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唯一的武圣,这个名号可不是白来的。关羽投降,完全是为了保护嫂嫂和不辜负大哥的希望。

事件经过

刘备尽管把: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挂在嘴边,可真正出了问题的时候,刘备往往是跑得最快的。

在公元200年,刘备又跑路了,而且抛家弃子,什么都顾不上了,一门心思的跑路。

《三国传》记载,公元200年,曹操率军围攻刘备,刘备想出了一个其妙的办法:半路伏击曹操。没错,失败了。

刘备投奔袁绍;张飞拼了命的厮杀,只带出几十人逃命;关羽就困难了,因为此时的关羽不是自己一人,车子后面还有两位嫂嫂。行军打仗都明白这一点,自己逃命都是万分困难,就更不要说带着两个拖累了。

关羽被围,曹操却不想杀他,派遣张辽前往劝关羽投降。关羽一来顾忌两位嫂嫂的安危,二来实在是走投无路,逼不得已投降了曹操。只不过,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关羽投降的是大汉,不是投降曹操;

第二:曹操必须善待两位嫂嫂;

第三:一旦有刘备消息,关羽就走。

曹操思索再三,同意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关羽投降曹操,是因为走投无路了,实在是没办法,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曹操接纳关羽,却是因为纯粹的爱才。

也就是说,在关羽投降曹操的时候,两个人打的算盘是截然不同的。问题的麻烦,就在这了。

关羽投降大汉不投降曹魏,无所谓,反正曹操都挟天子了,对这个名号也不太在乎。

善待两位嫂嫂,也没关系,即便自己好人妻,可也不是没这一口不行,忍忍就过去了。

一有刘备的消息就投奔刘备而去,却要了曹操的老命。舍不得,实在是舍不得。好在,旁边的谋士说道:万一刘备死了呢?万一关羽被我们驯化了呢?

只不过,这两个万一都没有实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找到了大哥!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有些人不太服气,认为关羽名不副实。

其中,很关键一点,就是投降了曹操。

那就说一下这个桥段吧。

《三国演义》的说法,衣带诏事件后,曹操讨伐刘备。刘备、张飞战败逃走。

关羽守下邳,曹操采纳程昱之计,攻占了下邳,俘获了刘备的二位夫人。

张辽以“三便”劝说关羽投降曹操,关羽与曹操有“三约”,然后投降。

《三国志·曹操传》也提到了这件事,说曹操东击刘备,刘备逃走投奔袁绍,俘获了刘备妻子;然后再进攻下邳,关羽投降。

《三国志·先主刘备传》,跟这个说法是一致的。

这里没有张辽劝降一说,这是最大的玄机。

我没有更多的史料查阅,权且据此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其一,斩颜良、文丑。

《三国演义》说关公斩了颜良、文丑,回报了曹操厚待之情。

史书记载了关公斩杀了河北名将、袁绍第一猛士颜良,但文丑不是关公所杀。而是曹操与荀攸设计亲自斩杀。

作为小说,无可厚非;也不影响关公的威名,能在万军之中杀了颜良,就很了不起。

关公信守承诺,回报了曹公,是守信之人。

其二,投降之事。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徐州的治所在下邳,刘备的妻子很可能就在下邳。

刘备攻占下邳后,安排关羽驻守,也就把妻子交付给了关公。

从以后刘关张分工来看,一般也是刘备、张飞外出打拼,关公守老家。

尽管史书没记载,但可以这么理解:刘备被击败,就顾不得回到下邳去,带着夫人一起逃跑啦;关公如果抛下大哥的家下自己逃跑了,这还是关羽吗?关羽不能跑。

关羽宁愿战死,也不会投降,但为了大哥的嘱托,关羽宁可屈辱的投降。

是否有张辽劝降一说,我认为很有可能。

史书不可能把一些事记载的过细,这是不现实的。

毕竟当阳县玉泉山所建的第一座关帝庙,是在三百多年以后的事。

陈寿老先生也不能预知关公会死后为神,要不一定会把这件事说清楚的。

就关公杀颜良这个桥段来看,如果关公要从下邳突围,恐怕没人拦得住。

不过,曹公能抓住吕布,也不能就说抓不住关公。

其结果,一是战死,二是逃走,三是被擒。

就说被擒吧。

从后来关公护送刘备夫人,回到刘备身边来看,曹操与关羽一定是有约定的。

历史不可能完全是假的。

关公的义气,绝非空穴来风。

啥桃园三结义,出则同行,入则同榻,都不足以说明其信义。

谁还没说过“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话,但又有谁做到了呢?

