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991补号UC冠字九品品相,在钱币收藏市场价值如何?散张人民币流通纸币的市场价值要具体而论的,除了看冠字和品相之外,流水号码数字好坏和排列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来看看你这张纸币品相。如题目补充图片说明里,这张纸币品相恐怕是达不到九品的品相吧。
一般钱币收藏界对纸币九品品相的描述为:有较轻折痕,四角轻微磨圆,票面无污染,仍保持原票光泽。
而你图片里这张纸币,正面中间和左侧竖折明显(非轻度折痕);四角已严重磨圆(左上角似有小面积缺失了已经);票面虽无明显污染,但是正面左侧似有褶皱,四边若有污染且看似磨毛了;至于原票光泽,明显是没有的。
所以,你图片补充说明里的这张991纸币,个人看法最多只能算是八品品相了。
至于流水号码数字好坏和数字排列,00404869这号码数字里虽然带着8/6/9,但同时也有两个4,自然不算完美;前面00排列连豹子号都不是,自然算是很一般。
综上而论,这也就是一张流水号码数字带4的,最多八品品相的两冠字UC补号991散张纸币。
991UC冠字为991两冠字第二大组里的补号,大概在2005年4月—2006年12月之间随991第二大组(PA—ZJ)普通冠字投放市场,应该算是991的早期补号冠字。
这种991UC冠字虽然是早期补号,但并不算特别稀缺的补号,品相也不够完美,且流水号码数字带4,又不是豹子号类或者生日号类等趣味号码排列,目前来说,市场价值并不高。
991UC补号冠字的收藏难度只能说是中等,不太容易但也不难收藏。全新未流通品相散张991UC补号冠字市场价值根据不同地区钱币收藏市场行情也就是数十元一张吧,而八品品相估计不会有币商回收的,毕竟991还在流通使用中,主要还是玩的全新品相纸币,八品品相实在拿不出手。
所以,个人看法是这张最多八品品相的UC补号00404869流水号码两冠字991散张纸币,拿到钱币收藏市场卖给币商的话,应该不会超过10元一张,当然同类纸币币商卖价另说。
我是醉梦残秋,喜欢钱币邮票收藏,主要在头条和问答写一些钱币邮票收藏方面的文字,有同样爱好钱币邮票收藏的朋友请顺手点个关注!!!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谢邀。
991补号UC,九品价值从图看没有收藏价值。
991是五版币种的一种,发行于2004年7月至今,时间长,虽然去年又发行19版一元,但整体五版币都尚未退出流通,央行严禁流通币交议,现市面上正在流通。
991至发行到现在,已经市面上量很大,从二冠,三冠,四冠,五冠都可见到,991补号也特别多,仅A打头补号就好几种,U打头的也几种,收藏补号就要珍稀品。虽然UC是补号,但量也不少。991珍稀补是A1,US,00冠相对少,物以稀为贵。
品相是收藏钱币的命脉。任何一套或一枚钱币,品相决定收藏价值,九品币在五版整个收藏圈子来说几乎无人收,留作纪念还是可以的。
以上评论仅带给您叁考,总的来说价值不大,您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我是金玉收藏爱好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先简单介绍下99年1元。
一、99年1元简介
2004年7月30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壹元券,它的主色调为橄榄绿色,票幅长130毫米、宽632米,正面主景图案为毛泽东图象,背面主景图室为杭州西湖,版别为1999年(以下简称99版1元券) 。99版1元券发行至今已经四年多了,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共投放464和99版1元券冠宇号(截止2009年4月5日统计) ,按投放市场的先后顺序排列,共涉及七个组的冠字号,它也是第四、五套人民币元券中冠字号投放数量最多的券种之一(99版1元券冠字号仍在继续投放中) 。
二、99年1元冠号及补号情况
99版1元券的补号冠字也投放了很多种,现已发现补号冠字36种,因此,它又是元券中补号冠字发行数星最多的券种。
1、补号冠字的发行种类:
99版1元券补号冠字共发现36种(截上2009年4月5日) ,在已经投放的464种99版1元券冠字中占冠字发行总数的7.89%。拨报放市场的时间顶房排列,具体如下:第一组投放冠字97种(不包括祥票AA) ,有补号冠字6种(AD AE AG AH AI A) 第二组投放冠字100种,有补号冠字6种(UA UB UCUD UE UF) ;E組線放冠字95种,有补号冠77和(HS HT HU HW HX HYHZ) ;第四组投放冠字91种,有补号區字7 (XS XT XU xWxxxx2) ;第五组投放冠字45种,发现补号冠字6种(UO YK YL YMN Yo) , 六组技发需常32种发现补号冠字3种(MS MY MZ) ,第七组投放冠字4种,发现补号冠字1种(OJM) 。根据已经投放市场的99版1元券各组冠字情况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第一组至第四组的补号冠字田经全部投旅结束。第五组的补号冠字投放也即将结束,只有第六、七组的补号冠字仍在继续投放中(其中第七组目前只发现有一种) 。
2、补号冠字的投放周期:
众所属知,一般情况下补号冠字通常都是补充在正票冠字之中(也有少部分补号冠字例外,如AH XWXZ YL YO等) ,补号冠字的设放时间區本相同于普通正票冠字的投放时间,由于某一种补号冠字要补充在多种正票冠宁中,所以,补号冠序的报放周期要相对比较长一些,这主要是因为钞票印制单位对印制的同一组居号也要有一个印制时间的周期,同时,由于投放在不同区域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周期。因此,从最初发现的某一种补号冠字到另一种新的补号冠字(在同一个印制单位情况下)被发现,有时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周期,有的个别补号冠字的投放时间还要长一些。
三、99年1元补号UC价值
目前看,99年1元由于印刷量实在巨大,从1999年至今一直在印刷,20年啊,你想想天量啊,就连补号品种也很多,各补号除了早期冠号,其他没有收藏价值。UC也一样,属于晚期补号,没有市场价值,9品,你就当1元花吧。
我是金玉收藏爱好者,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您!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题主的“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这道问题,就笔者的理解和经验谈谈看法。
1,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那么,991补号稀少吗?
