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刘备并没有给关羽封侯。而蜀汉政权在刘禅时代给关羽一个谥号叫做壮繆侯。那是关羽死后多年的事了,不过关羽如果活着,也不会接受那个谥号的。这个在后文再做解释。
我们都知道,关羽有一个侯爵,叫做汉寿亭侯。这个爵位让关羽十分重视,不管走到哪里,都打着汉寿亭侯的旗号。这个爵位也随之关羽而名满天下。这个爵位不是得自刘备,它的得来与曹操有关。
当年曹操讨伐徐州的刘备,刘备兵败逃走后,留守的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喜爱关羽的武勇才能,想把他收为己用。于是,对关羽大加赏赐,宴请不断,但是关羽根本不为所动。
曹操为了知道关羽的真实想法,专门派张辽去试探关羽的心意。关羽对张辽毫不隐瞒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绝不可能背叛刘备,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一定要先立功报答之后再离开曹操。
张辽得知关羽的答复后,为是否如实向曹操汇报犹豫了很久。最后,张辽下定决心,向曹操如实汇报了关羽的想法。谁料,曹操在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关羽的忠义更加钦佩。
在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关羽出马在万军之中斩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知道关羽已经报答了自己的恩义,下一步就要离开自己了。为了留住关羽,曹操向汉献帝表奏关羽的功劳,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知道关羽是忠义之人,肯定会接受这个封侯的。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将汉献帝当做摆设,以为汉室江山就是自己的。那么,这个侯爵就是自己送给关羽的。这样,感受到自己的好意,关羽就不会离开自己了。
可是,曹操错了。不错,关羽对这个侯爵十分重视。这是因为汉朝对爵位的封赏十分重视。在汉朝初年,刘邦就和群臣约定,非刘姓者不王,有功者才能封侯。因此,这个汉寿亭侯对于关羽来说是很荣耀的。
可是,关羽并没有将这个侯爵的取得归功于曹操。关羽是熟读《春秋》的人,为人极讲原则。他认为,官爵是朝廷所有,天子掌管,岂有私相授受之礼?而自己立功,是因为袁绍兵犯许都,形同叛逆。自己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一方面是为汉献帝出力。汉献帝封自己为侯,是为了奖励自己护驾之功。因此,关羽坦然接受了这个侯爵,根本就没有承曹操的情义。
正是因为这个侯爵难得,所以关羽对这个汉寿亭侯十分重视。他一生都一直使用着这个名号。而在关羽活着的时候,刘备也才自立为汉中王。刘备的这个王爵还是自立的,他如何去再封赏关羽爵位?因此,刘备只是给关羽官职、权力,就不去触碰爵位这个问题了。
不过,关羽如果地下有知,也不会接受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给他的封号的。我们知道,在关羽死后,刘备并没有给他谥号。一直到了刘禅时代,才给了关羽谥号,叫做壮繆侯。
这个谥号实际上是个恶谥。谥法说,死于原野曰壮,武而不遂曰壮。这是说关羽依靠武力去作战没有成功,以至于战死沙场。而繆字就更不好了。谥法名与实爽曰繆,伤人蔽贤曰繆。这个含义就有指责的意味了。这里面的含义就是指责关羽名不副实,对贤才伤害压制。
我们可以想到,如果关羽地下有知,怎么可能会接受蜀汉给他的这个谥号。就从这一点来说,在当时真正最器重关羽的也就是曹操一人。可惜关羽和曹操相遇太晚,熟读《春秋》的关羽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的,两人只是有缘无分罢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历史上关羽并没有拒绝刘备给他封侯,而是他原本就已经被封为汉寿亭侯,所以刘备没有再封爵。
在汉代,封侯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蜀汉集团众将中第一个被封侯的是刘备,他和袁术在盱眙、淮阴大战时,被封为宜城亭侯。
而刘备第一次给手下封侯是在他夺取了荆州以后。第一个被刘备封侯的是张飞,被封为新亭侯。刘备之所以封张飞而不封关羽原因很简单,关羽此前已经受封过,而且更正规,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封爵。
在关羽依附曹操期间,因为白马之战斩杀颜良之功,曹操表奏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白马之战大约在公元200年,比赤壁之战早了8年,所以关羽封侯比张飞还要早的多。
此后关羽虽然离开曹操,“封其所赐”。不过这个封爵还是继承了下来,连刘备也是承认的。在劝刘备为汉中王的表章中,关羽的汉寿亭侯赫然在列。
而且虽然关羽和张飞都是亭侯,然而关羽是曹操表奏献帝所封,而张飞是刘备自己私下所封。相比之下,关羽这个亭侯含金量要更高,刘备不可能多此一举再封关羽一个新的爵位。
