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便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在这个著名的战略方案中,荆州占有重要的地位。荆州不但是跨有荆益的跳板,又是北伐宛洛的前哨基地。诸葛亮向刘备建议命一员上将率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在历史上这员上将就是关羽。那么,诸葛亮为何会选择关羽来镇守荆州呢?
一、关羽是刘备阵营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在刘备阵营中,关羽被称为熊虎之将,万人之敌。他的军事能力超群,得到了大家的公认。甚至有人评价说“蜀小国,名将唯羽。”关羽很早就跟随刘备起兵,在刘备手下担任将领并身经百战。刘备赖以起家的军队是并州的骑兵,关羽在这支骑兵中独占鳌头。在白马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冲入袁绍军中,斩杀了敌军主将颜良。
在随同刘备来到荆州后,关羽又成为刘备手下的水军将领。在水网密布的长江地域,水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赤壁之战前,刘备率领的步军遭到了长坂坡惨败。关羽率领的水军就成为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主力。关羽率领他的部下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并且配合周瑜夺取江陵。这一系列战绩,也成为刘备占有荆州的谈判筹码。
关羽不但拥有强悍的个人武力,还拥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在赤壁之战和襄樊之战中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他的能力。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率领三万多的兵力,包围襄樊,消灭了于禁、庞德的三万大军。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考虑迁都来躲避他的锋芒。
正是由于关羽的军事能力超群,这使得东吴的孙权如同芒刺在背。由于畏惧关羽的威胁,孙权才和部下商议武力夺取荆州。在吕蒙夺取荆州后,孙权对关羽还要斩尽杀绝。关羽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的伏兵擒杀,孙权才放下心来。
关羽拥有过人的武艺,还擅长骑兵作战,又兼有陆战、水战的指挥才能。这使得关羽成为当时难得的全明星将领。面对荆州独特的地理特征,关羽镇守此处是十分恰当的。襄樊之战中也表明,正是同时擅长陆战和水战,关羽才能够以少击众,大败敌军。如果《隆中对》的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关羽一定能够在宛洛方向上取得良好的战果的。
二、关羽文武兼备,深得士卒百姓之心。关羽的能力不仅仅是表现在军事上,同样也表现在他的政治上。在刘备阵营中,他也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将领。在历史记载中,他喜欢阅读《春秋》,对于过去的典故朗朗上口。在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关羽是刘备最得力的助手。
刘备的手下还有一员大将张飞,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在一次出外打仗的时候,让张飞留守徐州。可是张飞在徐州没有过多少天,就把徐州给丢了。因此刘备再也不敢让张飞留守,在外出打仗的时候,就派关羽担任后方留守的任务。
这使得关羽具备了一定的治理地方的能力。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期,东吴的将领吕蒙就评价关羽,说他深得民心。同样,关羽对于治军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史书说关羽“善待卒伍”,在关羽的带领下,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
就算是关羽因为“骄于士大夫”得罪了不少官吏,他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戴。在吕蒙袭击荆州的时候,由于糜芳的投降,江陵轻易地落入吕蒙的手中。糜芳带着酒食出外迎接吕蒙,双方席地而坐宴会。吕蒙的手下提醒他防备发生其他变故,吕蒙赶快控制了江陵。这时城中有人想要反抗东吴,由于吕蒙提前行动而失败。
从这件事,可以看到关羽还是得到了普通百姓和官吏的拥护的。可惜的是他的性格过于骄傲,对那些士大夫不假以颜色,引起了那些人的不满。在东吴袭击的时候,这些人背叛了关羽,使他遭到了失败。
三、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将领。除了关羽自身的优点外,派关羽镇守荆州的最大原因,是他对刘备的忠心。在整个三国时期,关羽对刘备的忠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关羽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大家情同手足,史书说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种兄弟般的情谊,还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
在徐州之战后,关羽被迫投降了曹操。曹操为了收服关羽,对他施以厚恩。但是关羽对曹操的恩义毫不动心。他明确地对张辽说,自己是不可能背叛刘备的。但是为了报答曹操的厚恩,关羽决心先为曹操立功,报答了曹操后再离去寻找刘备。
