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股票是上市公司为了在二级市场融资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持有者算得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者,除此之外持有者还有享受分红的权利。因为分红的存在,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十分乐于在上市公司分红前购买该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以期获得现金分红或者股票高转送,但是在分红前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最终都会发现实际个人投资账户中的资产并未增加,其原因就在于分红后需要进行除息或者除权操作,所以个人投资账户中的资产是没有变动的,甚至还会因为缴纳税费而减少。与这部分投资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另外有部分人喜欢在股票分红后再买入。
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究竟购买目标股是应该在分红前买入合适还是分红后买入更合适呢?分红后买入股票可以获得哪些优势?真的可以降低成本吗?下文中我们就股票分红、除权除息操作及分红后可能出现的“填权”进行分析,剖析以下股票分红后再买入究竟合适与否,是否可以降低成本:
首先,我们先分析分红的机制、“除息除权”的操作及分红后的成本、“填权贴权”的概念- 一,分红:分红是有两种方式,一是现金股利,二是股票股利;
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是指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向股东分配现金,又称为股息或者派息,比如“10股派1元”、“10股派0.5元”等,现金分红的部分直接以现金的形式进入到投资者的个人账户中。
股票分红:股票分红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实际是增加了股东的持仓数。送股、转股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再纳税上有所区别,但是因为都达到了给股东送股的目的,且都增加了股东的持仓数,所以实际效果是一样的,我们在这里不做细分,统称为“送股转股”。比如“10股送2股”、“10股转增1股”等等。
小结: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按照“分红”的概念来看,不管是现金分红还是股票分红,本质上不都是增加了投资者的总资产吗,比如如果按照“10股派1元”的现金分红方案,假设投资者在分红前持有该上市公司1万股,那不就可以获得1000元的现金吗?同时假设按照“10股送2股”的股票分红方案,持有1万股不就可以获得2000股的股票吗?所以在分红前购买即将分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合适的。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忽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分红后的纳税,另一个是分红后的除息除权,下文我们介绍这两个概念。
- 二,分红后的纳税、除息除权、填权贴权;
【1】分红后的红利税:根据A股市场对红利税的规定,根据持股时间不同,纳税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的,需要缴纳红利税20%;持股时间超过1个月但不足1年的,需要缴纳红利税10%;持股时间满1年的才能享受免征红利税的政策。
由此可见,假设我们在某上市公司分红前突击买入该公司股票2万元,那么需要缴纳红利税4000元,这养算来成本还是很大的,况且因为除息除权后账户资产并没有增加,所以还存在因为缴纳税费而出现“亏损”的情况,特别是个股在后期走不出“填权”行情时,亏损还会继续扩大。
【2】除息除权:上市公司在分红之后是要进行除息除权操作的,“除息”针对的是现金分红,“除权”针对的是股票分红。至于为什么要进行除息除权操作,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举个例子讲,假设现金分红是“10股送1元”,分红前的股价是10元,那么分红后股价除息后变为9元;同时,假设股票分红是“10股送5股”,之前的股价是30元,那么除权后的股价变为20元。这也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在获得分红后发现个人投资账户中的总资产没有发生上涨的原因。
【3】填权贴权:填权和贴权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填权是指在股票除息除权的一段时间后,假设多数人看涨该个股未来的行情,那么必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资金的流入,后期股价重新上涨到除息或者除权之前的价位甚至是高过之前的价格,比如上文说的10元个股在除息后价格降到9元,后期行情走高,价格重新恢复到10元;与“填权”相反的是“贴权”,贴权是指除息除权之后个股的价格持续走低,价格未恢复到除息除权之前的价格,这被称作“贴权”。
(图:除权后走出填权行情的个股)
