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病友爱人在体检时发现宫颈糜烂较重,医生说它属于癌前病变,应积极彻底治疗。为此,他爱人很担心,请问:什么是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不是癌症,这是首先要明确的。这就好比一个处在法律边缘的人,他可以一念成佛,也可以一念成魔。

癌前病变是一种反复炎症、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因素导致的组织形态改变,最直接表现是组织的增生、化生(被其他组织代替)等。

这种不正常的增生、化生是机体修复留下的痕迹,但如果诱发原因不解决,随着时间发展,就有可能会变成癌症。

就拿宫颈糜烂来说,这是一种HPV病毒感染后的炎症表现,初始只是单纯的炎症,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

但是,如果放任宫颈糜烂不管,炎症加重,身体在对抗炎症的同时会出现组织修复、增生,最后甚至出现不典型增生(细胞形态改变),这种不典型增生的细胞结构是不稳定的,如果任由它分裂下去,就有可能会基因突变形成癌细胞。

所以,一旦发现有癌前病变的情况,一定要慎重对待。规范治疗的同时,也要定期复查。

生活中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什么?要怎么对待?

1、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一般会伴随着肠上皮化生(即正常的胃组织被肠组织替代),这种情况,如果能解决掉诱发原因,比如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因素等,病情可以得到很好地缓解。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患癌的风险。

2、胆囊腺瘤性息肉:胆囊腺瘤性息肉也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它结构不稳定,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大,如果胆囊息肉生长速度快,超过1cm,就有患癌风险。最保险的治疗就是提前手术切除。

3、结肠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来源于肠息肉,比如大于1cm的管状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等,都属于癌前病变,及时发现,及时切除,可以治愈。如果有做完肠镜和病理检查,有发现上述两种病理的肠息肉,也要慎重对待。如果不切除就要定期复查,切除后1年也要复查肠镜。

4、肺结节:并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癌前病变,但曾医生也归类说明。我在临床上见过一些肺结节患者在定期随访中发展成为肺癌的病例。如果每半年~1年复查肺部CT发现肺结节增大,边缘毛糙等,不排除癌变可能,要及时治疗。

5、反复的皮肤、口腔溃疡:如果面部、四肢、臀部、口腔有经久不愈的溃疡,如果不是因为护理操作不当引起的,也不排除是癌症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6、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临床上遇到2例阑尾癌的患者,他们都是曾经有过急性阑尾炎病史,当时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吊针好了就再没有来医院复查,最后发展成为阑尾粘液腺癌。按道理,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3个月,医生都会要求回院做手术将阑尾切除。

7、B超或磁共振BI-RADS分类至4类的甲状腺、乳腺结节:BI-RADS分类至4类,就有10%-30%的几率是癌症,如果体检发现有这种情况,要提高警惕。

8、中-重度的肝硬化: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发展到中-晚期就随时有癌变的可能。建议规范抗病毒、护肝治疗的同时,要定期做肝功能(含甲胎蛋白)、肝脏B超等检查,频率可定在3个月到半年。一旦出现甲胎蛋白升高或肝脏有结节,要谨慎对待。

总之

癌前病变是一组可控的疾病群,经过治疗,大多数都可以好转,甚至治愈。

对待癌前病变,一定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要有侥幸心理。因为大家都经历过,往往你越害怕什么,它就来什么。

★若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癌前病变是指继续发展下去具有癌变可能的某些病变,例如: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重度糜烂,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肝硬化,某些良性肿瘤等。癌前病变与“癌”字挂钩,在这个谈癌色变的社会,很多人非常担心查出癌前病变迟早会发展为癌症。其实过度担心是没必要的。

癌前病变虽可能与癌症相关,但它们从癌前病变演化成癌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且是否会沿这段路走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癌前病变和癌症并不能划上等号,我们熟知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肠息肉等等,这些都与胃癌相关,但它们真正演化为癌的可能性却只有2%-3%。如果说癌症是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那么癌前病变最多算是个熊孩子,因为大多数癌前病变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当病原体或者其他刺激因素导致炎症持续存在时,炎症微环境中的氧化应激引起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出现,可导致慢性炎症局部的细胞DNA损伤并抑制其修复,逐渐转变为异性细胞,并可能发展为癌症。

另外,不能把癌前病变扩大化,比如肠道息肉,并非所有的肠道息肉都是癌前病变,如果是炎症性息肉或是腺瘤样增生,大可不必紧张。但如果是属于腺瘤性息肉,则有可能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临床上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所以,在息肉大于5毫米时,就有必要活检以确认其病理特征,而当其大于8毫米甚至1公分时,则建议镜下直接切除。

部分癌前病变是可以逆转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自行退缩;部分病变生长极其缓慢,甚至在一生中,都发展不到需要医疗干预的地步;部分癌前病变通过积极治疗可将病变终止在某一状态,使其不会往恶性肿瘤的方向发展。所以即便是确诊为癌前病变,也并非都需要马上处理。比如宫颈癌前病变,只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才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

