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假节钺,并命关羽出兵襄樊,攻打曹魏。在这一战中,关羽利用秋雨连绵,汉水暴溢的机会,水淹七军,全歼了于禁和庞德率领的七军援军。一时间,不满曹魏统治的各地抵抗武装,都以关羽为号召,关羽威震华夏,风头一时无二。曹操也考虑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一、徐晃和关羽交手的经过。在这个时候,如果曹仁守卫的樊城有失,黄河以南的地区就会立刻落入关羽之手。因此,曹仁在满宠的劝说下,死守樊城,等待援军。曹操为了解救樊城,派出了以徐晃为首的援军。徐晃在得到了曹操的大批援军后,拥有了对关羽的绝对兵力优势。于是,徐晃发动了对樊城的解围之战。
当时关羽在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后,急于扩张战果。他将战线拉得很长,军队甚至伸展到了郾城。关羽准备一拿下樊城,马上就挥师北上,进军宛洛。可是由于樊城久攻不下,战机稍纵即逝。关羽的兵力布置分散,给徐晃解围创造了有利条件。徐晃集中优势兵力,对关羽的兵力各个击破。连续取得郾城、四冢战斗的胜利,直逼关羽的大寨之下。
这时关羽不听关平的劝阻,不顾自己的右臂刮骨疗毒,没有痊愈,执意亲自出战,对敌徐晃。在关平劝阻时,关羽回答关平说,自己在曹营的时候与徐晃有旧,深知他的能力。如果徐晃见了自己不撤退,就先斩了徐晃,来警示那些胆敢来犯的曹魏的将领。
我们看到这里,不由得对关羽的万丈豪情为之感动。可是现实马上让关羽大跌眼镜。徐晃与关羽见面之后,先是寒暄叙旧,然后厉声传令,若取得关羽首级者,重赏千金。对关羽的质疑,徐晃说今天是国家之事,自己不敢以私废公。说罢挥斧直取关羽。
关羽和徐晃大战八十合,不分胜负。但是因为右臂重伤未愈,并没有实现他说的斩徐晃于马下的诺言。最后关羽在徐晃和曹仁的夹攻下,再加上荆州被东吴袭取的消息,只得解围撤军。
二、关羽右臂无伤能否打败徐晃。我们看书中说,关羽没有斩了徐晃,是因为他右臂有伤。可是,如果关羽右臂没有伤,他就能够斩了徐晃吗?
从书中的描述,我们要肯定一点,关羽的武艺本身就要高过徐晃。当年在徐州之战中,关羽一人就击退了徐晃和许褚两员将领。在和颜良交手时,徐晃二十合就败回本阵,而关羽单枪匹马就冲入颜良的军阵,一合没用就斩了颜良。在与文丑交手时,徐晃抵敌文丑不住,回马逃走。而关羽又是战不三合,就斩了文丑。可见,在官渡之战时,徐晃根本就不是关羽的对手。
而徐晃的年纪要比关羽大,关羽尊称他为大兄。在身体条件上,徐晃并不占优势。不过,关羽对徐晃也并不轻视,这是因为关羽在曹营中只有张辽和徐晃两个朋友。关羽对兄弟两肋插刀,在曹营中对徐晃和张辽的武艺多加指点,这才使得他们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在官渡之战前,徐晃和张辽虽有武艺,可是在和敌人临阵作战时,表现并不出众。在关羽指点后,两人的临战能力突飞猛进。两者都能够单枪匹马突破敌阵,出奇制胜。这就是徐晃说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的含义。只不过,张辽是用关羽所教来对付匈奴,对付孙权,而徐晃则是用来对付关羽而已。
这就是关羽对关平所说的,深知徐晃之能的意思。关羽知道,关平的武艺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可是对抗自己教出来的徐晃是没有胜算的。因此,关羽才不顾自己手臂有伤,亲自出马迎战徐晃。我们可以从实战看到,关羽右臂无力,仅仅凭借左臂的力量,还和徐晃交手八十合,不分胜负。如果关羽的右臂伤愈,他斩徐晃于马下并非虚言。
三、关羽为何要亲自出战徐晃。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关羽的右臂有伤,终究没能打败徐晃。那么,我们从关羽的战争生涯看,他对战场的掌控能力是很出色的。他出战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和徐晃的武艺差距。那么,关羽明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够打败徐晃,为何还要强自出战呢?这是因为,关羽对徐晃还抱有一丝幻想,那就是徐晃能够看在你我的兄弟情分上,不战而退。
关羽在曹营中,他是真心将张辽和徐晃当作兄弟对待的。在武艺上,他倾囊相授,在战场上,他不紧紧相逼。最明显的,就是在华容道上,面对曹操率领的那群残兵败将,关羽就是下不去手。在这群盔甲不全、战马无力,只能束手就擒的人群中,就有张辽和徐晃的身影。关羽最终还是念着故旧之情,将他们全部放走了。
时至今日,双方攻守易势。关羽虽然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可是实际上已经处于劣势。他的兵力不足,布置分散,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支援,这些都让关羽感到前景不妙。徐晃率领的强大援军到来,将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关平、廖化打败,如果自己再不出战,就会军心动摇。可是如果出战的话,自己身体有伤,并没有打败徐晃的把握。因此,关羽唯一的希望,就是徐晃看在故旧的情分上,不要苦苦相逼。