类似的情况还有马超。马超割据西凉时,曾经因为讨伐郭援、高幹之功和接管马腾旧部的原因,被封为都亭侯。此后马超归顺刘备以后,一样继续是都亭侯。
由于刘备对封爵控制比较严格,因此到他称汉中王时,手下只有马超、关羽、张飞三人是亭侯,其他人都没有爵位。刘备称帝后,马超、张飞才被封为乡侯,进了一步。而关羽由于此前已经去世,再次错过刘备的封爵。
所以关羽从来没有拒绝过刘备的封爵。如果刘备要封他,以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看,他也不可能拒绝。
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这个问题好解释。
曹操代表的是正统大汉朝廷。自曹操进洛阳,解救了汉献帝,献食物以供朝廷各官员解决温饱问题,包括汉帝在内的东汉朝廷,就把曹操视为正统汉室代表。
又迁都至许都,给汉帝修了新宫殿,重新建立了朝廷礼仪,设置三公九卿,完善了汉室品阶,官封丞相。汉朝期间,丞相是百官之首,代表皇帝统御群臣,所以在当时的天下人眼里,曹操是皇帝的代言人。
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代表的是当时的大汉天子汉献帝,委任状上是盖了皇帝的玺印的,是正统的汉朝君侯,所以当时关羽受封汉寿亭侯时,高兴了好一阵子,天天和曹操手下的大将们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可以想象这个爵位在关羽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所以后来,曹操以汉帝名义发布讨袁命令,关羽义不容辞的出征,为心目中的汉朝建功立业,斩颜良,诛文丑,很是露了一把脸,并且还丝毫不顾他大哥刘备在袁绍军里的危险境地。
而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偏居一隅,相当于占山为王。刘备称汉中王时,没有敢大封群臣,因为当时汉帝还在,只是曹操称魏王,刘备自认是汉室正统,不服气而为之,但他始终不敢僭越皇权。对关羽的汉寿亭侯不敢有丝毫言语,从始至终,刘备都没有剥夺过关羽的汉寿亭侯封号,默认其到死也没有动过。因为刘备早就看出关羽对汉寿亭侯封号的珍惜程度,也说明关羽贯穿始终的大汉情节,可以说是大汉的忠实铁杆粉丝,刘备一是为了兄弟情义,二是为了表示自己到死也是心向汉室的忠臣,所以一直没有在爵位上动过心思。
因此,刘备根本不敢给关羽封其他的封号。
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曹操的确代表着大汉天子,虽然其他诸侯话里话外都不愿意承认,但当曹操拿出天子之诏封他们这个那个各种官职的时候,他们还是乐于受之的。所以可以看出,不光是关羽,其他人其实也是一样一样的。
我们看关羽,他不光是杀人逃亡出来的犯人,其实他还是一个大汉子民,他也是有一颗忠于汉庭的心的,所以他把曹操代表朝廷封给他的汉寿亭侯视若生命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谢谢阅读。
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点是误的。其一《三国志》并无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的记载。其二、汉寿亭侯并不是曹操给的,而是关羽通过战功,曹操上表大汉天子,汉献帝封给关羽爵位的。
正史里记载刘备没有给关羽封侯,但给关羽很高的官职关羽不仅是刘备阵营的一员文武兼备的名将,更与刘备有着亲似兄弟的手足之情。刘备对关羽也是倍加信任和重用。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然后封拜各有功将士,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派他驻军江北。
后来刘备西进平定益州,授权关羽督掌荆州大政,荆州是当时刘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本营,交给关羽全权负责,是对关羽的信任和重用。
刘备入川拿下成都和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时,对有功的文武进行加封,因为关羽之前已有爵位,没有对关羽爵位进行加封,所以关羽沿用了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官位上刘备封关羽为前将军,并授予假节钺。
由此可见,刘备并未对关羽封侯,也没有关羽拒绝封侯的意思。
为何关羽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前面说过,汉寿亭侯并不是曹操给的,官渡之战时曹操在汉朝廷的官职是司马,行车骑将军。曹操还不是魏王,是没有任何权利给关羽加封的,曹操只能通过上表给汉献帝,才可以对部将进行封赏。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说下汉寿亭侯正确的读法是汉寿在前,亭侯在后(汉寿是个地名)。
