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才和张献忠谁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张献忠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在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三个人中,李自成善攻,罗汝才善战,张献忠善谋。而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有夺取天下的野心,而罗汝才则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是想从横天下,快意人生。

因此,罗汝才和张献忠、李自成都一起搭过班,打过仗。在张献忠失意的时候,来投靠李自成,是罗汝才放张献忠走,并送给他人马,使得张献忠能够东山再起。

罗汝才和李自成搭班,两个人都发挥各自的长处。在李自成失利的情况下,是罗汝才发挥善守的优点,稳住局势,转败为胜。

比如在与孙传庭作战的“柿园之役”。李自成中了孙传庭的诱兵之计,中了埋伏,被迫败走。是罗汝才率领军队赶到,稳住阵脚,这才使得李自成杀了个回马枪,反败为胜。

但是,虽然罗汝才和李自成配合默契,但是,在李自成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有句话,一山不容二虎。李自成把所有的重要军职都给了自己的部下,引起了罗汝才的不满。为了免除后患,李自成杀了罗汝才,兼并了他的军队。

而张献忠则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也不肯屈居李自成之下。他在实力不如李自成的情况下,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率领军队入川,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李自成分庭抗礼。

在李自成建立政权后,张献忠还出兵汉中,与李自成的部下争夺汉中的控制权。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满清入关,张献忠最终和李自成有最后一战。

张献忠足智多谋,手下又有孙可望、李定国等名将。实力不在李自成之下。

因此,从争夺天下的方面来看,张献忠才是李自成的真正的心腹之患。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好朋友,希望和朋友们分享历史的乐趣。请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罗汝才和张献忠谁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导语: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三大领袖。单就他们三人而言,张献忠肯定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明末,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发展到最后,农民起义军逐渐形成了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三大集团,其余还有多部小股农民起义军部队。

李自成进入河南以后,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因此,李自成开始有了夺取明朝天下的雄心壮志。

这样一来,其余农民军部队就不断地被李自成吸收吞并,转化为自己的部下。对于张献忠、罗汝才这两支规模庞大的农民军,李自成当然希望他们能够臣服自己,以便于兼并这两支大军。

张献忠在各路农民起义军中威望很高,而且张献忠原来比李自成的名气要大得多。他性格强硬,从不服人。

此时张献忠势力虽然没有李自成强大,但是张献忠也有志于夺取天下,一心想要成就一方霸业。因此,张献忠绝对不会臣服于李自成,甘当李自成的下属的。

罗汝才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中的智多星,绰号“曹操”。他在农民军中威信颇高,乐于助人,与各部农民军关系都很好。

罗汝才志向不高,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他只是想要纵横天下,走一处吃一方,快意生活。

因此,李自成的心腹大患实际上是张献忠。而罗汝才已经与李自成在一起联合作战了,并且李自成就是在罗汝才的帮助下,才能不断壮大力量,攻城掠地,连连打败明军的。

遗憾的是:李自成太心急了。他急于呑并罗汝才的部队,杀害了罗汝才。

自从李自成杀了罗汝才以后,不光张献忠,就连其他各部农民军也都对李自成敬而远之。以致后来李自成被清军一路追杀的时候,张献忠等部农民军都无动于衷,谁也不出手援助,坐看李自成被清军消灭了。

如果罗汝才还在世上的话,即使清军入关,罗汝才也一定能够利用自己的威信,说服张献忠、老回回等部农民军,联合李自成,共同抗击清军的。那么,就是另一番历史了。

结语:不说明朝,也不说满清,单论张献忠和罗汝才的话,很明显,张献忠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罗汝才和张献忠谁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太可笑了,灭李者刘宗敏也!刘宗敏这个一路玩伴,直接让主子考了零分。当然闯王的自身修为眼界不高是根本。

罗汝才和张献忠谁才是李自成的心腹大患?

李自成原本是个邮递员,崇祯裁撤驿站后失业。走投无路没饭吃了被迫造反。李自成本人生活简朴,并不贪财好色,也不贪图享乐,起义军前期沦为流寇更多是形势所迫。而罗汝才别名“曹操”,贪财好色,狡诈残忍,其部下军纪败坏,无恶不作。而李自成是立志夺天下的,重视文人意见,继承高闯王的政治遗产,严肃军纪,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这是根本政治利益上的冲突,不仅仅是一山不容二虎的问题,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必然爆发。

张献忠则反复无常,残忍好杀,有夺天下的野心却又无远见。屠杀百姓,称帝一隅,自取灭亡,不足为虑。况且其向来多独立行动,短期内与李自成无直接矛盾,谈不上威胁。

真正的大患反而在于以刘宗敏为首的一干骄兵悍将,抄了吴三桂家,殴打吴父,抢走陈圆圆,致使吴三桂在归降路上半道而回,才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而此时李自成正忙于登基,骄傲大意,以为大局已定,闻敌讯后仓促迎战,一败涂地。

可惜、可悲、可叹!满清就这样得了天下,中国进入一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朝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