事实上,癌前病变一个癌细胞都没有,和癌症早期征兆也非同一概念。癌前病变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杞人忧天,也不讳疾忌医,定期的体检。年龄大于40岁以上、有癌症家族史或是来自癌症高发地区的人群,及某些经常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等应针对性地予以单病种癌查。一般的防癌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胸部低剂量螺旋CT、胃镜、肠镜、乳腺弹性B超或钼靶、宫颈TCT及高危HPV检测等,这些不仅能查出癌症,也能查出良性病变。

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癌前病变指的是某些可能会发生癌变的病变,也就是说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但是如果放任其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变成癌。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大肠腺瘤性息肉,粘膜白斑,宫颈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医学上面已经没有宫颈糜烂这个诊断了,宫颈糜烂是某些不正规的医院用来欺骗患者,哄骗患者去做一些所谓的高科技治疗,那都是骗人的。现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宫颈癌前病变,指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

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而是有可能变成癌。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分为三级,一级是比较轻微的,只有10%左右会发展为宫颈癌,只需要密切观察就可以。二级和三级发生癌变的概率比较高,需要积极的治疗,例如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所以,癌前病变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需要先搞清楚诊断,然后咨询专业的医生,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癌前病变是可能发展成癌症的一系列良性疾病,它不一定会发展成癌,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致癌风险很大。哪些病症属于癌前病变,该怎么应对?本期,“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

一、 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多是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

1、肝硬化

它是由肝脏炎症、饮酒、胆汁淤积等引起的肝结构破坏或假小叶形成,可能会发展成肝癌。早期时患者无明显症状,后期会出现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等症状。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会感到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这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导致的胃黏膜变薄有关。多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等引起,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3、息肉

息肉多是胃肠道粘膜病变,包括腺瘤、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其中癌变可能大的就是腺瘤,它容易发展成大肠癌。

4、粘膜白斑

它好发于口腔和外阴,控制不好的话会发展成口腔癌或外阴癌,病变部位的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触感粗糙,可能与糖尿病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5、宫颈重度糜烂、不典型增生

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或会阴坠胀等症状,主要是由子宫颈鳞状上皮不正常的增生引起,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

二、 怎么应对?

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控制、杀灭炎症细胞,才会形成慢性炎症,也就是常说的“杀不死我的终究使我更强大”。

这些炎症细胞适应力更强也更难控制,目前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做好体检。一旦发现有癌前病变就要遵遗嘱配合治疗,并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注射相应的防癌疫苗。如目前宫颈疫苗已经进入我国市场,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选择相应的疫苗种类,预防癌症发生。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防癌知识,欢迎您点击查看《全方位科学防癌宝典:家庭必备!》专栏。

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由于医学技术局限,目前大部分癌症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办法,所以人们总是“谈癌色变”,那么癌前病变又是什么疾病呢?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与一般病变比较,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癌变的疾病,也就是说,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演变成癌的概率比较大。但是如果某些疾病,医生告诉你是癌前病变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的初期,任何癌前病变,病理检查时查不出癌细胞,所以还属于良性病变范畴。

  另外,癌前病变仅其中的小部分可能演变为癌症,并不是说,现在患有癌前病变,未来肯定会成为癌症!目前临床上认为以下疾病属于癌前病变:肝硬化,可能发展为肝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发展为胃癌;肠道腺瘤、多发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容易发展成大肠癌;宫颈糜烂伴有上皮内瘤变、局部不典型增生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那应该如何对待癌前病变呢?

  癌前病变有潜在的癌变风险,所以面对癌前病变,要引起足够警惕,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目前的疾病。癌症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癌前病变、原位癌以及浸润癌三个阶段,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对于大部分的癌前病变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预防和早期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发展为癌。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什么是癌前病变?怎样正确对待?

宫颈癌前病变顾名思义就是宫颈癌前期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变化,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积极治疗,生存期与常人无异。大多选择宫颈锥切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预防疾病。宫颈癌前病变本身不影响寿命,经积极治疗大多可治愈,生存期与常人无异。宫颈癌前病变是细胞组织发生变异,不能称为癌症,若病情轻微,大多可自行好转,较严重宫颈癌前病变可选择宫颈锥切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可预防疾病。宫颈癌前病变就是宫颈癌病变之前的一种症状,可能会出现阴道流血,月经不调的症状。出现了宫颈癌前病变的情况,就是说明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宫颈癌的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影响的,所以如果患者检查出患有了宫颈癌前病变的症状,最好是及时的到医院去进行治疗,如果癌症已经诱发了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

  宫颈癌前病变术后应定期复查,通过HPV病毒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可得知宫颈癌患病率。即使宫颈癌前病变再次发生,经积极治疗也可治愈,不会影响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