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私企退休,大部分人养老金只有一千多元”,这一数字有点言过其实,但确实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国企央企退休人员,甚至低于外企退休人员,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私企工作不稳定,失业风险较大,失业影响缴费年限,从而影响养老金待遇:

如果根据工作稳定性来排序,应当是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外企、私企。

按照社保方面的规定,无论就职单位是何种形式,在职期间,用人单位都必须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而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即为“缴费年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龄”。

在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在私企工作并不会影响“工龄”,毕竟退休年龄都是法定的,女性职工50周岁、男性职工60周岁。但是相较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私企失业的风险往往会更大一些,一旦失业,虽然可以以灵活就业者的身份续缴养老保险,不影响“工龄”,但毕竟失业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再让他们额外自费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负担无疑是很重的。因此,一些私企职工在失业后会选择断缴养老保险,这就造成了工龄上的不连续,同时累计“工龄”也会受到影响。

养老金待遇的高低遵循“长缴多得”的原则,待遇高低与工龄长短直接挂钩,工龄少了,养老金待遇自然就低了。

其二,私企平均工资低,工资低影响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低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缴费基数与薪资水平挂钩,比如同样是以个人薪资水平的100%为缴费基数,鉴于私企平均工资要比非私营单位的平均薪资低,因此即便同样以个人薪资的100%为缴费基数,私企在职人员也是吃亏的。

就拿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薪资为例,前者每月平均薪资4810元、后者8114元,私营单位平均薪资低于非私营单位,缴费基数也就低于非私营单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也就更低一些,影响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除了薪资低导致的缴费基数低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私企用人单位出于控制成本的考量,很多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者的实际薪资水平为缴费基数,比如只按照缴费基数的60%甚至最低档缴纳,10000元的月薪,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可能只有6000元。反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他们往往以个人实际薪资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甚至一些用人单位会提高缴费基数,按照实际工资的3倍基数缴纳。

这一正一反,影响到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就更低一些了,这也是“多缴多得”原则的体现。

其三,相较于私企,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外企,通常是有职业(企业)年金作为养老补充的:

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国企央企和外企的企业年金,虽然在职时不能取出来,但是退休后是可以按月发放的,形式类似于养老金,是养老待遇的一项重要补充。

针对于企业的企业年金,虽然没有文件规定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但是作为一项员工福利,不少“非私企”都有该项制度,大大提高了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然而,反观私企,企业主出于成本上的考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私企寥寥无几,也就对退休后的待遇没有加持作用了。

其四,最后,私企单位的就业人员,退休后往往无法认证“视同缴费年限”,影响养老金待遇:

无论是“实际缴费年限”还是“视同缴费年限”,对养老金待遇的加持作用都是一样的,都有加持“基本养老金”的效果。

在1992年(各地不一)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之前的工龄是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国企、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才能顺利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民营私企单位不包含在内;或者即便私企员工符合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规定,因为其用人单位本身就存在破产、经营不善、倒闭等不稳定性因素,员工无法提供工资收入证明、出勤证明、劳动合同,原单位也早就不复存在了,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因此在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时就困难的多。

举个例子讲,同样是1980年参加工作的两个人,一个在集体经济企业、一个在私企,2020年退休,按说工龄都是40年,但在私企工作的职工,因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而无法认定1980年-1992年这12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工龄只能按照28年计算;而集体经济用人单位的职工则可以把1980年-1992年期间的工龄顺利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一个工龄是28年,一个工龄是40年,养老金待遇孰高孰低就一目了然了。

写在最后:综上,虽然“私企退休养老金待遇大多1000多元”这一说法无从考证,但是待遇偏低是事实,其中既有工龄短、缴费基数低、视同缴费年限难认定等原因,也缺少了“企业年金”的加持,这都是造成待遇较低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命题有暇私!造成私企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元退休金的原因,与企业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和缴费基数,缴费档次,缴费年限、当地社评工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退休养老金一千多元的群体。基本上都是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即累计缴纳养老金15年,退休时,符合补交条件的,没有补缴。

这部分群体,大部分是国企下岗职工,下岗后,在私企工作,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继续缴费,凑足缴费15年,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办理退休。

各种所有制企业,都是按当地社评工资为基数为参照,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合法合规。

只有个别私企,不按员工实际工资,按当地的社评工资为基数,采用60%档次,企业按此标准统一缴纳社保。不合法不合规!

但是,缴费年限足够长,即缴费年限超过二十年的,退休养老金都会在1500元以上。所以说,从私企退休,大部分退休养老金都是一千多元,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是退休金少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为什么从私营企业单位退休以后,大部分人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仅仅都是1000多块钱呢?首先你所说的这个1000多块钱是有些绝对化了,据我了解就算是从,民营企业单位和私营企业单位退休养老金水平,达到2000元以上的人群比比皆是。我们绝不能说大部分人从民营企业单位退休,仅仅只有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

可能从你自身了解的角度出发,你本人从民营企业单位退休,获得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而你身边的一些熟人朋友也是从民营企业单位退休,他们也是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这对于你来说似乎觉得好像是大部分人从民营企业单位退休都只有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实际上你这个理解有些片面。严格来讲,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在整个2020年全社会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一度达到了2900块钱。

可以说这比起你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还是要高的不少,所以有很多人实际上是能够超过2000元甚至3000元的,只不过对于你来讲是不了解而已。我们自己的养老金待遇的高低,它并不是说取决于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跟这个是没有任何的关系,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参保缴费条件来决定,如果说你确实拥有一个较为长的累计缴费年限,同时也拥有一个较为高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你将来一定会获得比较高的养老金,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要说,民营企业单位的退休金低,这主要因素还是在于自己的参保缴费条件来决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私营企业基本是灵活就业,工作年限短,能坚持到十年就是最长的工龄,退休金低取决于交纳养老金费时间也短。还要一些私营老板不给员工交纳,员工有的自淘腰包,有的直接不邀,这样就影响退休后养老金。

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因为私企绝大部分给你交的社保很少,到你退休了自然拿的少。举个例子,你的工资是8000一个月,但是公司不会按8000给你交社保,而是按照基本工资2000交,这就差了4倍!这也是很多企业把工资分为很多部分的原因,因为这样企业只需要负担基本工资的社保费用,而像什么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满勤奖等等,企业不会为这部分缴纳社保。这也是很多企业把基本工资设为当地最低工资的原因。

为什么从私企退休,大部分人都是一千多的退休金?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从私营企业退休的,领取的养老金大部分是一千多元。

主要原因是:一是私营企业员工缴费年限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员工,大多数缴费年限在十五年至二十年之间。而国有企业女性员工以及国企女性下岗失业人员缴费年限约三十年左右,男性约四十年左右。二、私营企业缴费工资基数低。大多数私营企业是按照当地最低缴费工资基数即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