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不是河南人,但去过河南深度游,我来说一说游客眼里喜欢的味道吧,仅供参考!
第一个,烩面。
其实烩面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河南不同馆子的烩面味道也不太一样,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在一个叫鸡鸣驿的地方,这是个很小很小的小镇,素有“一鸡啼三省”的说法,因为是陕西河南山西的交界处,是个古镇。
那家烩面馆招牌就叫烩面馆,主打烩面,他家的烩面端上来会有一股很浓的中药味,据说汤是熬煮了很久的。上面还飘着枸杞什么的。因为过去太多年了,我只记得那烩面又大碗又香喷喷的,记不清具体是什么烩面。
但是从此以后在饭店,只要是卖面的地方我都会第一选择烩面。烩面跟刀削面有点像,长得挺像的,但是这两种做法不一样。具体如何恐怕要等当地人来解释。
第二个,开封的蒸菜
刚开始是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推着车子来卖的。凉菜我认识,但是蒸菜我是第一次见,就买了一点尝尝,发现还挺好吃的,而且主要是很健康。
觉得蒸出来的少油少盐,应该会很符合现在的养生观念。听说蒸菜是拿蔬菜跟面粉一起,放到蒸锅上面开蒸。
开封有一条小吃街,里面有种甜品是叫玫瑰杏仁茶,我也觉得很好吃。
这个我估计大多数女孩子都会喜欢。
第三个,胡辣汤
胡辣汤顾名思义,当然是辣的,不过这个辣不是辣椒的辣,是胡椒的辣。两种辣的感受是不同的。
这种汤特别适合在冬天的早上喝,整个人喝完就会感觉暖融融的。胡椒能够发散寒气,而且汤汤水水下肚本来就会更容易饱。
胡辣汤做早饭,可能部分南方人接受不了,因为论口味来说,还是稍微有点重的。
不过如果是旅游,那肯定还是要尝试一下的!
第四个,洛阳水席
同样也是汤汤水水的,只不过水席可不只是一道菜,而是许多许多道菜合在一起才叫水席。
这个适合和朋友们一起吃,可以各种各样的品类都尝一下。
第五个,浆水面
这个绝对是“面不可貌相”。面条看上去黏糊糊的,菜叶子也都是煮的黄黄的。但是相信我,你吃一口就会觉得很美味。
我第一次吃这种面条是在商丘,那时候已经比较晚了,看到有一处路边摊要收了,我就过去点了这个面条吃。刚开始真的觉得这种黏糊糊的就跟老太太吃的东西一样,会好吃吗?
后来才知道,浆水面跟光武帝刘秀还有故事。据说当年刘秀逃难的时候,饥饿难忍,在一户农家那里躲避追杀,农户家里条件有限,就用酸了的绿豆浆水下干面条,这样变成了一顿饭,刘秀吃得津津有味。
后来,刘秀当皇帝后仍然感怀当年的那一道面条,于是这道菜就成为御膳房的其中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自古就是地大物博,很多不起眼的食物,或许就有一段轰轰烈烈的故事。
值得探索!
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说到河南的美食,我们得按城市来展开,首先要提的是洛阳,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还有开封,安阳等这些千年名城,自然也流传下来相当多的经典美食。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是洛阳特有的汉族传统名宴。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中和五味,跟咱们大河南人一样包容兼并。
洛阳锅贴
和洛阳水席一样,洛阳锅贴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古老又美味的汉族小吃。制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猪肉馅为常品,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
锅贴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牙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
洛阳汤:不翻汤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传统名吃。味道纯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腻。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 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两张晶莹翠绿的"不翻"叠着放在碗里,舀些滚烫的猪骨头汤浇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条、黄花、木耳等,还要舍得放些醋、胡椒粉,于是一碗不翻汤就做好。
