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长期来看,个人更看好江苏。

首先,粗略看一下各省GDP总量和人均GDP

一省之GDP总量和人均GDP是揭示经济强弱的最直接体现,按说应该重点研判才对,那为什么我们这里只是“粗略看一下”呢?原因很简单,既然说的是“未来”,那么现有的既成数据就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潜力”。说白了,当下不代表未来,如果现在能代表未来,那么以40年前我国的经济数据来看也就不会出现如今的“中国奇迹”,更不会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东西部差距来看,未来发展最蓬勃的地区还是集中在东部沿海,这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从经济圈来看,东部沿海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依然是京津冀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从沿海省份的分布来看,京津冀、山东、苏浙上、闽粤桂及海南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019年31省市区GDP总量排名的前十位中,除河南、四川、湖南、湖北以外,其余六省市均为沿海省市,六省排名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人均GDP排名方面,前10位中,有7省市靠海,排名分别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天津、山东。

(上图:2019年GDP总量排名)

(上图:2019年人均GDP排名)

无可否认的两点是:一、东部沿海省市依然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二、未来几年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些沿海大省底子厚。即便山东2019年GDP总量较2018年有所下滑,但整体优势还在,不至于沦落到第二梯队。

江苏的“潜力”有哪些,为什么更看好江苏的发展?

从GDP总量来看,江苏不及广东;从人均GDP来看,江苏不及上海。那么为什么看好江苏未来的发展潜力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江苏各市发展均衡;

江苏发展有多均衡我们就不具体列举了,从年初“散装江苏”的梗就能看出江苏13个地级市个个都不弱。

广东虽强,但发展不均衡,更有“最富的县在广东、最穷的县也在广东”的说法,特别是韶关、梅州、河源等几个不发达地区严重拉低了人均。再者就是广东有“珠三角”,虹吸效应过大使得其他不靠近珠三角的地市被边缘化。在均衡发展方面,广东成也珠三角、拜也珠三角。

山东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其他十几个地级市经济总量依然上不去,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就算是省会济南也是在“并购”莱芜之后才勉强能与青岛掰掰手腕。

如果做不到均衡发展,就会有人拖后腿,所以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讲,“散装江苏”更胜一筹,13城全部入围GDP百强城市就足以说明发展之均衡。

其二:从创业文化来看;

个人认为广东、江苏、浙江是最具有创业文化的三个省份,而且多以制造业为主。山东虽吃苦耐劳,但相对更为保守,在外闯荡的不多,小富即安。

浙江人比起江苏人更具闯荡精神,但浙江的富裕有一定的“假象”。浙江人更愿意贷款,不给自己留后路,浙江人有10万块就敢借100万来做生意,博弈的味道更大,在未来信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不排除出现连锁反应的问题,民间资本参与经济过多并非一件绝对的好现象。江苏人则不同,1万元收入先留出来2000做后路,其余的才用来投资做生意,比起浙江更稳、更持续。说的不好听一些,浙江有些“透支”了。

广东的创业思想相对更“超前”,但也是最为危险的一地方。广东的富裕起源于早期经商,说白了就是“倒买倒卖”,在对教育资源、科技创新、制造业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上都不及山东和江苏,在信息流通愈发发达的今天,紧靠“倒买倒卖”很难获得持续动力。说白了,发展底蕴还得靠制造业、教育、创新和人才。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长期被压制的苏北苏中都能发展起来,还有什么不可能?

江苏为国家承担了太多、付出了太多,每次都是冲在最前线,年初13城“倾巢出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别看如今的江苏实力这么雄厚,实际上它的发展可谓“白手起家”。苏南有南京,又有很多招商引资来的外企,它能发展起来是理所应当,政策优惠给的购足,足到南京都带动了安徽部分城市的发展,辐射作用明显。

但反观苏北苏中,特别是苏北,几乎是“白手起家”,能发展到这个程度着实不易。苏北在江苏的认同度太低了,就连徐州都曾是山东的省份,没有连贯的“血脉”在政策的扶持上难免会弱一些。但苏北苏中不服输的气质足够大,没有政策扶持就自己动手、自己开发,不仅创办了企业、粮食能自足,而且比起苏南城市并不差。

可以说苏北苏中的发展都是自己奋斗来的,既有山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有广东人的经商头脑,在苏南的压制下能发展到如此程度,江苏还有什么不可能?而反观广东,它的发展更多的是连贯的政策扶持,早期有通商口岸,受洋务的影响开始由农转商,这是其一;其二,广东是改革开放后最先设立特区的省份,政策扶持到位;其三,近些年来港珠澳一体化同步发展的政策也给予了足够的扶持好好处。比起江苏,广东的优惠政策更足,而目前江苏GDP总量完全可以与广东一较高低,这一成绩足够耀眼了。

