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源于2020.3.6日沙特与俄罗斯第一次谈判破解。

3.6日,以沙特为首的OPEC产油国组织与俄罗斯就原油限产协议进行谈判。这份减产协议3月底到期,按照外界的预期双方应该会达成新的减产协议,以减少原油产量推动油价上涨,这也符合沙特和俄罗斯两个原油出口大国共同的利益。

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双方就减产协议的谈判以失败告终。由此开始,石油价格大跌,周五传出谈判破解,周日跌幅就近10%。外界猜测双方不会任由原油大跌,新一轮的磋商很快就会到来,可周末沙特就放话增产,随即俄罗斯放出跟随增产的消息。自此以后双方“自杀式”扩产、降价正式拉开序幕,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破32美元/桶。

因为双方“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原油恶性降价实在让外人难以捉摸,外界才猜测双方可能心里各有“小九九”,外界的猜测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测一:沙特俄罗斯表面不和,实则“唱双簧”剑指美国

美国作为页岩油出口大国,近10年来乘着油价上涨的东风抢占了不少本应属于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市场份额。

按说美国页岩油并没有价格优势,成本是沙特成本的4-5倍,是俄罗斯成本的3倍左右。但是沙特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利用这一点一直把沙特当做原油价格调整的机器,所以之前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使的美页岩油有利可图,也趁机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而此次沙特俄罗斯“恶性”降价就是要把油价降到页岩油成本价以下,使页岩油彻底失去市场份额。

猜测二:沙特与美国联手,以石油价格战拖垮俄罗斯经济

前文说到,沙特是美国的盟友。因此美国可能在背后指示沙特与俄罗斯展开原油价格战,以此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经济。实际俄罗斯通过此次油价大跌每天大概损失1亿美元。

如果真的是这样,长期来看在原油价格上俄罗斯不占优势,因为其成本是沙特的2倍左右。

猜测三:沙特独抗俄罗斯和美国,意在稳固原油霸权。

石油是“工业血液”,谁掌控了石油霸权谁就具有原油定价权。反正沙特开采成本低、石油储藏量大,不怕长久战,只要牢牢掌控石油霸权以后有的是机会赚钱。

除了以上集中猜测外还有沙特王室之争、沙特降价意在摧毁“新能源”、俄罗斯抢占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等猜测,我们就不具体讲了。

反正作为局外人,所有的解释都是猜测,除了油价暴跌是事实以外。

结语

国际关系很复杂,一个石油问题在历史上就接连挑起了几场战争,至于真像,作为我们普通人猜测一下当做茶余饭后的话题聊聊就行了。如果深聊,再扯上疫情+全球股票+金价,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明白。

最后感叹一句:唉,世界很大,也很复杂。

另外,我还要说一句,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疫情蔓延全球了,各国经济活动放缓,原油需求下降,恐怕再想把原油价格重新推上去,有点困难了!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前期,欧佩克+谈判中,沙特正面同俄罗斯谈判,美国能源部在背后布了一个局,欲推出高达1200万桶的战略原油销售计划,准备继续对付俄罗斯与伊朗等国,通过控制油价打击俄罗斯等国的财政收入。当然俄罗斯只能拒绝减产了,不然就等于帮助美国KO自己。

美俄两大产油大户不减产,欧佩克当然也不会减产,这个时候谁减产就等于自动交出国际销售份额,等于自割地盘,所以沙特也不让步,同时宣布大幅增产并大幅降价,结果造成国际原油价格3月9日大跳水。而且欧佩克其他国家也是火上浇油,不少国家接着宣布增产,国际油价于是更加疲弱。

市场都在等着美俄双方表态,但是美俄双方不仅在中东问题与石油问题上掐的激烈,也正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激烈交锋,看看下图的美元卢布汇率日线走势图就清楚了。

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几乎对俄罗斯正在全面进攻,卢布近期大幅贬值,你们说在这种时刻俄罗斯能退让吗?俄罗斯态度也很坚决,油价下来最先死的也肯定是美国页岩油,因为美国页岩油成本太高,而且原油价格大跌之后,石油交易中美元的流动性将明显减少,对于美元输出不利,而当下又是金融危机档口,美国正急着输出美元转嫁债务危机,油价持续低迷当然自己也讨不到好处,所以俄罗斯坚决不减产,并做好了长期增产的准备。

而沙特此时尚觉得不给力,3月17日又将原油出口量升至历史新高的1000万桶/日。导致国际油价短线再次破位。再加上全球受卫安问题的冲击,国际经济增速下滑,全球原油需求量下降,所以油价继续疲软。

最后,美国有些慌神了,再这样下去美国页岩油企业就要倒闭了,原本美国页岩油成本在40美元左右,而且多数页岩油企业又是高负债,当前这样的价格对美国页岩油企业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而且又是在金融危机中,这还怎么坚持呢?

