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刚接到社区通知,要求每户都要有人在家里配合普查员登记,可我全家都在外打工上班,直接按户口簿登记不行吗?

如果直接按照户口本登记户口信息那就失去了本次人口普查的目的了。公安部和各户籍派出所确实都有每个人的户籍信息,但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信息既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等基础信息,又包括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和住房等“常变信息”。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原因一:户口簿无法准确反映“常变信息”的更新情况,存在滞后性

按照我国《统计法》和《人口普查条例》的相关规定,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2019年,10年间一个正常在世的人其姓名、身份证号、性别、民族等大概率上不会发生变化,从这一点来说确实可以根据户口簿进行普查。

但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信息又包含了受教育程度、职业、迁移流动和住房等信息,这些“常变信息”在10年间已经发生了“巨变”。比如10年前上小学的孩子,2020年可能都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了,而在户口本上却体现不出其学历情况;再比如,很多人10年前在三线城市生活,而2020年可能早就在北上广买房定居了,这就属于“户在人不在”的情况,户口本上的信息存在“滞后性”。

原因二:户口本无法记载“黑户”、“双重户口”、“信息错误”、“双重国籍”等情况

距离上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了整10年,10年间我国的有些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2016年我国放开了二孩政策,但是2016年前生育的二孩为了避免被罚款,可能户口都没有落下来,这部分人口本身就没有户口,户口本上也就没有信息。

再者,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老人去世后,其家属可能未及时的将其户口注销,户口本上依然有户籍信息,这就属于“户在人不在”的情况,入户登记是为了有效“刷新”信息;还有部分子女在老人去世后故意不注销老人户口,目的是继续支领老人养老金,出现“吃空饷”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人可能会利用资源注册“双户口”,便于外出活动或者逃费债务等;还有人会通过非常规手段更改孩子的民族、年龄等信息,目的是为了高考加分、入伍等;此外之前还出现过“顶替上大学”的案例,这些人的信息早就被更改,户籍信息严重失实。

原因三:本次人口普查对“住房信息”尤为关注

第七次人口普查不仅要摸清人口数量、年龄、人口流动等基本信息,同时还要对住房情况进行摸底。之所以对住房信息进行摸底是因为目前我国住房供应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区域供应紧张,有的地区供过于求。如果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那么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就缺乏针对性,出现“一刀切”的情况,也就无法实现精准调控、因城施策。

登记住房信息是摸底的过程,短期来看并不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但长远来看,该项工作可以为各类长效发展机制做铺垫,比如房地产税收政策等。显然入户实际调查比起依靠户口本更有利于获取更准确的房产信息,掌握最准确的数据。

原因四:本次人口普查意义非凡,是处在“历史节点”上的国情国力普查,对国策的制定影响深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意义非凡,是在一个极其重要历史节点上开展的国情国力普查。一方面10年来我国人口状况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折性的变化:老龄化加重、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从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国家跨入了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所以无论从人口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讲,都已经进入了历史“拐点”,只有摸清准确数字才能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才能科学的制定国政国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结语

所以,综上来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之所以不按照户口本来进行,从“小”了说是户口本信息存在滞后性和不准确性,从“大”了说此次人口普查意义重大,是处在历史节点上的一次普查,将直接关系到以后国政国策的制定,只有掌握准确数据才能为科学的制定政策做支撑。

另外,配合人口普查是每个人的义务,请大家热情支持人口普查工作,积极配合普查员开展调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很简单,因为户口本上的信息不一定更新及时,而且户口本上的信息不一定真实。

首先,婴儿从出生到落户是有一个时间差的,部分老人去世后户口也没有及时销户,如果完全按照户口本来,会有一定的误差。别小瞧了这个数据差,全国范围凑起来那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其次,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户口本上的数据很有可能是失真的。有很多家庭,为了躲避超生的罚款和惩罚,存在对超生子女瞒报的行为。为了获取真实的人口数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我国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对公职人员超生的子女在人口普查时上户口不进行开除职务等行政上的处罚。人口普查员上门调查,就有可能获得这部分的真实数据。

再次,入户以房“查人”是世界通用的人口普查方法,因为住房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查房”可以查准人口,同时可以调查了解人民整体的居住情况。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调查问卷就包括了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的调查,这些民生问题无疑也是需要通过入户走访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据报道,本次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通过大数据来在提高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能。相信在以后的人口普查将越来越智能化、简单化,也许题主就不会再有这种疑虑了。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这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宣传口号

2020年10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共计投入700万公职人员开始实行入户调查。

好多人都不理解,不就是人口普查吗,统计我国有多少人的事,直接到公安系统查询就可以了,按照户口簿直接登记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整这么大阵仗,要挨家挨户调查呢?

