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2018年8月20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扁桃体作为人体的一个免疫器官,有一定的抵抗力,尤其是儿童,扁桃体对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虑:小孩的扁桃体肿大了该不该切?切了扁桃体之后免疫力会不会下降?

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能更好的保护我们人体,但如果出现反复感染,病原菌反复刺激扁桃体,就会造成扁桃体免疫功能降低,促使炎症蔓延,进而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疾病!这时就应该根据小孩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出现以下情况,应该采取扁桃体切除:

1、慢性扁桃体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如果小孩出现以上情况,说明扁桃体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生理功能,留着不仅没能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反而会给机体带来隐患。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感谢邀请!你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疑虑,由于扁桃体是免疫器官,它是很多淋巴组织集聚成团形成,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呼吸和消化共用通道,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

很多家长担心扁桃体切除后,免疫力会下降,咽部这个区域防御减弱。 有的家长担心全身麻醉会影响大脑、智力发育。有很多人认为药物保守治疗比手术伤害小。其实很多家长都担心问题,小孩年龄小,不宜手术 。这些担心作为医生可以理解的!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原本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相当于身体的“健康卫士”;但如果它们总是发炎、病理性增生肥大,就会成为窝藏细菌的场所,变成“病灶”和“罪魁祸首”。长期的反复炎症,没有扁桃体功能,反而引起并发症及周围组织疾病。对身体的损害可能远大于扁桃体腺样体存在所带来的益处,此外长期服药也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扁桃体手术有严格适应症,手术前需要详细评估,如果有手术指针,建议手术治疗!我们既不赞成“手术无害论”,也不赞成“一概姑息论”!

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有没有一直在犹豫,扁桃体切还是不切呢?切除后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扁桃体是扁桃体窝内的一对淋巴器官,正常情况下都会处理扁桃体窝内,不会突出扁桃体窝外,只有在反复感染导致扁桃体肿大增生,从而超出扁桃体窝,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果有如下几个症状和表现,就建议需要手术切除:

1.反复周期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

2.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

3.反复扁桃体发炎,每年都有发作7次以上,连续2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连续3年每年发作3次以上

扁桃体切除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术后第一天建议给予冰的流质饮食,第二天半流质饮食,第三天给予软食,两周后才能正常饮食

2.术后一定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多给予漱口治疗,以免口腔感染,不过术后第一天不建议漱口治疗

3.术后尽量吐出口腔的痰液,观察有无出血

4.不要剧烈咳嗽,以免引起出血,不能用吸管喝水手术现在都是全麻,目前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全麻对于小孩都是很安全的,所以家属可以放心做,还有就是扁桃体在3岁以后,它的免疫功能基本都很弱了,所以切除后是没有影响的。

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扁桃体发炎的经历,“咽口水都疼”,你一定感受过这种痛!

那么,扁桃体经常发炎,怎么办呢?

扁桃体到底是什么?

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它属于淋巴组织,在整个儿童期保持增大的状态,作用是抵御上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成年之后,扁桃体抵御疾病的作用会慢慢减弱。

扁桃体:为什么发炎总是你?

其实,扁桃体本身结构就像一个马蜂窝,表面内陷形,就像凹进去一个个洞。在正常的情况下,扁桃体可以兜住从口鼻进入的细菌和病毒,然后再消灭他们。

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扁桃体解决不了兜住的病毒,就会继续繁殖滋生,最后发炎肿大。

还有一些反复发炎的扁桃体,甚至会卡住饭粒,导致反复发炎。

反复发炎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普通的扁桃体发炎,大部分正确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治愈,但是有些孩子,甚至有些大人也会出现机体免疫力长期下降,扁桃体反复发炎的情况。

本来的“免疫器官”,就变成了一个“漏洞”。

1.细菌性扁桃体炎症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可能会发展成扁桃体周围脓肿,甚至会继续蔓延引起喉部、肺部炎症。

2.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能会引起孩子睡觉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不仅会影响休息,引起孩子慢性头痛,甚至还会让孩子的面容受到影响,变得嘴唇上翻,下巴后缩、脸中部塌陷。

怎样才算是反复发炎?

这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较为公认的定义是: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除此以外,如果孩子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孩子吞咽,导致说话不清、长期张口呼吸、睡觉打鼾甚至憋气也建议切除。

切除后,孩子的抵抗力会下降吗?

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证实切除扁桃体会对孩子有上述影响。一般认为,扁桃体的功能并非无可取代,只是因为它的结构,让自己容易成为“重点照顾对象”。所以还是可以放心切除的。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切可不可以?

首先3岁以下,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扁桃体发育的成熟,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炎了。

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预防扁桃体发炎:

比如

1. 保持口腔以及咽喉部清洁,比如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从小做起;

2.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

3. 一旦发炎,需要正规用药, 抗生素不能随意吃,更不能随意停。

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扁桃体是喉咙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任意切除有可能会降低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力,因此切除扁桃体对人体有害的!人们平时所说的扁桃体,其实指的是医学术语中的腭扁桃体,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免疫器官,位于口咽两侧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

  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关口,而扁桃体是咽部的一对忠诚的卫士。细菌、病毒想从这里进入身体,遇到扁桃体,扁桃体就会作出反应,产生抗体,设法抵抗、消灭它们。如果切除了扁桃体,那么就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细菌、病毒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危害身体健康。

  医生之所以要切掉孩子的扁桃体,也通常是因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易导致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慢性发炎不但失去抵抗功能,还可成为入侵细菌、病毒的庇护所,出现各种伴发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长期低热等。

  当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满足以下条件,医生会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一年内发作 7~8 次;二、 年内平均每年发作 3~5 次;三年内平均每年发作 2~4 次;严重的情况:慢性扁桃体炎已经成为引起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病因。

  扁桃体手术是最为常见的小手术,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手术器械也在更新换代,使用较多的有超声刀、射频刀、电刀等。这些新式的手术器械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对周围粘膜的损伤。扁桃体术后应当注意饮食控制,一般来说术后前三天进食冷流质,之后两周内进食半流质及软食,忌烫和硬的食物,以免擦伤白膜或造成白膜提前脱落而引起扁桃体术后出血。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孩子的扁桃体该不该切?

看我写的有关扁桃体手术适应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