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抗疫,对内在全力防止各地反弹。石家庄增村镇12条村庄超过20000人紧急转移,到异地隔离。可谓反应迅捷,抗疫坚决!
而对外又要防止境外输入,尤其是隔离14天后复阳的病例带来的传播、变异病毒的输入、冷链运输的输入等!加上时逢冬季新冠病毒容易流行,还要面对春运跨省、跨市的人员流动带来的抗疫压力。
抗疫正处于千钧一发的非常时刻,专家纷纷建议:提倡就地过年!那么,2021年春节要不要回家?疫情存在反弹风险,如果要回家得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有的人不能回,有的回去也需要被隔离!
国内疫情还存在四大风险:1,境外输入的风险:春节是我们盛大喜庆的传统节日,除了我们先回家,国外几百年的留学生同样也归家心切。
目前境外的疫情很严重,英国还有经过变异,传染力更强、传播途径更隐蔽的病毒。如果英国的几十万留学生在这个时候回国,那么国内14亿人可能就会面临更大的境外输入带来疫情的风险。
沈阳的最近的疫情在追溯源头时,发现是由一位韩国归来的老太引起。尽管她经过了14天的隔离观察,可是在解除隔离后,她第二天就外出,到过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去了很多次小诊所,最后才在大医院确诊。
2,进口冷链运输的风险:各地在对进口冷链食品,例如冰冻鸡翅、牛肉等肉类等抽查中,发现存在新冠病毒。冰冻的环境下,病毒存活得更久,进口冷链物流运输给新冠病毒有了藏身之处。
大连近期的新冠疫情,经过排查溯源发现,最先被感染的从事冷链运输工作的物流搬运人员。工作人员被感染后,再通过密切接触者、家庭聚会等途径传播出去。
3,春运涉及人口流动范围大,带来的风险:春运的抗疫压力很大。虽然说专家建议就地过年,实际上不少地方的高铁票卖得很快,因为很多人都想回家过年。
春运期间带来的风险,主要是高铁、火车站、机场等地方人员密集,无可避免出现密切接触者多的现象。
另外春运人员流动涉及范围广、路径长。不少人是跨省外出打工、创业、求学的。回家也要跨省流动。一旦出现疫情,也需要不同的地方联合抗疫,对密切接触者的排除也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作。
如果在春运过程中发生疫情传播,排查时不小心遗漏下即使1个密切接触者,而这位密切接触者又不知道自己携带病毒,继续正常外出活动,那么带来的传染给其他人的风险就很难被控制。
4,农村抗疫较难的风险:一些农村的抗疫设施比较落后,还有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城市也有差异,抗疫相对而言比较难。
在农村里,不少地方还没有设定指定的核算检测点,也没有专业的发热门诊,他们出现发热时,即使想做个核算检测也没有城市那么便利。
同时,农村里存在不少的小诊所。遇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会就近便利的去小诊所看。这个既是一个生活习惯,也是觉得小问题去大医院太麻烦。另外,也担心大医院收费会不一样的问题。
农村经常会举办一些大型的酒席、传统文化聚会等,例如广东地区的年例活动。所以,如果农村里出现疫情,抗疫起来只会更难。
从石家庄增村镇在近日组织12个村庄的2万多村民转移到其他地方隔离观察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农村抗疫难度大,需要下更大的决心来处理。
要不要回家过年?请“三思”后再决定1,位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请不要回家过年。首先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交通是有管制,想回家过年也很难。千万车想方设法去寻找漏洞离开,万一不遵守规定带来疫情的传染,可能会被立案侦查。
同时也不要因为自己想回家,而让自己的家乡家人要面对疫情传染的风险,相信这样自己也不会安心。
2,从低风险地区出发回低风险地区过年,除了做好自我防护还不够,还要提前了解当地往返政策。主要是先提前了解家乡那边的抗疫规定:一,家乡那边是否需要你提供近期核算检测阴影的证明?二,跨省回家的,家乡那边是否要你在经过集中隔离14天后才能回家?
例如贵州省东南州已经发出通知,跨省过来的人要被隔离14天。我认为未来不少地方对返乡人员的抗疫措施也会进一步变得严格。
所以如果要回家过年,得提前了解政策。避免回到家乡却回不了家,要在酒店隔离14天,费用也要自己出,这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
再者等隔离14天结束后,春节也快过去了。满心欢喜的一场回家过年,可能会让你白跑一趟。
3,提前想好春节返程的规划以及得失。能回到家过年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春节期间家乡当地,或者原来的工作地出现疫情。那么会影响到我们的返工。
去年很多人已经经历过一次难忘的春节。被隔离在家不能开展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不能只想着办法回家过年,也得思考自身的情况,以及春节后可能给带来的风险。特别是有房贷或车贷在身的,压力就更加大。
回家过年是我们愿望,但是非常时期,还是要忍耐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回家后想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即使无法回家过年,也可以等年后春运结束后再请假回家好好的和家人团聚,把自己过年期间没能实现的一些遗憾,再好好的弥补回来。
例如关怀亲人、孝顺长辈、朋友相见等,都可以等过了年再找机会来做。
现在是非常时期,同时也是抗疫最为关键的时期了。国内已经逐步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相信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疫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今天的忍耐,先不回家过年,也是为了很多个明天,能好好的回家团聚!
