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看你对篡位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如果拿王莽举例的话,那就太多了,而且王莽算是最文明的篡位者,因为他几乎没有使用强迫手段,时大家一致通过并推举出来的,因为西汉末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当皇帝,在皇位出现真空时,人们认为王莽做皇帝最合适,于是第一位民选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汉元帝死后,皇位传给了儿子汉成帝,汉成帝无子,两位兄弟刘兴和刘康都死了,但是两个弟弟都有儿子,于是汉成帝过继了刘康之子刘欣继承皇位,刘欣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只做了六年皇帝就死了,也无子。于是刘兴之子刘衎继位,成为汉平帝,谁知汉平帝也短命,五年后去世,还是无子。这样皇帝位置就出现空缺,汉元帝之下,已经没有直系亲属,再往上追,就追到了汉宣帝刘询那里去了,但是古代继承是有严格规定的,继承关系只能出现在五代以内,五代以外,形同异性,只能算同族,没有继承权。也就是说,没人有权利当皇帝了。

最后刘氏宗族和朝中大臣掂量再三,便推举名声好得一塌糊涂的王莽当皇帝。连班固的《汉书》都不得不感叹,这是天意,人力是无法阻止的。如果这都算篡位的话,那历史上篡位的皇帝能让你数到眼花。

下面我就列举一下历代靠篡位当上皇帝的二十一人,但需要说明的是,篡位的可不只是这二十一人。这二十一人是站在历史主线位置上的关键人物。这里不包括父子、兄弟、叔侄之间,没有改朝换代的内部篡夺,也不包括那些没有站在历史主线上的割据小王朝,如果都算上,那可就太多了。

第一位篡位者,周武王姬发

他是商朝大臣,最后干掉自己的主子商纣王,登上王位。这不是我说的,人家伯夷叔齐早就说了,而且武庚之乱是得到广泛支持的。历史上有关武王伐纣是不是篡位一直都有争论。

很多人认为,正是武王伐纣开了个很坏的头,所以周朝的诸侯国中,弑君篡位的层出不穷。司马迁就说过,"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二位篡位者,楚霸王项羽;

无论如何,楚怀王(义帝)算是天下共主,项羽暗中令英布等人将其弑杀。是无可争议的篡位者。虽然司马迁对项羽大加赞赏,但是不可否认他杀死义帝自立这一事实。

第三位篡位者,新朝王莽;

这个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位篡位者;光武帝刘秀;

先不要急着喷,严格地说,刘秀还真的是篡位者,因为当时的皇帝是更始帝刘玄,比刘秀的皇位更加名正言顺,而且刘秀本身还是更始帝刘玄的臣子,刘秀与绿林军联合,逼死了先主更始帝刘玄,按照前边的理解,也应该算是篡位。

第五位篡位者;魏明帝曹丕;

曹丕篡汉,逼迫汉献帝禅位,甚至连老爸曹操都受牵连,也被骂成篡位者。

第六位篡位者;晋武帝司马炎;

情况与曹丕差不多,算是报应吧,曹丕怎么夺的别人江山,别人也有样学样,篡了曹魏的江山,同样,司马懿也跟着挨骂。

第七位篡位者;武悼皇帝桓温;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司马氏也难逃被篡的命运,桓温灭东晋建立桓楚政权。

第八位篡位者;宋武帝刘裕;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桓玄很快也重蹈覆辙,被大将军刘裕给算计了。不管是真是假,桓玄名义上是接受晋安帝禅位得到的江山,而且刘裕也是认可的,还受到了桓玄的重用,结果刘裕干掉桓玄,自己当了宋朝皇帝,你没看错,就是宋朝皇帝,为了和赵匡胤的大宋区别,历史上称之为刘宋。篡位不只是存在于大臣与皇帝之间,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篡夺也是家常便饭,刘宋是典型代表,短短五十九年时间,换了十个皇帝,一半以上是弑杀篡位。

第九位篡位者;南齐高帝萧道成;

刘宋顺帝刘准禅位给萧道成,刘宋灭亡,南齐建立,同年顺帝刘准被萧道成弑杀于丹阳宫。

第十位篡位者;梁武帝萧衍;

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朝梁建立。

第十一位;陈武帝陈霸先;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南梁敬帝萧方智被迫禅位给陈霸先,南梁灭亡,南陈建立。后被隋朝杨广攻灭。

第十二位;北齐文宣皇帝高洋;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第十四位;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第十五位;隋文帝杨坚;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第十六位;唐高祖李渊;

义宁二年(618年),得知炀帝遇弑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第十七位;后梁太祖朱温;

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后梁建立。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

第十八位;后晋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第十九位;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周朝,史称后周。

第二十位;宋太宗赵匡胤;

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第二十一位;宏宪帝袁世凯;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曹操远胜王莽!

