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我个人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喜勿喷。副职领导架子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要对付这样的领导,貌似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吧?除非你是一把手,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是一把手还吃不住一个副职?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先要做好自己,你觉得副职领导架子大,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作为领导架子大了你又能如何,安排的工作你不做吗?如果看不惯又或者干不下去,直接辞职或者调离岗位不就行了吗。我们遇到事情要先考虑下自身的问题,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能力提高了,他能把你吃了?
我觉得现在你不应该去考虑怎么对付这样的领导,你应该考虑怎么端正你自己的态度,首先作为下属,就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你想有一天你当一把手了,他还能在你面前摆架子吗?我们要认清现实,形势没有别人强就得低调,脚踏实地做事。
一个人如果整天看谁都不顺眼,把时间浪费在了勾心斗角上面,那还有心思做工作,学习新技能,提高自身素养?所以,你要考虑自己为什么当不了领导,然后努力奋斗,等你成为他领导那天,这就是最好的打脸方式!
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大概是在2009年,我们县招商局有一位副局长,牛逼哄哄的,架子很大。新来了一位女局长发现这个问题后,只用了3招,就完全浇灭了那位副局长的嚣张气焰,变得老老实实了。她的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招:工作上架空他
老局长在位的时候,那位牛逼哄哄的副局长分管两个最重要的股室,分别是办公室和财务股。新来的女局长发现那位副局长架子很大的事实之后,马上宣布一个月之后重新调整领导的分工。
一个月之后,女局长召开班子会议,办公室主任列席作记录。女局长充分利用民主集中里的“集中”二字。不容分说,把分管办公室和财务股的任务交给了另一位副局长。
然后,把最难做的安全生产、扶贫工作交给那位架子大的副局长。他说他不同意。局长说,你可以保留意见,可以向组织反映,但是要先执行。哈哈,其实他最后也不敢向组织说这个事。
第二招:经费上控制他
那个年头,原则上单位可以让副职报销一点上下班的车辆燃油费。那位副局长有一辆面包车。而另一位副局长家里离单位近,也没有买车,都是走路上下班的。女局长上任以前,那位副局长每个月都要报销400块钱车辆燃油费。而另一位副局长一分钱不报的。
女局长上任后不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都要她签字嘛。于是,她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宣布,从今后往后,副职一律平等,谁也不能报销私家的车辆燃油费。
另外,不经过她的同意,单位里谁也不能在外面吃饭签单,否则谁签谁自己买单。还有,到指定商店拿办公用品,一律只能由分管办公室的副局长去拿。
第三招:生活上远离他
10多年前,县直部门兄弟单位之间、乡镇和县直单位之间、单位领导班子和一些分管的县领导之间,难免要吃些工作餐之类的。
女局长上任后不久,凡是有这样的集中活动,都不叫那位副局长参加,也不允许其他人叫他一起参加。总之,工作之外的生活,把他排除在外。
就用这三招,那位原来牛逼哄哄,架子很大的副局长,完全没了脾气。毕竟,你再牛,也是局长的手下吧,对不对?
话说,你认为那位女局长的做法对吗?
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架子大,大得过你手中的笔吗?听这话,好像你还心虚似的,难不成你有把柄在对方手里?如果没有,你怕什么,架子再大也是个副职。正职想收拾副职,不是吹牛,十个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组织提拔使用干部,不是随便糊弄人的。你能到这个位子,首先肯定有领导支持你,否则你也当不了一把手。只要你把这条线维护好,取得领导的足够信任,你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梳理单位内部人员和结构。
对于可以为己所用的人,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并尽可能地督促他们干出成绩。
对立场不坚定,尚在左右摇摆的,冷静观察,伺机寻找机会分化他们,可以使用的用起来,用不了的冷处理,丢弃一边,让他们猜不透你的想法,自己主动找上来端正态度。
对于那些明显是在和自己作对,不是一路的人,包括副职,该收拾收拾,绝不手软。手里用好三个武器就行:
第一,开会权。对于单位的三重一大事项,一把手有开会召集权,什么时候开会,开会强什么议题,一把手收了算,副职不听教教,直接把他的议题晾一晾,除了事情又唯他是问,绝对有效。
第二,签字权。人、事、物三项签字权先行回收,涉及到对方的先放一放,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几次搞下来,对方就知道什么意思,以后想不卖乖都不行。
第三,人事权。不买账的副职,用的人一概否决,甚至还把你的左膀右臂调离、边缘化,而对和自己配合好的副职,放权使用干部,营造一种导向,分化对方阵营,久了他就成了孤家寡人,还拿什么架子?
