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日本进入明治维新后,国家很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民经济规模扩大,财政收入增加。贸易规模也越来越大。
贸易规模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合计为6100余万日元,八十年代末增长为13600余万日元,到1906年达到八亿日元以上。1911年更增加到九亿六千余万日元。
贸易对象主要是英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日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印度进口棉花,东南亚进口大米。从英美进口重工业产品和半成品,比如轮船,机车,铁制品,石油等。
而卖出产品对象主要是中国和美国。卖给中国棉纱,出口美国生丝。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主要是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加工后高价卖给中国,赚取差价。而对美国主要是出口生丝。
是中国人的血汗养活了日本,使得日本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而中国资本主义崛起后,由于利益冲突,最终爆发了中日战争。
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除了出租日本女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是,日本人将我国东三省的煤炭资源,森林资源以极少的价格,从军阀手中套取到手,当时的台湾已在日本版图上,台湾阿里山的原始森林,给日本带来了滚滚财富,有了这些资源,使无资源无矿产的日本,从世界各国换回了大量急需的战略物资,为以后侵略朝鲜侵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一战时期,日本大力发展矿业、海运业和造船业来平衡进口产品的财政支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美国出口丝绸是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 1929 年、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策略,因此日本出口美国的丝绸减少了 90 %。美方不需要丝绸这类奢侈品,而日本种植的大豆作为美国的刚需,美国本土的农民也能完成种植作业。
除了丝绸之外,大米也是一个重要产品。因为关税的飙升,日本在本土和东北三省种植的大米就都囤积在了国内。
西方禁运石油和钢铁后,日本维持经济的手段便不再依靠和平时期的国际贸易了。
具体内容可参见我的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i6693654610701189636/
以上回答之主要参考来源:
Douglas Ford 著,The Pacific War: Clash of Empires in World War II
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日本本身面积不大,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在明治维新后,虽然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但跟欧美强国还相差很远。1938年,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约为10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4.8%,只有英国和德国的五分之一,甚至仅仅是意大利的一半左右。
二战前日本经济上依赖轻工业和农业,是半工业国家。为了发动战争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发展重工业,工业产值才超过农业。但日本的工业发展结构非常不合理,发展水平也不高,和苏联有些类似。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要发动战争,只能通过不断的侵略和从其他发达国家进口物资。而亚洲其他国家大都还是农业国,所以日本的主要战略资源还是来自美国的供给。
美国卖给日本的主要是钢铁、飞机(零配件)、车床、石油、汽油、铜等战略物资。
二战前日本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进口额的四分之三来自美国。日本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物资,这对美国恢复受大萧条重创的经济很有帮助,这也是美国明知日本对其有威胁,仍然出口战略物资的原因。
一战欧洲列强的战时需求及欧洲列强商品退出东亚市场后留下的广阔空间,使日本商品出口份额扩大,净出口自1915年起转为巨额盈余,其后连年暴增,在最高峰的1917年,净出口占其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9%的惊人水平。商船队规模由战前的7.8万吨,增至1918年的51.3万吨,总吨位攀升至世界第三,也为日本带来了巨额海运费收入。
日本获得的中国东三省的矿产资源,也为日本军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当时的日本汽车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三菱汽车等品牌已经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不仅能够满足本国汽车的需求,甚至开始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日本的民用科技,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相机水平都已经相当高了。造船业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
但二战前,日本的商品已经遍布世界了,“Made in Japan”就是便宜货的代名词,日本产品虽然质量差,但以价格便宜倾销到了很多国家。日本的出口主要是棉纺织品、面粉等农业与轻工业产品,及一些军工产品、汽车等。
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中国东北的大豆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二战前日本从美国进口废钢铁等战略物资,那么日本是靠出口哪些东西来平衡进口的呢?
靠的是电子产品和汽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