所以综上几个方面而言,未来最发达的省份非江苏莫属,既有吃苦耐劳、踏实创业的精神,又兼具经商头脑,潜力无可限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中国最发达的省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未来几年还是在这些地区。从目前的经济实力上来看,广东、江苏、浙江是中国最发达的省份。如果从富裕程度上来讲,浙江是最富裕的,江苏和广东还在后面。

发达这个词的定义还是侧重于水平,不是总体实力。如我们说新加坡是发达国家,这个就是他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论GDP总量,新加坡还不如印度尼西亚,但发展水平要比印度尼西亚超出了好多。

未来若干年就说未来5年吧,广东、江苏浙江哪个省份是最发达的?首先会把广东排除。你很简单,因为广东内部差异极大。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但是非珠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真的和内地省份没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还有一大片的地级市人均GDP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和浙江谁的发展程度更高呢?从人均GDP上来讲,江苏是要领先于浙江的。江苏是目前人均GDP唯一一个超过了10万元的省份。浙江大概是在9万元左右。两者之间差距不大,但还是有。如果站在人均GDP这个角度上讲,江苏要比浙江更发达。江苏省有近40%的县和县级市进入了全国百强。浙江省这个比例要低好多,可能还不到30%。

但是站在居民富裕程度上讲,浙江则领先于江苏。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江苏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如浙江。在带动居民致富上,民营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在全国民营经济500强排行榜上,浙江的企业是最多的。(杭州)

对比下来,个人还是更看好浙江。我以此推断在未来数年浙江会是成为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另外,江苏、福建、广东、山东的发展水平也很高,只是对比下来,浙江显得更高一些。

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江苏,其实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这话一点也不过分。建国近70年来,国家也没让江苏象对广东那样的优惠政策!都是靠八千万勤劳奋进的百姓撑起了江苏这片天。要说中国哪老百姓最苦,有人说是边远贫困山区,其实错了。江苏70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都在干活农作,他们不是缺衣少食,而是怕自己日子过的比别人差。再说还有江苏城市不但没得到国家什么优惠政策,而且还要结对扶贫西北,西南等边贫困地区!所以不要来拿江苏再去和别省比较了。江苏的路走的太难了。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可以负责任说江苏人民一贫如洗,吃饭都成问题,苏北大地也饿死了多少人,正因为从那时起才产生了江苏人民的动力!农村遍地开花的开办小工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苏南乡镇经济模式!奋斗奋进不是说在嘴上,江苏人民用事实谱写了中国现代农村的小康现代化进程!

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中国未来那几个省最发达,那么首先要把那些直辖市、特区另外计算。虽然是省级行政机关,但像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香港、澳门,因为在总量上,他们已经落后了。

其次是未来。

未来究竟是什么时候,我们没法说。百年、千年也是未来,三五十年也是未来。但这么就的话太远了,我们也不好比较。

那么我们就选择未来十年,各个省份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目前来说,未来十年可以对比的大概是这么几个,我们先按照GDO总量来比较,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台湾、湖南、河北。这是国内GDP总量达到前十的省份。

但因为比较的是最发达,也就是第一,那么第五名之后,可以淘汰了。也就是只能选择前四强。十年之内,河南是不可能在总量上超过浙江的。

但其实,只有冠亚军可以比较,因为浙江总量也差距太大,2018年浙江总量只有5.6万亿,与江苏相比差一个河北。

而山东2018年是7.6万亿,与江苏相比,差半个河北。

其实只剩下江苏与广东之间的PK,也就是冠亚军之间的比较。

江苏与广东,总量上非常接近。

我们再看看人均。

2018年,广东人均GDP只有8.7万元,而江苏人均GDP达到11.5万元。

再看增速。

2018年广东经济增速是6.8%;江苏经济增速是6.7%。

从这三项比较来看,未来十年,江苏是发达的省份。

因为从总量与增速来看,广东与江苏相差仿佛。但从人均来看,江苏比广东领先30%以上。这样来说,江苏发展的更加均衡。

发达不是单纯的总量比较,如果单纯比较总量,那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了,全球第二的GDP,只有美国比的上。但中国依旧是发展中国家,就是因为我们人均不足。

广东不如江苏,也是这样。江苏不但总量足够,人均也牛逼。

所以,未来十年,江苏是国内最发达的省份。

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近几年不敢说,但未来一定浙江省!