曹操在得知张辽的回话后,对关羽的高风亮节十分欣赏。不久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在报答曹操的厚恩后,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的麾下,继续为他效力。正是关羽这种重情谊,不违背自己誓言的品行,才使他得到了刘备的信任。
在《隆中对》中,荆州与蜀中作为北伐的两个基地,分别有着自己的战略任务。荆州作为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与曹魏和东吴的领地犬牙交错。如果镇守荆州的将领不可靠,就会给刘备的统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刘备在这里必须要安置一位他最信任的将领才会放心。在刘备的部下中,自然非关羽莫属。
在刘备离开荆州夺取蜀中的过程中,关羽和他镇守的荆州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关羽守住了荆州,保证了刘备后方的安全。因此在夺取成都后,关羽获得了刘备最高等级的封赏。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关羽又被封为前将军,并成为唯一一个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
在东吴夺取荆州后,曹魏在预测刘备是否出兵东吴的时候,刘晔力排众议,说刘备必然会出兵为关羽报仇。在众多理由中,刘晔着重说了一个理由,那就是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刘备必然会为此出兵报仇,来向天下表示自己和关羽的情义有始有终。
结语:刘备和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最主要的原因是关羽是最适合镇守荆州的人选。关羽军事能力在刘备阵营中首屈一指,能够让他的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攻打荆州。同时关羽文武全才,在治军的同时能够对领地进行良好的治理。
最关键的原因是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君臣间亲密无间。关羽镇守荆州位高权重,如果没有这种信任是难当重任的。可惜的是关羽性格过于高傲,得罪了不少手下。这使得东吴偷袭的时候,荆州迅速丢失,关羽也丢失了性命。
性格的缺陷不但断送了关羽的生命,也同时断送了刘备的事业,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也许正是由于关羽的悲剧,刘备才在教育刘禅的时候,才会留下那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惜的是关羽的悲剧早已造成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诸葛亮没有选择的余地,荆州守将一共只有四个人选,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麋芳,这四个人都有坐镇荆州的实力,然而关羽是最佳人选。
庞统攻打雒城,结果中了蜀中名将张任的埋伏,被射成刺猬,一命呜呼。此时刘备不得不停止夺取益州的脚步,派关平去荆州请军师诸葛亮,计划两路夹击,夺取益州。
诸葛亮接到关平送来的书信后,大哭一场,为好友庞统的亡故悲伤不已,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未尽的事业。诸葛亮准备亲自去驰援主公刘备,但是大后方荆州也不能丢下不管。他思索良久,将荆州交给了关羽,但是关羽却辜负了大哥刘备和军师诸葛亮的信任,盲目北伐,被曹魏和孙吴军队夹击,败走麦城,不但丢了荆州,还赔上了性命及数万将士。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而不是其他三人守荆州呢?
为何不选张飞?
张飞和关羽一样,都是主公刘备的结拜兄弟,在身份地位上,与关羽平起平坐,也是除关羽之外的最佳人选。但是张飞有“污点”,诸葛亮也非常清楚,因此没有选他。
当年在徐州,刘备和关羽奉汉献帝刘协圣旨,带领大军讨伐不听话的袁术,把徐州交给了三弟张飞,临行前再三告诫张飞千万不要喝酒,遇到事情,要多和简雍、糜竺等人商量。张飞呢?刘备和关羽刚刚离去,他就召集徐州留守将领们喝酒,大摆宴席,美其名曰:“最后一顿酒”。如果张飞自顾自喝酒也就罢了,但他深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逼迫所有将领们都得陪他喝酒。
其中有一个将领,名叫曹豹,天生不会喝酒,受到了张飞的严厉批评,被嘲笑上战场的男儿竟然如女人般不会喝酒。曹豹搬出了他的女婿吕布,想让张飞看在温侯吕布的面子上,放其一马。不提吕布还好,提了吕布,张飞顿时火冒三丈,将曹豹毒打了一顿鞭子。曹豹晚上越想越来气,于是给吕布写信,里应外合,赶走了喝醉酒的张飞,霸占了徐州。张飞连刘备的两个夫人都没顾上,只身一人在燕云十八骑的保护下而逃。
试想,张飞有丢失徐州这样的“污点”,诸葛亮敢将荆州交给张飞吗?他自然是不敢的,因此排除了张飞。
为何不选赵云?
赵云虽然比关羽、张飞资历浅,也是刘备口中的“四弟”,也有资格留守荆州。但是诸葛亮却有那么一点儿私心,他想带着赵云出征。我们知道,诸葛亮常年坐着四轮车,手中摇摆着鹅毛扇,手无缚鸡之力,需要一个武功高强的得力干将保护他,而赵云就是最佳人选。赵云血战长坂坡,救出了甘夫人及小阿斗,将其交给刘备,圆满完成保护家眷任务,刘备过江迎娶孙尚香,保镖依旧是赵云,同样圆满完成任务,在孙尚香带着小阿斗回东吴时,同样是赵云拦截,救了小阿斗一命。
诸葛亮此去益州作战,十分凶险(与之齐名的军师庞统战死),他不得不找一个靠得住的保镖,战则冲锋陷阵,平时护佑左右。因此诸葛亮排除了赵云。
为何不选麋芳?