小结:从本小结的介绍我们看到,分红后,短期内并非个人投资账户的总资产会马上增加,有时候会出现“平衡”的情况,这是因为分红后要进行除息除权的操作;而很多时候又会出现“亏损”的情况,这是因为红利税的存在,且持有个股的时间短则所缴纳的红利税也就相对较高。而长期内,除息除权后个股股价是否能走出填权行情才是最终导致盈亏的关键,假设个股走出的是贴权行情,那么对于在分红前突击买入的投资者来说,不仅要损失因为行情走低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要缴纳较高的红利税,所以在分红前购入该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成本较大、风险较大。而分红后再购买该只个股则可以有效避免红利税的缴纳,但是至于分红后的个股是否会在分红后走出填权行情也是未知数,但是很多时候上市公司在分红后都能走出填权行情,其中的原因我们在下文中介绍。
再者,分红后的个股能走出“填权”(上涨)行情吗?很多股市里的投资者对于分红和频繁分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抱有很大的信心,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认为能分红的上市公司代表这持续盈利能力较强,其股票自然属于“优质股”,总归比那些盈利能力差和亏损的公司强,所以即使存在红利税和除息除权也会认为后期一定会走出填权行情,股价恢复到除息除权前的位置,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盈利。
从一定角度来说,上述出发点并没有错,确实能分红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肯定是具有一定的保障的,否则也不可能用积累下来的“真金白银”的净利润对股东进行红利分红,这一点说明公司的基本面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知道个股的涨跌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并不是说盈利能力强、基本面较好的个股未来预期一定是看涨,特别是当大家都盯着一只即将分红的个股的时候,不乏大量资金在分红前就介入买入,从而分红前就非理性的将股价推高到一个不合理的估值区间内,而随着分红的结束,投资情绪回归理性之后,这类个股很难走出填权行情。当然了,有部分股价维持较为平稳的个股在分红后还是能走出填权行情的,所以分红后的个股是否能走出填权行情是不绝对的,从最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往往在股价高位分红后的个股很难填权,甚至出现价格一路滑落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分迷恋分红的个股和上市公司,还是要综合技术面、政策面、基本面寻求对优质股的投资。
结语、归纳上文我们介绍了分红后的红利税、除息除权、填权贴权等几个概念,以及填权行情出现的可能性。总结来说,分红前购买某只个股与分红后购买某只个股最大的区别在于“红利税”,如果真要讲到分红后购买股票能降低成本的话,那么能省下来的也只能是“红利税”了。但是股市交易并非是短期炒作,相对于能不能省下“红利税”而言,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分红后的个股能否走出填权行情,这才是获得最大收益的保证。而从上文分析我们知道,分红的上市公司只能说明盈利能力较强,并不意味着未来股价一定上涨,涨跌还是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量。所以最终的建议是在选股的时候不用刻意把“分红”作为选股的标准,更不用考虑所谓的成本节约,比起股价上涨来说,红利税只是一个微小的成本,关键在于分析未来的涨跌可能。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未尽事宜,欢迎补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这就是一个股市里常见的除权和复权的关系。
除权是指股份公司因向股东送红股等,股份增加,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需要从股票市场价格中除去减少的部分,叫做除权。股票分红有很多方式,但主要是现金分红和股票送转。现金分红,比方说十元的股,每股分红一元,第二天开市就会变为九元。十元的股一万股,十股送十股就会变成二万股,但每股价钱在第二天开市变为五元,这二种都叫除权。复权是指分红除权后,股价又朝原先股价方向运行。比方上面十元因分红变九元了,随后又恢复到十元。股票送转,如果你原来十元股有一万股,遇到该股十送十,你就会变成两万股的股本了,但每股价格变为五元了,后面股价又回到十元叫复权。除权和复权之间的关系就是股价回归,分红部分已归持股者所有了。比方说,你十元钱有一万股,每股分红一元,那么有一万元资金收入会进入你的证券号。而第二天股票上市时,股价开盘价就会由十元调整为九元。随后,该股由九元涨到十元或者九元以上。简单地说,分红的钱你拿走了,但是股价没变,或者变化很小。同样的道理,送转也会有五元变成十元,你就会多出来一万股的股票。
早些年中国股市往往分红以后,复权的现象经常发生,频率比较高。甚至有时候会成为独立的题材热点。所以人们都比较追求分红以后买入该股,追求该股复权过程中的上涨。也就是说,分红后从上面的九元很容易又涨到原先的十元,都知道九元会涨到十元,谁都会去买。那个时期股票除权后复权的比例相当的高,可以说几乎是可以去捡钱的。目前随着股市的扩容,热点比较分散,2000只股所处的环境和关注度与4000只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现在这种除权和复权的必然性关系,不是特别的紧密了。经常看到取权后,股票会下跌,复权的效果越来越差。股票分红和降低成本,没有任何关系。但这往往可以成为股票吸引股民眼球的一种方式,特别是送转股其实是个数字游戏,如果该股100元一股,一般的股民都会认为价钱过高,而不愿去购买,但如果十送十股,它就变成50元一股了,这时候股民就不会认为该股股价高了,就容易去发生购买行为,但该股的实际价值没有改变,只是扩张了股本。
