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更多的责任将落到家庭、子女身上。
其一,7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绝大部分人没有机会参加养老保险,这是事实。现年70岁,也就是在1950年出生的那批人,这部分人基本都错过了参加养老保险的机会。
因为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才刚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自此之后,针对农村无业人员自愿参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针对城镇无业人员自愿参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再后来,全国各地开始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统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起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两大板块。
但是2009年时,这批人已经59岁了,等到政策完全推广开来的时候,他们最低也都60岁了,而新农保对于缴费年龄的限制是60岁,所以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现在这批70岁的老人不是不想参保,而是根本就没有参保的机会。
其二,对于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农村户籍的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按照新农保的相关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意思就是说国家也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问题,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历史遗留下来的损失,对于这部分人可以不用缴费,而国家无偿按月发放给基础养老金,以供他们养老。
虽然国家无偿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每个月也没多少钱,有的仅有几十块一个月,在目前这种消费水平下很难满足日常开销,但是考虑到我国庞大的农村户籍人员的基数、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部分开支也不是个小数目,也算是国家给老人专门提供的社会福利了。
其三,国家和地方采取其他措施,对老年人进行优惠政策倾斜,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除了上文我们说到的,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老人无需缴费则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外,国家在对老年人养老保障上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1.高龄津贴:为了建立更为完善的80岁以上高龄津、补贴制度,民政部下发了《民政部关于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先行地区的通报》,按月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计发高龄津、补贴等。当然了各地在执行时所划的年龄线也略有不同,很多地区特别是财政收入较大的地区把60岁、65岁都纳入到“高龄津贴”范围内,按月发放高龄津贴。
2.低保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将会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3.免费查体、免费乘坐交通工具等福利措施。
其四,家庭、子女依然将在养老问题上承担主要任务《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从法律角度讲,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子女应当尽到赡养义务,家庭在养老问题上依然承担着主要责任。
结语其实很能理解提问者的心情,毕竟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这批老人因为前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而错过了参保,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况且,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重点向老年人群倾斜。最后,这批70岁以上的老人的养老问题不能全靠组织、政府,家庭和子女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须经过的历程。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农村。没有像城市。公务员,上班族。一样的退休金。这是很不公平的。有些人认为,他们自己交了养老保险。然后你单位或者工厂。给自己交了养老保险,所以才领了养了钱。那么我想问的是农村种的地挣的钱最少出的力最大。而且生活在最底层他们。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而是社会遗留问题,因为从一开始国家比较贫穷。对农民的照顾有限。而且他们还要需要交公粮。虽然现在国家发展的还不错,但是,对于。农民养老保险这一块儿也有了一部分的投入。60岁以上的人。领了100来块钱,但是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来说,100块钱基本上是不能满足现在的消费水平的。农民是?国家的一大负担。因为农民太多。如果都能领上和公务员一样的养老保险。那样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实行的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变强,贫富差距在缩小,分配利益在均衡。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也希望。那些领着退休金自以为是是应得的,你们错了。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现年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论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绝大多数确实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机会我们先来算一笔账:现年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毫无疑问是1950年之前出生的老年人。而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为:新农保)是从2009年起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开始进行小范围试点的,肯定尚未在全国大面积铺开。2010年10月出台、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确认的以没有正式参加工作经历的农村居民为参保人的险种,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城市无业居民为参保人的险种,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为:城居保)。此时,1950年之前出生的居民已经超过61周岁了。