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当两千多吨燃烧弹被无情地抛向地面的时候,曾经热闹繁华的东京瞬间成为一片火海,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火海中哭喊着谋求生路,可惜的是在他们的面前,除了高耸的火墙别无他物。

大家只知道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致使几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当地居民的下场惨不忍睹。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两枚原子弹投下之前,美国军队曾经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过一次空袭,场面之惨烈远胜于原子弹爆炸。

1945年1月,原本身在欧洲战场的美军少将柯蒂斯·李梅被调任远东,成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

这次人事调动是有很深层次目的的。李梅是善于将战斗机运用成杀人机器的天才,在欧洲战场上他曾指挥数百架战斗机在高空对敌人进行精确打击,每次出击他都要亲自带队,嘴里恶狠狠地叼着雪茄,每投掷出一枚炮弹都要高声尖叫,似乎在庆祝又有敌人死在自己的枪口。

昔日的战争狂徒来到太平洋战场却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冬天的日本季风气候太过显著,在35000英尺的高空风速居然达到每小时200英里,根本无法保证投弹的精确性,这就意味着在欧洲战场上的高空打击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这时候李梅决定转变策略,对日本实行低空轰炸。当他在军事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立即遭到了空军总参谋长阿诺德的反对。

“总参谋长阁下,现在不应该再采取高空打击的策略,日本一带的风速太大了,投弹根本无法锁定目标,所以我认为应该尽量降低战机的飞行高度。”

李梅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满怀期待地看着面前端坐的老男人,希望他能够点头同意。

可是阿诺德将军却将他痛斥一顿:“用飞行高度换取投弹精准度?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的战机飞得太低,很有可能被敌人轻而易举地击落?”

眼看自己的建议被否定,李梅变得暴躁无比,转脸就跟阿诺德将军展开了唇枪舌战。可是阿诺德毕竟是空军总参谋长,他不同意,李梅也无可奈何。

当天夜里,李梅坐在办公室的炉火旁取暖,白天的不愉快场面依旧历历在目,他是在恨透了阿诺德那个老家伙。可是现在他又该怎么办呢?李梅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转眼已经到了深夜,疲惫的李梅依旧一筹莫展,正当他准备回卧室休息的时候,火炉里传出了一声“噼啪”的响声吸引了李梅的注意。他赶紧掀起炉盖,里面正在熊熊燃烧,木炭因为火焰的灼烧渐渐肢解。

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李梅的脑海中,既然高空投弹无法保证精确度,那么把炮弹换成燃烧弹的话,只有数量足够多,那么足够把整个城市变成火海!

想到这里,激动的李梅睡意全无,他立马拿起电话给总参谋长办公室打过去。当秘书告知他阿诺德将军早已休息的时候,李梅仍然坚持有重要军情报告,无论如何也要总参谋长回电。

过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李梅身旁的电话终于响了起来,话筒里传来阿诺德疲惫的声音:“这么晚给我打电话,如果你不给我一个解释,明天的军事会议走着瞧!”

面对长官赤裸裸的威胁,李梅没有丝毫惧意。

“总参谋长阁下,如果用燃烧弹的话,既可以保证飞行高度,又不用担心失去精准性。”

就这样,轰炸东京的计划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着,一大批轰炸机被运输到西太平洋海域,随时待命准备发起进攻。

为了能够携带更多的炸弹,李梅又派人把所有战机的机枪炮塔全部拆除,这样每架飞机就能多装填十几枚燃烧弹。

1945年2月23日晚上,174架B-29轰炸机从关岛军事基地起飞,它们携带着汽油燃烧弹直扑东京,趁着夜色的掩护来到高空。李梅一声令下,所有轰炸机把机舱里的弹药全部投出,黑夜瞬间被大火照亮,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化为焦土。

这次突袭只不过是场试验,当李梅看着轰炸机群凯旋而归的时候更加坚定了火烧东京的决心。他当即把战果汇报给总参谋部,阿诺德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3月5日晚上,重头戏终于上演,334架B-29轰炸机飞抵东京上空进行地毯式轮番轰炸,2000多吨汽油燃烧弹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时间内全部投下,顷刻之间东京市中心下起火雨,房屋、树木被烈火吞噬,近十万人被当场活活烧死,十多万人被灼烧得面目全非。

