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家里有车”说明家庭财产状况尚佳,而家庭财产状况确实是认定低保的条件之一;低保户多以“老、弱、、残”为主,因病致贫可以享受低保待遇。那么“财产状况尚佳、因病致贫”,这种“矛盾”的情况可以申请低保吗?

首先,申请低保的“三大条件”,缺一不可;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申请低保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户籍、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第九条又规定申请低保应当以家庭为单位,户主或代理人提出书面申请。

1.户籍的要求:必须是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

2.家庭收入: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3.家庭财产:以家庭为单位,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低保标准。

就家庭收入最低标准而言,各地标准不一,以济南市为例,2020年的标准是月人均收入不高于2332元,倘若家中3口人,其中两人无收入来源,另外一人月收入9000元,那么人均收入3000,高于2332元,这就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了;再者,家庭财产2012年被首次纳入低保认定条件,低保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需要向民政部门提供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等方面的信息。

刨除户籍和家庭收入不说,单就“家庭财产”而言,虽然“机动车”是衡量家庭财产的依据之一,但并非有车就一定不能申请低保,只要车辆价值在规定范围之内即可,比如2019年北京市的要求是机动车价值不超过上年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倍,即不超过119529元即可,超过这个价格就属于“豪车”的范围了,不符合当地标准。

再者,“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因病致贫”申请低保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这是硬性规定。比如虽然患有重病,但家庭人均收入尚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那么就不予受理。再者就是对于“贫困户而言”,因为低保名额有限,因此对于贫困程度一样的两户家庭来说,那些患有急性心肌梗塞、肺癌、血友病等30种大病的家庭可以优先纳入低保范围。

当然,即便不能申请低保,也可以通过申请大病补助来降低负担。

写在最后:

由此可见,“家里有车”是可以申请低保的,但车辆价值必须在一定范围之内、家庭存款、住房、金银首饰等综合财产的价值也必须在最低标准以下。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同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常住居民可以申请低保。对于“因病致贫”的,申请低保时也必须同时符合“户籍、人均收入、家庭财产”三大条件,同等条件下患病的可以优先纳入低保范围也就是说“车”、“病”都不是衡量是否能纳入低保的唯一指标,三大条件缺一不可。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回答提问农村低保申请、

但是我要以实话实说的前题下,因为我在农村扶贫办干助理研究员多年,对扶贫政策有点了解。我为你解答。一、国家的政策是在农村户口,所在地区域经济低于平均其它收入水平,如:家有私家车,有门头房,有其它经济收入来源,是不可以的,

申请低保条件是:无儿女孤独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申请低保户,如户主年老病弱,其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人,也可以向村委求助申请低保待遇,由村委报请社区民政部门负责人,下户了解情况述实。方可发放低保待遇。再说在农村,现在有国家的扶贫济困政策措施,

目前国家对家庭困难户的补贴,年令在18岁以下60元每人,年满18岁的则每人100元,而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丨级残疾人补贴每人发放12O元合计1年共1440元,二级残疾人补贴每月每人发放80元合计共960元。

而且对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来说,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每户可领取1000元一3000元补助金,

在这里注意的是根据区域的不同,资金发放资数不一样,具体情况可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而且残疾人补贴,可同低保同时享受补贴。

重度残疾人可以享受护理补助费每月每人60元,生活补贴资金每人每月80元,合作医疗有政部门购买,并且优先考虑低保户。请您关注我的建议。如有需要可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

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2021年的农村低保5-7月为集中新低保受理期,老低保审核期。针对民众反映的“人情保”、“假低保”、“死人保”等等不符合低保申请标准的低保户要进行大清查。今年与往年有哪些不同?政策上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2021-2025年,是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相过渡的5年,“两不愁三保障”依然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防止复贫返贫,加大政府兜底力度,除了原来的低保户、特殊困难群体、孤儿、重度残疾人、困难家庭大病患者、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还把贫困边缘人口纳入政府监测和救助的范围。

农村低保的三个重要标准没有变化:一是农村户口;二是共同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标准;三是共同家庭成员财产符合当地政府要求。

今年低保审核的最大变化就是子女成家立业后独自立户,家庭财产和收入也是审核范围。如果女儿结婚了,在申请低保时,必须提供女儿夫妻的身份证和财产说明,儿子儿媳的收入也是审核范围,【这主要是现在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后落户城镇〗民政局、公安局、住建局、社会保障厅、医保局、工商局、银行等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把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清理出来。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再一次审核,做到准确无误!“精准识别!”

