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邓艾灭门而钟会却没有?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一点,那就是邓艾和钟会都没有灭门。邓艾的情况据《三国志邓艾传》的记载为:

“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

就是说,邓艾和他的所有的儿子都被杀了,但是,邓艾的妻子和孙子被流放到了西域,并没有完全斩尽杀绝。

而钟会的情况,按照《三国志钟会传》的记载,钟会本身没有妻子家眷,在他督师灭蜀的时候,就有人根据这个问题提出“会单身无重任”,不建议钟会担当大任,被司马昭否决了。

钟会本身没有孩子,他的哥哥钟毓早死,他的几个孩子交钟会抚养。其中的钟邕,和钟会一起死于成都的变乱。而其他的几个孩子钟毅及钟峻、钟辿等都被抓下狱,本来要一起被杀,但是司马昭以钟家三代忠良的名义赦免了钟峻、钟辿,只杀了钟毅。

从对双方处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司马昭对双方的处理结果基本一致,祸只及本身。唯一不同的是,赦免了钟家的两个孩子,而这两个孩子还都不是钟会的儿子,是钟会哥哥的儿子。

这相对双方都是比较公平的,没有谁偏谁向的问题。而赦免钟会哥哥的儿子,有一个说法记载在史书里,就是“或曰,毓曾密启司马文王,言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故宥峻等云。”也就是钟会的哥哥钟毓早就向司马昭提醒过钟会不可专任的问题,因此,司马昭回想起钟毓的忠心,因此赦免了他的两个儿子。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待邓艾和钟会的处理,司马昭的处理政策是一致的,没有所谓的偏向的情况。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为什么邓艾灭门而钟会却没有?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秋,独揽大权的司马昭命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

钟会与蜀将姜维对峙于剑阁,另一路的邓艾却独辟蹊径,率数千精兵偷渡阴平,直入蜀境七百余里,一路攻到成都。

当年十一月,蜀主刘禅放弃抵抗,率文武百官向邓艾献降,偏安42年的蜀汉政权就此覆灭。

01

因为灭蜀之功,身为主帅的钟会被晋升为宰相,然而钟会素来被司马昭器重,此番竟然没能夺得头功,风头反倒被年近七旬的邓艾抢走,心中着实愤懑难平。

随后在降将姜维的怂恿下,钟会有了据蜀称王的心思。

为了达到目的,钟会勾结监军卫瓘先诬陷邓艾谋反,将邓艾父子逮捕后送往洛阳等待司马昭的发落。

他自己则实施劫持诸将,起兵谋反的计划,不料中途出了差池引发了兵变,钟会及姜维均被乱兵所杀。

因为蜀地距洛阳路途遥远,待到钟会死后,押解邓艾父子的囚车尚在途中,邓艾的部将得知主帅蒙冤,准备追上囚车将其迎回成都,再向朝廷申诉冤情。

而监军卫瓘担心一旦朝廷得知原委,必然自身难保,忙派心腹追上邓艾父子,就地将其斩杀。

司马昭得知邓艾父子被杀后,下令将其留在洛阳的儿子们全部诛杀,家中的女眷及孙子全部流放到西域。

邓艾,这个生前下不世之功的老将,屈死后却落得这般境地。

对于坐实了谋反的钟会,司马昭却显出了超乎寻常的大度。

依据魏律,钟会犯谋反之罪,应被诛灭三族。

钟会死时年值40,尚未娶妻更没有子嗣,只是将兄长钟毓(已病死)的两个儿子钟邕、钟毅收作养子。

当时钟邕随钟会伐蜀,死于乱军之中,但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尚在人世。

一向杀伐果断的司马昭,对于钟会的家族没有斩尽杀绝,除了将钟邕的儿子及钟毅诛杀以外,钟毓这一支的族人并没有收到牵连,反而依然被授于官爵。

司马昭腹黑心狠绝非善类,在处理灭蜀的两位功臣上,他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并不确定谋反的邓艾下手狠辣,对于证据确凿的钟会却网开一面。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

02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人的身世背景说起,先说邓艾。

邓艾祖上,本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落成平民。

大约公元197年邓艾出生时,正逢群雄割据,他的出生地正是豪强觊觎的一块沃土。

邓艾幼年丧父,待到公元208年,曹操攻取荆州后,强令邓艾及其族人迁徙到河南上蔡一带屯田。

邓艾因为家中贫困,只得以替人放牛为生,每到有高山大川之地,都要与同伴探讨地形模拟战事,时常被世人讥笑。

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20年,邓艾由放牛娃变成了管理屯田的小吏,这个职务虽然低微,但需要定期到洛阳去汇报业绩。

无意间,他得到了时任洛阳太尉司马懿的赏识,成为他的属下,随后被提拔为尚书郎。

司马懿是一代枭雄,在他的提携下,邓艾凭借早年间的努力,迅速成为司马懿的臂膀。

邓艾不仅在前期加强生产经营,为魏国聚集了雄厚的军资,后期更是数次率军征讨,收降羌人、击退吴军、屡战蜀将姜维,一跃成为三国后期实力耀眼的军事新星。

身处逆境,更需要逆流而上,时刻为梦想而努力,因为命运的转角往往不期而至,而你此前所有的付出,终将会在合适的实际让你获得更大的回报。

司马懿死后,邓艾仍然受到继任者司马昭的信任。

直至公元263年,67岁的邓艾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并率3万大军伐蜀,由此成就了这位逆袭将军生命中的巅峰时刻。

