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斗力很强。但要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之一,还很有欠缺。
当时的八旗军队屡次战胜明朝军队,主要是在用计上。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家当奴仆,耳习目染,学会了很多用兵之法。他把这些经验运用到他的军队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用兵之道上,明朝少有努尔哈赤的对手。这是八旗军初期取胜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看努尔哈赤的战例,每一次作战他都惯于策反、用间,采取各种计谋,尽量用兵不血刃的办法取得胜利。运用直接交锋的很少,而且在这样的战斗中八旗军也很少占到便宜。
当时的明军由于三大征极为虚弱,朝廷内部腐败不堪。将领昏庸,战备废弛。即便这样,在火器上明军还是占有优势。在军队组织结构上,明军还是比满清八旗较为合理的。到后期汉军八旗的加入,才弥补了满清八旗军队的缺陷。
当时八旗军吹嘘的骑射真相是什么呢?袁崇焕和八旗军在北京城下对战,盔甲上插的箭像刺猬一样。明军由于朝廷昏庸,大部分明军别说有袁崇焕的那样的盔甲,连普通的甲胄都没有。满清八旗军一般骑马到明军十步远的地方箭射明军,如射靶子一样把明军射死。这就是八旗军天下无双的骑射!
但一到打硬仗的时候,八旗军就露出了本来面目。浑河之战,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八旗军多次败籍。被明军在守城、野战中打得打惨。
只是它的对手是日落西山的明朝,世无英雄,才使竖子成名。后来为满清夺取中原的,主力还是那些投降满清的汉奸们。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满清八旗最盛时连欧洲二流末端的沙俄都打不过(还不是沙俄正规陆军射击军),况且当时沙俄还没有进行彼得改革,连瑞典、奥斯曼土耳其、波兰都时常吊打俄罗斯。至于当时世界公认的强国为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荷兰更是满清无法匹敌的。真不知道清吹有什么脸来吹嘘满清八旗是世界最强军队之一,真是无知而无畏,无畏而无耻。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可以这么说是最强之一
如果说八旗军是全世界第一,那肯定不是,当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很多很强的势力。但是说是最强实力之一是没问题的。我们从两方面来看下。1、国内来看,八旗军和明末的关宁铁骑相比,是要稍逊一点的,当时关宁铁骑已经配备了较为先进的火药武器,当时的八旗军虽然也很厉害,但是还是偏向冷兵器。当时之所以能攻破明朝,是因为明朝的汉奸和清朝里应外合,这才让明朝不复存在,当然在攻破明朝后,虽然明朝也毁了很多火药技术,但是清朝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火药技术,将八旗军也配备了火药武器。实力到康熙雍正时更是如日中天,排名世界前五肯定是没问题的。
2、国外来看,当时国外处在17世纪左右,正直资本主义疯狂发展,出现了先进的火药武器,但是当时的火药武器水平和明末时差距并不是很大,所以实力上后来的八旗军应该还是和国外的英美等国家有的一拼的,海军实力的话当时荷兰更强。
综合来看,当时的八旗军算世界最强实力之一是没问题的!毕竟全世界当时强国也就那么几个。要说最强个人感觉还是荷兰或英国。毕竟海军和陆军实力都很强。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看到很多外国纪录片,在说到明清易鼎的那60年间,在对明王朝最初灭亡甚是惋惜之余(古典意义上的中国最后的余晖),也对完成这个“伟业”的八旗军队的战斗力表达了敬佩之情。他们认为,明王朝所面对的八旗军队,是17世纪最为强大的军事组织,以此来解释代表着文明先进的明王朝最终毁灭在蛮族手中的原因。
八旗军队建立之初,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强大,每次出战也都是千人规模以下,超过千人规模都能算是大规模会战了。他们一开始连叶赫骑兵都打不过,更不用说蒙古的骑兵了。这时的后金军队就是一群暴力抢劫团伙,努尔哈赤就是一个团伙头目。
