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

历史,文化。

送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北宋并不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北方边界只能到保定白沟一带,现在的北京天津山西大同一带都有契丹占领,西边山西,甘肃河西走廊则是西夏占领,吐蕃诸部和大理占领西部的云贵、青海、西藏。北宋的政治中心在河南,主要占领区在华中和华南。所以北宋不能称之为西宋。

北宋及周边各国

与之相比,西晋则是三国后期的大统一王朝,继承的是汉代和三国时期曹魏的政权,后又灭东吴而同一全国,疆域比北宋大得多,除了东南涵盖了北宋所有疆域外,其西北的燕云十六州还都在西晋的掌控之下,特别是西面的西域长史府,深入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国土与阿富汗相连。是北宋难以企及的。

我们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西晋与东晋的位置关系,为了更清楚表达,我在西晋大一统的地图上大概画了一条红线,红线以上基本就是西晋南迁以后丧失的国土面积,以下为东晋大概的占领区,两者放在同一图中,位置关系清楚明了。

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基本就是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北宋和南宋在地理位置上,基本就是南北关系,不可能出现西宋和东宋的说法。

为什么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都有这样的疑问。作者也不例外,后来还查阅了很多资料,现在对这个问题没有疑问了,开始对答案有疑问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了。今天就把我认为靠谱的答案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历史习惯

晋朝灭亡之后,司马睿在门阀世家的拥戴之下,在建康建立了新的晋朝,后世为了区分就把定都洛阳的晋朝称为西晋,把定都建康的晋朝叫东晋。

这么命名是因为东晋建国距离东吴灭亡只有37年,当时人们关于东吴的记忆还有留存,再加上东晋和东吴的国都控制领域相差无几,所以就习惯性的把建都在建康的晋朝叫成东晋了。为了区分两个王朝,只能把建都在洛阳的晋朝称为西晋了。为什么南宋没有延续历史习惯,被称为东宋那?

其实正是因为延续了历史习惯,才会被叫成南宋的。在两晋之后,中国经历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政权被称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正是按照这个习惯,所以南迁之后的宋朝被称为南宋,建都开封的宋朝就只能叫北宋了。

地理因素

之所以建都建康的吴国和晋朝,被称为东吴、东晋,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江南的说法。长江因为在下游有一段是西南——东北走向的,所以当时人们称建康一带为江东,建康对面被称作江西。所以东晋、西晋的命名,完全是因为当时不知道江南在哪?南宋的时候那?

经过南北朝和隋唐的开发,长江以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江南的称谓叫的越来越响亮,江东的名称反而逐渐消失了。等到宋朝南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被称为南宋,因为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江东在哪了。后来的南明,也是按照这个习惯叫的。

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别的说法,本人认为并不具有说服力。比如,有人说东晋和西晋这样的叫法是因为,东晋末年还有一个北晋,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正是因为有了东晋西晋,位于洛阳东面的北晋才没被叫成东晋。

还有说法是东晋时期,四川长期被成汉占领,所以不能被称为南晋。这种说法就可笑了,正是因为四川被成汉占领,形成了类似于三国时期吴蜀共存的局面,所以建康的晋朝更应该被称为东晋了。

个人觉得历史因素和地理因素是决定东晋西晋、南宋北宋叫法不同的主要因素,其他的说法都显得攀强附会。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写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为什么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

根据首都的相对方位来定。洛阳在南京西,前面叫东晋后面叫西晋;同理,开封在杭州北,前面叫北宋后面叫南宋。

为什么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为什么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只要先在脑海中灌输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个问题看似困惑不解其实着实很好理解。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朝代之所以会有在朝代国号前冠以“东西南北”方位词,比如说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这些都是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不同时期但国号相同的王朝的朝代,而进行的“官方”称呼。

在当时,人们并不会如此称呼的,都是称呼为“晋朝”、“大宋”。

晋朝之所以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不是“北晋”和“南晋”,宋朝之所以被称为北宋和南宋而不是“西宋”和“东宋”,这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是以朝代都城的地理位置作为区分的依据。

西晋的都城是在洛阳。八王之乱后和永嘉之祸以后,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晋室衣冠南渡,司马睿重建的东晋王朝定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附近)。虽然说是晋室南渡,其实也可以说是东迁。

所以为了区分晋朝的两个时期,用以“东西”来划分。

而宋朝南迁之后,两个时期的都城南北的格局比较明显,北宋的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

而南宋的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北一南,故而后世历史学家称北宋、南宋。

除了晋朝、宋朝当中分别的两个时期的称呼以都城的地理位置来划分之外,一勺认为还有一个因素最不应该忽略: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处于东晋时期左右,可以说,在这之前,中国大陆的南北概念是存在的但并不是很深刻。而在这之后,南北的差异化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说,周朝的划分是西周和东周、汉朝的划分为西汉和东汉,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东周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西汉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东汉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附近)。这两个朝代的变迁历史很相似,但为什么迁都都没有跨越过淮河而往南去呢?

答案显而易见,当时的南方开发的程度不如北方!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是处于北方。

南方在晋朝之后,又经历了隋唐时期,早已开发成相当的规模,所以可以看出,南北两宋都城地理位置的南北之差异是有原因的。

总而言之,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西晋和东晋,而宋朝南迁前后被称为北宋和南宋,一看当时都城的地理位置,二是纵观当时的社会大形势尤其是全国经济重心的变化。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对于这样的命名称呼还是比较严谨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