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汉民族当然是最爱和平的民族,当然不是尚武的民族。
就是历史的发展有点神奇,周边这些国家总是在欺负我们,然后我们只是小小地反击了一下,你说怪不怪领土就突然之间扩张了,民族就突然之间融合了,大家就突然之间变得和蔼可亲了,一块相互扶持着互相帮忙了。
第1点,儒家文化的误解。很多小伙伴都认为因为汉族自古以来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左右的,尤其是从汉朝开始,无论是文景之治还是汉武帝或者其他的皇帝,以至于到清朝时期都是被儒家文化统治的。
那么儒家文化是什么文化呢?一些人就想当然认为见了面之后相互问候一下,然后要尊重孝道,要尊敬父母,尊重兄弟姐妹,尊重邻里关系,见了面之后点头,还要问个好相互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旦这样的印象被根深蒂固,很多人就认为了汉族是世界上最热爱和平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不愿意发动战争的民族。
在华夏文明发展的5000年时间里面,我们一直是客客气气的,谁来了我们都点头哈腰,也正因如此,汉族是不尚武的。
可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我只需要提供一个问题就可以,只需要一个问题,所有的疑惑都会迎刃而解。
那如果汉族不崇尚武功,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不成是充话费送的?
如果汉族不崇尚武功,那么汉帝国时期,唐帝国时期,甚至唐宋元明清,任何一个朝代为什么周边的蛮夷部落都对我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呢?
就是因为我们懂规矩,讲礼貌,见到隔壁老奶奶都点头哈腰,所以对方也会尊重我们。
我们要明白一点,国际社会的交往原则其实是非常恐怖也是非常惊悚的,相互之间压根没有所谓的尊重与不尊重之说。
有的也是唯一能够拥有的,那就是见面之后用拳头说话,不管咱们华夏文明和哪一个帝国做对抗的时候都是用拳头来说话的。
就比如刘邦好不容易一统天下,国家的底子比较薄弱,却突然之间受到了匈奴的挑衅,刘邦忍不了了,冲过去劈头盖脸把对方一顿臭骂,没想到人家对方也是一个懂武功的高手,直接把刘邦给围在那个地方了。
这个时候你指望着刘邦怎么办,刘邦点头微笑弯腰道歉,如果真的这样的话,人家就会把刘邦放回来。
当然不是,刘邦使用了各种各样的计谋以及配合着大汉帝国从中多方向运动,才能让刘邦回来了,再之后文景之治这么长时间里面一直在修身养心,一直在给匈奴当孙子。
那一段时间汉帝国别提有多懂礼貌了,见到人家之后点头哈腰,还把自己国家皇帝的女儿送到匈奴那边去给人家和亲,这是多么屈辱的事。
等到了汉武帝那个时候,对人家掏心掏肺的好,差点把匈奴的心和肺都给掏没了。
难不成汉武帝也是通过对匈奴点头哈腰低头微笑,人家匈奴那边就说了:我知道我之前做错了我要跟你道歉,这样吧,我们还是好朋友,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国家与国家之间始终是通过拳头来说话的,所以说华夏文明不崇尚武功,那就有点大错特错了,我们只是崇尚正义的武功。
第2点,部分学者的统计。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是真是假我还真的不知道了,刚才我查了一下也始终没有查到详细数据。
我就先说一下吧,对下面这组数据我不负任何责任,一些学者说过,华夏文明从秦朝开始统一一直到现在,有文献记录的大型战争发生1492年,在2240一年的时间里面发生了1492年的战争,这就意味着平均1.5年就有一场硬仗的要打,也就是说隔上个一两年时间就有一场硬仗。
硬仗硬到什么程度?可能需要集全国之力对抗北方的匈奴或者集合东南方的力量去对抗蛮夷,再或者集合东北方的力量去对抗倭寇,反正各种各样的力量要和外族做抗衡。
那如果说华夏文明一直是个谦谦君子可能吗?很不可能,准确地说,一点也不可能。
第3点,纵观华夏文明历史发展。其实如果我们不单独看某一个时间节点,比如说五胡乱华,比如说三国演义中最后那一阶段,晋朝一统天下之后带来的种种混乱,再或者某些乱世。
如果我们不单独看这些历史,而是从整个历史的大方向去看的话,华夏文明一直是镇压外族的利器。
如果说得再直白一点,那就是华夏文明在几乎绝大多数时间里面都是镇压北方,南方西方甚至包括东方这些蛮夷的存在。
什么叫做镇压?就是天底下所有的事我说了算,你们谁说了都不行。
