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基本不可能!

首先央行降息的消息是外媒的猜测消息。但是我们认为现状态下央行降息基本不可能。

首先:我国属于外向型经济

受疫情席卷全球的影响,国外经济、消费双放缓,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大多数企业也复工恢复生产了。但是我国属于外向型经济,现在国外订单都在削减、退单甚至根本就没有订单,所以目前现实的困难不是企业没资金生产,而是生产了也没有国际订单,只靠内需拉动毕竟有限。

第二:降息后资金会流入楼市

受最近两天外媒关于我央行周末降息消息的影响,A股房产板块股指拉升。仅仅是一个消息就让房产股指拉升,可见降息后大量“低成本”资金会涌入楼市,推高房价,这与我国“房住不炒”的选择相违背,也会变相提高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所以在没有出现更适合“低成本资金”流入的领域之前,央行不可能降息推动房价。

第三:降息不利于汇率稳定

本身随着美国无限量宽松政策的影响和G20防水5万亿,我国人民币就面临着汇率问题的严重挑战。现阶段下M2已经达到200万亿,而我国GDP还不到80万亿,也就是说现在人民币处于高估状态,再降息防水岂不是愈演愈烈?

第四:CPI过高

我们知道降息意味着“放水”,“放水”意味着购买力下降,也就是“钱不值钱”了,这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所以降息的前提是CPI不能过高,否则一旦降息放水势必导致“蔬菜、水果、肉类”这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现在物价已经很高了,放水后物价更高,CPI进一步上涨,那么降息除了造成物价飞涨、CPI上涨还有什么作用呢?

结论

当下为了应对经济下行,不一定非要降息放水,还可以提高财政赤字、还可以搞基建、还可以刺激消费、还可以发放消费券。

所以在经济结构、房价和降息的博弈中,估计降息这周末不会来了。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可能性不大,即使降息也有可能是选择性降息,如果只是降低贷款利率,利空银行股,如果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对股市整体还是利好的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为零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可能性为零。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本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非常大! 因为,疫情的发展已经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本身也有减负的迫切需要,周边国家大幅降息也为我国降息打开了空间。

这个周末,央行降息的概率有多大?

降息是一个最激烈的货币政策调整,我认为不可能。

降息新闻来自于外媒报道,本周末降息几无可能。

日前外媒报道央行正与商业银行商讨下调存款利率,目的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同时鼓励银行向企业和家庭提供便宜资金,一旦落实,将是2015年底以来首次降息。

但是央行未作出评论,可是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地产板块应声大涨,这给降息发出警告,那就是动用降息工具,有可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是房价上涨推升社会综合成本,有可能蚕食降息降低的实体经济成本,甚至还高于降息带来的成本下降,降息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实体经济的作用,反而因为地产的挤压实体经济生存空间更小。

最近高层会议再度提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之所以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在于疫病对经济的冲击,经济短线下行压力很大,2020年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制造业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对央行降息的争议一直存在,何况美联储直接把利率降到零,世界各国都在跟随美联储降息,央行确实面临一些压力。但是最近央行的表态令人难以评判,央行指出要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对冲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市场很难从央行表态中得到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指引,但央行降息不像美联储降息,更多的要服从高层的政策定调,

央行强调的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市场最大弊端就是利率传导存在阻力,即使降息也很难传导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降息负面作用客观存在

欧洲央行负利率政策,动摇了欧洲银行业的根基,导致德意志银行等一批老牌银行陷入生存困境,美联储降息到零 ,银行股价短期腰斩,对股市形成拖累,标普认为银行业将面临盈利能力挑战,将美国主要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降至负面。

国内央行如果下调利率,也会带来债券利率下行,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盈利下滑的尴尬,银行股价也存在下行压力,会拖累指数表现。

另外我国通胀较高,目前超过5%,基准利率是1.5%,是实际的负利率,继续下调利率,会进一步加重负利率,这对于银行的存款吸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引发银行存款减少,银行放贷能力就会下降,银行拿什么支持实体经济,

降息时间窗口

货币政策调整不能太过频繁,央行在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资金5500亿元。如果本周末降息,间隔只有半个月,除非经济和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否则是不合适的。现在经济秩序在有效恢复,股市虽然下跌,但比美股下跌要小得多,没有必要实施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引发市场担忧情绪上涨。

货币政策调整相隔一个月是最起码的要求,以便市场有一个观察的过程,央行真的需要调整利率,那么下个月的20号前 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20号是LPR基准利率的调整时间窗口,央行降息以后,就可以马上下调LPR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如果下个月不能调整利率,那么降息就可能进一步延后。

仅仅是PMI下滑,不足以让央行动用最强的货币政策调整降息,未来一周统计局将逐步公布经济数据,如果相关经济数据真的很难看,比如工业利润下滑很多,CPI 出现明显环比下滑,PPI继续下跌,是需要进一步评估4月份经济下行压力的,央行强调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可能存在降息概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