另外,对于想回家的人。我再补充一个提醒,现在是冬季,新冠病毒相对来说容易在环境中存活,归家途中除了要戴好口罩之外,也建议带上手套,减少双手接触到病毒的机会。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专家嘴一张,一闭,一个倡议,很容易。农民工却,一走,一留,一个选择,进退两难。回不回去过年已经是个两难的选择。为了防疫工作,大家可以理解,也很愿意配合,但是农民工们也有一些切实的现实困难要面对。
1:农民工们要面临食住问题。如果是在一些大企业工作的农民工,企业比较负责任,会在春节期间,给农民工们妥善安排吃住的问题,让农民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城里过年。
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因为没有学历等原因,工作的地方都是小老板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工作地方,有的是在工地上。
这些小老板小企业的,本身生存艰难,賺的利润不多,加上今年全球经济不好,生意难做。让这些小企业老板,在春节放假期间,给那么多员工安排吃住,他们也负担不起,甚至怕不愿意负担。这就强人所难了。地方有关部门要求了,他们也会随意敷衍。随便发一两百块,让农民工自己找地方住和吃。
比如工地的,过年放假,害怕员工留在工地,会出事故而担责,往年都是不允许工人留下的。
所以,农民工也很想响应国家倡议,留在当地过年。可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们,吃住很难保障。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这种踢皮球的循环。有关部门要求企业妥善安排农民工,企业随意敷衍,农民工吃住得不到基本保障,又去找有关部门。踢几次皮球,春节假期也就过完了。
可能有人会说,街道办和有关部门会负责啊。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城市的农民工可不是少数的,几十万人,很难妥善安排食宿问题。
这个问题的最后,很可能就是农民工们,自己花不少钱去解决吃住问题。过年期间,快餐店不营业,日租房不营业。
快餐店不营业,只好下馆子吃,一顿几十块,一天要100多。日租房就算营业,一天几十块。租半个月左右的出租屋,基本上找不到。这样算来,一个春节假期,留在城里过年,要花2000多到3000。
农民工们,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省吃俭用,无非就是为了省点钱给家人,和春节时与家人团聚。
所以,专家们,口一张一闭,就是一个倡议。而农民工们,却是进退两难。回家过年难,留在城里更加难,钱花得更多,还觉得憋屈。2:现在是倡议,而不是强制,可以回家过年的。但是也有困难。首先,要一份检测报告。检测一次核酸,我这里要花100多。不知道其他地方什么价格。
然后,回家过年,有可能被隔离。很多地方出通知了,要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
总之,今年不管回不回去过年,农民工们,都太难了,进退两难。当然了,不管多难,我们还是很愿意配合国家防疫工作的。祝愿天下农民工们,明天会生活更好,钱賺得更多。喜欢的,请用你们性感小手,点个赞呗。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春节寄托着一家人团聚的浓浓爱意,对国人来说,肯定大都会选择回家过年,有条件要回家,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回家过年,但这是在前几年,针对当前的疫情频发的情况,建议大家三思,根据情况,不一定非要回家过年。
原因有三:
第一,疫情现状确实不是那么乐观,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以沈阳为例,12月23日,沈阳这位从韩国飞回来的尹老太太,1人传19例,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可能很多人会说,尹老太太是从韩国回来的境外输入病例,我亲戚朋友中没有从国外回来的,所以,没什么大的风险。
显然这样的判断是不对的,从工作的地方返回老家,一路上要经过几个城市,转几趟车,不管是飞机、火车,还是汽车,路上要遇到多少人,他们从哪里来,又会分散流向何处,他们中是否有潜在的新冠患者,是否有无症状感染者,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你呢?