重点说一下财产问题:各地把申请人家庭不能有拥有除住房外的第二套房产、不能拥有机动车【残疾人的机动轮椅、残疾代步车除外、家庭中不超过低保金18倍的车辆都可以。如湖北农村低保为年6000元,如果车辆价钱不超过9000元的都附合政策。如果该车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工具或者挣钱养家的工具,可以不计算在内。】现在农村最不透明的就是家庭存款了,这个属于隐私内,还真不好查!这就要看申请人的家庭成员消费情况。消费过高肯定是不符合标准的。

再来说说大病致贫。健康扶贫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贫困人口30种大病名称:(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性心脏病(4)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性心脏病(5)终末期肾病(6)食道癌(7)胃癌(8)结肠癌(9)直肠癌(10)白内障(11)宫颈癌(12)乳腺癌(13)甲状腺癌(14)膀胱癌(15)前列腺癌(16)肝癌(17)肺癌(18)尘肺病(19)急性心肌梗塞(20)耐多药肺结核(21)神经母细胞瘤(22)儿童淋巴瘤(23)骨肉瘤(24)血友病(25)地中海贫血(26)唇鄂裂(27)尿道下裂(28)脑卒中(2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艾滋病机会感染。还有重度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病、结核病等四种慢性疾病纳入了门诊报销范围。

患了以上30种大病和四种慢性疾病的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优先纳入低保。纳入低保最大的好处不在于低保金有多少,而在于可以享受扶贫政策:1、每一年的医疗保险由政府代缴。2、可以免缴门槛费。脱贫人员门槛费是减半的。即乡镇100元、县级300元、市级医院是500元。3、乡镇报销达90%、县医院达80%、市医院达65%。4、个人年度内最高负担5000元。超过5000元的还有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通过这一系列的报销和救助,个人负担不了多少钱,也就不会因病致贫。

特别说一下,即使不能申请低保,在患大病后,医疗负担不起,也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在临时救助期间,仍然困难的家庭可以进一步申请低保。如果大病致残,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还可以到社会保障厅申请失能人员护理补贴,这个与低保无关,与家庭经济无关,失能人员护理补贴是对失能家庭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一个提高。可以雇护工也可以近亲属照顾。

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保障困难群众病有所医,不会因病致贫!

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题主的问题是: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这就涉及到申请低保上的地方政策标准和两个相反方向的条件下,怎样综合判断了。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申请低保的两个关键标准

概括地讲,申请低保的两个核心指标是:1)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如当地低保标准3800元/人.年,而实际核查结果为3200元,即应该补足600元/人.年,低保金应为50元/人.月;但这只是一般要求;2)家庭财产状况不能高于当地正常标准。如有车、商品房、经营企业(或店铺)和有领取固定工资或退休金的人。只要有其中一项,即为否定性指标,应该不能纳入低保。这两个指标最关键,但也要与当地农民实际情况、当地具体政策相结合,综合判断。

2、关于车的情况

车在低保申请上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说,车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比如价值3-5万元的低价车不能和价值80-100万元的高价车一样看待;从用途上说,一般价格的跑运输的营运车辆,实际上和农具一样,是生产资料;高价格轿车就是标准的高消费了。因此,有的地方对此做了细化,如价值5万元以下的营运车输,不再作为轿车对待,不是否定指标。

又比如,在大量推行农民进城购买商品房条件下,50-60平方米以下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房也不再作为否定指标。经营店铺(或企业)也有大有小、赚钱多少的问题。应该说:这样考虑,才是实事求是的。