所以美国本周二有些服软了,公布美国至3月13日当周API原油库存-42.1万桶,预期293.3万桶,前值640万桶。想利用原油库存数据减少来哄骗市场,若在往日国际原油价格会立马冲高,但是这次数据一出来,全球市场连眼皮都没怎么抬,油价搞成这样,美国自己恐怕先搞砸了。

昨日伊拉克石油部长致函欧佩克,呼吁召集欧佩克+紧急会议,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华尔街攻击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不罢手,俄罗斯也是不会退让的,美俄与欧佩克三方就走不到一张谈判桌前,原油价格也就无法反弹。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原油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格自然受供求关系影响。

全球经济发展状况

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原油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运输、燃油发电、工业生产……不少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原油。

一般情况下,当全球经济复苏或繁荣发展时,原油需求量就会上升,导致油价上涨。当全球经济衰退或缓慢发展时,原油需求量就会下降,导致油价下跌。

原油库存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原油供给是否充足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原油库存充足,石油供给压力就相对较小,对油价的上涨就会起到抑制作用。

产油国政治经济形势

沙特、伊朗等产油国的地缘政治关系、经济发展速度、石油提炼技术变化、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原油的开采、提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原油的供给。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国际油价在随着我每一次敲字而下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后受疫情影响。中国刚开始疫情的时候,国际油价开始跌。但是当时很多人都抱有一定的期望,觉得疫情可能会在3月结束。(中国的疫情确实在3月基本结束了,但是谁成想,这国际上反而刹不住车了。)

第二阶段,俄罗斯不再减产,沙特开始打价格战,这对原油价格影响非常直接,暴跌30个点就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

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和第二阶段有些重合,国际疫情扩散阶段。先是日本、韩国,接下来是伊朗,接下来是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现在又紧张了起来。由于国际疫情的扩散,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经济衰退的问题。

在问这个问题的同时,题主还可以问类似的问题,如下:

  • 黄金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白银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铂金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钯金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铜铝镍铅锌锡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美股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国内股市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大豆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 比特币为什么跌了这么多?

所以,从这么多品种都在下跌的情况可以看出,国际油价的下跌是受当前大环境影响的。那就是疫情蔓延带来的全方面的需求下降的影响。

毫不危言耸听地说,经济衰退真的来了,只不过这个经济衰退是短期的问题,还是长期的问题。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实事求是的说,我没有经历过国际原油的研究和探讨,也只能是根据经济的一般规律,结合我的理解、判断,谈谈我的观点,免不了是纸上谈兵,不依为据,权做商讨、学习。

从经济规律而言,商品的价格是围绕商品的价值波动的。首先说商品价格不会永远脱离商品的价值。国际原油也属于商品之一,不外乎其此理。

那么说商品的价值,这个解释说起来太长,我用我认为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在获取商品过程中,所公认的付出。那么商品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相对货币表现形式。它的升与降就是我们所说的波动。

产生波动的原因不尽例举,幅度不尽相同,周期不可预知。

一般情况下,供需平衡与否是产生波动的最主要关系之一。这波国际原油降价不外于此。

至去年以来,国际经济就已经颓势尽显,各大经济体增长乏力,纷纷下调经济预期。作为原油商品,是经济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原、燃料之一,其需求势必下降,供需失衡,降价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泛滥,愈演愈烈,大面积停工停产,全球经济一片看淡,给这波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推波助澜。

加之,国际原油交易价格是以期货形式表现,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都心灰意冷,可谓:哀莫大于心死。

更为现实的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其表现令人望而生畏,美联储大幅降息,直至到零,股市跳水不但不止,而且出现有史以来一周两次熔断,更加加剧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趋势。

与此同时,不排除国际原油生产巨头之间明争暗斗,争夺市场份额,扩大产量,打击对方,使供需失衡加大。供需一旦失衡就必然产生价格上的倍增倍减的效果。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前景暗淡,国际原油需求预期骤降,恢复遥遥无期,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西方股市暴跌不止,几尽崩盘,而国际原油产量增长失控,有借机以价格战扼杀对方的迹象。几方因素叠加,产生剧烈共震,所以产生今天的后果。

以上就是我对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的看法,虽然说是纸上谈兵,也愿拋砖引玉,从中学习借鉴它山之玉。

国际原油为什么降这么多?

