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2018年6月16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有些医生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将直肠癌错当痔疮治疗,最后延误病情,失去最好治疗时机。我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也不得不为之叹息。
本回答将从各方面剖析两个疾病的鉴别点,希望对有类似症状的人有个提醒及帮助。
一、病因
①痔疮:肛门松弛后,肛垫下移或各种原因引起肛门静脉丛曲张血栓形成引起(如饮酒、肛门感染等)。
②直肠癌:多数认可为基因突变,直肠肠管变性引起。
二、临床症状
①痔疮:开始为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可排便时有肿物突出肛门外,便后又缩回肛门内;严重时不能自行缩回肛门,需要用手还纳回去,有些甚至不能还纳。如果是外痔,还合并有肛门瘙痒、潮湿不洁等症状。病人常常合并反复便秘。
②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也不会出血;当肿瘤破溃时,出现直肠刺激征(感觉排不完的大便、频繁大便、里急后重感),大便变细,大便表面带有粘液或带血/脓血等。
三、体格检查
①痔疮:痔疮的痔核一般距离肛门较近,稍微掰开肛门就可以看见呈暗红色的肿物(痔核),肛门指诊触摸肿物比较柔软,可为单颗或数颗呈梅花状排列,不感染时一般无压痛。
②直肠癌:一般距离肛门较深,搬开屁股常常看不见,如果有解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需要做直肠指检,可摸到质硬、凹凸不平的肿物,手套出来一般带有血或粘液血,有些较深的需要肛窥器辅助检查。
四、辅助检查
①痔疮:一般肿瘤标志物不升高,B超、CT等各指标正常,肠镜可见痔核。
②直肠:肿瘤标志物常常明显升高,B超、CT可见直肠增厚,有轻到中度的贫血,肠镜可视下见到“菜花状”的肿瘤。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痔疮(痔)和肠癌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痔疮是一个良性疾病,而肠癌肯定是恶性疾病。两者必须鉴别清楚。但两者都会有便血、便秘等临床表现,一般容易把肠癌误认为是痔疮,而很少认为痔疮是肠癌。
要鉴别,主要就是靠肛门直肠检查。
1、首先做肛门视诊。认真点,医生会仔细端详这朵句菊花,如果是痔疮,多数都会有痔团脱出肛门,有些是直接能看到,有些是用手掰掰就能看到。而肠癌不会有这个东西。当然,不排除肠癌和痔疮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2、然后是直肠指诊。医生把食指伸进病人的肛门内,通过指头的感觉来判断。如果是痔疮,那么没有很明显的特殊,因为痔疮团是静脉团,是软的。而如果是直肠癌,那么指头能感觉到硬块的东西。一旦触及硬块,那就不是痔疮了,要进一步检查。
3、进一步检查就是肛门直肠镜了,有一个纤维镜子伸进肛门,能清清楚楚看到到底是痔疮还是肠癌。还能看到直肠粘膜有没有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
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其实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临床中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许许多多的直肠癌患者,发现之后到了晚期,是因为这些直肠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出现症状时,都首先考虑自己得了痔疮,直到病情越来越严重,才想起去做检查,结果造成疾病的延误,甚至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是因为痔疮和直肠癌的症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不去仔细辨别,容易误诊。但是这两个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一个仅是痛苦,一个却能致命。单从这一点来说,也需要我们仔细鉴别。
那么到底如何辨别是痔疮还是直肠癌呢?我们先分别来看这两个疾病。痔疮
痔疮是位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端及肛管皮肤下的静脉淤血、曲张,而后形成的血管团,是肛肠疾病中的一种。临床上对痔疮的分类一般按痔疮的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
临床症状:1. 便血:痛苦小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2.痔核脱出,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3.疼痛:单纯内痔,一般不痛,外痔疼痛明显。4.粘液流出,直肠黏膜长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5.瘙痒,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皮肤终日潮湿,导致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直肠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灶进展影响排便或癌肿破溃出血时才出现症状,①包括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排便前肛门下坠感、 里急后重等。②出血症状,通常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若并发严重感染可呈脓血便。③肠腔狭窄症状,肿瘤进展导致肠腔狭窄,初时为大便变细、有凹槽等。同时出现大便行为改变等。④全身症状,消瘦乏力、其他器官侵犯刺激症状等。