麋芳是在徐州的时候,与兄长麋竺追随刘备,还把万贯家财和上万奴仆贡献出来,支持刘备的复兴汉室事业。他还是刘备的二舅哥,刘禅的二舅舅,可谓是“皇亲国戚”。如果麋芳留守荆州,身份地位毋庸置疑。但是诸葛亮考虑到麋芳作战能力比较弱,于是排除了他。
诸葛亮排除了以上三人外,关羽成了不二人选,选关羽留守荆州原因如下。
其一,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深得刘备信任。
刘备在前方作战,家里面需要一个非常信任的人,关羽当年“人在曹营心在汉”,足以说明关羽的忠心。
其二,关羽曾过斩杀多个名将,威震华夏。
颜良、文丑、华雄等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结果都被关羽秒杀。关羽的战绩非常多,他还取得过五关、斩六将的光辉战绩,威震华夏。留守荆州,需要一个威望高一些的名将,能够镇住那些宵小之辈,关羽正是不二人选。
其三,刘备令关平送信,暗示诸葛亮留守荆州人选是关羽。
关羽也认为他是留守荆州的不二人选,他询问诸葛亮走后,谁来守荆州。诸葛亮回答道:“主公书中虽不明写其人,吾已知其意了。”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看到关羽义子关平来送信,就知道主公刘备的心思了。他将荆州印信交给关羽,并叮嘱关羽荆州的重要性,还送给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个字,只要关羽严格按照这八字方针,荆州固若金汤。关羽也当场表示同意,一定严格执行。三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曰:“若如此,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云长问那八个字。孔明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云长曰:“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结语
诸葛亮权衡利弊之下,他排除了张飞、赵云、麋芳三人,选中关羽守荆州。没想到的是,最佳人选关羽也没有守住荆州。
(本文参考《三国演义》)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我估计有敬而远之的意思。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跟当时形式有很大关系。
在刘备的团队里,当时能够胜任这项任务的,只有1个人选:关羽。其他人都无法胜任这个岗位。
1、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必须猛将镇守。张飞、关羽、赵云、黄忠、魏延都行。
2、荆州在取西川时,属于刘备的大后方,后方必须稳定,必须选十分忠心之人。只有张飞、关羽、赵云了。因为黄忠、魏延都是反过水的。
3、荆州重地,不但要守、而且要治。张飞性情刚烈,打天下可以,要治理地方,肯定不行。就剩关羽、赵云了。
4、虽然赵云与关羽都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是关羽最适合。因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天下。赵云虽然也有单骑救主的战绩。相对于关羽,还是要弱一些。
所以,以上分析,刘备是没有用意的,是没有办法,此岗位只有关羽能够胜任。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谢谢邀请:
这道题经常的邀答,本人觉得没有必要回答,因为这题是废话,诸葛亮人听了基本上比神仙还利害,奇门遁甲,撒豆成兵,其实错了,蜀汉的主是刘备,关羽封疆大吏,诸葛亮有这权利吗?
关羽是汉封寿亭侯,刘备股份制的第二股东,马超的地位与刘备基本相等,关羽都心有不服,诸葛亮跟刘备打工,刘备汉中称王时诸葛的地位在关羽及其它人之下,所以不想回答的原因在此。
诸葛亮无权分派关羽守荆州,是刘备授意,充其量诸葛亮是个传话的,也可以说是刘备与关羽商量好的,让诸葛亮写个文什么的,现在是行个文,任命书,当时也就是诸葛亮代个笔行个文书吧!诸葛本就是文官出生,主权应该是刘备才对!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守荆州?
单看史料,确实是诸葛亮派关羽守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三国志·赵云传》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资治通鉴》
但问题是,诸葛亮又不是主公。
守荆州这么大的事,哪能由他说了算呢?
所以,留关羽镇守荆州的命令,肯定是刘备亲自做出的决策。
那刘备为什么要留关羽镇守荆州呢?而不是诸葛亮,张飞,或者赵云呢。
个人觉得,以当时情况来看,关羽是刘备的唯一选择。
当时什么情况?