努尔哈赤管控军队的手段也极为血腥和残暴,但是却非常有效。可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军队,不是一个健全的体系。他们没有行政体系,没有其他兵种,连攻取边塞城隘都打的十分费劲,对毛文龙的骚扰游击战术也是望洋兴叹。
真正让满清军队脱胎换骨的是皇太极。他一改努尔哈赤只重抢劫不重治理的弊端,大大缓和了辽东地区的满汉矛盾,同时对明军降将表示了高规格的礼遇,使得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带着明军的火炮部队整建制投降后金,后金因此建设成了一支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强大军队。
后金军的战斗力,以此时最为强大,他们曾5次入关,蹂躏华北京畿地区,削弱了明朝的战争能力,为最后李自成北伐成功创造了条件。
军队战斗力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军事训练、军功制度、战争意愿,皇太极时期的后金军队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巅峰,而且,清王朝以勃兴初期的政治组织,不管内部有多大的分歧,他们的团结程度是当时几个政权中最高的。
但是,清军战斗力衰弱的速度,也是历朝历代所罕见的。1644年至1647年,满清八旗铁骑几乎所向披靡,难逢敌手,从东北打到岭南。可是,1648年后,这种状态几乎就没有出现过。
清王朝最后统一了全国,统治者对于自己的弱点非常了解,也非常忌讳谈到这个问题。在1648年后,清王朝就已经转向以汉制汉的国策了。只是,当时乱糟糟的天下,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看清楚清政府的色厉内荏了。清王朝在与南明的作战中,往往是骑兵先至,立寨于城墙之下,然后等待汉军军队到达。由着汉军队伍攻城,在打的差不多两败俱伤时,由八旗军队完成最后一击,收割战果。
清朝咸丰年间,清王朝还想再玩一次这样的收割戏码,江南江北大营之所以出工不出力,其实就是在等。等什么呢?等曾国藩等汉人军队与太平军拼和你死我活,然后再由江南江北大营的满人军队收割战功。不过江南江北大营的满人太不争气,让太平军破了两次。曾国藩这才有机会总督节制江南四省,从而获得了实权。
清军的战斗力下降有多方面的因素。满人太少,战损太多。满清入关时只有十万军队,还包括了汉八旗、蒙八旗等军队,满人的披甲出征的队伍只有几万人。清军的本钱太少,所以,衡阳一战损失5000八旗军,都让顺治皇帝惊呆不已,自喟曰:“我大清用兵以来,未有此失。”当时清朝甚至打算放弃西南七省,可惜孙可望狼子野心,南明又是内讧不断,结果,形势急转直下。
清军入关之后,在各地或多或少都获得了作为征服者的优待,开始腐化堕落,生活逐渐骄奢淫逸。不会再像在关外那样淳朴,勇于用命了。
清军入关初期的领兵大将相继凋谢殆尽,比如多铎,多尔衮、豪格、阿济格、博洛、阿巴泰等人都在顺治九年前后病死了。他们可能是不适应关内的气候,也可能是杀戮过多遭了天谴,他们病死的时候都很年轻,而满清下一代的领兵人物还没有成长起来。
满清政府只能依赖汉人来继续攻略天下,在顺治十年,洪承畴就被委任经略西南,利用郑芝龙招降郑成功,利用吴三桂攻打南明。清王朝开出的价码可不低,那时清王朝确实也没什么其他办法了。
所以,清朝初年,八旗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这当中也有当时其他政权的军队太弱的原因。明朝末年连军饷都发不出了,军队又怎么会有作战的意愿呢?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个人感觉不算吧,理由有三个:
首先,八旗军虽然成功入关,但与吴三桂等人的背叛有关,在真刀真枪与明军的对抗中,八旗军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其次,八旗军还属于比较落后的部队,主要体现在武器上,他们还多是大刀,长矛,弓箭,而即便已经十分腐败的明朝都已经装备的火炮,三眼火铳。
最后,八旗军不适合大军团的作战,机动有余而攻坚能力欠缺,袁崇焕的关宁防线,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被突破。
清朝初期的八旗军队,是否算得上是当时世界最强军队之一?
当时西方已进入热兵器时代,比较强盛的有奥斯曼帝国和沙俄,都比满八旗先进。
沙俄一群散兵游勇就可以让蒙古、满清节节败退,可见一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