洛阳汤:牛肉汤
在容量超过1000毫升的大碗里,抓上一两左右的大片牛肉,注入飞滚的沸汤,香气扑鼻。当地人喜用硬面"薄油膜"泡入汤中,劲道的油馍越泡越软,咀嚼起来,当然越嚼越"美"。
洛阳汤:羊肉汤
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香甜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洛阳汤:驴肉汤
驴肉汤是河南洛阳著名的汉族小吃。史料记载驴肉有甘酸而平,安心气,解心烦,止疯狂,补血益气等特点。可缓解远年劳损及风眩等症,可煮食,或以汁做粥食
开封小笼包
开封的小笼包特别讲究,薄薄的皮制出的包子,皮心像菊花,稍稍有点馅料的颜色露出,让人立刻有了食欲。天下第一楼的小笼包久负盛名,很多吃货慕名而去,赞不绝口。
开封鲤鱼焙面
鲤鱼焙面是开封传统名菜,久负盛名。它是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枣红,软嫩鲜香。在开封的大小酒楼里都能尝到这一美味。
开封黄焖鱼
黄焖鱼精选草鱼与小鲫鱼,加之各种大料以及卤汤焖制而成。鱼味鲜香,酱料浓郁,食后回味无限。
开封羊肉炕馍
羊肉炕馍,薄薄的白面饼中间裹着羊肉沫。筋道面饼,焦香的肉沫,口感丰富,很有嚼头。鼓楼夜市上的老九羊肉炕馍非常有名。
开封杏仁茶
杏仁茶食用时上面会撒上一层山楂糕,透着杏仁香味的乳白色汤汁配上山楂特有的酸味,使得杏仁茶香滑不腻。鼓楼夜市上有多家杏仁茶铺子,可以选择人多的摊位进行品尝。
安阳粉浆饭
粉浆饭是安阳“三大宝”之一,安阳独有,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的功效。安阳市内很多餐厅都能吃到这道美味。
安阳血糕
血糕为安阳传统风味小吃。用荞麦面、猪血加调味料蒸制,食时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鲜美,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
安阳皮渣
皮渣是安阳的名吃,用粉条加海米,葱花、蒜片、姜末、猪油,加水搅拌蒸制而成,可煎可烩,炒菜作汤,味美可口,口感筋道,香而不腻,后味绵长。
郑州烩面
烩面还用多说吗,这是检验看官是不是标准河南胃的唯一标准。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汤好面筋,营养高。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
郑州胡辣汤
油饼包子油条加胡辣汤就是一道美味早餐。在数百年的历史中,河南人对胡辣汤的吃法做了延伸,把清热下火的豆腐脑和胡辣汤掺在一起喝,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又免除了上火的烦恼~
郑州焖饼
焖饼是采取焖的工艺,对烙饼丝进行烹饪的美食,对咱们郑州人来说是一家家会做的一种普遍饮食之一,很受人们的喜爱。葛记焖饼也不能错过。
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都说南粉北面,但在没有到过北方或者没有到过南方之前,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到了南方或是北方以后,才会隐约发现这两者的区别,继而发现区别很大,连盐巴、辣椒、香菜,似乎都是不同的,再继而,又觉得其中会有一些相同之处,那是在久了。在得更久,又觉得南北差异真正是大,惯吃面食、或是惯吃米粉、米线的肠胃,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而有所改变,即使早已经爱上了异地的饮食,最柔软、最经不起诱惑的那一块地方,永远留给家乡的面线,或是面食。
烩面
做烩面没有一定标准,羊肉的有,牛肉的有,三鲜的五鲜的,家常的,饭店的,路边摊的,只要好吃,巷子再深,河南人也能把它吃出名头来。烩面搭着糖蒜,再撒点香菜,河南人光是想象出这个画面就要淌口水。
你要是问埋头在面碗前西里呼噜大吃特吃的河南人,这烩面到底好吃在哪儿?河南人在一秒钟内感慨万千,嘴张了张却终究不说出什么来,因为他们立马就得出了判断:这是怎么讲也讲不清楚的。不如请你坐在旁边吃一碗,连汤都喝去一半,总比我讲的强吧。到那时候,河南人倒是要为难为难你:你说说吧,烩面到底好吃在哪儿。
胡辣汤