201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正式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予以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意见》规定:1、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基本条件是: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2、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城乡居民缴费参保的政策规定是:“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简单地概括就是:正式开始缴费参保时,已经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一律不得再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一年,1950年以前出生的居民都已经超过64周岁了。也就是说:现年70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永远地失去了通过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后机会。但是,这类社会群体的所有人,都可以按照《意见》的统一安排,无偿地按月领取一份当地标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很明显,这是国家对所有老年人专门提供的社会福利性质的财政补助资金。
毫无疑问:法律就是法律,行政法规就是行政法规,天然地具有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之所以这样规定,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60周岁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年人,自然就应该享有法律规定的保障待遇,当然不能再让老年人自行掏钱参保了。假如这样做,肯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二、没有机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70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他们的生活怎么办呢?首先,看一下目前国家对老年人的政策补助。主要有以下项目:1、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这属于社会保险政策范畴。这是国家无偿提供的,只要符合年满60周岁这一法定条件,所有的城乡居民都有权依法领取。从总体上看,具体的金额虽然各地的标准有高有低,差距明显,但都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居民的关爱和特殊照顾。2、高龄津贴。这属于社会福利政策范畴。一般的政策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才可以依法享受。但有的省、市已经将可以享受的年龄标准下调到65周岁或70周岁,从总体上看,高龄津贴的补助金额并不高,但只要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年龄标准,也是人人可以平等地依法享受。3、低保金和特困人员供养金。这属于社会救助政策的范畴。可以肯定地说:符合政策规定的老年人不多,适用范围很窄。全国低保人口和特困供养人口不到5000万人,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仅有3.3%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年人不能享受社会救助待遇。4、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补贴。这是从2014年开始按照《关于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财社〔2014〕113号)而建立的特殊的专项政策补助资金。当然属于国家养老政策范畴,仅仅适用于在养老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少数老年人,补助范围就非常窄了。其基本补贴对象是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内容是给予养老服务补贴。具体经济困难老年人的补贴标准,由省级或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研究决定。目前各地确定的补贴项目不同,补贴标准差别比较大。当然只能按本地政策执行。这项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以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失智、高龄等特殊老年人接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入住机构养老提供服务。
总之一句话:不能当地具体标准的高与低,城乡居民中的老年人都可以依法领到一些补助资金。
其次谈一下法理。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从2021年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已经进入老年人阶段的居民,作为其法定赡养人的儿女,必须依法承担起赡养老年人的法定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老年人抚养长大的儿女,连这种法定义务都不履行,一味地强调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那还算人嘛?这里的法律底线是非常明确的:只有法定赡养人是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重大疾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的情况下,才可以依法确认其法定赡养人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能力。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救助制度才开始真正发挥作用,给予老年人相应的社会救助待遇。任何人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作为老年人,也必须正确地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切不可一味地体谅自己儿女的困难,把本应依照法律规定,在家庭范围内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推向国家和社会,期望着由国家掏钱给其养老。假如这样做,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在目前情况下,完全靠国家掏钱养老,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最后,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条件领取了相应的政策补助资金之后,他们的生活当然由其儿女完全负责。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生活的。如果其儿女属于弱势群体,完全没有赡养能力,则由当地政府出手,给予老年人社会救助待遇,即:或者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顺便再多说一句: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论调,似乎农村老年人是一个特殊人群,本来就应该享受特殊待遇,这肯定是完全错误的。在我国的社会政策上,农村的老年人和一直无业的城市老年人,享受完全相同的政策待遇。随便提出农村老年人怎么怎么,而完全忘记了另位一个社会群体——城市老年人,确实有挑拨离间、意有所指的嫌疑。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农村70是以上的老人。没能赶上交养老保险的机会, 那是社会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