最可怕的不仅如此,因为东京近一半的土地被荼毒,一百多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成为难民,如何安置他们、如何救助重伤的人民成为最大的难题。一时间东京的经济、政治濒临瘫痪。

根据当年亲生经历过那场大轰炸的幸存者的回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时的场面有多惨烈。

“浓烟让我们喘不过气来,身边不少人都是因为窒息被活活憋死的。我们为了躲避大火,纷纷跳进河里躲避,可是水面上漂浮的都是被烧成焦炭的尸体,我们根本无处可躲……大街上尸体随处可见,为了疏通被堵塞的道路,那些尸体被叠成一座座‘山包’”。

那时留守在东京的政府医护人员只有9名医生和11名护士,面对数十万的伤者这点救护能力根本是杯水车薪,所以有很多遇难者是因为医治不及时而丧命的。

事后李梅曾亲口承认,如果美国在二战中失败,自己将会承担严重的后果,好在最终美国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傲立在世界上,李梅也因此没有受到审判。

只不过,当年的那场大火却成为日本人心中永远的梦魇,经历过的人常常会在睡梦中惊醒,心有余悸地望向窗外,祈祷深夜的天空不会再有炸弹落下。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两个半小时的夜间空袭,夺去了8-10万人的生命,杀伤比原子弹还大,日本当然会将其当做噩梦。

1944年7月,美军夺取了塞班岛,这让日本的本土陷入了美机的航程之中。

年底时一个叫柯蒂斯·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的年轻少将被派到了中国,他刚刚晋升,才37岁,沉默而寡言,就连与同僚吃饭都不会发出声音。

此前李梅一直在参与对德国的轰炸,“汉堡大空袭”就是李梅的杰作,他炸了整整20个月,然后被派驻到中国,负责中缅印的第20轰炸机联队。

很快他就得到了新的大玩具——一批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是波音公司最新研制的远程重型轰炸机,它拥有相当大的航程,坚固、快速、飞得很高,还具备密集的火力,号称“不需要护航的轰炸机”。

实际上,B-29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不用护航,许多德军、日军的战机很难够到它们的高度,只能在其下降精确投弹时捞点机会。然而成片B-29构成的超大规模机群会形成一片死亡的火雨地带,任何贸然闯入的战机都会被撕成碎片。

李梅被指派负责对日轰炸行动。最开始的机群由印度起飞,横穿中国袭击日本。很快这个方案被取消,一路上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甚至会让日军提前预警和拦截。

然后他们将起飞地改为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B-29机群从这里起飞,然后一路飞往日本,利用机载的黑科技“诺顿瞄准器”进行昼间投弹,尽量保持高度以避免日军的截击和防空。

这种打法在欧洲百试不爽,在密密麻麻的美国轰炸机群面前,德军表现得相当无助,只能任由美机将设施其犁为平地。

但日本却有“神风”相助,在固定季节的时候,日本东京上空刮起了强烈的偏西风,这让美机在1万米高空投弹的精度低的发指。

李梅也尝试过使用燃烧弹对付日本人,但燃烧弹效果也不是很好,日本人有专门的民众消防队,他们会迅速地提着沙桶和耙子,将燃烧弹扑灭或拖走。

于是,在上峰的压力下,李梅终于策划出了一条更凶残的计划:

1.降低投弹高度到1500,换取更大的投弹精度。

2.拆掉机载武器,降低燃油数量,剩下的余裕可增加一倍载弹量。

3.采用以凝固汽油弹为主,铝热炸弹、纵火燃料为辅的投弹方式。

4.在夜间投弹,轰炸机从各个方向胡乱通场,给防空炮制造麻烦。

5.有计划地袭击人口稠密地区,投弹要科学,用火墙堵住人群逃路。

6.一口气使用300架以上的轰炸机,确保烧个烈焰冲天!