因此,在疫情多点频发的阶段,真的是存在不少风险的。
第二,钟南山、张伯礼等专家对疫情的判断:在12月和1月零星的散发病例可能还会增加。疫情防控决不可大意。张伯礼院士表示:鉴于今年疫情情况,春节可以不回家的暂时先不要回家,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的问题。
而钟南山院士近日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散发病例在当前形势下仍然会出现,但是由于国内有严密的控制体系,所以,国内病例不会大规模增加,也不会造成疫情的二次爆发。
第三,从当前的疫苗情况看,大规模接种还需要时间,国内预计也得2021年上半年,而全球来看,可能大规模接种要到六七月才能进行完,因此,当前出行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张文宏近日表示,他本人已经接种疫苗,包括他身边的一些医生也打了疫苗,“我们会长期监测,看看抗体水平怎么样”。
张文宏表示,长远来看,我们要抵御新冠还是要靠疫苗,而不能只依靠国家的隔离政策。但是要实现一半以上的人接种,那全球来看,预计2021年六七月份才行,那时将会出现疫情拐点,到2021年底,疫苗就彻底发挥作用,世界各国才能自由互通。
综上,如果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大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春节回家,基本不会受什么影响;而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一些特殊行业,比如窗口单位、边检、口岸等工作人员,今年如果可能,尽量不回家,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一.2021年春节,国内不会有大规模的疫情出现。春节临近,国内一些地区还有疫情存在,春节到来之时的疫情状况会怎样呢?会不会影响出行呢?最近,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明确告诉大家:国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疫情出现;除了很少数疫情地区之外,也不会禁止出行。
(下图:钟南山院士)
二.2021年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1. 存在疫情地区的打工者,建议就地过年。
2020年12月3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生或者存在疫情的地区,务工人员应尽量留在工作地过春节,以避免把疫情风险带回家乡。
(下图:2020年12月3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2. 没有疫情地区的打工者,都可以回家过年。
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判,国内绝大部分地区不会有疫情发生,这些地区的打工者也都可以回家过年。为了打工者能更好地回家过年,张伯礼院士曾给出建议:有关单位应提前安排好春节放假时间,不要都赶到春运高峰期。
(下图:张伯礼院士)
三.回家过程需配合防疫要求。交通部门和卫生部门已经就春运的疫情防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安排,比如说,外地人员回乡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距离,主动接受体温检测等。
(下图:进入车站要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结束语:春节是我国人民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能回家的,还是要回家和家人团聚。
(下图:留守的孩子盼望着父母回家过年)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2021在外漂泊的人,还能回家过年吗?
钟南山这样说:他表示,中国已形成有效、严密的防控,可能存在散发病例,但不会有大规模疫情。目前,仍要重视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入境人员检测,春节避免去中风险地区。
我们来解读一下钟老的意思:
1:中国已经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空措施,即使某地小规模爆发也不必太过恐慌,政府完全有能力再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绥芬河,新疆,大连以及北京就是最好的证明。
2:勤洗手,戴口罩和不要大规模聚集要成为常态化。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一些人早已经摘掉了口罩,好像他们有抗体一样,可是一旦有自己接触过的人确诊,后悔都来不及。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
3:春节不要去中风险地区。也就是告诉我们,回家过年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去往有风险的地区,比如现在的河北石家庄。不过,我相信现在人们打死也不敢去石家庄,更别说在那里过年了。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已经成为漂泊在外的打工者们的共同心声。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你就安安心心地回家过年吧!
非常时期2021春节要不要回家过年?
眼看快到春节,很多人开始忐忑不安。最近有少部分地区出现疫情,难免让在外工作的人产生忧虑,担心自己能不能回家过年。其实,作为普通人来说,我们没必要过于紧张,除了特殊人群外,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回家过年的。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国家已经长期有效地遏制住疫情的蔓延,抗疫成果举世瞩目。然而面对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也就是春节,我们同样还是要严阵以待,决不能大意失荆州。那么,2021年的春节,我们要不要回家过年呢?
国人的传统是“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但我们同样也都能顾全大局。在这场影响世界的疫情之下,我觉得特殊情况一定要特殊对待,我们不能为了固守回家过节的习惯,就给防疫工作添麻烦。所以,在这个非常时期,大家一定要响应有关单位的安排或号召,根据个人实际状况,能够不回家过年的朋友,尽量留在当地过年,为自己也为他人减少感染风险。
首先,大家不必对疫情的反复产生过于悲观的心态。在国家对疫情的强力防控之下,国内的大环境还是比较安全健康的,我们相信疫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扩散。况且,新冠疫苗已经投入使用,对疫情的研究也更加成熟,2021年跟2020年相比,大家更应该自信从容。
钟南山院士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明确的告诉我们,现在国内不会大规模的出现疫情;除了少数疫情地区以外,不会限制大家的出行。而最近几个地区的疫情应对情况,正好都验证了钟老所说的正确。国家对疫情常态化的管控体系,能够迅速有效地把疫情扼杀在小范围之内,决不会产生大的爆发。
其次,要不要回家一定要根据个人实际状况,并结合疫情控制需要来决定。前几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地区务工人员尽量留在当地过年,避免把疫情风险带回家乡,再一次交叉感染。
如果个人没有重要事情必须春节回家,完全可以响应号召,暂时留在当地过年。虽然国家没有对出行进行限制,但我们还是要有“人人有责”的大局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尽量减少自己的出行。
第三,无论在哪过年,都要配合当地的防疫工作。张伯礼院士建议,工作单位应该提前安排好春节放假时间,要错开春运高峰期,出行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回家途中要积极配合疫情人员的工作,旅途要佩戴好口罩和体温检测等。张院士的建议其实就是为了保证让更多人能够回家过年,我们个人需要做到配合的事情。
昨天,洛阳市发出了呼吁,号召在外务工人员尽量留在当地过年,并对不同风险地区回乡人员提出了防疫措施。如果我们确定要春节回家,那就一定要服从各方面防疫规定,避免给家乡父老增添麻烦。想想看,都熬过了2020这么艰难的一年,回家过年这事真不算大事了。
抗击疫情,需要每个人都尽一份力量。对于普通人来说,春节期间减少出行,少搞聚会,配合检查,常戴口罩,就是做出了贡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