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感觉很难,尤其在农村,儿子是继承财产的自然人,女儿出嫁了是外姓人。

我亲眼见过父母因偏心导致儿女成仇,兄妹在路上遇到而不言不语。

老家远房婶婶种大棚,那时候的塑料棚低矮潮湿,不过菜价很稳,棚里时间长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农药渗透还是潮气影响,她生了大女儿以后再也怀不上。

农村家庭没儿子的心情其实大家应该理解,地里大部分活还得男人干,当然也有偌大家业没人继承的焦虑。

叔叔后来干活越来越懒惰,他说:干着没劲,给谁干呢!婶婶心急,就找中医,找庄上老人看,中医说妇科病,老人说,阴气重。最后兰州医生说:“可以做试管。”

十几年前做试管,花了十来万,人也受罪不少,两口子终于盼来的带把的儿子娃。

有些人家娶媳妇花了大彩礼,媳妇娶进来都当姑奶奶供着,生怕一不小心,姑奶奶找个碴子转身回了娘家,到头来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还被别人笑话。

估计婶婶叔叔也这思维,女儿名字是禾禾,儿子偏取了个宝骏。这宝骏来到世上好像是来磨人的,生下来就小病不断,婶婶时不时抱着儿子看病、住院。好在宝骏没辜负父母偏爱,越长越高,越长越耐看。(婶婶自己说)

宝骏十一岁时,禾禾出嫁了,嫁到了县城边边,运气好第二年赶上征地拆迁,分了三套房子又有了一点钱。

别说叔叔婶婶疼宝骏,就是姐姐禾禾也是心疼弟弟,平日都像妈妈一样的疼他惯他。

叔叔提出来:禾禾你跟你女婿商量商量,你们房子给宝骏一套,让他在城里上学,咱家宅基地给你们,你们有钱好好盖起来,以后农村多好,新鲜蔬菜新鲜空气。

女婿也不傻,农村一套房子多少钱,城里一套房子多少钱,可是见丈人话中有话:咱家房子那么多,禾禾想回来就回来,吃穿都不愁。

女婿咬牙跺脚的把一套最小的一居室给了小舅子。小舅子如愿在城里上了学。女婿怕丈人再出啥幺蛾子,赶快找人买材料,抓紧在新宅基地上盖房子,他设计了最现代的设计,电暖全部贯通,分户开关,三层楼房每层都有卫生间淋浴房,还有小电梯上下。

女婿想盖好了,周六周末带三五猪朋狗友回乡下,既休闲也炫耀。

只不过女婿的好算盘还没拨顺,丈人就想鸠占鹊巢,乡下啥都好,真的现在的农村不用烧柴火,要么是液化气要么是电烧锅,剩饭微波炉里叮一下,多简单。乡下只有一件不好,冬天太冷,尤其是上厕所冻屁股,家里的卫生间是摆设,地下水管被冻的结而实,热尿流不出一扎长。

丈人提出来到女儿家新房过冬,过年,过年家里亲戚来了也暖和也有面子。

人都是要面子,一切努力都是面子,女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怎奈禾禾向着爹妈:“冬天就让他(她)们住吧,夏天你让住他(她)也不愿意住,咱们冬天回去家里冰冷如窖,家里有人多温暖,你就当爸妈帮咱看房子吧。”

借房子就像借钱,尤其是借女儿女婿的东西,还也行不还也能行,好在丈人丈母新鲜蔬菜时不时往城里带,女婿吃不完给父母,亲家吃不完送亲戚,一个白住,一个白吃也算皆大欢喜。

只是好景总是不长久,2020年的疫情影响了好多人,禾禾两口子感觉日子紧迫,心想还是老丈人有远见,农村天地广,吃住一条龙,只要有想法就有好前途。

禾禾婆婆提出来:禾禾,我们姐妹好多人,就喜欢去农村住几天,吃几天新鲜玩意,有的姐妹还喜欢去农村拍照。庄上房子是现成的,拾掇拾掇种点花花草草,整个休闲文艺的小客栈,别怕人我给你拉。

禾禾知道婆婆的能力,县城的人大都是脸熟,婆婆就能熟一半,哪些占地无聊又有钱的大姨们,婆婆是领头羊。

禾禾也心动,女婿紧跟着激动,是啊,不用雇人,禾禾当家丈人丈母帮忙。

女婿把这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丈人,没想到被兜头一瓢凉水:想啥呢,你以为这里是你家啊,你想干啥就干啥,房子开旅店,那以后房子还能住人吗,再说乡上行不行,村上同不同意,这事再说,没那么简单。