从痔疮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同点,尤其是初期,有时从症状上,不易区分。
那么如何区分是痔疮还是直肠癌?第一,从年龄上。
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
第二,从便血颜色上。
痔疮造成的便血颜色鲜红,便纸粘血,或排便时(便前、便时、便后)滴血、喷血。
直肠癌出血主要是大便摩擦所致,所以多数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血色暗红,并含有黏液,呈黏液状血便,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但便血的现象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
第三,从大便形状上
痔疮患者一般不会有大变化。
直肠癌患者常出现便秘、排稀烂便或者便秘稀便交替出现。有时大便变细或有沟槽痕迹的情况也较多见。
第四,从排便习惯上
痔疮患者一般排便习惯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增多,而且时间长,实际上是由于肠道受肿瘤脱落物的刺激,有里急后重感。
第五,从全身症状或者侵犯临近器官上
痔疮仅有局部症状。不会侵犯紧邻器官组织等引起相应症状。
直肠癌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消瘦等不适。直肠癌侵犯周围引起腹痛、尿频尿急等周围器官症状。
第六,直肠指诊
痔疮疮都是一些柔软的团块,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
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粘液者,则极可能患上了直肠癌。
第七,引起肠道梗阻
痔疮一般不会长满肠腔,造成肠梗阻,比较严重的痔疮可以脱垂于肛门以外,可以用手还纳。
直肠癌晚期,肿瘤生长到阻塞肠管,可以造成肠梗阻。
第八、复发转移
痔疮术后有一定的复发几率,但不影响寿命,痔疮不会出现远处转移。
直肠癌患者复发几率比较高,对生存期有一定影响,晚期直肠癌可转移至肺、骨、肝等远处器官。
所以说,痔疮和直肠癌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疾病,但是发病位置和症状有相似的地方,容易造成误诊。一旦出现症状,需要从多个方面仔细辨别,切勿出现症状仅仅以为是痔疮,而延误了直肠癌的诊断。必要时及时去医院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我是@全科医聊 码字不易,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痔疮和直肠癌都可以表现为便血,两者的症状高度重合,非常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如何鉴别痔疮和直肠癌呢?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
第一,什么是痔疮,什么是直肠癌痔疮是一种良性病,是直肠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如果发生在直肠里面那就是内痔,发生在肛门周围,那就是外痔。内痔和外痔都有,那就是混合痔。
直肠癌是因为直肠粘膜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变成肿瘤细胞,是一种恶性疾病,直肠癌可以发生转移,侵犯全身各个脏器,危及生命。
第二,痔疮和直肠癌怎么鉴别:(1)两者便血的性质不同
痔疮和直肠癌都可以表现为便血,痔疮一般是大便后滴血或者喷血,为鲜红色血液,或者擦手纸上有血液;直肠癌一般表现为暗红色血液,大便里面常混有粘液或者脓液。
(2)发病年龄
痔疮可见于任何年龄段患者,青年人和孕妇多见,而直肠癌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现在直肠癌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我国年轻人的直肠癌发病率也不低,30岁以下的直肠癌并不少见,千万不能忽视了。
(3)大便习惯改变
直肠癌的患者,因为肿瘤刺激直肠,可引起大便习惯改变,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总想上厕所。还可以出现腹泻与便秘相交替的情况。
痔疮的患者,较少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但是,便秘的患者常常合并有痔疮,因为长期用力大便,会加重痔疮的临床表现。
(4)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大部分直肠癌,表现为质硬的肿块,而痔疮是柔软的肉团,有经验的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以鉴别诊断痔疮和直肠癌。
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便血就是患了痔疮?
痔疮可能会导致便血,这是真的。「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这俩个词,想必大家都不觉得陌生。这些说法并无夸大成分,痔疮确实很普遍。
其中,内痔比较容易引起便血。一般是鲜红色的血液滴落在粑粑表面,而不与粑粑混合,擦菊花时也可以发现手纸上存在血迹。
痔疮可能导致便血,但便血对应的状况不止有痔疮这一种。
除痔疮还有哪些便血原因?
可能导致便血的原因多不胜数:
肛裂
直肠癌
结肠癌
白血病
血友病
尿毒症
直肠息肉
结肠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某些少见传染病
……
出现便血的状况,人人都该警惕,可能问题不小。
即便是因痔疮引起,也不能视而不见,请及时到医院检查。
万一是癌,拖得越久,越不利治疗。
如何区分痔疮和癌症的便血?
