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能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样是不是为了阻断对方的指挥?

三国时代的信息战

简单地说就是斩首行动,擒贼先擒王,这是中国古代兵法里早就有的,但是说张飞能在百万军中去上将人头那是根本不靠谱的事,形容一下张飞勇猛 的夸张词语罢了。古代哪有那么多百万级的大兵团作战,真有大部队冲锋陷阵,你能看到的也都是低级将军,上将你很难见到的。

那是不是就没有类似战例了?回答是有,但不是张飞,也不是赵云,而是战神关羽,他杀颜良就有点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味道,两军交战,关羽在混乱中看到对方伞盖之下又一员大将,于是拍马赶到,刺颜良于马下,斩首级而归。

关羽所处的东汉末年,桥型马鞍还没有完善,也没有马镫,小说里三英战吕布的场景实际上并不会出现,骑马只能起到快速移动,实现包抄或截断对方军队的作用,在马上腾出手来拿兵器打仗,那是关羽死后近百年才会出现的场景。关羽杀颜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骑在马背上交战的,他的冒险行为大大出乎预料,所以得手,为什么是刺于马下,因为没有马镫,人在马上坐不稳,两只手必须有一只手抓住马鬃固定身体,一只手拿不了青龙偃月刀,只能拿抢或者戟,一手攥住枪杆中部,后半部夹在腋下,直冲过去,一下刺倒,然后拔佩剑斩下人头。

在没有马镫以前,马上一般不用刀枪等武器,而是弓箭,所以以前叫胡服骑射,骑在马上射,但马是要停下的,要不然人会掉下去,在古代说匈奴有多少人一般用控弦之士百万,因为古代匈奴人大多都是骑马,马上只能用弓箭远距离攻击,要是靠近了,没有带把手的桥型马鞍,也没有固定两腿的马镫,在马上不掉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无法交战。马镫的雏形出现在西汉,但成熟的运用于战争的事物出土是在北魏。早起没有马镫的陶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