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其实早已开始衰退,只是不明显,从美贸易保护主义、美联储大量的宽松货币政策就能看出美极其不自信,只能通过行政、财政手段维持国内股市和经济暂时的向好表现。

而此次疫情全美肆虐,刺激股市三次熔断,各路资金从股市抽撤则揭开了美衰退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迹象一:美股三次熔断,“牛市”终结,步入“熊市”

自疫情肆虐以来,美股半个月内熔断三次。美联储为挽美股颓势,先于3.3日降息50个基点小试牛刀,可市场反应并不买账,依然无法止住美股暴跌。于是,3.16日美联储直接出乎意料的亮出底牌,先宣布降息至0-0.25%进入0利率时代,再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似乎在向投资者说:“放开手干吧,我们义无反顾救市”。但是当天美股开盘即再次熔断。

不知道美股继续暴跌,股指一降再降之后,美联储是否还有“王牌”可量。也许接下来美联储只剩负利率和更大的QE可用了。

(图:3.16美三大股指再次熔断)

迹象二:为了“硬扶”经济,不惜懈怠防控

对比中国的严防疫情扩散不同,我国采取“以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发展”的防控思路,平衡经济与防控的关系。不惜“限工、限产、限行”一个月来换取经济以后的长期发展。

而反观美国,美政客一边安抚民众“无需过多担心疫情,新冠可防可控”,一边与经济学家商量保住美股、保住经济的策略。很明显美当局试图以“疫情换经济”,既是对民众不负责的表现,也是对本国经济不自信的表现。

从以上两点我们看出:不管是美联储在救市措施还是美当局在疫情防控方面,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

但是,此次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影响都是一样的,不止是美国,包括欧洲亚洲等主要国家的股指都在下跌,菲律宾今天直接中断了股市、债市、期货等资本市场的交易。

因此,此次疫情对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是沉重打击。但是美国作为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制定者和主要维护者已经过了70余年的高速发展,所以一时的影响并不会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动摇,衰退是缓慢的。

另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迅速拉升经济。所以美国在疫情之后是不是还有提振经济的“王牌”?我们将拭目以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这次美股爆跌会不会成其衰落的开始?个人认为不会,相反可能成为美国制造业复兴开始,而且,从种种迹象显示,此次美股爆跌的幕后推手就是美联储,理由是:

一、此次美股爆跌源自于投资者对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恐惧以及石油价格大战对美国页岩油债劵变为拉圾债的担忧。而这两个因素于美国而言并不是致命因素,全球对美国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有信心的。沙特以每桶25美元的价格向全球大量销售石油,此举应该得到其铁杆靠山美国的允许,并且美国正在削减石油产量,大量增加石油储备。

二、美国股市经历了十年的牛市,美国股票的估值至少被高估40%,向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需要有一种猛烈的方式来修正,现在机会来了。美联储第一紧急降息50个基点,无疑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就是"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从而导致第二次熔断,事隔没有多少天又下猛药降息100个基点至零利率,引发第三次熔断。难道美联储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显然不是,而是有意而为。

三、美股根本没有爆跌的基础,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变坏,消费依然温和、企业盈利状况良好,就业率依然很高,企业和个人债务率合理。在全球美国是经济最为健康和增长情况最好的国家。但出乎美国预料的是,经过美联储几次降息,宽松的货币没有流出美国,股市流出的资金也没有流向新兴经济体,反而推升了美元指数,美元兑其他货币越来越强势,大量热钱正涌入美国。对美国而言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打压股市,将热钱导入实业。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美股爆跌固然有估值修复的要求,也有美联储火借风势的刻意打压,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将热钱导入实体或逼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抄底。至于说会导致美国衰落,那纯属无䅲之谈。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美股可能不是衰落的原因,但是美国处理新冠疫情的态度和拖延会让美国衰落。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以哪个时间点作为起点。

美国是现在世界第一强国,不管经济领域,科技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到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跟他进行竞争。

但是这次新关疫情确实带来了变化,美国对疫情的消极处理全世界对这个超级大国失去了信心。从这一刻开始,很多人都觉得美国好像不太行了,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处理的好。更多的是从心底种了一颗种子。而实际层面美国什么时刻才能说衰落,还不好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的衰落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美国股市暴跌,一方面因为美国四2008年以来股市已经上涨很多,而实体经济的增长,并没有跟随股市的脚步,所以股市已经有大量的泡沫里。