而那些通过特殊方式能够战胜华夏文明的或者在短期之内占据优势的,比如元帝国,再比如清帝国,在某种程度上又实现了绝对意义上的童话。
元帝国自不必多说,才站了多长时间又屁股尿流到被朱元璋给打倒了。
而清帝国在中后期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改变了之前的发展模式,汉族人的身份地位急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到了慈禧年间必须依托于晚清四大名臣来抵御外族入侵。
如果不依托于晚清四大名臣的话,想要抵御外族入侵,那就跟开玩笑一样。
而且很多民族尤其是对我们有过深仇大怨的民族,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就比如匈奴鲜卑或者契丹,这些民族要么退出历史舞台,要么在华夏文明版图的势力范围之内生存不下去了,只能跑到欧洲。
紧随其后,给欧洲带来了很多的灾难,当然咱们这一点就不多说了,另外还有一些能生存的下去,怎么生存到和我们融为一体,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存在。
第4点,最为特殊的清朝。其实华夏文明发展到现在最为饱受诟病的,往往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因为这个朝代离我们的时间最近了。
所以说我们对于这个朝代一些东西能够说出点东西,那就是清政府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努力提升满族人的身份地位,尽可能打压汉族人的地位。
以至于在某些情况之下是对人不对事,只讲人情不讲道理。
如果说清政府执政时期仍然能够维系天下第一的身份地位的话,那还能说得过去。
毕竟清政府对自己的人手底下狠了一点,但高低能够把整个国家推到世界最巅峰,无论如何列祖列宗那边也好交代。
可是诡异的事,清政府到最后变成了什么?
变成了洋人养的一条狗,只要是个资本主义列强都能过来横插一杠子,而清政府就如同一个软弱无能的俘虏一样,跪在地上求饶。
甚至到后期,慈禧太后竟然说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那就是华夏文明有好多珍贵遗产,我拿出来跟咱们列强们一块均分了吧,就这样一句话竟然能是自己太后说出来的。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在执政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地位,能够维系自己的身份,做过很多非常龌龊的事情。
华夏文明一而再再而三的跌落,甚至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笑话,一个偌大的封建帝国竟然需要看一些小国家的脸色行事。
但是如果我们把清朝最后面那一段时间给掐头去尾的去掉再仔细来看一下,整个华夏文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的种种历程来看,华夏文明,在封建帝国统治时期的确是以儒家为代表的。
但是儒家为代表绝对不是不崇尚武功,恰恰相反的是儒家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政治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维系华夏文明的大一统地位,不能说无所不用其极,但最起码也是有仇必报。
但是我们华夏文明自古讲究的就是师出有名,所以师出有名就意味着必须是正义之师。
华夏文明在对外族发动战争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外族人欺我太甚,他们一个劲地欺负我们,我们忍无可忍才进行了绝地反击。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那些蛮夷竟然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打一下马上就服软了。
服软了之后怎么办呢?总不能接着打吧,那没办法了只好相互之间融合,咱们又成为了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一家人了。
说到底华夏文明不是不崇尚武功,而是崇尚正义的武功,我们始终在讲,我们是正义之士。
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华夏文明崇尚武功吗?