目前这种题材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了,分红后上涨是因为股民看到该股的趋势好或者企业好,而并非追求单一的股票复权了。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不禁感叹,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股票分红除权后,再买入股票。
第二种,股票分红后,拿到红利再买入股票。
很多人对于分红和成本的问题,还有分红的税收问题,不太理解,那刚好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股票分红除权后,再买入股票,成本会不会低?原则上,分红派息需要进行除权,股票分红前的市值等于股票分红后的市值加上红利。
由于红利有税收的原因,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分红后买入,可以降低成本,这种解释是没有问题,是完全正确的。
目前持股1年以上的投资者,红利免征所得税,持股1个月-1年之间,征收10%的个人所得税,持股1个月以内,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也就是说,我在分红前一天买入10000股,每股分红1元,红利10000元,要征收2000元所得税。
所以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分红除权日后,再买入股票,节省税收,毕竟白白的交纳2000元所得税,完全没有必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理论上分红后买入股票,成本会更低。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有去研究过那些年年高分红的个股,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在派息除权日的前一段时间,股票的股价是会出现小幅上涨的,甚至在派息当日,都有可能出现高开的情况。
股票的除权即便是分红交税,其实比例都是很小的。
假设一只个股的分红率是3%,即便交纳20%的税收,也就是0.6%,看似分红后买入可以节省0.6%,但分红前一个月内,股价稍微涨一下,就无形中把这0.6%给弥补了。
而且很多长线持有的资金,是不会在分红前卖出股票的,在股票分红比较可观的情况下,分红前的抛压很小一些,股价上涨的概率会更高一点。
所以,从实际投资角度来看,分红前后买入,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理论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的层面。
分红之后,红利再投资,成本会不会低?关于红利再投资,其实同样是不会降低持仓成本的。
红利再投资的好处,是在股票没有增发的情况下,拥有了更多的股票,也就是股权占比提高了。
为什么那些大白马会涨得快,原因是大量的长线资金,不停地在用分红的钱买入股票,提高自己的持仓占比。
虽说每年分红的比例可能只有3-4%,但是每年增持多3-4%的份额,时间久了就非常的可观。
如果大量的资金都是同样的想法,那么股票的价格填权就成了自然,等于是上市公司派发了资金,然后资金又购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
一旦长线资金用红利再投资的方式不断增持,实际流通股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股价后期上涨的概率就会越来做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没有任何的意义,我在分红前买了10万元,给了我3000元分红,市值9.7万元,让我再买入。
但是理论上你的股份就会多3%,再涨回原来价格的时候,持仓市值就变成了10.31万元了。
当然,不是所有股票进行红利再投资,都会出现填权走势的。
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大量长期资金看好的白马股身上,两者本质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你会发现好的股票,不停的分红,不停的红利再投资,不停的增加持股比例,股票不停的在涨。
不好的股票,即便今年分红,明年可能就不分了,或者越分红越少,股价就会随着下跌。
对于那些年年派发红利,红利金额又差不多,也就是发展遇到瓶颈的企业,市场给到的价格就会相对比较平稳,上下波动很小,每年依靠分红派息获取一定的收益。
分红代表什么?分红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所有股东的现金回报,仅此而已。
不分红的企业,长期来看肯定不是一个好企业,但这也不代表年年分红的企业,就一定是个好企业。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没有发展前景,每年分红3%左右,这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投资者要正确的看待分红这件事。
另外,分红对于股价,或者说企业价值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非上市企业的分红,投资者觉得是回馈,因为企业的股权没有公开定价。
上市企业的分红,投资者觉得是鸡肋,因为企业的股票价格会除权,市值没有任何的增长。
其实所谓的除权只是为了维持股价稳定,防止资金套取企业红利的行为而已,而持有一年以上,红利免税,也是为了让更多投资者能长期持有股票。
最后解释一下,为什么原则上分红不影响企业市值。
企业市值理论上等于净利润×市盈率。
我们假设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每年的净利润都是一样的,那么企业理论上市值应该是相等的,红利分配后的除权,终将在下一次分红间隔,一年内的某个时刻点,进行填权。