北方人可能想不到,胡辣汤在一些南方人看来基本就是黑暗料理。首先,名字还不错,可以想象出和酸辣汤的鲜香酸爽差不多的香气,那些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面食当饭的人,就会想着胡辣汤下饭应该不错,可等到真正见到胡辣汤的样子,犯难了,是吃呢,还是不吃?这不是一碗勾芡汤吗?浓稠稠的,像糖稀像绸缎,可就是不像一碗好吃的东西。它是甜的吗?甜咸的?一想到是甜咸口的,又筛下去一批南方人。
被糖醋汁惊吓过的人,面对这样一碗,是更很难下口的,看见本地人吃的大汗淋漓、欲罢不能,心里挣扎得不行,抱着就义的决心抿一口,一点点的咽下去,恩?怎么,香香的,不那么奇怪,再抿一口,这次确定了,能吃!接下来就开始大口吞咽了,喝下去半碗,发现本地人是就着烙馍、油炸饼吃,那么就照样买上两块来,搀和着吃,吃完也有点意犹未尽,心里早已经确定了:胡辣汤,好吃!照这样子,北方的其他食物大可以都尝尝嘛。
南方人初看胡辣汤,大多以为是甜的,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是很多南方人吃胡辣汤的一个大坎。
油馍头
类似油条,不是油条,面更充实,圆的椭圆的长条形的没有形状的,粗看起来就是炸发了的面疙瘩,实际倒也是,但是面香,什么都不放,这股面香都能把你吸引到摊子旁边去,等着吃新鲜出锅的。要是恰好附近小摊上就有好吃的胡辣汤,嘿,那就啥也不说了,吃它个走不动道再说。
小笼包
南方的汤包出名,北方的汤包也不赖,各有千秋。河南的小笼包分汤包和普通小笼,做的好的,既好吃又精致,乍一眼,南派手法和北派技巧都分不出来,要咬开来,吃到里头的馅儿,大抵才能辨出南北来。冬天,热腾腾的来上一笼小包子,卸下手套棉服,搓搓手,一鼓作气吃完,嘴里的热气和蒸笼上的热气仿佛是一个温度的,瞬间就暖和上来了。吃完又重新把手套棉服装备上,外面就算是下雪了,走出好几里地去,手心还是热乎乎的,攒着吃进去的热气。
枣馍
以前,一个村子的人,除了婚丧大事、节令尝新,很少聚到一起来吃喝。除了这两个时候,就数年前村子里最热闹,这家端板凳,那家理桌子,男青年从公房里收拾出两人合抱都抱不圆的一个个大蒸笼来,妇女们忙着打水洗锅生火,一村人和和气气,笑意融融的,准备蒸馍吃了。
馍上点上红枣,更加喜气,捏出十二生肖的形状,连不知事的小孩子也快活起来了:就快过年喽。
连汤肉片
连汤肉片是洛阳水席的一道菜,也是最方便做家常了的菜,汤水连带,成品像不辣的水煮肉片,汁水收干些,就像小炒肉片,样子和香味都是很馋人的那种,日常烟火饮食的味道。
黄焖鱼
小鱼或是青鱼切段,拖面糊炸香,再到卤汤里焖煮制成,感觉居然有点北京卤煮的意思。
红焖羊肉
无论是涮的、清汤、红汤、白切、生焖,北方的冬天,大多少不了一口羊肉。
卤味
豆沫
小米磨浆,和煮熟的花生、黄豆、海带、粉条等煮成糊糊,这豆沫吃的也是咸口。不用汤勺,直接转着碗吃,才叫够味。
鸡蛋面汤
南方吃鸡蛋醪糟,河南与之相对应的可能就是甜面汤,这是一种经过醒面、洗面,加蛋液调煮出来的蛋花汤,不放油,更不放糖,偶尔放点盐。这也是让南方人摸头不着脑的食物,有语言上的也有习惯上的理解障碍。
(图片整理自网络)
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诚邀。我是豫东平原农村来的,我来说两道河南的特色美食吧。
先来第一道——芝麻盐。书面语叫芝麻盐,在我们老家当地称之为"麻古盐"。做这道菜的食材相当简单,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只需要准备芝麻和盐就可以了。
做法也是相当简单。
先把清理过的干净的芝麻倒进炒锅里,然后加热开始炒芝麻,炒的时候还要借助农村的一种工具,用高粱秸秆顶部的部分做成的刷锅的那个东东(实在抱歉,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工具的名称,我只知道在我们当地叫吹住(chui zhu)😂😂),一边加热一边用chuizhu翻炒,差不多等到芝麻开始弹跳的时候,差不多就能闻到芝麻的香味了,再翻炒一会就可以熄火了。
然后,把炒好的芝麻倒在案板上,用大擀面杖擀压芝麻,直到擀碎出香味儿,然后撒上适量的食盐就可以吃啦!小时候,吃完饭不炒菜的时候就把芝麻盐当菜吃,直接夹在馒头里,嗯~现在想想都要流口水啦!
再说第二道菜——鸡蛋蒜。如同芝麻盐一样,鸡蛋蒜顾名思义就是鸡蛋和蒜一起做成的美食。😂
具体做法如下:
先把鸡蛋煮熟,然后把蒜去皮用蒜臼子捣碎,接着把煮熟的鸡蛋也放进蒜臼子里面一起捣碎,混合均匀后放点盐和香油就可以吃啦!是不是超级简单?😋额(⊙o⊙)…好像也可以放醋,记不太清了,根据自己口味儿可以都尝试一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我是鲜农场的农场君小蜗牛姐姐,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鲜农场,跟农场君一起学习水果知识哦!