3、关于因病致贫问题

在全面推行新农合条件下,一般病、常见病在经过报销后,农民的看病负担大幅减轻,是不会造成因病致贫的。能造成因病致贫的,是真正的大病,如恶性肿瘤;重病,如维持治疗费用比较高的排异反应疾病,常年服药且药价比较贵的慢性病。在此类情况下,毫无疑问,生命是高于一切的。真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的更好生存状况,其他因素毕竟是第二位的、次要的。当然看病还有车船费用、住宿费用、伙食费用,这些是无法报销的。更为重要的一人重病,对全家人的煎熬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根本就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4、回答题主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保工作中的一般原则就几句话,很简单。而真正难的、最贴合当地实际的,是是否对以上关键性的指标做了细化,以及正向指标(如因病致贫)及反向指标(如有车)同时出现时,怎样做综合判断了。这才是最需要实事求是、最见民政部门工作是否深入的地方。可问题是有的地方工作深入细致,有的地方粗略一些,遇上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了。

因此,我的建议是:你完全可以提出申请,如实提供家庭情况,至于是不是批准,只能看民政部门的决定了但一般情况下,家里有车,申请低保被批准的可能性极低

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名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乡村精准扶贫,前期工作重点为精准识别贫困户、低保户,现在工作重点是帮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所以,对审核贫困户、低保户工作比较了解,非常感谢悟空问答这个平台,给我这个机会,我今天宣传扶贫政策,让更多的人们掌握政策,达到条件的可以享受政策,大家还可以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1,低保、扶贫政策的初衷。现在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了,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了不忘初心,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对于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遇到重大困难的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就是低保政策。

2,农村低保的标准。2018年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为A类164元/人/月、B类154元/人/月、C类144元/人/月。2019年1月1日起,农村低保枚助标准提高到A类176元/人/月、B类166元/人/月、C类156元/人/月。低保金按月发放,每月的10日前发放到低保对象本人提供的银行账户。资金由县民政局发放。

3,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为贫因户、低保户的情形

1)、家庭成员名下在城镇有商品房、门面房等房产,或高标准修建现有住房;

2)、家庭成员拥有汽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等;

3)、家庭成员作为企业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的;

4)、家庭成员在银行部门拥有大额存款、股票、基金等金融性资产;

5)、家庭成员中有稳定财政供养人员;

6)、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收入较高;

7)、子女完全有赡养能力的老人户;

8 )、 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

9)、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对象标准的情形。

上述条件就是我们精准识别贫困户、低保户的红线,对照上述红线,在农村,家里有车(汽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既不能评为贫困户,也不能识别为低保户。

以上回答是否满意,敬请谅解,并请发表不同看法,相互交流。

在农村,家里有车,但因病致贫可以申请低保吗?

我是一个乡镇民政办主任,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低保中具体详细的规定这里我就不说了,我仅就题主的问题来说明一下。

题主的问题有两层意思:

一、农村家里有车。

二、因病致贫。

简单来说,家里有车这一条肯定不符合低保政策中“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政府规定”;而因病致贫基本符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也就是说,低保的户口、收入、财产这三个核心要素,前两个符合,后一个不符合。结论肯定是不符合。

不过,世上所有的事情并不都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以前的奢侈品慢慢的就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比如摩托车、手机、电脑等,在十年二十年前对农村家庭肯定算是贵重物品,拥有这些贵重物品肯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是现在这些都成了生活必需品,对低保没有影响了。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有一定差距,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边远地区,部分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手或者几万元的车对经济落后地区可能算贵重财产,但对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

那么,农村因病致贫家庭有车算不算贵重物品?政策上有没有具体规定呢?

最低生活保障财产豁免。

对于因为重大疾病、重度残疾或者因学、因灾等,导致家庭基本生活短时间不能脱离困境。一个正常家庭,可能因为家庭成员的一个意外,医院的一个检查出的大病等立马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意外和大病之前,家庭很美满,可能有车有房,但一个意外一个大病一切全变了。

正因为如此,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的可及性,有些地区对低保家庭财产予以豁免。但是这种财产豁免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随心所欲。

具体对车来说,我们当地规定如下:

共同生活成员名下机动车辆价值在本市年城市低保三倍以下;具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非共同生活成员机动车辆价值在年城市低保十倍以下。

在这种情况下,财产可以豁免。

但这个财产豁免的前提是“因为重大疾病、重度残疾或者因学、因灾等导致家庭收入未超标,短时间不能脱离困境”。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肯定不能豁免。否则基本都成低保户了。

当然了,这只是我们当地的政策,具体到题主的情况,还是以当地农村低保政策为准。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