1945年3月10日0点8分,经过严密策划,李梅的轰炸机群在深夜光顾东京上空,以1500-2000米的低空高度,对着日本东京下町地区成片的民宅投下了大量M69燃烧弹。

这次总出击的机群数量达到325架,到达并袭击东京的有279架。

美机会由一机充当先导,先用明亮的铝热炸弹点火并标识位置,然后其余轰炸机用M69凝固汽油弹四处播撒死亡的小圆筒。其中还有部分美机投下汽油或煤油燃料,以尽可能地增大火势。

当晚落下的燃烧弹达到1700吨,其中1665吨M69凝固汽油弹,这是一种圆筒状的集束炸弹,可以参考吉卜力的《萤火虫之墓》中的场景。

在强劲的西北风的吹拂下,东京的火焰开始汇合并席卷向更多的建筑物,变成了空前的大火灾,仅烧掉的房屋就达到26万8358户。

日本的电视节目后来给了个让平成年间人们去直观想象的范围——燃烧的地区有东京迪士尼乐园的80倍。

上图.隅田川地区

日本人在火灾中挣扎、奔逃,成片的人在街头因为高温和窒息而倒下。还有不少人往隅田川和排水渠里面跳,却没想到凝固汽油弹已经将一些水域煮的沸腾,而且河水也灭不掉凝固汽油的燃烧,反倒惨死在河中。这些河中浮尸向着下游流去,把东京湾都堵塞了。

还有很多死得千奇百怪的人,比如有个人可能无法躲避四面席卷而来的大火,他将自己埋在了苗圃的土里,结果熟了;有一家人躲在了屋顶,但热风和浓烟将他们变成了熏鱼一样的东西。

火灾过后,到处都是焦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糊味,活下来的人蓬头垢面满目黢黑,烟灰堆满了结膜,想哭都哭不出来。

因此,灾难过后的统计和清理工作进行得极为缓慢,再加上许多人都是全家被烧死,这造成了7成死者的身份无法被辨认,其中65%的人烧得惨不忍睹,以至于连性别都不能认定。

空袭造成的受灾人数为1百万8055人,按照东京警视厅的调查报告,死亡人数为8万3793人,伤者4万0918人。然而按照“东京空袭记录会”的数据,死亡人数为10万。

李梅的火攻还未结束,自3月10日以后,带着燃烧弹的机群在3月12日袭击了名古屋,14日袭击了大阪,17是神户,然后19、20日又再次袭击名古屋,29日跑到北九州四处点火,4月13日复而袭击东京,15日夜间袭击了东京、横滨、川崎……

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凌晨1点,美军的轰炸机还在东京西多摩炸薯条。

火攻的结果是,日本几乎全部的都道府县都被点过炸过,据说只有个又小又破的岩手县幸免于难。东京有50.8%的市区被焚毁,连天皇宫都不例外。

这件事为日本带来了两个影响,一是东京失去了轰炸的价值,民众纷纷逃到乡下或别的县市,美军后来执行原子弹空袭时放弃了这个没意思的地方。

二是日本的国民心态崩了,许多人这才接受战争已经临头的现实,在损失大量人口、粮食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也怂了。后来那两颗原子弹不过是催化剂。

李梅曾说:“如果我们输了,我会被判为战争罪犯吧。”

美国人胜了,所以日本人后来给李梅发了个大大的奖章。

“火烧东京”被日本人认为是与“冲绳战”、“广岛、长崎之原爆”并列的,日本的“战争灾难”。

我看哪,日本人还是认识不够,这分明是因果报应。和平诚然可贵,但如果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反省,继续滑向军国主义的深渊,天火迟早还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1945年3月10日0时07分,日本东京。 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架B-29轰炸机以1300米的低空飞行落下了炸弹。 后面的另一架B-29从交叉航道上驶过。 深夜东京市内"X"字形的火焰升腾,地狱降临。 344架B-29轰炸机在两个多小时内投掷了1665吨燃烧弹。据东京警视厅统计,有8万3793人死亡,有4万918人被 美国投放的32万7千多发M69燃烧弹烧伤,28万8358套日本的木制房屋烧毁。超过100万的平民受伤或失去家园,在冬季寒冷中瑟瑟发抖。

以人员伤亡为准,东京大轰炸创下了最高纪录。 东京大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与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死亡人数之和相似。 也有人主张,不是9万多人,而是14万人。 据推算,因强制征用等原因居住在东京的朝鲜人死亡人数也达1万多人,美军大部分投了燃烧弹,不知被炸的温度有多高,有些跳河的人在河中烫死。

东京大轰炸究竟有多惨烈?时至今日为什么依旧是“日本的噩梦”?

一晚上死伤一百多万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