过的官员,疏通关系去看看他,他们给索额图带去最多的就是食物,但是没过多久索额图还是饿死了,很显然宗人府在监管索额图时,有意的没有给他食物,让他活活饿死。

宗人府是专门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能对宗人府下达命令,处死权臣索额图的也就只有康熙皇帝一人了,其他人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在后来的文献记载中也提到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处死,以什么样的形势处死索额图也就并不重要了,索额图死后,他的党羽被革职或被处死,胤礽被终生圈禁。伴君如伴虎,曾经风光无限的索额图,就以如此凄凉的结局草草走向了落幕。

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康熙朝前中期的权臣,可谓是一时间风光无限。

索额图,是康熙朝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首辅大臣索尼的第三子,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亲叔叔。

在康熙智擒鳌拜的过程中,索额图立下了汗马功劳。

索尼去世后,鳌拜又杀掉了苏克萨哈,将朝政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索额图就是在这个时候,根据索尼和孝庄太后的示意,辞掉了包括吏部侍郎、大学士等在内所有职务,担任康熙的贴身侍卫,帮助康熙训练布库少年,并且参与策划并参与了最终智擒鳌拜的全部过程,成为康熙除掉鳌拜的最大功臣。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册封刚满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除了与故去的赫舍里皇后深厚的感情外,便是为了褒奖赫舍里家族包括索尼、噶布喇、索额图等人卓越的政治贡献。

在这之后,索额图在朝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先后担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在平三藩、收台湾、征讨噶尔丹、抗击沙俄入侵等一系列事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索额图及其整个赫舍里家族可谓是显赫一时,风光无比。

索额图为康熙所厌恶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皇太子胤礽的“变坏”。

得势之后的索额图开始结党营私,长期与朝堂之上的另一股政治势力——明珠集团进行明争暗斗,相互碾压,搅得朝堂之上是乌烟瘴气,这本就为康熙所厌恶。

然而,真正让康熙开始痛恨索额图的事情,就是太子在索额图的教唆下,开始逐渐的“变坏”,这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极度的愤怒。

康熙本来对皇太子胤礽给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康熙也在培养太子上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与心血。但是太子的行为越来越让康熙感到了不满,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走到德州的时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额图赶来照看太子胤礽,索额图与太子就此朝夕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后,太子的种种恶习逐步的开始暴露了出来。

首先,太子胤礽开始变得贪婪,主动向下人和官员索取财物。

其次,太子开始变得骄横,对于其兄弟亲属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再次,胤礽对于康熙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康熙在热河生病,前往探视的胤礽丝毫没有伤感只意,反而还带着喜悦之感。

这些事情的出现让康熙开始反思对于太子的教育,最终发现索额图成为太子“变坏”的最大元凶,而此时的索额图依然同明珠集团不断的争斗,双方各自拥立的皇太子和皇长子也在此期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党争已经逐渐演化为了夺嫡之争。

也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康熙对于索额图的处理行动也随之开始了。

一代权臣索额图,最终为康熙活活饿死。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对于索额图已经忍无可忍的康熙皇帝终于动手了。康熙直接将索额图拿下,并且圈禁在了宗人府,九月,索额图被活活饿死,结束了一生。

康熙皇帝本想借索额图的死,给太子胤礽一个提醒,但是面对索额图的死,太子胤礽反而产生了浓厚的报复情绪,与康熙的关系也开始逐渐恶化,最终,康熙皇帝无奈之下先后两次将太子胤礽废黜,并且将其圈禁终身。

至此,整个赫舍里家族也就此衰落了下去。

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索额图的死并非是自己作死,而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从而沦落为一个替罪羊。

索额图,一个颇具才干的清初名臣,为康熙朝“康熙盛世”的到来立下了赫赫功绩。他出生于清朝权贵家族,康熙初期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索尼是他的父亲,康熙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是他的侄女。

早年,索额图以恩萌入仕,做了一位皇宫侍卫,康熙七年,升任吏部右侍郎。次年五月,因鳌拜对康熙越发的咄咄逼人,满朝文武更是多数皆为鳌拜一党,遂康熙决定对鳌拜下手,他想重新拿回本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因索额图的侄女是孝诚仁皇后,所以索额图自然是坚定的站在康熙的这边,如此当时的索额图为了协助康熙对付鳌拜,他辞去了吏部右侍郎职,转而回到皇宫,担任一等侍卫,康熙则是“以弈棋故,召索额图入谋画”。

不久,康熙与索额图决定采取突袭,最终生擒鳌拜,夺回了朝中大权。后索额图凭借此等的功劳,被康熙委任为保和殿大学士,位列百官之首,自此权倾朝野,世人皆称其“索相”。

1673年,清朝爆发三藩之乱。史载:“索(额图)相当权时,多谋略,三逆叛时,公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索额图积极出谋划策,协助康熙运筹帷幄,最终得以平定三藩。1688年,索额图担任清朝与沙俄谈判东北边界问题的首席代表,并签定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这次谈判忠实地执行了康熙帝的旨意,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虽未收回茂明安游牧地,但却阻止沙俄的进一步侵略,保证清朝北方边疆的安定。

