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的责任人是诸葛亮,马谡要承担次要责任。在这次北伐中,暴露了蜀军一系列的缺陷。这些缺陷叠加在一起,造成了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失败。作为战役的发起人和决策指挥者,诸葛亮责无旁贷。而马谡作为诸葛亮倚重的助手,街亭决战的指挥官,对失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次战役中,马谡犯下的战术错误触目惊心。当时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已经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要守街亭。而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很清楚,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制,不下据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街亭是有城寨的。如果马谡能够依托街亭的城寨,再加上相当的防御设施,是有可能在街亭阻止住张郃的。
可是,马谡却率领蜀军上了南山。南山是一座孤山,与四周都不相连,而且山上没水。熟知地利的将领王平劝谏马谡,马谡根本不听,还说什么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想要趁张郃来进攻的时候,反击取胜。
但是,身经百战的张郃立刻就看出了马谡的破绽。他并不与马谡硬拼,而是先派兵截断了马谡的汲水的道路。结果山上无水,马谡又没有威信,蜀军没有出现马谡预想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意,而是不战自乱。在张郃的攻击下,马谡的军队大败。诸葛亮失去了街亭,结果前无所据,只得撤军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马谡在街亭的失败直接造成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可是,这次失败仅仅是因为马谡一个人的过失吗?诸葛亮作为统帅,难道就没有一点过失吗?不,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诸葛亮对马谡的失败是负有责任的。
第一个原因是用人上。马谡不是张郃的对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马谡一直是做参谋工作,从来都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这样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人,第一次出战就把他放在如此关键的位置上,是欠考虑的。
在战斗中,由于马谡资历浅,经验少,他的部下见势不妙,就纷纷逃散。马谡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根本没有挽回局势的能力。在战后,诸葛亮处罚将领的时候,不但斩了马谡,还将当时马谡指挥的张休、李盛也杀了,剥夺了黄袭等人的兵权。这说明,在当时,马谡的部下根本不服从他的指挥,进一步促成了街亭的大败。
在当时,大家都认为在街亭应该用魏延和吴懿这样有经验的老将。但是,诸葛亮违背大家的意愿任用了马谡,这使得军心不服。后来有人评价,像这样关键的战役,诸葛亮应该亲自去现场指挥。将领的使用不当,这是街亭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兵力。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出兵,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清,这也造成他的兵力使用不当。在当时,诸葛亮有十万人马,可是这一次出兵,他并没有出全力。诸葛亮只带领了六万人马,而且还分兵两路。结果在关键性的战场街亭,马谡只能用二万多人马来迎战张郃的五万多人马。
兵力对比的悬殊,也注定了马谡街亭之战的失败。如果马谡的人马和张郃相当,那么即使是马谡守卫南山,也有足够的兵力守卫自己汲水的道路,不可能会被张郃的魏军包围。
而后来诸葛亮在做检讨的时候,说在祁山的蜀军兵力要多于魏军。那么,让马谡以不足的兵力去抵御张郃的诸葛亮是有责任的。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他把大部分的兵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敢全部投入关键性的街亭战场。结果街亭失败后,诸葛亮的手中虽然还握有部分主力,张郃也不敢来进逼。可是街亭要地失守,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得撤退。
第三个原因是地利。