四、徐晃胆敢挑战关羽的原因。在两军阵上,关羽先从旧情谈起,再说到关平与徐晃的交手。可没有让关羽想到的是,徐晃立刻翻脸,和关羽刀兵相见。这是因为徐晃和关羽两人关系密切,当关羽说出软话的时候,徐晃马上就察觉出来。他准确的判断出关羽有难言之隐,这才抓住战机,与关羽交手。
如果关羽不是右臂没有伤愈,他肯定能够打败徐晃。如果徐晃不使用关羽交给的武艺,他也不可能和关羽战成平手。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关羽看着徐晃用自己交给的武艺来对付自己,可由于没有伤愈,只能无可奈何。
不过,徐晃胆敢向关羽挑战,并不只是因为徐晃对关羽了如指掌,从关羽的言语中觉察到他的窘境才出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徐晃对关羽出手是有底气的。那就是,自己和关羽交手,就算是败了,关羽也会放自己一马的。
这是因为,关羽对于兄弟情谊最为看重。为了以防万一,徐晃还首先声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因为责任所迫,并不是背叛了兄弟情谊。这就为下一步如果自己战败,留下了退路。有华容道先例在前,徐晃有十足的把握,相信就是自己落到了关羽的手中,关羽也不可能对自己下死手的。
有了以上两个判断,徐晃决定拼死一搏。最终,徐晃博对了,关羽因伤没有能够打败自己。由此,徐晃解了樊城之围,得到了曹操的嘉奖。曹操甚至拿春秋战国时候齐国被乐毅差点灭亡的局面,来形容徐晃的战功,把徐晃比作挽救齐国的田单。可是我们能够看到,徐晃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关羽兄弟情谊的践踏上的。正是对关羽心中最珍贵的感情的伤害,才让他建立了这不世之功。
结语:在樊城之战中,关羽对徐晃叫的那一声大兄,让多少人感到无比的悲愤。在金钱利禄面前,多少人抛弃了昔日的情分,走上了翻脸无情的道路。关羽对情谊的珍视,使得他对徐晃和张辽坦诚相待。他在武艺上倾囊相授,在华容道不惜回去领受军法处置,也要放他们一马。
可是到了樊城之战时,徐晃的所作所为,让关羽知道他的坚守是如此的脆弱。徐晃从关羽的话语中猜出了关羽的窘境,他立刻就翻脸无情,和关羽刀兵相见。他知道,即便是自己败了,关羽也不会杀了自己。因为自己先说了,自己是受国家差遣身不由己,关羽会放自己一马的。最终,徐晃赌赢了,他击退了关羽,建立了解樊城之围的不世之功。
关羽的右臂有伤,没有能够打败徐晃。但是,如果徐晃只是用他自身的武艺,不使用关羽教给他的武艺,关羽照样也能够斩了他。可是,重情重义的关羽,如果他真的打败了徐晃,他真的能向徐晃下死手吗?关羽是下不去手的。将兄弟之情看得重于一切的关羽,只能放走徐晃。因此,不管关羽是不是右臂有伤,他都是斩不了徐晃的。徐晃把兄弟作为出卖的筹码,可关羽则把兄弟真的当作兄弟。这正是如此,兄弟一声断人肠,世上再无关云长!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关羽能斩徐晃吗?扯犊子,刘备的五虑上将,都是万人敌,又有神机军事诸葛亮,都做子什么,还是赢了东吴,还赢了魏国,败就是寇,不吹还好一点,蜀国就是吹死的,别说想打魏国,连东吴也是望尘莫及,总人口才九十多万,总兵力才十多万,即是把全国送给他派兵把守人都不够,而益州人根本不想去进中原打仗,少数民族又不服蜀国,常发生战争,别说七擒孟获,扯蛋的事,诸葛脑子进水了,还七擒,瞎编乱造扯蛋而已,去侵犯少数民族的疆土还有理不成,说白子刘备,诸葛就是野心勃勃,想做皇帝,大臣,可惜设这本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扯犊子根本没有的虚拟,斩徐晃那曹操的五子良将是吃素的,就凭刘备的那点实力和能耐,也只是作乱而已,做想梦的事,名不正,言不顺,最后以失败告终,自己的脑袋被东吴《小儿》割去了,连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也一败途地,还斩徐晃做梦去吧,失去街亭还不知徐晃的利害,就凭刘备的所谓五虎上将,与曹操的五子良将相比那相差甚远,关羽虽擒于禁,但关羽也投降了曹操,若曹操要杀关羽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强者王,败者为寇。
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关羽和徐晃之战关键在于徐晃的勇气 连曹操都惊叹
先来看《三国志》中二人的传记记录:
一、关羽的记录:
“蜀记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这里说的是:徐晃和关羽在开战前先叙二人的兄弟情谊,叙完情谊之后,徐晃下令重金激赏士卒:
杀关羽者,得千金。
国事、私事分得非常清楚,这就是徐晃的决断力。
二、徐晃的记录:
“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主要的信息由:
1、徐晃军都是新招募的士卒,没有训练和作战经验;
2、曹操要求徐晃等其他援军一起到之后才行动,但徐晃以截断后援来逼迫关羽放弃偃城;
3、徐晃在其他援军都到齐之后,扬言攻打围城的头屯,暗中攻打围援的四屯;
4、关羽在围援的四屯将要被攻下时,率5000步骑出击,在遇到徐晃出击时,退后关羽的包围圈中;
5、徐晃率军追击关羽,进入关羽的包围圈中,导致关羽人心浮动、士气跌落——认为包围圈是被击破了,因此关羽不得不退军。
总结关羽之所以败、徐晃之所以胜,就在于:
对于关羽来说,攻下襄樊就差一点点。即便关羽在得知荆州已经被吕蒙所夺取,依然不退军、继续围攻,一心要攻下襄阳。
前有追兵、后无退路,这就是关羽军当时的状态。因此任何一点点的被动情况的发生,都造成关羽军心的浮动:在徐晃要截断偃城据点后路时,就不得不放弃,因为不能冒一点风险;突然看到曹军直接攻入包围圈中,哪里还有坚守的信心——因为后方已经被夺走了,退路已断。
对于徐晃而言,在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后,曹军对关羽军如同畏虎一样不敢坚战,这才有徐晃下令斩关羽者奖千金和直入关羽包围圈中的举动。
没有徐晃直入关羽包围圈的行为,关羽军不会退军,只会依然坚守而继续攻下项羽——因为这是在外有曹操大军、内有守城军下的最佳选择。
徐晃本人俭约朴素,不奢侈铺张,胆小谨慎。但徐晃的作战风格和他的性格完全相反:
“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即:不注重斥候的敌情信息;作战前都在说作战的困难之处,从不说自己的优势;行军作战计划变化快,行动更快,士兵们经常是还没得吃饭就必须作战。
徐晃作战是注意防备自己的劣势,用速度击破对方的劣势。
徐晃和关羽之战,曹操的点评最经典:
“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并非关羽吹牛,若在壮年,关羽斩徐晃不在话下。白马坡颜良接战徐晃二十合取胜,即使典韦、许褚均在,每个也只抵五十合。在诸将慄然的情况下,程昱荐关羽御敌是可以说明曹营惟关羽可以取胜,又因曹操怕关羽立功而去,一直不敢劳驾他。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启用关羽的,此时的关羽武力正盛,徐晃根本不敌。当然斩颜良、文丑有取巧成分,但关羽自信有取胜把握,不然也不会贸然出击。
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如果关公没有受伤,肯定能斩徐晃。关公不失,可保荆州无虞。三国结局大不同。
关羽说要先斩徐晃,以警魏将,如果关羽没受伤,能斩得了吗?
关羽爆发期是在三国初期,斩杀的大将罗列起来,足足有一个加强连,斩杀成绩单在三国绝对首屈一指,就算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怕也难以与之媲美。来看看关羽闪亮的成绩单吧!
超级猛将2个,一般猛将16个,一般将士30个以上。
这两个超级猛将,便是“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和文丑,这两位当年在河北叱咤风云,吆五喝六的。袁绍更是把他俩当做宝贝,逢人便夸,逢人便显摆。后来华雄挑战群雄时,袁绍便说“要是俺家颜良文丑在,焉能有华雄命在!”
可就是这两个袁绍的活宝,在关羽手下都没能撑过一合,甚至连哼都没哼一声,直接就被秒杀了,袁绍心痛到不能呼吸!
被关羽斩杀的一般猛将就更多了,稍微有点名气的如华雄、车胄和蔡阳,没有名气的如程远志、管亥、荀正、韩暹、杨奉等等,此处不再罗列。
反观徐晃,明显弱很多。《三国演义》鲜有他的斩杀记录,只有他的交战记录。
徐晃曾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过,后来徐晃和张辽二人夹击文丑,文丑一箭射中张辽战马,徐晃来救,见后方军马杀至,直接吓跑了。
所以,如果在关羽巅峰期,徐晃根本就不是对手,最多五十合就可以击败他。
但在关羽的后期,特别是镇守荆州以后,就很少有直接正面对敌的机会了,不论是武力值还是勇气值都有所下降;反观徐晃,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作战经验愈加丰富,自信心也逐步提升。
后期的徐晃根本无惧关羽。所以,樊城之战时,徐晃专挑关羽应战。双方大战八十回合,徐晃越战越勇,关羽则气喘吁吁,明显处于弱势。关平担心关羽有失,赶忙鸣金收兵。
当时关羽胳膊旧伤未愈,假使关羽胳膊完好如初,怕二百回合之内,也难以斩杀徐晃,因为徐晃早已今非昔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