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我曾经去过尼泊尔两次。
前后一共待了七十多天。算旅居吧。
尼泊尔作为一个神比人多的国家,时常有大小不一的节日,街头涌动的人潮,脸上洋溢的欢快喜乐的情绪往往能感染人。
泰米尔街道的小贩许多都会说一两句中文,因为中国客人是他们最大的经济来源之一。
尼泊尔人对牛很尊敬,大街小巷可以看到慵懒的神牛和狗狗。每天早上都有当地的女主人给神灵奉上祭祀的鲜花。
尼泊尔的momo(饺子)像包子,在西藏吃多了肉食,到尼泊尔就可以尝试多一些的蔬菜。因为西藏运输不便蔬菜贵,然而尼泊尔本地就有许多自产的蔬菜。
尼泊尔的牛奶挺好喝的。一般广场附近都有小卖部,早上的时候会有一袋袋的牛奶放在路边出售。记得要去早。
总体来说,尼泊尔算是一个安逸的国家。不乏骗子和坏人,还有许许多多想结识中国姑娘的当地男子,但是整体的民风和旅游环境都让人觉得满意。
去尼泊尔可以慢游,停下来好好感受一番时间的节奏。
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泰米尔街道的二楼餐厅,点了一份炒饭和一壶奶茶,在那里看着楼下的行人往来穿梭。
时光好像被隽永。风景都忘了,唯独记得彼时的那个自己。刹那的定格,组成了回忆一串一串。
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说起尼泊尔,我也是在书城看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尼泊尔旅游的一些信息,那时候从书中看到了尼泊尔很多景点,由于还在工作,只能想想什么时候能去尼泊尔。后来会上网了,又看了电影《等风来》,就让我更想去尼泊尔了。我是在尼泊尔地震之前去过,所以在尼泊尔旅游的时候都是我最难忘的回忆!
我是第一次去远行,一个人从广州出发。在西宁到拉萨的火车上认识了几位驴友,这样我们就一起到拉萨玩了几天。我主要是去尼泊尔,办好签证后,我们又认识了几个朋友,都是一起去尼泊尔旅游,当时去尼泊尔不会英语,全靠朋友们翻译了,在尼泊尔旅游的半个月,是我第一次出国旅游,在这边的生活体验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至今难忘!
我在尼泊尔也是穷游,住宿在便宜旅馆,吃饭也是点便宜的,只要能吃饱就够了 。我们大家都是以穷游的方式来到尼泊尔,所以大家都是低消费,很多地方都没去呢,但是我们旅游的地方也不少。
我们在加德满都,天天逛街。很多当地人都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与我们合影,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还有在吃饭的时候,问到当地人叫什么名字,他们当中居然有人叫土豆、小龙女等等,把我们都逗乐了好久。还有就是尼泊尔有女神,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这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来尼泊尔旅游的神奇之处,了解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我们在博卡拉与奇特旺也是短暂的玩了几天,在博卡拉到费瓦湖边游玩了一下,也有很多当地人与我们聊天,天天都感觉挺开心的,虽然我英语不好,但是用表情交流也可以。在奇特旺旅游,我们骑了大象,坐过独木舟,在森林公园里面逛了好久,虽然没有见过更多的野生动物,但是这边的自然风光很美,原生态保护的特别好!
在尼泊尔旅游的半个月,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这样的旅游体验特别难忘!有机会还想再去!