诸葛亮在出兵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实在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近在眼前的武都阴平只有魏军几百守卫,诸葛亮也没有派兵拔除,使之成为侧后的威胁。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投降,也没有派兵赶快占领要点,为下一步做准备。
陇西负隅顽抗,可是没有多少兵力。蜀军派去攻打的军队,竟然被曹魏的陇西太守用一帮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给吓跑了。而且,最重要是,诸葛亮根本就好像没有意识到,曹魏还有援军一说。
如果要夺取陇西,曹魏的陇西太守游楚说了实话,只要曹魏的援军在一个月内上不了陇西,曹魏的地区自然投降。要做到这一点,诸葛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他只要堵住关陇道就可以了。
一直以刘秀为榜样的诸葛亮应该知道,在当年,刘秀派兵讨伐隗嚣,就是因为隗嚣派兵杜塞了关陇道上的天险陇砥,被打得打败。诸葛亮只要堵住陇砥,张郃的人马插翅也飞不上陇西。
可是,诸葛亮却没有堵塞关陇道。张郃率领他的五万大军闯过上百里的关陇道,顺利的上了陇西。这个时候,诸葛亮才急忙派马谡去守街亭。而且,在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诸葛亮也没有在街亭修筑工事。这说明,诸葛亮完全是被张郃打了个出其不意。
就这样,诸葛亮轻易的抛弃了关陇道的天险,又没有在街亭预设战场。诸葛亮轻易的抛弃了地利,这是作为一名统帅不应该的错误。他的学生姜维在若干年以后也是轻易抛弃汉中的天险,和他一样如出一辙而失败。失去地利的现实,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束手无策。他没有在街亭和张郃死战的勇气,这才率领蜀军上了南山。
结语:
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在战略、战术上都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这些错误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这一次北伐的失败。在这次北伐中,马谡的街亭之战的失败是这次北伐的直接原因。而造成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诸葛亮要占有很大的责任。
因此,在战役失败后,诸葛亮不但严惩不服从军令的将领,斩马谡以循三军。他还自贬三等,主动承担责任。在诸葛亮的整顿下,蜀军很快提高了士气,恢复了战斗力,重新投入了北伐。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主要责任人是马谡,次要责任人是诸葛亮,诸葛亮错在用错人,但他也没有想到马谡这么无能,所以,主要责任人还是马谡。
公元228年,诸葛亮给马谡二万军马,又派王平为副将,去镇守街亭要道。
马谡到街亭后,见南面有一座小山,居高临下,便想要在山上驻扎。王平劝道:“此为交通要道,四周又无险要的地方可守,可在道路中间就地扎营,方能守住,若在山上扎营,敌人切断水源,我军不战自乱。”马谡不以为然,说:“兵法有云,置于死地而后生,若敌人来切断水源,我军必定死战,以一敌百。”王平说:“若将军一定要在山上扎营,可以分兵给我,在山下再扎一个营寨,成为犄角之势,敌人来了,也可以相呼应。”马谡不听,忽然有人来报,说魏军已到。马谡对王平说:“你既然不听我的命令,给你五千兵马,你自己去扎营寨,待我破了魏军,可不要跟我抢功劳。”于是王平带兵离山十里下寨!
魏军那边,司马懿派人去探查,听说是马谡守街亭,笑着说:“此人徒有虚名,是个庸才,孔明用这个人,怎么会不误事?”又听说马谡在山上扎营,王平离山十里扎营,大喜,说:“若马谡在山上扎营,那真是天助我也。”
第二天,司马懿大军到来,把山四面围住,王平在远处看到,率兵来解围,却被魏将张郃拦住,二人斗几十回合,王平打不过,只好撤退。
蜀军被困在山上,从早上到天黑,断水断粮,军中大乱。到半夜时分,一部分士兵打开寨门,下山投降,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放火烧山,山上蜀军更乱,马谡知道守不住了,率兵杀下山向西逃走……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街亭失守,宣告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马谡逃回军中后,诸葛亮立刻将他下狱,准备问斩。
军中有人劝诸葛亮说:“马谡是个人才,杀了可惜啊!”诸葛亮无奈地说道:“可是如果不杀他,军法何在,军纪何在?”
马谡自知不能饶恕,在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说:“我知道自己无法饶恕,也不奢求能活下来。丞相一直待我很好,我死后,希望您能够照顾好我一家老小,这样,我也瞑目了。”
诸葛亮看后,泪流满面,内心充满矛盾,但是为了大局着想,他还是忍痛下令将马谡正法。
诸葛亮为什么会哭呢?