患者可以先从便血症状来简单区分。
1、痔疮便血
血液呈滴落或喷射状,颜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菊花或其他部位无痛感。
2、直肠癌便血
血液与粪便融为一体,颜色是暗红甚至黑色。
如果是晚期,会拉出脓血便,且伴随有拉粑粑次数增多、出现便秘、人变消瘦的症状。
无视便血有哪些危害?
痔疮便血不理,长时间可能引起贫血、气短乏力的现象;
癌症或是其他病症便血不理,会令疾病越来越严重,或有性命之忧。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便血,第一件事要找医生;
第二件事要规划三餐,营养合理,以保持大便通畅;
第三件事要加强锻炼,避免久坐;
第四件事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第五件事要注意肛周卫生;最后,友情提醒大家,擦屎别忘低头瞅一眼。
如何辨别痔疮和直肠癌?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作为多年从事普外科工作的临床医生,我经常需要跟病患解释痔疮和肠癌的区别,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希望能通俗易懂。
痔疮这个名词,其实早已不太能形象地形容肛门的这个疾病,很多人听到痔疮这个名词,大多先想到的是臀部溃烂的皮肤疾病,就好像痤疮、脓疮一样。
但其实痔疮是直肠上突出的良性肿物。直肠是我们肠道最末端的通道,大约也就十几厘米,直肠的最下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肛管,直肠的“最后3厘米”。简单的来说,在这“最后3厘米”范围内的痔疮叫做外痔,在这“最后3厘米”之上的,叫做内痔。一个痔疮横跨“最后3厘米”上下的,叫做混合痔。
上面先说了痔疮的分类:外痔、内痔、混合痔,还有痔疮的位置--直肠下段。
那到底痔疮是个什么东西呢?
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痔疮是直肠粘膜的静脉血管曲张、扩大、突出了;另一个是说痔疮是直肠粘膜下的垫片(专业术语叫做肛垫)下移突出了,缩不回去了。我个人觉得,痔疮即是静脉发生了曲张,也存在肛垫下移,两者共同组成了痔疮。说起来其实痔疮就是突出的一坨“肉”,而这坨肉只有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才有,这里面可能有重力的一部分原因吧。
说完痔疮是什么,再来说说肠癌是什么。人最容易患癌的是大肠,所以我们常说的肠癌就是大肠癌。可能是跟大肠存储粪便,细菌丰富有一定的关系吧,从盲肠到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再到乙状结肠、直肠,都属于大肠,都有可能发生肠癌。所以从部位来说,肠癌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而痔疮只发生在最后十几厘米的直肠,这是位置上的区别。
和其他癌症一样,肠癌也像头“疯牛”一样不受控制,不仅会快速增大,还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或者发生远处转移。癌症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肠道被癌肿堵塞,营养消耗迅速,癌肿破裂出血等等情况。所以肠癌的临床症状可能会有:
- 便秘、血便、腹泻,
腹部肿块、腹胀、腹痛,
消瘦、贫血、发热。
但是痔疮可能更多地表现是肛门瘙痒、出血、疼痛。虽然痔疮也有可能不断增大或者切了又长,但是它不会引起全身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痔疮和肠癌的血便往往是有区别的,痔疮的血便大多是大便表面带鲜血,或者解完大便后肛门滴血,而肠癌的血便大多是大便混合着血液。
从检查的区别来说,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摸到(手指多长,就能摸到多深的直肠癌),内痔是摸不出来的,因为痔疮很柔软,直肠指检手感不明显。外痔突出在肛门外面的话,可以肉眼看到。
CT或者磁共振检查也看不出痔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肠癌。最直观的检查就是肠镜,两者都能分辨得出,还能进行肠癌活检。
从治疗方式和效果上来说,痔疮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痔上粘膜环切术,或者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不过手术应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用,中医中药在治疗痔疮上有一定功效。
肠癌常常需要做肠段切除吻合,必要时做肠造瘘。也可以根据病情结合放化疗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的话,肠癌根治术追求的是更长远的生存率和更优的生存状态,大多数早期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痔疮治疗后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站久坐等等,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结一下:
痔疮是良性疾病,发生在直肠下段;肠癌发生的大肠任何部分。
肠癌可能有全身症状,痔疮大多表现为肛门部的症状。
直肠癌肛门指检可发现,痔疮指检触感不明显;肠镜是最直观的检查(金标准)。
肠癌治疗希望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痔疮可以根治,需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