官渡之战中,袁绍派大将颜良在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帅旗车盖,策马上前刺杀颜良于万马军中,将其首级割下返回,袁绍军中的将领们没人敢出阵阻挡,于是解除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为何对汉寿亭侯如此看重,汉初刘邦有过“非有功不得封侯”的盟约,“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表示封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关羽是通过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的军功来获得汉献帝的封赏。加上当时汉室天下犹在,关羽从军也是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所以对于汉室朝廷加封的汉寿亭侯的爵位,关羽是非常看重的。
结语:凭着关羽的能力、威望与关系,想要封侯易如反掌,但刘备鉴于关羽曾经受封于汉献帝,就没有对关羽爵位进行加封,也是成全关羽对汉室的赤胆忠心,于是在官职上予以加封,关羽也欣然接受,并没有所谓的关羽拒封赏。另外刘备自立汉中王尚且要上表汉献帝,可见得到汉室朝廷认可的重要性。关羽对汉寿亭侯的重视,正是因为这个爵位是汉室正统皇帝汉献帝所封的缘故。
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爵位是汉寿亭侯,关羽在斩颜良之后,曹操上表汉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时常以汉寿亭侯自居。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是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的,其实不然,这个汉寿亭侯是汉室朝廷所授。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三足鼎立这段时间,刘备虽然在乱世之中三分天下,可是刘备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不管刘备真是心境如何,表面上还是以汉帝为尊的。
毕竟刘备需要笼络那些心存汉室之人共图大业,关羽在演义中与刘备桃园结义,除了心服刘备仁义之外还有就是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为汉室江山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东汉是一个讲究出身的年代,同时在汉代封侯也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情,关羽在我们后世是名动天下忠义无双的武圣,可在当时关羽的出身并不高贵。
演义中关羽也是出身底层,虽然与刘备结拜后跟随刘备讨伐董卓,并且以温酒斩华雄名动天下,当时的汉室朝廷并没有奖赏于关羽任何封号,在关羽斩颜良之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虽然汉寿亭侯之位是曹操上书献帝之后才加封于关羽,在天下人心中那怕是关羽心中,汉寿亭侯依然是汉室朝廷对关羽战功的认可,关羽汉寿亭侯才名动天下。
汉朝把侯爵封为五等:郡候,县侯,乡侯,亭侯和关内侯五等,关羽的亭侯爵只比关内侯高一个档次,但是作为将领能够被朝廷正式封侯那绝对是无上的荣光。
刘备在夺取荆州之后给张飞封侯,到刘备称汉中王之时也曾封手下将士侯爵,可并没有加封关羽,那怕封关羽为前将军之时,关羽都以其他借口回绝,最终关羽还是以汉寿亭侯自居。
其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信息,就是关羽一直是心存汉室之人,面对刘备封其为前将军也是有所不悦,对刘备忠心也是因为刘备有皇叔之名,代表的是汉室。
作为三分天下的刘备自然知道关羽对汉寿亭侯之名的重视,刘备自封汉中王其实也是受到曹操的影响。当时曹操加封自己为魏王其实已经有僭越之举,毕竟汉朝在刘邦之时就立下白马盟约,异性不能封王,曹操自封魏王刘备为了汉室正统才加封汉中王。
饶是如此,刘备也不敢私自加封关羽其他爵位,也不敢兴僭越之举剥夺关羽的汉寿亭侯,关羽忠的是汉室,自然视汉帝所授的汉寿亭侯如生命一般珍贵。
可能很多人疑惑不解,当时明明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所谓爵位意义应该不大,其实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不管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令不臣,曹操阵营中的献帝是天下共主,只不过诸侯们对曹操以天子的身份下诏有所不满,可是对于天下人而言,天子诏令依然是出自天子的口谕,诸侯们对天子的奖赏跟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实关羽被我们后世作为忠义的代表,不仅仅是关羽对刘备兄弟情义,更多的是关羽对汉室朝廷的忠心,关羽至死都是以汉寿亭侯自居可见关羽的忠义。
刘备给关羽封侯,关羽拒绝,为何却对曹操给的汉寿亭侯视如生命?
曹操给的汉寿亭侯是以汉献帝的名义给与的,也就是汉室正统的封号,关羽当然是爱如性命,刘备给的那就比较不正统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