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我就来推荐几种我很喜欢吃的美食,毕竟我也是河南人,可以说好吃的特别多,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所以美食也很兼容。我推荐的都是从小吃到大的,你们如果去的话,可以去尝尝啊!
1.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外地人来到郑州,首先想到的便是尝一尝地道的羊肉烩面;本地人款待亲朋的保留菜式也是香浓的烩面。河南烩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
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汤可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烩面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
2.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河南传统早餐。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汉族传统汤类名吃。糊辣汤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主要有逍遥胡辣汤,驻马店胡辣汤,开封胡辣汤,北舞渡胡辣汤等几个品种,各有特点。
3.鸡蛋灌饼是源于河南信阳的特色传统名点。深受当地居民喜爱。把鸡蛋液灌进烙至半熟的饼内,继续煎烙后烤制而成。饼皮酥脆蛋鲜香。鸡蛋灌饼也算一种早餐,有蛋有面有青菜有营养又方便很受大家欢迎。是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风味食品之一。
4.扁粉菜是河南安阳一带的传统名菜,属于豫菜菜系。作为安阳居民最爱吃的饭菜之一,每天,有很多上班一族和扁粉菜的老食客,会到自己经常去的排挡吃上一碗。 扁粉菜以粉条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猪血等,在一口大铁锅中煮。扁粉菜的关键是高汤,高汤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扁粉菜的味道,因此,安阳扁粉菜经营者一直在高汤的做法上下功夫,使扁粉菜味道不断改善。吃扁粉菜的精髓在于辣椒,辣椒要香而微辣。早上,吃上一碗油滚滚,香喷喷、辣呼呼的扁粉菜,那叫舒服。所以,来到安阳,一定要尝一下。
5.炸菜角是一道河南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红薯粉丝、鸡蛋、韭菜、西葫芦、虾米、汤面
6.郏县饸饹面是河南郏县地区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特色名小吃,简称郏县饸饹。郏县饸饹是一种圆形条状面制食品,初以荞麦面为面料,其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葱花、枸杞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清末,始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中华风味饮食总》一书称郏县饸饹“舒脾健胃,养生至宝”。
7.水煎包,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属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东京汴梁城(古都开封),在华北和中原地区颇为流行。在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则称呼为“锅贴”,主要在山东东营市、滨州市、淄博市部分区域流传,今天主要以开封、周口水煎包最为著名。两市县街道上分布着很多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铺子”,而那些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的水煎包更是十里飘香,让人口水直流。历史传“水煎包”是豫东、鲁西南名吃之一,在当地人们简称它为“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香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水煎包属于大众风味的小吃,物美价廉,制作方面不受四季影响,它一直是当地畅销的地方风味小吃。大街小巷,路边摊点都可以吃到正宗的水煎包。
8.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创业于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兴隆,后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十分香美。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烧鸡之乡"的称号。"义兴张"的道口烧鸡,像金华火腿、高邮鸭蛋、北京烤鸭一样,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并且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不容错过的河南美食有哪些?
其中,郑州的杨记清芳牛肉拉面、萧记三鲜烩面、马豫兴桶子鸡、葛记焖饼独具特色;洛阳不翻汤、洛阳水席、胡辣汤、鲤鱼跃龙门各付代表;套四宝、黄焖鱼、小笼包、羊肉炕馍、炒凉粉更是味美。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道很有特色的河南美食:
一、开封小笼灌汤包
河南风味小吃,开封小笼灌汤包是河南省开封市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小笼灌汤包皮薄馅大,灌汤流油,成品出笼后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小巧玲玲,十分可人。
二、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烩面是河南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
三、胡辣汤
胡辣汤,河南传统早餐。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汉族传统汤类名吃。糊辣汤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
四、洛阳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鏊子上烙成豆绿薄饼再佐以金针、粉丝、韭菜、海带、香菜、虾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盐、味精、胡椒、香醋等调料,加上高汤将薄饼放在上边,锅中水翻滚,饼子却不翻个儿。这便是家喻户晓的美味——“不翻汤”。此款小吃酸辣咸香,醒酒开胃,是一款颇具洛阳地方特色的民间小吃。
洛阳人亦称其为“九府门不翻汤”,距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洛阳人有喝汤吃泡馍的习惯:早起喝荤汤,牛肉汤、羊肉汤和驴肉汤鲜美无比;晚上不宜多吃,更要少油、少肉,一般就要喝些面疙瘩或米汤。倘若不想做饭或者孩子嘴馋,那沿街叫卖的素汤,如豆腐汤、丸子汤和不翻汤,就是一顿晚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