我认为是因为马谡是替他而死,换句话说其实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诸葛亮个人的原因,而不是马谡的原因。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也和马谡一样,没有任何的经验,换句话说,他把整个战争想得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了。
他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和马谡一样都是纸上谈兵,虽然看似非常完美的布局,但是却已经被曹真所破。
而他的想象也并没有成真,但他还一味着按照自己的布局所走,他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布局已经被曹真所迫。
所以诸葛亮才会在张颌打败马谡以后选择退兵宣布第一次北伐结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主要原因是马谡虽失了街亭,但损失并不大。不过却导致蜀军锐气挫伤,诸葛亮用兵谨慎,担心将士们会产生畏敌心理,因此决定退兵。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在公元227年春天,他北驻汉中,故意放出风声,要从褒谷、斜谷(从今天陕西褒城沿褒水、斜水趋向眉县)直抵眉县。这时的曹魏都城已经迁到了洛阳,曹丕病亡,曹叡继位不久。曹叡听到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急召群臣商议。最后,曹叡派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驻扎在斜谷北口的眉县一带。又抽调精锐步骑五万,由名将张郃带领,进驻陇右一线,归曹真指挥。
诸葛亮虽然声言从斜谷进抵眉县,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仅派赵云、邓芝为疑兵,进据箕谷(今陕西太白境内),做出要进攻的模样。而蜀军主力却沿西汉水上溯,北出祁山,计划先得陇右,然后再取长安。对于诸葛亮的此次用兵,史称“戎阵整齐,号令明肃”。陇右的汉阳(今甘肃谷东)、南安(今甘肃陇西西南)、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五十里)三郡归降蜀汉。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北出祁山,在挑选先锋时,没有选择有实战经验的魏延、吴懿等,而是叫“好论军计”的马谡担任先锋。马谡是一个天才的军事理论家,却不是一个实战指挥家。但由于他军事理论丰富,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二人常常“自昼达夜”的讨论兵法,诸葛亮视其为奇才。然而刘备却不这样看,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未能引起诸葛亮的重视。马谡领兵进至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碰到张郃主力,由于实力悬殊,不敌魏军,又没有实战经验,就舍水上山,在山上安营据守,被张郃切断水道,杀得大败。禆将王平曾苦劝马谡不要扎营山上,被拒绝。马谡战败后,王平镇定指挥,作疑兵之状,张郃才不敢继续进攻。王平所率一千多人,成为唯一没有被打垮的队伍。随后,王平沿途收拾马谡残部,回归祁山大营。在箕谷佯攻的赵云受到魏军阻击,略有伤亡。街亭之战虽是一次小接触,蜀军伤亡人数并不算多,但挫伤了锐气,诸葛亮担心会影响将士的士气,只好撤兵返回汉中。而曹魏由曹真等乘机收复了三郡。
据史实记载,诸葛亮此次北伐,动员兵力达十万之众。然而却没有与曹魏发生正面的大兵团、大规模的战事,就此退兵,确实可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确切的说,蜀汉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是诸葛亮,任用马谡就是他的失误,作为三军统帅,诸葛亮难辞其咎。
1、诸葛亮并不算实战家
现在很多人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持怀疑态度,其实诸葛亮的军事理论能力还是很强的,另外史载:诸葛亮“治戎为长”,也就是说起治军能力出色,但实战能力并不算强。抛开演义的光环,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基本没有指挥什么战争,赤壁之战时周瑜指挥的,入川时刘备带的是庞统和法正,诸葛亮更多是个萧何式的人物。
2、诸葛亮用人值得商榷
诸葛亮治理川蜀时,过于重用荆湘人士是他的一大特点,这其实就是古代的圈子文化。蜀汉四相中的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基本都是荆湘人士或从荆湘来蜀的,而马谡也是这个圈子的。
3、关键时刻所托非人
第一北伐的关键节点就是街亭,如果能在街亭阻止张郃,这次北伐就会顺利的多。但是诸葛亮却将这个重大的任务交给了马谡。马谡虽然跟着诸葛亮多年,也却有才学,但也只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造成了失败的结果。
4、并非无人可用
其实诸葛亮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魏延,但似乎诸葛亮格外讨厌逐个刘备的爱将,魏延的实战经验丰富,比诸葛亮会打仗,他去可能最合适。诸葛亮如果有心提拔栽培马谡的话,让马谡跟着魏延做个副将,兵法与实战相结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当然,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命令也是关键的,可即使马谡遵循将令也未必是身经百战的张郃的对手。此事之后,诸葛亮只能用一个“悔”字来形容自己。
应该说第一次北伐有着很重大的意义,这次失败也让曹魏警惕了起来,这也让之后的几次北伐无果而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主要责任人是马谡吗?
第一责任人是诸葛亮,毫无争议的。
比如,某公司研发部的某个工程师负责的项目中,因为工程师助理的疏忽,毁坏了样品导致研发时间延误,竞争对手提前推出了产品,占据了市场。老板要追究责任要找的肯定是研发总监。至于研发总监怎么去处置下面的,那就看总监的心情和人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