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固定的钢板为什么会断?做强一点不就行了吗?

好几年前,有一位理发师,股骨骨折了,在我们这里做了手术,恢复非常好。

手术后一个星期就可以拄着拐杖到处走,有时去厕所🚾,嫌麻烦,干脆不拿拐杖,我们千叮万嘱,出院后,他回到理发室休养。

谁知,他的理发技术太好,很多顾客都要求他亲自操剪刀,耐不住顾客们的强烈要求,终于尝试着剪一两个,他感觉特别好,觉得一点不舒服都没有。

于是也就干脆整天干起活来了,手术后25天左右,那天他送走最后一个顾客,上楼的时候,突然感觉大腿一疼,觉得不对劲。

第二天来找我复查,钢板弯曲了,当然,骨折的地方也弯曲了,我说重新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理发师吃惊极了,又骨折了?连钢板也弯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难道是钢板有质量问题?再次手术无论对身体和心情,经济都是一个打击,将来是不是会有残疾啊?

体内钢板的断裂学名钢板疲劳性断裂,是指在骨折部位未达到骨性愈合时,不能够承载重力,本来应由骨头承担的体重全部转移给了钢板,钢板承担了长期的慢性的弯曲、旋转应力,导致钢板局部的分子构型发生变化,使钢板局部承担应力的能力逐渐下降,当钢板的承载力低于体重产生的应力时,最终会导致钢板断裂。

你自己用一把薄一些的调羹,反复折弯,慢慢的,调羹会折断。钢板也一样,如果骨折还没愈合,钢板被身体的重量反复挤压,千次万次,终究会疲劳,并断裂。

钢板断裂是骨折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如果骨折术后过早活动,还没长好的骨头不能承担病人自身的重量,重量自然会被钢板承担,如果这种应力效应在几个月的时间不断作用于钢板,钢板就很会疲劳性断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骨折一直不愈合,因为肢体的长期使用,总是由钢板承担压力,扭力,应力,最终也是会断裂的。

在此提醒各位:如果骨折做了手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切勿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并且要按时复查X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