为什么会浙江省?不要看GDP这些枯燥的数据,答案是看综合人文!人文不是自己给自己贴金,整天宣传得来的,而是看大众对这个地区的整体观感,以及整个地方的人文散发出来的气质!气质即气场!

未来几年,可预见的是各省份依然会保持现有的发展现状,长远来看,浙江省最具潜力,这种自我改革的先锋锐气将远超广东和江苏,浙江这个省份是真正藏富于民的典范,有着上海前期的大气谦和、兼容并包的气势。

大家都知道浙江民企相当发达,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浙江民企发展太迅猛了,浙江农村家族式作坊都敢于向世界做外贸,到肯尼亚开鞋厂,家族式协作生产礼品盒首饰盒都远销海外,发展20年来,浙江企业开始完成产业升级。

远在南国的广东借着改革发展GDP一直占据国内头把交椅,国内在90年代也有一说: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山东。山东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的也不错,省内GDP总量一直占据前五,目前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浙江。

浙江的金融、互联网、造船等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均衡,民风上相对温和,但又有一股狠劲儿,这不同于它周边的福建和江西,浙江人真正是在用智慧做事的,也相当有格局,比如浙江并不依靠什么,比如开放西湖不收门票,这就是大省的气度和气魄!

西湖是现实中的人间天堂,江南标志性的人文自然景点,舍门票带动城市各种发展,比如餐饮、比如旅游、比如住宿,这就是浙江的气魄。

业界传闻当年浙江的某巴巴发展的时候,将互联网生意推广到不远处的远东第一大城市魔都,然而被拒,据说魔都认为互联网生意虚拟,不好收财税,因此魔都错过了互联网先锋的大潮。后期人们评价魔都,认为魔都人精明有余,但不高明!

四川和河南在全国的GDP排名也不可忽视,但比起浙江,缺乏一点锐意改革和勇于进取的气魄,河南是中原腹地,四川偏安西南。

在过去,浙江、四川、河南三省都喜欢外出闯荡打拼,这就是为什么金华义乌小商品市场能做到世界的原因,因为浙江人在过去外出喜欢做生意,四川和河南外出喜欢务工,而且四川和河南家园情结深厚,与浙江故园情结比起来过于深情!这无意中束缚了发展的手脚。

江浙一带人文上几乎一脉相乘,特别是吴语片区,一南一北不可能不拿来作比较。江苏境内少山,多平原丘陵,最高峰则在连云港,海拔不到千米。而浙江境内山多,河道纵横,唯一相同的是都是沿海。

江苏企业,尤其是苏南发展的态势有着上海的模式,浙江发展上几乎就是敢闯敢拼干出来的,这其实非常难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创造机会,而且浙江整体上对于人才的尊重远超于其它地区,尤其是去过浙江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浙江整体上有一种勇于尝试新事物的能力,且不拒绝不排除,这是区别于其它省份的最大特征!比如15年前的浙江农村,当时某巴巴公司刚推出一款外贸软件,农村家族式作坊都勇于尝试,并招聘外贸专员来操作,全球寻找买家!

浙江现在各种产业现在发展的非常均衡,海洋、工业、金融、农林牧副渔、互联网产业、旅游业,都值得大书特书,所以,老王更看好浙江!

中国未来几年哪个省最发达?你怎么看?

目前来说,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津京冀、长三角还有珠三角这三个经济圈内。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

珠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总量较多,总产出较多,可以发现前几名的经济总量较高的省份,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情况都不会太差。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前几名的GDP总量排名已经固化,同时由于经济从高速进入中高速,经济发展不可能像之前一样突然进入快速发展,所以各省份短时间内的GDP总量排名变化不大,所以在未来几年的GDP总量排名大致也在这个范围内。

从人均GDP来看

将一个地区的GDP与这个地区的常住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GDP,这个指标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被平均后,指标可以更加客观的衡量经济情况。

除去部分省份与港澳台,中国人均GDP最高的三大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还有天津。可以很明显看出,作为直辖市,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来说是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民众可用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越代表该地区越发达。

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第一,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前十名中,大部分的省份都是三大经济圈内的省份,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与人均GDP排名相类似,在一定情况下,人均GDP就可以反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内最发达的省份和现在的排名差别不大,大概都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还有福建这几个省份。但是,这些发达的省份的经济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步入发达国家的门槛首先就得人均GDP达到大约13万元人民币,同时对于其他经济科技等指标还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来说,中国达到或者接近这个标准的省市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天津还有江苏,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努力。

你怎么看?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喜欢的麻烦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