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谋朝篡位起家的皇帝除了王莽,还真有不少个,例如鼎鼎有名的曹氏家族,司马家族,南朝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一脉相承的篡位,北朝的宇文泰(宇文护)、高洋、杨坚,五代十国的朱温、郭威、赵匡胤、李昪。

第一个谋朝篡位成功就是王莽,不过由于他自己举措不当,最后身死国灭还身败名裂。

最后一个谋朝篡位成功的是赵匡胤,因为他手段了得,让他的王朝延续几百年,后人看到他就是白莲花。

这些篡位着对待前朝最好的,还是王莽和曹丕、司马炎,往后是一蟹不如一蟹,把赶尽杀绝斩草除根演绎的淋漓尽致。

个人认为这些篡位者中,最凶残的就数李昪,其他篡位者要么像曹丕司马炎那样,给个封爵,派人监视你,老实本分就不找你麻烦,要么像刘裕萧道成之流,杀光杀静,人死如灯灭也一了百了。但李昪篡位后,怎么对待前主子的,他把老杨家男女老幼迁居到海陵,圈禁到永宁宫,严兵把守,阻止外人出入,就是把杨家的人圈养起来,禁止和外人接触,这样囚禁十几年,直接导致他们变成原始社会,男女自为匹配,老百姓们听说后都很可怜他们。

到后来,周世宗郭荣南征,下诏安抚杨氏,李昪的儿子李璟担心郭荣利用杨家,就派人把圈养的杨氏全部诛杀,力大无比能够日行三百里的杨行密英雄一世,被李氏弄的断子绝孙。

还不如你篡位时就把人杀光呢!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篡位”,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给江山改姓,而不仅仅是在皇族内容进行轮换。

那如果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话,在中国历史不同姓氏之间的“政权”的案例应该说是数不胜数的,如果要具体一些的话,我想最早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只不过,战国期间“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多的是通过武力,而不是通过朝廷内部的结党营私和阴谋诡计。

不过,其实通过战国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在天下处于“纷乱”之中,这种政权被“篡夺”的现象就变得十分明显,正所谓“天下乱,政权变”。

在中国历史上纷乱的时期,除了战国时期之外,一本都是出现在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末期,最早的便是西汉末年,王莽通过结党营私而篡夺“汉室江山”。

接下来的话,便是东汉末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他还没有走到“称帝”那一步,但其实他早就有了“称帝”的打算。

而在三国时期,最为典型的一个“篡权”事件便是“曹丕代汉”了,曹丕在他父亲曹操去世之后,还是按捺不住彻底地取代了“汉室”。

紧接着,曹家的江山便被“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给“篡夺”了,建立了“司马氏”所统治的大一统王朝——西晋。

......

总之,我最后再之前总结的那句话上再加几句的话,就是“天下乱,政权变,心不古,人不善”,我想这也是对乱世最为真实的一种写照。

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王莽不得已,託于周公辅成王,以摄政践阼,然周公未尝有天下也。至曹魏则既欲移汉之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于是假禅让为攘夺。自此例一开,而晋、宋、齐、梁、北齐、后周以及陈、隋皆傚之。此外尚有司马伦、桓玄之徒,亦援以为例。甚至唐高祖本以征诛起,而亦假代王之禅。朱温更以盗贼起,而亦假哀帝之禅。至曹魏创此一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真所谓奸人之雄,能建非常之原者也。

这是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对改朝换代的看法,简单的说,古代的改朝换代只有两种,一是禅让,二是灭国。

而禅让,便是篡位。

从夏商周到刘项灭秦,改朝换代从来都是灭国,而禅让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第一个将禅让付诸实践的是主张一切复古的王莽,但成功实现了禅让的是曹丕。

因此,谋权篡位,起于王莽,成于曹丕。

从此,篡位成为改朝换代的主要方式。

司马炎窜魏建立晋朝,刘裕篡晋建立宋朝,萧道成篡宋建立齐朝,萧衍篡齐建立梁朝,陈霸先篡梁建立陈朝。

与此同时的北朝同样如此,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欢之子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李渊篡隋朝建立唐朝。

唐朝之后,后梁、后唐相争,后唐之后,石敬瑭的后晋、刘知远的后汉、郭威的后周也都是篡位而来。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位后周建立宋朝,这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次篡位——禅让。

也就是说,赵匡胤终结了篡位的传统,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能力篡位的,一是权臣,二是悍将。

1、通过撤了宰相的椅子终结了权臣的产生土壤

宋朝之前,宰相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离开的时候皇帝还要起身相送,地位极高,因此禅让篡位的大多都是位列宰辅之人。

而赵匡胤撤了宰相的椅子之后,宰相便只能站着回皇帝的话了,拉开了皇帝与宰相的距离,堵住了文官之长——宰相的禅让篡位之路。

2、以文统武,防止武将造反

另一个有能力造反的便是拥有兵权的大将,有鉴于此,宋朝最高的军事长官枢密使必须由文官担任,以文抑武,堵住悍将造反之路。

同时,宋朝大兴科举使普通士子上位,此前的世家大族们自然知道皇帝是怎么回事,而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寒门才子却只能感受到天威浩荡,从而对皇家感恩戴德,至于禅让篡位,基本不可能了。

历史上谋权篡位除西汉王莽还有谁?

曹操篡汉废汉献帝,自力为魏王。隋文帝扬坚病重,夫人陈士被太子杨广无礼,杨坚大怒要废掉太子杨广,招回长子杨勇,被杨广害死自立为帝,就是后来的隋杨帝。宋太祖病重被弟弟赵光义害死,自立为帝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后来有斧声灯影之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