实际上今年我国做人口普查是由多方面原因组成的。

1.公安系统登记的户籍信息不能反映真实的人口实际情况

我国是10年一次人口普查,而十年前我国还有部分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超生家庭人口都没有录入户籍,因此,当地的公安局没有超生人员的记录信息,这些没有户口的人员有多少,截止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这部分超生人员在户籍上是显示不出来的,只有通过实地查访才能统计清楚

2.存在信息重复或信息错误的情况

现在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身份证号信息,或者是信息显示错误的,虽然现在公安都是互联网信息,但是在十年前还是相对落后的,并不能完全的统计人口的实际情况,比如十年前户口学历登记是高中,十年后你已经是博士,十年前户口登记是未婚,十年后确是已婚,比如你的户口实际已迁出,但因为公安系统更新慢,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那么信息就会出现重复登记等等,这些在户口本上有时是不能显示出来的。

3.存在虚假信息

好多人都不相信现在户口本还有虚假信息,说实话,有,现在上户口可能不会出现虚假信息,但是在几十年前肯定是有这种情况的,后期我们换户口本,只是换本却没有换内容,那么早年的虚假信息还是存在的

4.户口在人不在

这种情况包括三种人,一是去世的人,家里忙着处理后事,还没到公安办销户的,还有就是出嫁的,人出嫁了但是户口没有随着迁走还留在原户籍的,再有就是到国外工作,留学,定居的,原户籍都没有做任何变动,但是人不在中国的。

正因为户口存在这样的漏洞,所以通过户籍并不能真实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真实情况,只有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才能掌握真实的信息

人口普查不单纯是调查人口信息,还要了解其他信息

1.掌握就业情况

我国每年的人口普查,统计的都是就业情况,很少统计失业率,而今年的人口普查,把失业情况也要统计清楚,这样可以更真实的反应我国的就业情况。

2.掌握流动人口的真实情况

我国有14亿人口,而我国的流动人口也非常庞大,每年都有几亿人在全国的各个城市流动工作,只用户口统计,是不能完全统计到我国到底有多少流动人口的,今年的人口普查,是以居住地为根本,挨家挨户进行实际调查的,这样就能更好的统计流动人口数量,可以给地方政府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

3.统计每个城市的实际人口数量

因为我国拥有几亿的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和实际的城市人口数量不相符,而通过实地挨家挨户的普查,可以更清楚的统计城市人口数量,从而掌握真实的城市人口情况。

4.统计实际的住房情况

今年的人口普查,不再是单纯的统计人口信息,还要统计家庭的住房情况,甚至还要统计住房的具体情况,小到多少平米都要登记。

总之,今年的人口普查,不再是只统计人口的基本信息了,而是要统计和人口有关的各项信息,为下一个十四五计划提供最根本的信息和数据。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公安部掌握着全国所有登记户口人的信息,要是按户口本来,公安部直接调人数出来就行了,还用的着挨家挨户的去敲门吗?

十年一普查,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

本人有幸成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员,9月开始的培训,9月底已经进小区进行了一次摸底。

总体看来,这次的人口普查和之前几次还是有区别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可不单单只为了统计人口,目前拿到的普查短表和长表可复杂去了,既要统计人的信息,包括一年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还要统计房子的信息,包括户型、面积、房间数等。

此外,之所以不按照户口簿统计信息,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统计城镇化率,因为现在人口流动太频繁,好多户口在原籍的人都不住在原籍,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求学,总之人口流动很复杂。

而且,我们普查时是按照住房单元来统计的,我们所说的“户”与户口本上的“户”还是有区别的,要参考的方面也比较多。

具体来说就是以房子为主,再辅助以家庭血缘关系来统计。

其实,人口普查登记就分以下三种情况,只有人户一致才可以按照户口本登记。

一、人户一致。房子里住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而且户口在此房子所在的小区或者村里,可以按照户口本登记。

二、人在户不在。即本人虽住在房子里,但是,户口在其它地方。如张三户口在河北,但到北京打工,租住在外面。这种情况在北京的普查员应该也会让他登记。

三、户在人不在。户口在房子所在小区或者村,但是本人不住在这里。比如户口在本小区的房东把房子租给张三,房东的情况就属于这种。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口普查不容易,普查员要挨家挨户敲门,关键是有不少居民防备心很到位,根本敲不开门,开了门也是一个小缝,不少人反映登记信息只能趴在地上😂😂😂而且,大家在家的时间也不一致,要反反复复约几次,上门多次才能填上信息😶请大家多多配合。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我是村委会计,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说实话,虽然我也正在参与人口普查工作,但我也非常困惑:到底是按房子定人准?还是按户口簿定人准?

培训老师说,有一群和尚乱乱嚷嚷,到底有多少?把他们赶回庙去,按庙清点,那非常之准。跑了和尚跑下了庙嘛!

