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政府及相关部门听从某些“砖家”的建议,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禁止农民散养生猪,进行试点,并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后对民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农民,既买不起,也吃不上猪肉。

对于禁止农民散养生猪的地区,实行成立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或者企业建立大型的生猪养殖场,然后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养殖,统一进行排污处理。禁止农村散养生猪确实让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应的也减少了生猪的养殖数量,加上近年来非洲猪瘟和新冠病毒的影响,为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我国猪肉进口大幅下降,导致市场上的猪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

以前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农村大部分人家都会杀年猪,制作腊肉,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杀猪饭了,现在回想起来,口水直流。而现由于农村不能散养生猪,加上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回家后,新建的房子没有了养猪的场地,自然而然,过年也就只有买肉吃了,再没有以前杀年猪那种热闹氛围了。

现在的新农村改造以及马上开始实施的乡村振兴,让农村散养生猪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眼界变得开阔,环保意识加强,都想有一个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无论国家是否禁止农民散养生猪,这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猪肉价格不断飞涨,生猪出栏数量被部分养殖集团所控制,导致很多农民吃不起肉。目前应该解决的就是如何扩大养殖规模,控制猪肉价格,让所有人能够吃得上既便宜又安全的猪肉。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入不敷出,别说买猪肉了,买菜都成了困难。希望国家能够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把猪肉价格打下来,让人民群众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欢欢喜喜过一个新年。

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影响非常大,你看看现在市场上猪肉价格,由于受非洲猪瘟和一些地方政府前期搞农村农民禁止散养。一些小规模养殖户纷纷关停,使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老百姓已经望肉兴叹,直呼吃不起。

七八十年代,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养有一到两头猪,吃的是糠和菜叶,红薯叶青草等,一年下来猪粪用来种菜种粮,猪大了可以卖给国家,也可自己屠宰,哪时的猪肉肥肉肥得流油,瘦肉松脆可口香喷喷非常好吃,不像现在的猪肉瘦肉硬如铁,肥肉没点油,买到不好的肉还有一股骚臭味。由于后来化肥的推广,猪粪等农家肥渐渐退出农田施用,再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数人家住进了高楼新房。养猪的人也少了,再加上搞农村环境整治,禁止农户散养生猪,现在几乎一个村几乎没有了养猪户。

如果要想让城乡居民吃上价廉物美放心肉,就要大力鼓励和扶植农民养猪,不能听一些砖家的言论,更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只会增加行业垄断。只要不养在村民集中区,和污染水源地,农民养猪既可增加收入,有可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猪多了肉价也会降下来,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以上个人观点,请师友们评价论。

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谢谢!这可能是某些不切实际的专家提出耒的,我认为很盲目,不科学。中国必定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农民要以多种经营耒维持生计,包括种植、养殖、外出打工。农民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巳的吃住,包括口粮、肉、油,这些要靠自已养殖,因为农民是这些食物的产家,而不是买家或主要的买家。他们养殖的目的多半是自给自足,有剩余部份才会出售。对农民养猪问题不在于禁止,而在于教导他们科学合理的去养,提倡卫生,不乱放,粪便收拾干净,消毒,卫生防疫措施要跟上。不要搞极端,而是要合理安排,教导农民以科学的态度发展农村传统养殖,加强卫生防疫,这才是结合实际的措施。相信农村农业部的领导们是会结合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三农的政策,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首先,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吗?好像没发过此类文件?!再说以户为单位的农民要养那么一两头猪,国家禁止得了吗,国家有必要为此颁发文件,派出工作人员去禁止吗?

现在农民没养猪,纯粹是市场及技术原因所致。说市场原因,农民沒种田,没粮食作饲料,买饲料是不合算的;农民外出打工,没人工在家养猪,请人养不合算。说技术原因,像非洲猪瘟这样的疫情来了,农民对付不了,血本无归。

农民不再散养猪影响有多大?可以用全所未有来形容。中国人以猪肉为主要肉食来源,自从农民散养猪破产之后,猪肉价格翻倍地涨,己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国家不禁止,散养户都不想养猪了,根本谈不上禁止不禁止。

在过去,农民几乎家家养猪(一至两头猪),其目的就是聚两个零花钱。过去农民的收入全指望土地上的收入,生活是最低质量。农闲没事做,就养猪、养鸡鸭、养羊等(但量少)。就是把剩余的杂粮,剩饭、地里的草及庄稼的叶子累积变成可卖的肉,以零聚整,贴补生活所需。

后来农民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家家养猪的现象也随之消失了。再有养猪的都是养猪专业户,规模多在20至100头之内,这就是所谓的散养户了。其实,这些养猪户也很少,在我们5000多人的行政村里,只有几个养猪户,最多也就养了七八十头猪。一年出栏的猪不能超过500头,在过去家家养猪的情况下,我们村每年要出栏一千头以上。过去猪肉的消费量又低,所以猪肉的价格很低。现在猪的病多,散养户的预防措施不及时到位,很容易倒圈亏本。所以,散养户也不敢多养。

所以,目前国家支持大规模现代化养猪场。我认为大型养猪场建多了,猪的存栏量多,肉价自然会降的,再说国家肯定会想尽办法控制猪肉价格过高趋势。目前肉价高的原因主要还是供不应求的问题。我只记得李克强在去年曾说要大力鼓励农民养猪,没听说要禁止农民散养户养猪。如果有肯定对民生有影响。我想国家暂时不会这样做的,主要是农民不想养猪,风险太大。

如果国家禁止农民散养猪对民生影响会有多大?

这就好比是一片汪洋大海没有了大江大河的注入,早晚会成为一汪死水。国家假如真真正正禁止了农民散养户养猪,那就会形成垄断的市场,老百姓只有望猪兴叹和望肉兴叹了。

俗话说得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一头猪就是一个小银行。”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粮食和猪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好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在现在人们把种粮和养猪作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那些在家留守的,或者是那些没有手艺的,也或者是那些不能出去打工的,在家里养一些猪🐷就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假如国家禁止这些散养户继续养猪,他们马上就断了经济来源,甚至还会成为国家的负担。

在前些年兴起的“崇洋猪”(外来品种如新美系、法系、丹系、加系等等),我国原有的地方品种猪很快就消失了很多。虽然外来品种对我们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是说外来品种就是完美无缺。所以这对我们保护地方品种猪也是一个很不利的条件。一些地方的散养户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养殖地方品种,以防止地方品种的流失,这是规模化养殖场和集约化养殖场所不能媲美的。

再说农村散养户在我国整体养猪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农村散养户每年提供的生猪出栏数大约占到4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假如将这一部分砍掉的话,我国对猪肉的供求比例还会拉的更大,猪肉价格还会更高,老百姓更加吃不起肉。

所以,国家禁止农村散养户养猪对我国的经济还有老百姓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又不利于地方品种的保护。这是我个人观点,也许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同样希望帮助到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