可以说,康熙朝能有后来的盛世,这一切离不开索额图的辅佐。早年间,康熙能够从鳌拜的手中夺回权力,索额图居功至伟。三藩之乱,也多亏索额图的居中调度,康熙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定三藩。总得说,索额图是一个能臣,是成就了康熙丰功伟业的最大功臣之一。

而就是这么一个对康熙朝而言是一个大大功臣的索额图,最终的结局却是被圈禁宗人府,然后因饥饿而死。这等悲惨的结局发生在这位功臣身上,未免让人有些唏嘘。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索额图被圈禁时间的前因后果,我们似乎能发现,索额图遭此恶运并非是巧合,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刚才也说了,索额图是孝诚仁皇后的叔父,而孝诚仁皇后就是康熙朝的太子胤礽的生母,也就是说胤礽是索额图的侄孙。如此,作为太子的家人,索额图自然是忠诚于胤礽的一党,他肯定会极力维护胤礽的太子地位。因此,当胤礽的太子之位受到威胁时,索额图很有可能就会做出一些稳固太子地位,或者让太子提早登基的事情。所以当太子失势后,索额图自然也就跟着失势。

如1708年,康熙曾对大臣们列举了皇太子今的“种种恶端”,而在此过程中,康熙曾这样评价过索额图:“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就是康熙认定太子谋反,是因为索额图的从中挑拨与策划。

但是事实上,明眼人都知道,太子谋反一事绝不是索额图一个人的责任,很大责任在于太子自己。可是,康熙不可能让太子去承担这个罪名,试想要是让世人知道太子有谋逆弑父的意图,这岂不是让世人所耻笑吗?这不是让清朝颜面尽失吗?皇帝与皇储失和本就是动摇国本的事情,更别说皇储有意图谋逆弑父的嫌疑,这更是会动摇一国之根基。

所以这等罪名绝对不能落到太子的身上,太子一定是要那个被蛊惑的对象。如此,索额图这位太子母族地方最高的人自然就被选为了替罪羊,他需要替太子顶罪,需要替太子承担一切的罪责,这就是索额图的命运。

其实索额图自己很清楚,协助太子登基一事,本就充满着生命威胁。胜了,自己就是大大的功臣,自己的家族将更为显赫,成为皇帝的母家,自此权倾朝野。败了,自己也将陷入永劫不复之地,永无翻身的可能。

康熙时代权臣索额图为何被活活饿死?

时也命也,索额图之所以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是因为他关键时间点站错了队。

索额图家世显赫,他的父亲是一代权臣索尼,他的侄女是孝诚仁皇后,他的几个兄弟均世袭一等公。

孝诚仁皇后生下小胤礽就死了,康熙非常悲痛,将不满周岁的胤礽立为太子,索额图成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

索额图一开始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后来提拔到吏部干起了组织部副部长,可还没干几年,就又回到了康熙身边,继续干一等侍卫。这一波操作应该是康熙故意为之的,因为他要找最心腹可靠的人,干一件关乎国运的绝密大事,除鳌拜。

俗话说做一百件好事,不如跟领导干一件机密事。

除掉鳌拜后,索额图被火箭提拔,当上了保和殿大学士,正一品,相当于政治局常委。这个时期应该是康熙和索额图的蜜月期。

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康熙对索额图大失所望,两人的关系由蜜月期迅速变为冷淡期。

什么事呢?那就是削藩事件。

康熙年轻气盛,早就想把吴三桂等异姓藩王一窝端了,他特意征求纳兰明珠和索额图的意见。

纳兰明珠明白康熙的心思,他坚决拥护康熙英明决定;而索额图与明珠素来不睦,故意与明珠反着干,说应该把建议削藩的人处死。康熙皇帝听到后龙颜大怒,斥责索额图不知好歹。

后来三藩平定,康熙暗讽索额图,说要是当初听某些人的话杀掉建议撤藩的人,那忠臣就要死不瞑目了!

后来,索额图又干了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一是与沙俄签订了还算公平的《尼布楚条约》,二是跟着康熙出征准格尔。这两件事,康熙还算满意。

接下来的一件事,彻底激怒了康熙。两人关系由冷淡期恶化为破裂期。

起因是太子胤礽。原来,太子胤礽从一周岁开始当太子,到二十八岁时,康熙皇帝还是很健康,丝毫没有要驾崩的意思。胤礽生怕熬不过老爹,有点着急了。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征准格尔途中生病了,胤礽过来请安时,丝毫没有表现出担忧的样子,这让康熙非常心寒。

他想起了胤礽小时候生天花,自己不顾龙体安危,整夜守在小胤礽身边,亲自喂药。哪曾想,胤礽长大了,居然不关心老爸的身体,说不定巴不得老爸早死,他好继位呢?

康熙为了皇位做的安稳,下定决心削弱太子党的势力。他首先给众皇子封王,借众皇子势力牵制太子党。他还觉得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他要铲除太子胤礽最大靠山索额图。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南巡到德州,太子胤礽突然生病,康熙命索额图从北京专门赶来照顾。这时候,康熙已动杀机。

表面上康熙是让索额图过来照顾胤礽,实则故意让两人在一块,然后就能以密谋之罪除掉索额图。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将索额图移交宗人府处理,理由就“潜谋大事”。索额图被活活饿死。皇帝想处死大臣,总会找到理由的。

康熙皇帝肯定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的四阿哥雍正会用同样的手段,囚禁十四阿哥,也将其活活饿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