女婿被冷水泼的有点闷头,就把原话告诉他妈,女婿的妈妈婶婶的亲家可是有过几十年深深浅浅弹坑路,当过十几年的妇女主任,啥人没见过,啥事看不透,江湖险恶她比谁都门清。

就这样战火先从两亲家身上点燃,禾禾和女婿没出头,那个小宝骏已经是大后生,一米八的身高堂堂正正的男儿,学习不好也不坏,正在备战清华北大。

禾禾怕影响弟弟,婶婶叔叔为了宝贝儿子,努力把财产最大化,只是亲家母不依不饶,最终两败俱伤。

禾禾带着女儿回了娘家,给弟弟的那套房子还算安稳。农村的房子正在扯皮,扯来扯去扯不清楚,女婿退到悬崖边:也行,惹不过你们,你们把我的材料费和装修费给我。

叔叔说:“给可以,现在没钱,等有钱了一定给。”

女婿的哥们怂恿:找个拆房子的公司,三下五除二拆求子算了,明摆着是耍赖,你还指望他有钱了还你啊。

也有好心的亲戚劝叔叔:儿子、女儿都是肉,你退一步禾禾有个完整的家,你说两个孩子四零五散,禾禾带个女儿住你这里你看着不闹心啊。

叔叔一根筋:女儿好就得照顾家里,要不我养她干什么,坏事都是亲家母在哪儿戳捣,她不戳捣女婿不会这样闹。闹就闹,谁闹不过谁,大不了禾禾离婚了再找一个。

亲戚说:“哎吆,你怎么有这想法,都盼儿女日子好,禾禾离婚再找,那你俩外孙子不可怜吗?”

叔叔嘴很硬:“外孙子,外孙子萝卜菜根子,连禾禾都是外姓人,还外孙子呢。”

好在婶婶心里还是疼女儿,她在中间斡旋,找亲家母赔不是,跟女婿套近乎,宝骏也不负众望,终于考进了四本,婶婶主动把小居室给了女儿:“你自己留着,有个退路。”

女婿心疼两孩子,对禾禾也是难舍难离,亲家母也是见惯大风大浪的,知道哪里停船靠泊,她大手一挥,见好就收:“牙齿跟嘴都干架呢,何况娃们闹腾,闹一场就懂事了,好事、好事。”

但是叔叔婶婶依旧住在新院子里,女婿此后再也不来拜年走动了。

当然叔叔家的菜可以多卖几块钱了。

婶婶疼儿子,也特女儿,只是偏心,叔叔是明火执仗的疼宝骏,认为女儿女婿条件好,就得无条件的支援他:“我也老了,再盖一院房子没能力,万一宝骏外面混不下去要回来,总得给娃盖房娶媳妇吧。”

叔叔把偏心看成理所应当,从来没想过他这样做带给女儿的是什么。人的观念不正确,不止让别人看笑话,也影响儿女家庭和睦,带给家人心里永远的梗。

比如,现在的禾禾做啥事没有以前那么理直气壮,女婿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干脆来个惹不起我躲。

人们普遍认为农村父母对子女尤其是重男轻女很多,其实城市也是一样,我有个闺蜜,她家公公年轻时帮小叔子弟媳妇赚钱,七十多岁以后小叔子送到她家。

老爷子也知道享受,过完年不回去了,这样过了几年,农村占地,老爷子全部家当都给了小儿子,他认为大儿子有正式工作,有国家发工资。

安排完家事,老爷子打电话喊大儿子去接,闺蜜没说啥,他老公说话了:“你的钱给他了,让他好好照顾你一段时间。”

昨天听说她家解封了,晚上弟媳妇就把老爷子送回来了:没办法,不是我们不管,爸一天都待不住。

闺蜜说,弟媳妇小叔子两个都上班,有时间了烧饭,不想回家就说厂里加班,老爷子连续两天吃不上饭,能不想回来吗!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当然可以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这是很正当、合理的要求。

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的父母都是存在一定偏心的,有的甚至非常偏心,真正的一碗水端平是很难做到的。

父母偏心的主要类型

父母偏心的主要类型主要这么几类:

  • 第一种类型,偏心老大。老大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第一次生孩子、第一次做父母亲、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自己妈妈、爸爸等等,偏爱老大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同时也是可以理解的。

  • 第二种类型,偏心老小。老小当然就是家里的最后一个孩子,前面的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开始长大,已经可以放手,作为父母,更担心最后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正常的。

  • 第三种类型,偏心儿子。偏心儿子的情况在农村还是比较普遍的。这可能跟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对儿子偏爱一些,老了跟儿子关系好处一些,这种思维确实有点简单粗暴,但确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 第四种类型,偏心闺女。跟第三种类型恰恰相反,这种情况在城市里会比较普遍。城市里的父母,就算到老了也基本可以自食其力,并没有多少需要儿子来照顾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基本上不存在。反倒是闺女对父母比较细心、上心、贴心,因而往往会获得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子女们如何面对