于是,我们会计们开始了第一阶段工作。把全村房子一个不漏地编号画图,然后开始清点房子里有多少人?

但是,问题来了。有一种情况是家里有房子,户口全家早已迁往外地。第二种是家里有房子,外地也有房子。第三种情况是户口在村里,人在外地生活多年,家里没房子。

如果按房子定人,怎么定?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按户口簿定人,我认为就比较容易。你要生活,离不了户口簿身份证吧?现在户口簿更新很快,迁了户口,生了孩子,死亡人员,户口簿基本能反映出来。户口簿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但总比按房子定人准吧!

我也怀疑,前期做的大量工作,画房子平面图,给房子编号,统计房子数目,对确认人口数有个毛用?进房子的时候,不还得看户口簿?那些户口在村里,而村里没房子的人,你敢不给统计上?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到庙里数和尚的时候,和尚外出了怎么办?有别庙的和尚在这里怎么办?你不还得拿出和尚的花名册核实?

人口普查,到底为什么不按户口簿数人,而按房子数人?我也困惑着。

人口普查为什么不直接按户口簿来呢?

我国每10年会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第7次人口普查已在2020年10月11日正式开启,目前已经有700万调查员深入各家各户进行调查。

看到人口调查阵势这么庞大,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目前我国公安部门都有户籍信息,那直接按户籍信息来统计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动用这么多人口去实地调查呢?

实际上我国之所以要进行人口普查,这里面是有多种原因的。

第一、户籍信息并不能真实反映人口的实际情况。

虽然目前我国公安系统已经录入了绝大多数人的信息,这个信息并不完全准确。

1、有的人信息并没有录入公安系统。

大家都知道几十年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超生了会面临各种罚款,也上不了户口,所以有些家庭有多个孩子的,有的不会上户口,因此当地的公安局可能没有他们的信息。

至于目前全国有多少人没有户口,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这个数量应该不少。

这些人通过户口信息是没法统计到的,只有深入到实地调查才能掌握真实的信息。

2、有的人信息可能是重复的或者是错误的。

虽然目前公安信息已经联网,但是单纯的从户口信息也并不能完全统计人口的实际情况,因为户口的信息相对是比较滞后的。

比如有些人在几年前登记户口的时候,他的学历可能是高中,而现在有可能是本科;再比如有些人已经将户籍转出本地,但是因为本地公安系统没有及时更新,有可能导致本地还留有户口,结果计算就会重复。

3、有的人信息可能是虚假的。

目前到底有没有虚假信息?肯定有,特别是几十年前,我国户口没有进行电脑操作,而是人为操作的时候,很多户口都有可能存在虚假行为,有些人可以通过一些特殊关系去修改户籍信息,比如为了让孩子高考加分更改民族,再比如有的人有多个身份证等等。

4、户口在,但人已经不在。

户口还在,但人已经不在这是非常普遍的,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在一些老人去世之后,他们并没有及时的去销户,所以导致他们的户籍信息仍然长时间存在。

再比如有很多人到国外去定居或者打工,但是他们户籍还保留在中国,这些也是属于户口在人不在的情况。

正因为户口信息存在以上缺点,所以通过户籍信息并不能真实反映全国的人口情况,只能通过实地去调查才能掌握真实的信息。

第二、人口普查不仅仅是调查人口信息,还有其他信息。

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并不是简单的统计我国有多少人,实际上开展人口普查有多种目的。

1、统计每个城市的实际人口。

目前我国人口可以在全国自由流动,户籍人口跟一个城市的实际人口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城市户籍人口可能达到500万,但实际人口可能只有300万。

这些人口信息如果单纯从户口薄去统计,是没法掌握真实人口情况的,只有通过人口普查才能掌握实际的人口情况。

2、掌握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

我国有14亿人口,人口流动非常庞大,每年都有几亿人在全国各地流动,如果单纯从户口信息去统计是没法确定到到底有多少流动人口。

现在进行人口普查之后,以居住地为单位进行统计,挨家挨户的去调查,这样可以统计到真实的流动人口情况,这可以为各地的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3、统计我国的实际住房信息。

这次人口普查,不仅仅是统计人口的基本信息,还会统计到家庭的住房情况,比如有些地方就要求统计住房具体情况,包括住房面积、是商品房还是小产权房等等。

4、掌握真实的就业信息。

一直以来我国统计就业都是通过调查进行推断,这个调查失业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人口的真实就业情况。

而这次人口普查会具体统计到家庭成员的具体就业情况,比如是正常就业还是失业,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就业情况。

总之,我国进行人口普查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统计有多少人口,而是要了解跟人口有关的各项信息,这样可以为十四五计划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