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大唐的百万兵是如何筹集、管理的?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开始走向覆灭。而我所知安史之乱,确是因为杨玉环。哎。白瞎了一代佳人,可悲可叹。

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军队指挥系统、编制可以讲,“府兵制”、“十六卫”。

要弄懂到底有多少兵,首先要确定有多少人

唐朝主要实行的是府兵制,主要由军府统治。唐朝初期将全国分为12道,每道成立一个军府,由军府统治行政和军垦。军队的建设和田地是统一的,既有多少农民就有多少兵。人口按户算,每户4到5人。

普遍认为唐朝最多时期人口为7000千万到9000千万。而当时的服兵役制度是“三丁抽一”。贞观年间是12丁抽一。所以实际上唐太宗十年636年,一共有65万的军队。

十六卫

①十六位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

②前十二卫负责管理外府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有60万人。

③左右监门卫掌诸门南衙禁卫,因十六卫的官衙在皇宫南部所以又称“南衙禁军”。

④左右千牛卫则是皇帝的侍从、仪卫、近军的领导机构。

还有边防军,太宗时期大约为45万人。还有兵募,用来打仗的时候运输粮草器械之物。

所以说,唐朝是以府兵为主,边军为次,打仗的时候靠兵募给运送粮草。同时根据战争需要还可以临时招兵马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