截至3月21日凌晨收盘,Brent价格为27.38美元/桶,WTI为23.66美元/桶。以当前的价格,1美元的波动幅度较大,因此隆众投研周永乐提示,短期不论涨跌,只谈风险。当下的主要逻辑是以时间换空间:1)疫情好转的预期时间;2)美国页岩油对低油价的承受极限;3)中国等石油消费国抄底买油的时间,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原油市场仍有回暖的机会。

从期货远期曲线来看,目前原油市场处于深度的或者超级深度Contango结构,这表明原油市场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情况也是历史罕见,主要是因为石油价格战下的供应和全球疫情下的需求在互相背离的轨道发展变化。

疫情待缓

全球疫情是原油市场最主要的矛盾。截至3月19日,除中国外,确诊人数超过1万的国家已经超过5个,法国已突破9000人,韩国已突破8500人。据BP 2018年的数据,除中国外这些疫情肆虐的国家石油消费总量合计超过3000万桶/天,约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30%。但事实上,疫情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并不是静止的。

事实证明,在疫情严重的国家,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全国范围内停止人员流动,付出的代价几乎是2月份全国居民停止石油消费。其他国家也正在慢慢学习中国的案例,因此全球的石油消费也面临着疫情的威胁。

理论上疫情并不能持续太久,中国在3月全面复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仍需要一定时间才到看到疫情的拐点,这便是需求端最大的风险。

疫情下的美国是石油需求的深井。即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最新数据显示,3月13日当周,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汽油需求仍处于正常的季节性增长中,但这并不与美国当下的疫情形势相矛盾,因为美国也正是在3月13日当周开始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汽油需求的短暂回升不排除是居家隔离前的准备行为。同时这也意味着,已经跌至23.66美元/桶的WTI仍要经受后续EIA数据的打压。

页岩油败退

供应端,石油价格战是这一轮油价暴跌的导火索。尽管在上一期的7日谈中,我们认为沙俄不急于结束价格战,两国都在较量自身对低油价的忍耐力 ,但最先承受不住的是第三者:美国页岩油。

美国目前已经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最新数据为1310万桶/天。从页岩油革命以来,其原油产量的不断增长,就已经种下了市场走向低油价时代的必然性。

在这个阶段,石油价格战的突发则会较大程度地打击美国页岩油。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高于传统石油生产国,页岩油革命以来,凭借资本的疯狂注入,页岩油打开了美国能源市场的新时代。但同时也埋下了深层的隐患:即高成本,低回报,债务高筑。油价暴跌成为压垮页岩油的最后一根稻草。3月9日油价开启暴跌的那一周,主要页岩油市值缩水50-90%,数十家生产商面临破产。

事实上,在油价暴跌之前,我们就已经推断,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峰值将会出现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初,暴跌之后,峰值的到来也可能早于预期。

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讲,页岩油的成长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就业、基础设施投资(管道,港口,油田设施)、消费等牵扯到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在美股的数次熔断中,低油价负担了很大的责任。因此,特朗普政府目前也正在寻求政府干预解决危机,包括政府收储,外交干预价格战;同时德克萨斯铁路委员会也在认真考虑削减原油产量,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相当于OPEC的作用,几十年来一直监管着Permian地区的原油生产)

因此,作为全球边际供应,美国原油产量的削减将会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但目前,计划削减多少尚无定论,仍需要时间的进一步确认。

低油价下,战略储备需求增加

在油价剧烈波动的时期,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贸易流动变化有助于全球市场实现平衡,但有研究表明,这种石油市场自身的免疫系统通常会在油价暴涨或暴跌后的1-2个月产生效果。比如,在油价暴涨之后,原油买家多以观望为主,因此贸易流动相对减少,起到抑制油价的作用;而当油价暴跌后,原油买家则会在适当时候抄底买进,支撑油市。

本轮油价暴跌的过程中,油轮市场的热度表明,原油买家已经在准备抄底。但事实上,在价格战和全球疫情需求下,能够抄底买油的国家并不多。

在《油价暴跌,中国为石油储备抄底了吗》一文中,隆众投研认为,在国内复工之后,港口库存开始出现下降,同时中国海上浮仓库存也在下降,中国正在以时间换空间,准备抄底买油。此外,据Kpler,中国空载船数量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船前往波斯湾,墨西哥湾,预计4月载油归来,4月底甚至5月、6月到达中国港口。

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中国以外的石油消费国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有空间收储。据Kpler,全球运输中的原油正在下降,但同时全球浮仓库存明显拉升。这意味着,类似于法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等疫情严重的国家需求受损,原油库存较高,无法接纳海上油轮。

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要求能源部购买原油填补战略储备,缓解油市供应压力,但隆众投研周永乐认为,正如上文所说的,美国的需求压力才刚刚开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