关公做到了,不贪恋曹操的富贵,甘愿陪刘备闯荡江湖。

即便是没有甘糜二夫人,如果关公说一句“只要大哥刘备在,我就随时走人”。

只有这一句,关公就配得上为神。

有没有这话不知道,但关公确确实实做到啦。

投降,就是一个失败者;

但不是所有的投降,就一定都是无义的。

关公投降也没有可称道的地方,但关公投降以后所作所为,是值得称道的,而且是大义。

这就是后世推崇关公的根本原因。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谢谢邀请。

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事,降来降去是常事。保住生价性命重要。

刘备本人也降过吕布,降过曹操,投靠过陶潜、袁绍、刘表,都是为了一时利益而保命。

各派势力中,投降之人甚多。蜀汉的黄忠、马超、严颜、法正、刘巴等等,太多了。曹营中张辽、于禁、张郃、庞德等等降将,都是功勋着著的。

关羽投降曹操,很正常,唯一出路,要活命就得投降。

曹操对关羽确实非常不错,真心想收服他。但曹操一直没给关羽真正想要的,就是吕布手下降将秦宜禄的夫人。这是曹操曾经答应,又出尔反尔的,让关羽很不爽,心中一直有个坎,过不去。

曹操派关羽解白马之围,实际就是让关羽杀袁绍爱将,让刘备在袁绍营里呆不住,让关羽成了袁绍的恨。

关羽回归刘备营中,并平安带回家眷,这是大功一件。

关羽杀的是袁绍和曹操的人。并没危害和伤害刘备的人。尽管降过曹,但并不是什么污点。

至于关羽的好名声,要感谢罗贯中。关羽在刘备身边时,没什么显著战功的。华雄不是他斩的。颜良是帮曹操杀的。过五关斩六将是不存在的。庞德是被抓后斩的。夺西川,抢汉中,都与他无关。

关羽好名声,是被捧出来的。

阿梦梦话,见笑了。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关羽自从与刘备在徐州失散以后,为了保护两位刘夫人的安全,而不得不“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关羽降的不是曹操,而是被曹丞相控制在许都的东汉朝廷!虽然曹操是事实上的“无冕之皇帝”,但他毕竟没有纂夺汉朝的江山,既然曹操在表面上还承认东汉朝廷,那么关羽肯投顺他,也就勉强说得过去了。

关羽虽然是身在曹营,但却没有一天不想回到刘备身边。从他多次拒绝曹操的腐蚀拉拢这一点就能得出这个结论!此后,曹操又是赠赤兔宝马,又是赠锦袍,还赠美女与金银,甚至还请朝廷封关羽为“寿亭侯”。可谓荣宠至极了!结果怎么样?关羽还不是一得到刘备的消息便立马“挂印封金”,保护二位刘夫人去寻找刘备去也!

正因为关羽在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义品质,所以才会被人们传诵至今啊!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关羽当初投降了曹操是事实。

为什么他投降之后还能够获得好名声呢?

一、投降不为保己身。

关羽被围,未尝不能单骑脱出。为着保全刘备家小,他甘愿束手。

二、降后不慕富贵。

曹操得了关羽,甚是欢喜。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金颁银,关羽皆封存不受,曹操送件锦袍,他还要穿在刘备送的旧衣里头。

三、时刻等待归刘。

尽管曹操这儿吃得好,穿得好,明眼人也能看得出在曹营更前途,但只要闻听了大哥刘备的消息,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也要飞奔而去。

故此,关羽虽未能力战不屈,但始终初心不变,这是很值得后人钦服的。

在那个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便是刘备,也今日投公孙,明天就刘表,有许多苟且之计,关羽偶行权宜,却能始终心向刘备,人们也不会在他当初的投降事上过多苛求了。

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在投降曹操以后,为何还能留下好名声?

关羽虽然归降但名声无损主要原因在于降汉不降曹。

建安五年,刘备在下邳战败,与关羽失散。在关羽不知刘备生死,曹操又一再招降的情况下答应投降,但投降前向曹操提出了三个条件,如果曹操不同意,宁愿一死。

第一条是降汉不降曹,曹操想想,献帝还捏在我手里,降汉也是给我打工,于是毫不犹豫的应允了。也就是说关羽当时归顺的是汉献帝刘协而不是曹操,这也是后来关羽一直自称汉寿亭侯的原因,因为汉寿亭侯是汉献帝封的,属于汉室正统的官位。

如果把汉室比作一个集团公司,刘协是集团董事长,下面还有袁绍股份有限公司、曹操股份有限公司、刘备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子公司,总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失去了对子公司的控制力,但是“汉室”这块注册商标很值钱,各家子公司都争着抢,互相竞争很激烈。

这一年,刘备公司破产重组,员工失业,曹操来抢人才,招揽关羽,关羽答应去兼职,但是必须入职在总公司名下,并且一旦刘备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功,他还是要回原公司上班,这些条件都是曹操答应了的。因此,关羽所有事都是做在明面上,不存在背叛之类的说法,可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后来刘备股份果然重组成功,关羽知道之后立马放弃曹操这边的高官厚禄,准备回去上班,在回去之前还帮助曹操干掉了最大竞争对手袁绍公司的销售经理颜良,算是报答了曹操这段时间收留的恩情,大丈夫恩怨分明,可敬可佩!

因此,关公一生重情重义、恩怨分明、坦坦荡荡,绝对当得起一个义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