正职之所以是正职,就是因为手上有这些优势和倚仗。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不管体制内外,都讲究一个秩序,要求下属服从命令听指挥,只有这样,一个系统或单位才能转得顺。没有哪个领导喜欢长反骨的下属,会纵容下属和正职对着干,这符合规矩。毕竟,领导也是从副职一步步干过来的,试想,如果他是正职有副职和他对着干,他会作何感受?
所以,但凡又单位出现副职和正职不对路的情况,只要这个正职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上级要调节矛盾梳理问题,一般都会把副职调走,而不会动正职。副职再横,最后多数是灰溜溜离开的命。这是组织用人的基本原则。否则,就是对自己使用干部正确性的否定。
明白了其中奥妙,聪明的副职一般都不会和正职作对,而是主动配合工作,争取干出成绩,把领导送走,自己才有机会,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抬轿子。
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分管不主管。在职场生存,这是任何人都要明白的道理。
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这个问题我认为在一般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并不鲜见。本人以自己既当过副职又做过正职的切身体会谈一下看法。一、任何班子成员首先要象打扑克一样分清“大小鬼与红五星"。领导成员你在下面群众眼中是某领导,在班子内部每个副职都只是一名群众,正职就是“红五星",是留压“大小鬼”的,不管副职能力大小,所分管事务方面权力大小,副职就是副职,必须在正职领导下工作。否则,你这副职结局大多是不会太好的。二、副职各施其职,切忌不要横向拓展自己的权力空间。副职你只有干好你所分管工作和向一把手负责的权利,其他副职的工作人家没请你协助,千万不要"侵权",请你协助的也需三思,必要时要向正职口头报备一下。否则可能吃力不讨好。三、对经常越权甚至替代一把手权利的副职,其他副职最好别去管并少议论,尤其不应在下属群众中议论。你只要干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就行,如他“侵犯"了你分管的领域,一般也不要正面冲撞,可及时与正职勾通请他妥善协调解决。你始终要相信,只要他经常越权或凌架于正职之上,对于其他副职就是一言不发,正职也一定会找机会“收拾"他的。正职如果也"收拾”不了这个副职的话,只要是正职的上级还不想拨动这个正职,上级也一定会帮助这个正职一起“收拾”这个副职的,试想还用班子中的其他副职动脑筋吗?不过如果提这种看法的人是一名普通群众,那你最好还是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只要他没有“侵犯"到你个人什么,还是少管闲事为佳,实在要管的话可向你认为信得过的上级领导人反映一下就好。
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副职可视为职权范围内的二把手,这是个需要玲珑谨慎的角色。题主说副职领导架子很大,把自己当一把手,那他正走在作死的道路上了。请搬个板凳吃瓜等看戏就行了。
古往今来,二把手都是敏感的职位。如果不懂进退,不懂收放之道,基本上都是前景不妙的结局。那些能在副手位置上干出名堂,或者顺利转正职的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人才。因为副职作为一把手的助手,既不能引起正职的忌恨,又要把下边人管服,这需要高超的职场智慧。
作为二把手,最关键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没有任何可质疑的铁律。一旦被一把手认为有僭越之心,那就形成尴尬的情势,往往遭到打压黯然出局。
副职还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手段。如果副职的业务能力不足以镇住下属们,那他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打酱油领导了。
副职的职责一般都是协助正职进行管理,同时分管某项具体业务,起到承上启下协调执行的作用。虽说为了完成工作需要在下属们面前保持权威,但如果真把自己当一把手,有这类摆不正位置的愚蠢举止,估计很快正职领导就会出手让他吃瘪了。
作为下属,一般不建议去挑战领导,因为不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有辗压下属的职权。所以,以我的个人经验,给出以下三条意见供参考:
副领导对题主并无冲突。这种情况下,虽然看他牛逼哄哄装老大很不爽,但没必要去招惹他,让自己处于风险之境。他这样拎不清自己位置的作风,早晚会遭到正职的严厉打击。至于以后他的下场,我们只需冷眼旁观就好,不要过多参与即可。
副职的领导方式影响到题主的工作。假如他的强横已对题主产生了一些困扰,那确实应该早点让他吃点教训。我建议采用捧杀的办法,在私下场合多多对其吹捧抬高,以让其更快膨胀而亡。切忌不要正面硬刚,会让自己白白吃亏。
副领导把自己视为对头。这种情况下形势比较严峻,必须主动做点工作来扭转局面。一方面表面可隐忍示弱,以骄其志;另一方面暗中与正职领导多多沟通。注意沟通中要给副领导上点眼药,让正职无法容忍副职的政治挑衅,比如可以多头汇报让领导间产生分歧;同时多联络那些不满副职领导的同事,只要正职对副领导有不满之心,关键时候就可以联合对副领导逼宫抵制。
总之,一个内心膨胀摆不正位置的副职领导,已完全踏上了作死的道路。题主如果与之没有太大冲突,可以保持低调,坐观其自取灭亡。假如自己遭到其不公正的对待时,可采取一些权谋手段进行反击。千万不要直接对这种骄狂的领导当面挑战,这样会遭到他极端的报复。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留言。我是职场本纪,笃行职场十几年的管理人士,关注我分享更多职场智慧。有个副职领导架子很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怎么对付这种领导?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一个领导,不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初心,真的把自己“当领导”,不仅会表现出架子大,还会借助权力优势到处伸手,或故意抬高办事门槛,或故意拖延办事流程,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与“高效低耗”的服务理念格格不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副职领导,该如何对付呢?