首先,诸葛亮必须要入川。
因为对于刘备而言,益州是他争霸天下的后勤基地。他拿下益州后,益州就是中心,荆州变成了前线。
既然益州是中心,那夺取益州后,刘备的第一紧要工作,肯定是建立统治秩序,领导老百姓恢复经济生产。
而这方面工作,正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也是刘备集团内,无人可以替诸葛亮代劳的。
法正等人虽有才,但论管理政权,他们与诸葛亮都有差距。都不是最佳人选。
刘备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鱼不能离开水太久嘛。所以,诸葛亮必须要入川。
无论刘备在益州的战事是否顺利,诸葛亮都会离开荆州,到成都与刘备会和。
其二,赵云地位不够高,不在考虑之列。
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四将军”,与刘备的关系之好,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关系不好,刘备也不会说出“子龙不弃我走也”这样的感性话。
但问题是,关系好,不代表地位高。
从赵云的升迁过程,可以明显看出,刘备一直没有把赵云当作“方面之才”培养。
赵云在刘备麾下,长时间只是“大将”。
而非“大帅”。
刘备手下的“大帅”,就仨人,即关羽、张飞和诸葛亮。
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班子,比如关羽的账下就有关平、周仓、赵累、廖化、傅士仁、王甫、伊籍等人。
而赵云一直就没有自己的班子。
刘备入川前,他在刘备身边工作。
刘备入川后,他在诸葛亮身边工作。
因此,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说,赵云当时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注意,反复强调了,是站在刘备的角度。
赵云的用兵风格,突出一个稳字。他也不是不能短暂守荆州。只是站在刘备的角度,他还不够格。
其三,张飞和关羽相比,明显关羽更合适。
刘备早年入主徐州时,与袁术死磕,留张飞守家。结果,张飞把家丢了。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备还敢让张飞守荆州?
相比于张飞,关羽明显更合适。
论军事才能,关羽会带骑兵,也会带水军。
仅凭这一条,张飞就不如关羽。
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也不如。
论理政方面,关羽在荆州“恩信大行”。虽说比不上诸葛亮,但关羽也不是完全对理政方面一窍不通。
论名气,关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连曹操都卖他面子。
刘晔说:“蜀名将惟羽”。
仅此一句,就能说明关羽的名气。
稍懂三国政治格局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镇守荆州,最主要的是处理是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行军打仗,其实是排在后面的。
而要想处理好政治问题和外交问题,又需要主政荆州的人,有极高的社会威望,以及说话算话的地位。
就拿外交问题来说。
孙权派人来荆州谈判,索要地盘,如果是糜芳守荆州,孙权可能直接就不谈了。
因为孙权可能会觉得,你糜芳的在刘备集团里面排第几?你说话管用么?你走开,让你老大换个能做主的人来谈!
反过来说,对于糜芳而言,也是如此。
孙权派人来要地盘,我是给还是不给?还是直接棍棒伺候,把人赶走?
好像不管怎么干,自己都没有临机决断的权力吧?如果自己事事都要先请示老大了才能回复孙权,那自己这个荆州方面军总司令,也没必要干下去了。
所以,从外交问题来说,守荆州的人,一定是要能说话算数的人。
也就是能做主的人。
早先的刘备、诸葛亮,后来的关羽,显然都是这号人物。
政治问题也一样。
所谓的政治问题,就是要与荆州的豪门大族打交道,让豪门大族心甘情愿,出钱出力拥戴刘备。
刘备入川前,与豪门打交道的是他本尊。他的面子够大,镇得住场面。
刘备入川后,诸葛亮与门阀打交道。诸葛亮的面子也够大,也能镇得住场面。
诸葛亮走后,如果换个说话不算数,在刘备集团内,地位不够高,镇不住场面的人来镇守荆州,荆州的豪门大族可能也就不卖面子了。可能就被孙权拉拢过去了。或者见异思变了?
内部问题搞不定,怎么镇守荆州?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关羽守荆州,是最合适且唯一的人选。
当然,关羽也有缺陷。他的主要问题在于性格方面,牛过头了,与同事容易闹僵。
刘备也知道关羽有性格缺陷,所以才让糜芳担任南郡太守。
只是,刘备没想到,这位久经考验的国舅爷被关二一通呛后,竟然反了水,以至于闹了个全盘皆输局面。令人大跌眼镜。
因此,刘备之误,不在于用关羽镇荆州,而在于用了糜芳、傅士仁守江陵、公安。
刘备没看错关羽,却看错糜芳、傅士仁,这才是问题所在。
如果守江陵的人不是糜芳,而是赵云。或许关羽也不会死,荆州也不会丢的那么干脆。
当然,也不说是关羽加赵云的组合,就一定能守住荆州。
我只是说,最终的结局会好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