三冠补号48个
四冠补号49个
五冠补号据藏友报告也很多,但具体数字不详。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一个冠字号理论上是一亿枚,可见991补号就有如此之多,可见全部991币的发行量简直就是天量。
上图为题主提供的问题中的991UC补号图片,那么我们从上面二冠补号有47个,也就是说二冠补号的发行存世量为47亿枚。试想47亿分之一是个什么概念,那么它又能值钱到哪里去呢?当然题主在问题中问的是价值如何,如果单指收藏价值,那么作为在天量中较少的补号UC自己收藏还是可以的,毕竟是比普通冠字号要好一些。
二冠991币里的值钱补号还是有的,如早期补号AD、AE、AI、UE、HT,据藏友介绍单张可值千元左右,中后期也有稀缺补号ME、YM、MS、XX也可值20至100元之间,就是J0、JK、0M、0L也可值5至10之间。
也就是说,题主这张UC补号是一种量很大的补号,非常普通。
2,品相为王原则题主自述文字此UC纸币为九品,但笔者就不知道这个九品的结论是如何得来的。991纸币现在于法理上还是流通纸币,收藏流通纸币的藏友们都知道,对流通纸币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除币表面一眼清的新钞感觉以外,是要求四角尖尖、灯光下无黄斑等。
如果题主图中的UC冠纸币能判九品的话,估计收藏圈肯定会乱套。按笔者的眼光这枚纸币的品相只在五至六品,离九品的差距甚远。要明白差一个品级价格会相差许多。
结束语题主的这枚991UC补号冠的纸币,是991币众多补号冠中的极为普通的一个,因为991整体发行天量,那么补号冠也相应很多,所以导致大多数补号冠也并不怎么值钱,只有少数珍补冠才值钱。再加上这枚纸币的品相很一般,自己收藏尚可,但论值钱就谈不上了,实话实说请勿见怪。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你好!我是方寸年华(持续更新文章、视频分享钱币,邮票收藏投资价值),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方寸年华请记得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
我先和大家说一下这个991的一些基本信息,2004年7月30日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壹元券,它也是第四、五套人民币元券中冠字号投放数量最多的券种之一,到目前为止991还在发行新的冠号,到目前为止补号都已经发现了36种,所以说991的市场价格并不高的,甚至说很低的,并且说你这个就是流通品,市场价格就在面值。
现在炒作991的很多,但是991的市场市场价格并不是很高的,却是早期的冠号目前市场价格比较高一些,但也只有全新的才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至于说流通品的市场价格真的没有,毕竟现在991还在流通,并且说还在发行新的冠号,目前来说991的收藏价值还不是很高的,要是想收藏991的话,我建议直接收藏全新的。
你这个纸币正面中间和左侧竖折明显(非轻度折痕);四角已严重磨圆(左上角似有小面积缺失了已经),我个人的看法最多也就是七八品,所以说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的,至于说经济价值更是没有的,如果你这个是全新的还能够值点钱,但可以你这个不是全新的,流通品的没有收藏价值。
这张纸币目前还在流通中,所以说就设计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交易问题,因为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流通中的人民币是不能买卖交易的·,并且说最近一段时间人民银行对于这方面管理的也是比较严格的,这一点也就限制了这张纸币的交易和市场价格的发展。
如果想收藏991的话,我个人建议收藏整刀整包的为好,如果是特殊冠号的话,可以收藏散张的,要不然这个散张的真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的,至于说流通品的话更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至于说想考收藏991达到升值保值还是比较困难的。
991补号UC,九品价值如何?
两冠991补号UC,全新市场价500元左右。纸币品相差一点,但价格就差的多了。你这张能值几十元吧。仅供参考,关注后,可以免费咨询邮票,钱币市场行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