我国的养老体系还不健全。那时候的农村, 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主体,那时候生产工具落后,农作物的种子都是老旧产品。化肥农药几乎没有。他们种地所需的肥料,都是以土杂肥为主。所以那时候,农作物的产量非常低。
新中国刚刚成立。工业也是百业待兴,工人师傅们要是填不饱肚子,也很难发展先进工业,所以国家才号召,必须要一农员工。那时候的工人,也没有养老退休的待遇。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工人有了退休养老的保障。而且是所在的工厂代交养老保险费。但是农民却没有,因为那时候生产队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每一个劳动工日。每天折合人民币才几毛钱。根本就给农民交不了保险。所以才导致了,70以上农民没有入保险的情况。但是这部分人现在年龄大了,也错过了交养老保险的机会。这一部分老人。也是跟着中国的发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现在他们都已经七十多岁,还是靠一百多块钱的养老补助金过日子。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光靠子女来养老也成了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全社会都不应该忘了这些老人。他们也是新中国的创造者。他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希望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和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想办法让这些老人。
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能快快乐乐的度过他们的晚年。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可以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加发基础养老金的照顾,80岁以上还能领取高龄津贴。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有赶上缴纳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可以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14年正式建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高龄老人有特别的政策安排。
按照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明确——
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本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农民来说,如果你在当地新农保制度实施的时候已经满了60岁,那么是不用缴费,就能领取基础养老金的。
新农保也就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从2009年开始建立的,所以70岁的老人应该在新农保制度实施都年满60岁了,多数人是满足领取基础养老金资格的。
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国最低标准是88元,各地标准不同,平均是125元,最高的是上海每月基础养老金1010元。
65岁以上城乡居民可以加发基础养老金2018年,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
今年以来,很多地方宣布对65岁以上城乡居民加发基础养老金。
比如,西藏明确,对于年满65岁到69岁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满70岁以上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0元。
宿迁规定,65至80岁(不含80周岁)每人每月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增加5元;80周岁以上增加10元。
还能领取高龄津贴另外,目前全国31省份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一般对于年满80岁的居民给予高龄津贴。有的地方年龄门槛比较低,70岁以上就能领取。
高龄津贴没有全国统一标准,各地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有高有低。
比如广州津贴标准为:70-79周岁,30元/月/人;80-89周岁,100元/月/人;90-99周岁,200元/月/人;100周岁及以上,300元/月/人。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问: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没赶上缴养老保险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农村的养老保险是从二零一一年开始的,二零一一年未满六十周岁的人,要每年自己交一百或二百的保险金,交到满六十岁为止,开始领养老金。二零一一年满六十周岁的人就不用交保险金,直接领养老保险。那时领的养老保险是每月九十块钱,每交一百块钱的每月可多领九毛钱。
其实,那时未满六十岁的农民交了养老保险,到领养老保险时,比没交的也多领不了多少,今年交了十年满六十的人,每年交一百,十年一千,每月也只多领九块钱。
十年后的今天,领养老金涨了,从每月九十涨到每月一百五十三,交了十年的今年领,每月也只比一百五十三多九块钱,是一百六十二块钱。
七十岁以上没交养老保险的农民领钱少并不是因为你沒赶上,赶上的比你也强不了多少呀。
那是因为农民沒有工作单位,你的工作单位人民公社沒有了,你从人民公社沒有的那天起就是在给自己工作了,所以没有单位和你共同给自己交养老保险,你要交只有自己交,那个替你担负一部分的单位没有了,所以,真到二零一一年,非农民已经交了好多年了,才开启了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因为农民的收入低,也只每年交一二百块钱,而满六十周岁的农民也不能交了,直接让你每月领九十就行了。
说到养老金少,七十以上的农民生活怎么办,中国几千年的老年人生活怎么办,农民就怎么办,七十岁以上农民的父辈祖辈们沒有这每月一百五十三,不也都活过来了吗?我们有了这一百五十三,就活不过去了吗?
这一百五十三,每天五块,卖馒头十个,卖面自己蒸就是二十个,一天吃的完吗?我们的父辈祖辈可不是吃馒头而是吃窝头,有时甚至是糠窝头的,我们要比他们强多少倍呀。
人都是习惯性的横着看,不爱纵的看,横着看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如果纵着看自己是不是比过去过得好?
说没赶上交养老保险,就该怪自己一命不好,生来是个农民。二不会钻营,当初若千方百计的,哪怕是送礼走后门儿搞不正之风,离开人民公社,去找一份非农民的工作,也不致于没有单位替你共同交你那份养老保险,现在也是身价几千的人了,还会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吗?
我有这一百五十三就知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