03

再说钟会。

和草根出身的邓艾不同,钟会出身于豪门世家,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

钟会的父亲钟繇,时任曹魏的太傅,在74岁那年生得一名幼子取名钟会,因此对其倍加宠爱。

钟会幼年就异常聪明,被世人视作“非寻常人物”,长大后更是博学多闻,年纪轻轻便已闻名天下。

公元245年,年满20岁的钟会便初入仕途,在朝中担任秘书郎一职,4年后担任中书郎。

就在当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氏宗族的核心人物曹爽及其党羽诛杀,司马家族成为曹魏集团的幕后执掌者。

而这一系列的政变中,钟会作为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的幕僚,为其出谋划策,深得司马师倚重。

钟会不仅善于筹划,军事才能也相当出众。

几年后,淮南有将领起兵谋反,司马师正欲平叛却在许昌暴死,钟会便随着司马师的兄弟司马昭前往征征战,战绩不俗。

钟会最出彩的一次谋略,是协助司马昭攻破了军事重镇寿春。

此战中,钟会展现出了他善于攻心的一面:

面对守卫严密的寿春城,钟会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借降兵之手给守军将领写信,恐吓他们说如守不住寿春城,吴主孙权要将他们留在吴地的家人满门抄斩,一番威逼之下,城内数千守军出城请降,司马昭随后轻易就攻取了寿春城。

正是有了和司马昭一起浴血奋战的经历,钟会迅速成长为难得的青年将才。

司马昭意图伐蜀时征求群臣的意见,众人均以蜀地艰险而反对,唯独钟会站在司马昭一边,共同勘察地形,积极筹划。

公元263年,筹备充足的司马昭封钟会为镇西将军,为三军主帅,领兵10万出兵斜谷、骆谷,踏上了伐蜀的征程。

04

综合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邓艾是从底层成长为名将的,缺乏势力根基,除了赫赫军功和一把年纪,再无其他。

钟会却自幼长于豪门,无论是与曹魏集团还是司马集团,他都与其保持着深厚的交情。

而且由于备受上层社会的认可,钟会的名望、人脉、资源,都不是放牛娃出身的邓艾所能比拟的。

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门阀制度,是三国时代诸多豪门世家联姻的政治基础。

当时的社会,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钟会这样的家族,与朝堂上的权贵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如果要对其灭门,难免会引起太多的连锁反应,这对于试图笼络人心的司马昭而言,是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基于这种现实,司马昭只能对谋反的钟会进行了处理,与之关联的家族既往不咎。

而至于邓艾,虽然没有掌握他谋反的依据,但在灭蜀后他确有居功自傲的事实,而且他在朝中缺乏势力,在其死后对他的家人处以严惩,一则可以对其余的将领形成震慑,二则钟会与邓艾素来不合,此举也算是对豪门世家的安抚。

尽管朝野上下都为邓艾感觉冤屈,但迫于司马昭的杀伐,却无一人敢替他申冤。

直到公元273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成了晋武帝,这才下诏为邓艾平反,并将他远在西域的孙子邓朗召回,任命为郎中。

然而此时,距离邓艾父子屈死,已经过去9年了。

这当然不是孤例:

名门王允后人王凌,当初谋反是因为想废掉曹芳,战败自杀。但后来司马昭都敢杀皇帝了,王凌自然就没罪过了,被司马炎“大赦其家”。

诸葛诞造反失败自杀,但他的后人也是平安无事,他的儿子诸葛靓却没有被清算,司马炎还一度想封他当大司马。

毌丘俭造反失败,他的女儿毌丘芝,也是无事,嫁给了颍川太守刘子元。

戎马半生,抵不过一尺门槛,可怜的邓艾啊。

为什么邓艾灭门而钟会却没有?

首先,邓艾没有被灭门,他的妻子和孙子是被流放。当时,钟会、胡烈、师篡等人都称邓艾作事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司马昭命令用槛车将其送到洛阳。锺会到成都后,先派人把邓艾送往洛阳,然后作乱。等到钟会被杀。邓艾本营的将士追上槛车,把邓艾接了回来。但是卫瓘派遣田续等人征讨邓艾,在绵竹杀死了邓艾和他的儿子邓忠。邓艾的其他儿子也都在洛阳被杀。司马昭把邓艾的妻子和孙子等流放到了西域。等到晋朝建立,才为他平反,并任命他的嫡孙邓郎为郎中。永嘉年间,邓郎任新都太守,襄阳失火,邓郎和他的母亲、妻子都被烧死。只有两个儿子幸免遇难。



其次,钟会在蜀地作乱被杀后,他兄长钟毓的儿子钟邕与他一起被杀。钟会的养子钟毅和侄子钟峻、钟辿都被下狱。司马昭念及钟繇、钟毓的功劳,特别是早前钟毓曾经秘密提醒司马昭,说钟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司马昭嘉奖钟毓的忠心,并答应如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不会连累他的宗族。因此,在钟会作乱身死后,司马昭仅处死了钟毅和钟邕的儿子,钟峻、钟辿不予追究,官爵和往常一样。

为什么邓艾灭门而钟会却没有?

因为钟会是士族出身,邓艾是寒门!

为什么邓艾灭门而钟会却没有?

都是为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