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外交官使金,金人招待宴乐,为何死活不从?
宋朝是以儒家思想治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重的时代,即便是在大宋朝廷也一直崇尚节俭,不行宴乐之风。从皇帝到大臣。对此都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亡国之本。但这还不是主要原因。
在宋金之间,开始是盟友,大宋派使臣前去还是有很隆重的仪式宴会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北宋派使臣许亢宗前去祝贺,带了很多贺礼,到了金国也是要按照惯例举行宴会的。那时的宋朝和金国同起同坐,使臣在心理上没有自卑感和屈辱感,是不反对礼节性宴会的。据许亢宗的《宣和乙巳奉使大金国行程录》里记载的宴会十分隆重,用得桌椅都是镶了金银的,装水果的盘子是玉盘,酒器是金的,食器是玳瑁象牙做的,乐队人数超过两百人,【每乐作,必以十数人高歌以齐管也,声出众乐之表,此为异尔。】出席宴会的贵族和高级官员过百人。
不过靖康之难后,金国和南宋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了,虽然赵构和金国最后议和,两国名义上还是友好邻国,但对于大宋来说,金国掠我土地,毁我江山,捋掠君臣,这都是难以磨灭的耻辱和仇恨,议和只不过是在被迫情况下采取的屈辱手段。宋使入金,满心的屈辱和惭愧,在金国,大宋皇族和很多朝廷重臣在做阶下囚。国辱身惭,羞愧难当,但凡有点心,有点脸的人都不会出席盛大的宴会,何况金国的宴会本身就带有炫耀的成分,对宋使来说就是赤裸裸的讽刺。出使金国的的都是经过良好教育,儒家思想非常重的大宋官员,这样的宴会谁会出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