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历史书总是在强调被侵略,似乎祖先们都不好战……然而,这么多领土并不是充话费送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
曾经一直以为在被美国欺负,然而南海地盘一点点收回来了……一不小心种了三个岛……还在喊被欺负
曾经一直以为被美国欺负,然而,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结算石油。一直被欺负着成了美国的心腹大患……
一边宣传着被美国欺负,一边争分夺秒的打破美国建立的秩序。5g可以直接毁掉美国的互联网控制权。
北斗毁掉了美国的gps导航主导权。
登月,登火星,追赶着美国的高科技领域主导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了美国倡导的美式民主和普世价值观。
汉族人尚武吗?尚武!但是汉族的尚武,是以武止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因为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汉族尚武吗?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越,中印,中苏……都打赢了
尚武吗?同样是汉族,国民党败退台湾。
现在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重新富强,不靠战争,靠智谋。中国的军事力量,能战,更能止战。
从军事层面似乎很多年没打仗,似乎不尚武。然而如果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看,一直在战斗。
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这得从结果看,自秦以来到现在为止,与汉民族结仇的种族,除了近代的倭和盎格鲁,其他种族要么被灭,要么被赶跑,要么被同化!
曾有学者统计过,我汉族大地上自秦朝统一直至现在总共2241年,有文献记载发生过战争的年数为1492年份,平均1.5年打一次仗!历史上连续30年没有发生战争的和平时代只有1次,就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直至现在!
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是在2000年的朝代更迭中被汉民族打败或者因为仰慕而加入的!
单独看封建朝代历史,我汉民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镇压一切敌的存在!被外族欺辱也会卧薪尝胆后强烈复仇!欺辱我汉民族的种族在我们的复仇中灰飞烟灭,要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要么成为我汉民族的附庸!曾经与我们为敌的匈奴、鲜卑、契丹、羌等种族在哪里?
日本人曾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但经过元朝蒙古族的欺辱之后的明朝,不算南明,明朝276年,主要外战6个国家:日本,越南,缅甸,葡萄牙,荷兰,英国!战绩全胜!被清朝统治几百年后进入近代,经过了百年屈辱,以我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诞生了世界历史上最震惊的铁军!朝鲜战场1对18,上甘岭战役战死率超过500%而不崩溃,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就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一战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性震惊了世界!打出了尊重与和平!而曾经统治我们的蒙古族、女真族现在已经被并入我们大家庭了!
经过近代百年屈辱,我中华民族现在正在复兴,我相信以我们种族的性格,旧账会清,血仇会报!
我汉民族不敢称尚武,但报仇从来都是不死不休!
补充一个我个人对汉民族的理解: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内战需打服,外战要灭族![灵光一闪]
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我们这个民族确实很尚武。
有一次和儿子聊天,说到了中国的国土面积。我跟他说“中国的960万土地,每一寸都浸透着鲜血,或者是我们祖先的鲜血,或者是敌人祖先的鲜血。”儿子说“我明白了,不敢打仗,土地就被人抢跑了”。
所以说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国土面积这么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证明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尚武的,否则别说广阔的土地,连整个民族都不一定能延续下来。
现在的世界很难再灭掉哪个国家,公然去抢夺别人的土地,这是因为全面战争的代价太大,没人敢开这个头,绝不是说土地就不重要了。看看钓鱼岛,看看南海,看看中印边境,看看以色列,看看亚阿战争,只要是有可能,土地就一定是抢夺的首选目标。
我们的祖先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也应该继续祖先的血性,绝不能让一寸土地从我们手里丢失。如果需要用战争和鲜血来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义不容辞。
我们爱好和平,但不惧战争。
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不尚武的话,咱们的土地都是充话费送的?
汉族这个民族尚武吗?
汉民族本来是一个非常尚武的民族!但是从宋朝开始,赵宋统治阶级为了一己之私,把本为一体的文武分成了两道,然后崇文贱武,用国家制度去阉割掉了天下官民们的尚武精神。
使得从此后,本来人人腰佩长剑的汉族知识分子阶层风气大改,皆以柔弱斯文为荣,而视雄武为粗鄙了。
然后,又带动了整个民族的文贵武贱之风。
自此,柔弱就成了性格特征,以后,就再也不尚武了,这是很悲哀的事!