第二方面是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市场认为美国的新冠肺炎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并不是很乐观,所以选择落袋为安。

第三方面原因,是3月15日美联储的这次意外降息100个基点,这是1982年以来,美联储降息最多的一次。并且还附带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突然两个炸出来,一下把市场都吓坏了。

但是美股的衰退并不会让美国有明显的衰落。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是爆发地,但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反而是新兴市场国家。这次冲击应该也会类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衰落的。多冲击几次后,当产业转移,资本转移后,美国的衰落是无可避免的。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首先,美国不是股市支撑的国家,美国是美元和军事霸权支撑的国家,股市对于美国来说无足轻重。目前美国人最怕的是美元贬值,美元一旦贬值,美国经济和美军将同时走向崩溃。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美国不是股市支撑的国家,美国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军事、科技、教育、跨国企业都在全球处于超强地位。

论常规军事实力,美国一年军费开支是后面十个国家的总和,论科技实力,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远超其他国家,世界上大部分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也还都在美国人手里。教育上,全球大学排行榜前十位大部分都是美国大学。

中国虽然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但世界两千强企业美国美国有575家,领先中国的309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还远不如美国,企业规模上来了,但竞争力、在产业链上的地位还不如美国企业。

美国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和硅谷为代表的科技业全球知名。金融业是经济的润滑剂,作用是资源配置,美国经济的发展从发达的华尔街获益很多。但不能说是股市支撑的国家。

这次美股暴跌幅度很大,但也要注意到欧洲国家股市跌幅比美国还大。说到底是金融市场怀疑西方国家的小政府制度,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公共危机时,权利和能力有限,担心疫情得不到控制,使得经济受到较大冲击。

美股暴跌如果引发美国企业债大量违约,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进而使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衰落则是另一回事,美国的地位相比二战结束时,或者冷战结束时,已经衰退很多。当年美国GDP曾占到世界的56%,现在是24.8%。美国的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美国的相对地位肯定会继续下降。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次美股暴跌会不会成为其衰落的开始?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都说美国是股市支撑的国家,这一点表述不是非常的准确,美国应该是一个金融驱动的国家,科技发展的国家,而不是简简单单股市支撑的国家。

我们都知道华尔街掌握了全球的财富,所谓股神就是巴菲特在美国,而且美国当前拥有世界上黄金储备量排名第一,其中有其他各个国家的黄金,将其他各个国家与美国联系到了一起。

美国是金融驱动的国家

美国的股市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所谓的投资大神都是来自于美国华尔街,同样美国掌握着全球的金融,任何一个国家的一举一动在金融方面的表现,都与美国经济密切相关。

而且目前我国持有美国国债全球第一,日本排名第二,所以说很多人希望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其实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持有美国国债的相应国家的金融。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股市下跌的过程当中,欧美其他国家的股市跟随下跌,多次盘中熔断,并要求禁止做空,其中亚洲国家的股市包括韩国股市盘中暂停交易,菲律宾金融市场关闭。

虽然我国股市下跌的力度不是非常的强劲,但最重要的是我国股市本来就在地上趴着没有起来过,实际上下跌的空间有限而已。

美国有没有进入金融危机

刚开始由于我国疫情影响严重,大家深切的感受了危机意识,但当前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从危机意识当中慢慢消退。

其实当前国外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以美股为代表的股市出现连续性暴跌,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次熔断,股神巴菲特亏损幅度超过10%。

特朗普先生紧急救市,连续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开始给公民提供帮助。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美国10年一度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到来了,但这次的金融危机远远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更加深远。

就像欧美国家并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到目前恍然大悟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向我国进行求援。

而当前我国的大众正如前期的欧美国家的公民一样,并没有意识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或许当金融危机蔓延到个人身边的时候,只能亡羊补牢。

综合来看:受制于疫情的影响,美股连续暴跌下跌幅度高达34%以上,美股刚开始暴跌第1次熔断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金融危机开始规避风险。

而当前美国影响之下的欧洲多国股市出现暴跌,以及连续性垄断,紧急降息之后再度禁止卖空,未来欧美经济将进入漫长的金融危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