对父母的偏心,子女们一般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

只要是偏心的程度不是很过分的,不涉及到家庭财产关系的,不管是偏心的一方还是被偏心的一方,大家都想方设法去适应吧。这既无关痛痒,也无光紧要。那只是父母亲的一点感情倾斜而已,就由着老人们去吧。

但若是偏心的程度很大,甚至涉及到家庭财产关系了,那无论是哪一方,尤其是被偏心的一方,必须心平气和地跟父母亲提出来,一家人坐下来想办法妥善解决。切不可因父母偏心一事闹得家里不和气、不团结,甚至对簿公堂。

结束语

父母偏心在现实社会中很普遍,只要偏心不是跟过分,就由得父母亲去吧。人都是情感动物,父母亲有点情感偏好无伤大雅。

但若偏心的程度过大,子女们完全可以跟父母亲提出来,一家人可以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谈心,尽可能地解决父母亲的偏心问题。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你来改变历史,历史以来没有公平两字,农村重男轻女,钱财产都规儿子,父母养老也规儿子,你们要父母一碗水端平,如果你父母没钱没财产还要端平吗,不要去想父母的水,做人要靠自己,要自己努力拼搏,把自己去做好,不要去想父母的钱,以后你做父母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到那时候你把这碗水端平,现在的父母都是偏心给儿子,父母肯定是不对,时代在变这一碗要你们来端平了。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作为子女。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这种诉求是正当的,合理的。

因为父母的爱是一种资源,他们的子女们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应当公平地享受来自父母的恩惠。

但是作为父母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有些偏心。

如果父母的子女比较多。他们的偏心常常是规律性的:老大亲,老未娇,挨打受气正当腰。意思是父母对老大常常是特别亲。对老小常常是特别娇宠。至于中间的常常是挨打受气的料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老大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孩子。因此老大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宝贝蛋子,就特别的亲,特别的爱。

至于老二老三,由于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拖累,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所以对他们虽然也比较亲,但是已经不像老大那么稀罕了。

但是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加,对孩子的态度会越来越发生较大的变化。

有句话叫做人老恤子,猫老吃子。意思就是人年龄越大对孩子越慈爱。所以当最小的儿子或者女儿生下来的时候。父母对他(她)投入的感情会特别多,也会对他特别娇宠。

有不少家庭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尤其是在女孩子较多男孩子较少的情况下。男孩子就成了宝贝疙瘩。享福的事儿都是男孩子的,吃苦受累的都是女孩子的。

如果家里有几个男孩子,只有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就显得特别金贵,特别稀罕。这时候的父母会把这个唯一的女孩当做宝贝。对他就特别亲宠。

父母的上述这些偏爱行为。大多都是不自觉的。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以外,还有环境因素、年龄因素让他们产生了这些偏爱。

多数父母还常常有抑强扶弱的思想观念。在几个子女中。哪一个比较弱,谋生的能力比较差,父母会特别的偏爱他们,总想多给他们一些好处,帮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这从某个侧面也体现出了父母的仁慈和伟大。

但是也有极个别父母常常看不起没本事的孩子。把有本事的孩子捧若至宝,对没本事的孩子不理不睬。不去关注他们的困难和疾苦。不过这样的父母属于极少数。

实际上父母是很难一碗水端平的。即便他们真的端平了,但他们的子女由于各自站的角度不同,对父母的行为和看法便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是公平的,有人则认为是不公平的。这些理常常是各说一段。

兄弟姊妹之间,谁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看法有问题。

为人父母,公平地对待子女,是对自己的起码要求。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尽量遵循这些原则,尽量让自己的所有子女都感到满意。

为人子女,对于父母的语言或行为不要太过计较,即便是认为他们不怎么爱自己,有些偏心,但他们毕竟是用心血和汗水把自己养大的恩人。自己仍然是用最大的努力,也还不清这份恩情。

因此要尽量忽略父母的所谓偏心,用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尽力孝顺自己的父母。才是晚辈该做的事。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天下父母对自己的儿女绝对公平,手心平背都是肉,你觉得不公平,那就要好好检讨自己。

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以吗?

天下只有父母对子女是无私的。谁能找到第二个?要求父母一碗水端平?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子女,做为父母的心里也是有数的,世上没有绝对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主要还是想要父母的财产,没想为父母做什么?难道父母的子女们都是一个水平线吗?说一千到一万还是为自己,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