为什么企业市值最终波动了,主要是市场上的资金给到的市盈率估值发生了动态的变化,仅此而已。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短线高手,持股肯定不会超过一年,那完全可以忽略分红这件事。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投资者,如果投资的企业长期向好,会长期持有,那么股票的分红一定也是你利润回报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优质的企业,红利再投资,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投资方式。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股票分红其实质就是把股票价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在价格,一部分是分给你的那一点价值,其实总得价值是不变的,比如说你有1000股股票,每股20块,那么你市值就是20000。这时候公司公告,每十股分红2块,那么你就会得到200块现金,同时你的股票价格会变成19.8,加起来市值还是20000。如果公司公告送股,每十股送十股,那么你的股票会变成2000股,但是每股价格降到了10块,总市值20000。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分红后买入呢,主要是因为两个字,价格。
中国的股民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大家买股票很少看专业数据,只会觉得价格越低就越容易涨,何况这种主动跌下来的股票,肯定是大家最喜欢的啊。
虽然说也有股票分红除权之后很快就涨回之前的价格,但是那是极少数,或者是在牛市普涨的情况下。
所以说分红之后买入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大部分都很难再涨回去,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盘的走势和股票本身的价值。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前几天一个头条的股友留言说:“分红不是要除权么?总资产并没有增加,而且卖出还扣税,怎么你说高分红,分红后买入比较好?有什么好处。”
投资高分红股票要记住。
1,高分红股票不是短线标的。
短线要做强势,而高分红股票波动不会太大,一年20%-30%波动是正常情况,而你做短线,被套20%+,可能需要2-3分红年才能回本。
这样的时间成本对于短线来说,明显是不划算的。所以高分红股票,不能简单的用短线的价格波动来看待。
举个简单的例子:
它可能常年波动在4.5-5.5波动,而你5.5追高,想要解套,盼着上涨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用短线的观念来看待,这样的走势能把你逼疯。
就是不怎么动,想补仓,它不怎么跌,想卖出他不涨,想割肉又不划算。
的确持有的初期会比较磨人。
2,分红是现金派发,实际是派发的股份。
或者转换一个思路,比如你之前持有10000股,每股分红3000,分红后,你就是10000股+3000元现金,而种现金分红并没有让股本增大,也就等于公司实际的价值并没有改变。
在公司实际价值没有改变的前提之下,你所占的份额也没有改变,也不会影响你下一年的再次红利收入,还多了3000元现金。
而当你3000元如果不用,再次买入股份以后,实际你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后续每年也会享受红利收益。
而每年分红7%测算,分红复投10年后持有的股份将达到原有股份的两倍。
这两倍不包括期间牛市,大幅拉升后的差价收益复利买入,也不包括中签后的复利买入。
就按两倍测算,到时候红利率将达到14%,而且成本是之前的一半,股价只用翻倍,收益将是300%,年利率实际上是达到15%。
而这只是基础测算,加上其他收益,其实可以达到20%复利,到期收益达到500%还是很有希望的。
而实际的上涨只需要100%,或者不到100%。如果运气不错中几个新股,10年吃两个大行情,部分仓位做两个差价,上涨50%达到500%收益也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也不小。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平均一年能达到15%复利,到时候股份数量就是目前的4倍,而20%复利,到时候股份数量将达到6倍多。
10000股测算,股价5元,成本5万,4倍股份,10元卖出,40000股,到时候市值40万。6倍股份,到时候市值60万。
10年多少倍收益?
很多人说10年10倍很难,真的难么?
做短线的确很难,一点一点积累,中途只要错误几次,不光利润可能没有了,连本金都可能出现损失。
3,很多人说这是理想化。
因为会出现,5块买入它不涨,那不是亏了么?持有账面没有盈利?这不是理想化么?都是想出来的盈利。
其实只能说眼光不够长远。
长期高分红股票持续分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就算5年中拿一年来业绩洗盘,其他几年的业绩分红也是很稳定的,而且就算亏损分红其实也不会太低,因为未分配利润摆在那里。
分开买几只,一只出问题,其实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为什么说眼光不够长远的第二方面是,股价一直围绕价值波动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而这个波动有超过价值的时候,也有低于价值的时候,能跌下来基本面不变差,也会波动回去。
股价本来就是涨涨跌跌,实属正常。
那么股价下跌是不是就亏损了?