宋朝开始,扔掉了佩剑之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基本或多或少有以下这样一个共识:“敌人不可力敌,因其天生就是凶恶的,天生就应该比我们强的。”
这种因自己变弱了而对敌人的畏惧,刻入了宋代以后的知识分子们的骨子里。
比如,当我们被敌人蛮横打压,无礼欺凌,肆意污蔑诋毁时,如果我们忍不住骂敌人几句,有些老酸秀才会像触电似的跳出来,大叫道:
“不能骂!你们一骂,万一把他们再惹恼了,那该如何是好?”
这真是要憋死了人的。
所以宋朝之前,中国历代王朝无论官民,从未怕过敌人。哪怕王朝末期,对四夷之敌,仍霸气外溢。
但从宋朝开始,害怕强敌,成了特点,历代王朝皆亡于外患!
但是宋朝之前的汉民族,包括宋朝开始成了柔弱代名词的知识分子们,却是真非常尚武的,且尚武到了你不敢相信的程度。这儿不妨来温习一下,宋朝之前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都会修习的儒家六艺。
当我们了解了宋朝之前的中国文人必修的六艺之后,就会一目了然的知道了,哇,原来我们竟然如此尚武!
六艺是什么?
在宋朝科举制后,儒家被篡改,六艺成了六经,通俗的说,就成了六本书。而这六本书,那当然是与武艺没有半毛关系的!
而宋朝之前,汉唐乃至先秦,书生所习的君子六艺,却是六种技能,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项。
那么,顾名思义,这射与御,就是弓弩射击与驾驳车马之技,当然就是武艺了。
这儿重点说一下六艺中的射御之技。
射技有五,分別为:(1)白矢,(2)参连,(3)剡注,(4)襄尺,(5)井仪。
- 这五种射技,除第四项襄尺,是为与君王同射时的礼仪。
余者四项,却皆为武艺,是真正的夺命之技。
一:白矢。指的是一箭射中靶子,箭镞深深透木而入。
待拔出来时,只见箭头已发白,这是高速撞击摩擦所至,表明发矢强劲而有力。这就是臂力与能够击中目标的基本功。
所谓“天下武功、唯硬不破。”硬者,力量也。
由此可见,宋朝之前的书生,力量都很大,射箭也很准。
二:叁连。前放一矢,后二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状若连珠之相衔。
这就叫“叁连”,实际就是连珠三箭之意,要练出这本事,完全得千锤百炼之后才能形成技术。
而汉唐时代的文士,极大多数是必须要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的,那么你想想,宋之前的中国,有多尚武!
三:剡注。指弯弓瞄准时间短促,搭箭上弦即发,毎发一矢,则必中目标。
- 用现代军队中的术语讲,就是抬枪即速,快反射击。
如果前两项还是射击基本功,那么这“剡注”之技,弯弓即能快速射击,这就是能上阵打仗的技艺了。
四:井仪。井仪的意思,要求射击者能四矢连贯射出,而且皆要命中目标。
我的天!一个书生,要把射技练到这一步,读到这儿,颇有些武侠小说味道了。但是,这决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文武分道之前的大多数中国士人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除五射之外,尚有驾御车马的五御之技。其中有一名曰:逐禽左。这项技术,是车马驾驭与射击的结合,也是骑射基本功。
意思为行猎时,追逐奔跑中的禽兽,从它的左面将其射获。
解释一下:
由后方追逐猎物,那么猎物之左,正是猎手之右。而人一般用左手持弓,右手控弦。因此,要射击右侧目标,那岂不就得以右手持弓,左手控弦发矢射击,这就是左右开弓驰射之技。
左右开弓驰射,这是中国古代武艺中最顶级的技能。
由此看,汉民族本来尚不尚武,答案也不言自明了。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