正职要“对付”这样的副职,只要动用“权力杠杆”,就可以立马奏效。我们单位有副职领导叫胡莱,分管后勤工作,已五十多岁。正职是刚“空降”来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小年轻”。胡莱玩起了阳奉阴违,一以贯之的摆架子,耍游戏。
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单位业绩较好,受到了主管部门的表彰。在年底的会办会上,正职提出考勤工作可以进一步人性化,不要和员工太较真。胡莱不同意,并扬言要把签到设备给拆掉。
正职也没有勃然大怒,只是笑笑,说道那就听大家的。春节后,胡莱的办公室挪到了工会,分管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胡莱在老同时面前,点头哈腰,笑脸相迎,架子立马全无。
员工“对付”这样的副职,对照规章制度,先礼后兵,也会有明显效果。有一年,年底结算增量绩效工资时,分管结算的副职领导,将我做的一项工作漏算了,导致我少拿了300多元。我与他交流后,他明确表示漏算了,但答复我,今年已算好,下年度补漏。
我继续与他和声细语,现在是结算公示期,发现错误就应该纠正。他又强调,重新结算工作量会很大,因为绩效工资的总盘子是固定的,给我增加,就要有人减少,并请我理解。
我觉得副职纯粹是在摆架子,认为他好像是一把手了。于是,我去找正职,请他评理:给员工算工作量,漏算了,而且还在公示期,该不该改正?正职脱口而出“该”。于是,我向正职说明了事情的原诿,正职当着我的面,打电话给副职,让其为我重算。
哪知,我再去找副职时,他居然继续摆架子,说他已答复过了,下年再说。我问了他三个问题:1.工作量该不该加给我?2.该我钱,现在被无故分给他人了,我该不该要?3.公示期发现错,该不该纠正?
副职无言以对,从口袋里摸出400元,要给我。我说,公事公办,你个人的钱我不要,但你可以让会计转帐给我。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表明我并非得理不饶人,而是给双方一个台阶。
从此,这位副职再也不在我面前摆架子了。
如何“对付”业务单位中,这样的副职呢?去业务单位办事,遇到这样喜欢摆架子,变相示意他权力大的副职领导,也是经常的事儿。
由于工作需要,有一阵子需要和某局的食品科打交道。这个科就二张办公桌子,按照惯例,我肯定是找坐在后面的那位。交流得知,后面的姓仲,前面的姓秦。
在与仲科交流的过程中,坐在前面的秦科不断插嘴,我就感到有点蹊跷。过了两天,我组织了一个饭局,与仲科进一步交流。了解到秦科之前是正科长,由于个人原因被降为副科长;仲科原来是副科长,现在被提升到正科长。
相处一段时间后,仲科主动告诉我,说秦科喜欢摆架子,有时侯手会伸的很长。果不其然,我第二次去他们办公室时,秦科开口了,说他那年订报纸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问我能否帮他解决几份?
我说让我回去查点下,如果还没有订肯定订。我把这事告诉仲科后,仲科说他也没有请我订报纸,不理他。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只有一个正职。对付架子大,自认为权力大的副职,赢得正职的理解支持是个法宝,适时运用规章制度,也会有良好的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