其实不是,股价下跌更有利于长线高分红投资。
长线高分红投资,要得就是在长期的时间内做一个股份的积累,后续通过股份的急剧增加来达到盈利的目的。
举例:
5块买入的股票,持有市值10万。
年红利率7%,分红7000。当股价6块的时候,账面浮盈20%。4块的时候账面浮亏20%。
长期看到底哪个赚钱了?
只要长线持有其实都没赚钱,而如果你卖出,也只有20%收益。
如果持有不卖,每年分7000,6块股价你能加1200股不到,而股价4块,你能加1800股不到。4块的股价实际多增加了800股,而这800股当股价到了6块,这800股收益就是4800。一年4800。那么复利久一点呢?中途中新还能多加票。
而股价一直6块左右波动,实际上一直没有超额的盈利,而股价长期低位运行,进行复利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远大于小幅盈利状态的波动。
很多人抱怨高分红的不涨还跌。
其实有部分人,心里特别的开心,手里股份越积累越多,而股价终究会上去,不管是牛市到来,还是估值修复股价都会上去。
因为分红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净资产,未分配利润每年都在增加,这样就造成了高分红股价不动,其实也每年在变得越来越便宜,而就算股价不动复利积累股本后续分红的收益也很不错。
就算股价下跌,股份增加几倍后,就算股价腰斩不也是有收益么?
10000股变成40000股,5块跌到2.5,实际上收益不还是100%,5万变成10万。
所以长期做,亏损是很难的,当然买入不能追高买,你要3%红利率买入高分红股票,股价涨了1倍多,本来该出货,你要去吃货,原因充当接盘侠,只能祝你被套愉快。
长期投资倾向于股权投资,不断的去扩充自己持有的股份数量。用股份的增加来抵御下跌的风险,顺便趁着股价的下跌增加自己的股份。股价不动多少买的,稳定多少,成倍的收益,股价下跌也能有不错的收益。长期持有后股价大涨就是成倍成倍的收益。
而长期有的期间,涨跌都会遇到,只要基本面不出大问题,获利只是多少的问题。
而做高分红之所以不赚钱的人,有两种。
1,短线追涨买太高,不看红利率,套了做长线,分红几年只能你补追高的亏损。
2,拿不住,十天都拿不住何谈十年的投资。这种人长线钱挣不到。
做生意也需要几年的积累,不管是渠道,客户维护,还是营销方面。
做股票其实也一样,积累起来了怎么都好做,没积累起来左右都是割得肉痛。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我没回复多问一次。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股票分红后再买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分红后再买入,可以降低成本吗?
简单来说,股票分红后股价会下跌,下跌的幅度就是分给股东的红利。因此,从感觉上来说,股价下跌了,并且这种下跌在交易软件里并不算绿K线。给人的感觉就是分红后走势没有被破坏,但持有股票的成本却下跌了。
具体而言,股票分红分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1.现金股利
一般表现为每十股票分几元人民币,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里支出。如每十股分2元,换算一下也就是一股能够分到0.2元。假设除息除权日前股票收盘价位10元,那分完红后,股票价格就调整为9.8元。
2.股票股利
一般表现为每十股送几股,从企业的资本公积里支出。如每10股分2股,相当于每持有5股就能分到1股。假设股价原来也是10元,分完后,股价调整为10/1.2=8.33元。
无论是哪种分红方式,你都能发现,股价降低了,这时投资人再买入股票,股价很有可能“填权”,也即是涨到原来的价格,这样投资者不就立马能赚钱了吗。
另外,股息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比如之前的例子,假设你持有1万股,每股分0.2元,那总共能分到2000元。如果你在分红前几天买入股票的话,这2000元是要缴税的。
根据个税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一年以上的可以免税;持有一个月到一年之间的减半征税;持有不到一个月的全额征税。全额税率为20%,因此,如果你刚买入即将分红的股票,那必然持股时间不足一个月,这就导致你刚分到的2000元立马会缴纳400元的税。这样就太不划算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烦请点个关注。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