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我在地震前去过尼泊尔。
这个国家很有个性,从它独具一格的国旗形状和时区就能看出来。
整体风格偏向印度,但是没有印度那么脏乱差,人民一心向善,对华友好,除了要小心交通事故外没有多大的人为危险存在。喜欢南亚文化,佛教文化的可以取看看。
这里物价非常便宜。适合穷游。可以淘到非常精美的手工艺品。食物方面不一定和胃口,补货首都加德满都里中西餐都有,问题不大。
看《等风来》可以了解尼泊尔的大体轮廓。
另外,释迦摩尼诞生地在尼泊尔的蓝比尼,世界第一高峰珠峰我们国家和尼泊尔各一半。每年会有很多登山者去尼泊尔攀登珠峰。但是很多人喜欢取博卡拉美丽的雪山脚下徒步。
这边人穷,但是幸福感比很多人陡高。个人还是很喜欢的,有机会我会再去。
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帕苏帕蒂纳特神庙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印度教圣地,坐落在首都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5公里,背靠青山,面朝被视为圣河的巴格玛蒂河。尼泊尔语帕苏帕蒂纳特即湿婆神,在印度教中湿婆神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是全智全能、至高无上的,有尼泊尔“国神”之称。
在帕苏帕蒂纳特神庙下巴格玛蒂河边有许多用于焚化尸体的圆形石砌平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里雅火葬场,一些中国游客叫它“烧尸庙”——这种叫法似乎并不文雅,听起来更让人惊秫。
帕苏帕蒂纳特神庙是印度教徒的圣地,长年人流不息。他们生前去寺内敬神祈祷,到寺前的巴格玛蒂河洗圣水浴忏悔赎罪(尽管清纯的河水流过焚尸台后变得非常非常混浊肮脏);死后也在这里火化升天。
巴格马蒂河 Baghmati River是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重要河流,巴格马蒂河源于谷地北部的肖普里山,向南出西瓦利克山入下游平原,又接纳了北部低山地区两侧的许多小支流,最后汇入印度恒河。
巴格马蒂河缓缓地从帕苏帕蒂纳特神庙东部流过。它从这里把印度教徒的“灵魂”带到了恒河,尼泊尔人视其为“圣河”因为古往今来恒河都是印度教徒死后灵魂归宿的圣地。尼泊尔导游在为我们介绍时,干脆把巴格马蒂河称为“小恒河”。
小恒河西边是神庙的主体,寺庙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那里,沿西岸河边,是一个接一个的焚尸台;小恒河东岸地势陡峭,分布着一些祭坛、香炉和神庙的附属建筑。连接两岸的是一座小桥。
别看这座其貌不扬的小桥,它可是神庙的“阴阳界”和“贫富线”。尼泊尔的非印度教徒和外国游客是不能走过这座小桥进入神庙西区的;在桥北上游的几个焚尸台是专供尼泊尔皇族和高等种姓使用,而桥南下游的焚尸台是供平民使用的。
小恒河东岸的祭坛正对西岸的贵族焚尸台,是焚化皇族尸体时的礼仪场地。
2001年6月尼泊尔皇宫血案中死亡的比兰德拉国王及其他皇室成员的葬礼就在这里举行,尸体也是在西岸焚尸台火化的。
外国游客来帕苏帕蒂纳特神庙有二大看点,一是隔岸观看尼泊尔印度教徒遗体的火化过程;二是近距离观赏和拍摄印度教苦行僧。
观看焚体是一件痛苦且恐惧的过程,即使你没有心理障碍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带上了必备的帽子、口罩、围脖,但看到对岸焚尸台上熊熊的烈火、浓浓的青烟、河水里恶心的漂浮物,嗅到空气中刺鼻的焦臭味,躲也躲不开的随空飘来的烟尘。难免不产生“逃之夭夭”的念头。
注视巴格马蒂河西侧的河坛,送葬的队伍来到了火葬台旁,慢慢地卸下了担架,推到了斜伸到河水中的洗涤台上,让逝者的双脚浸到了圣水中。死者由橙色的鲜花、红色的蒂卡和金黄的绸缎包裹着,逝者的至亲,掬捧河水洒遍逝者的全身,然后一边清洗逝者的躯体,一边将厚重的衣服逐件褪下,摔到进河里,然后举行简单的祷告仪式,接下来将尸体抬在焚烧台架好的木柴上。焚烧时会浇上柴油,从头部点火,顿时,袅袅青烟弥漫四周。焚烧结束后,骨灰及其它什物统统抛入河水里,让巴格马蒂将其带去奔腾的恒河,开始死者的新一轮生命轮回。
死者的亲人并无悲戚,他们只是平静地看着火光,他们仍然穿着鲜艳的衣服,没有哀乐,也没有痛哭,甚至还会有说有笑。他们相信这是亲人的生命轮回,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一种重生。圣河火葬使灵魂意识超脱肉体的束缚,脱离现实世,从而进入另一个世界。亲人走进巴格马蒂河,天堂在那边,人间在这边,终有一天,亲人们会在天堂重逢。
印度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罪孽的载体,需要经过多次生死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然而出生-死亡-再生-再死亡……必定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人们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修成正果,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苦行”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
苦行僧,是指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苦行”一词在梵文的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当时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
“苦行僧”一词已被现代社会广泛应用。现在人们也把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比喻为“苦行僧”。
苦行僧在尼泊尔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们试图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尼泊尔人把苦行僧当作来到凡尘普度众生的“神的使者”,对其十分尊重。真正的苦行僧一般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喜马拉雅山上,或寄居在某个庙里,吃斋念佛,修炼瑜伽。
加德满都的苦行僧似乎已经异化,他们多喜欢聚集在当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场__巴格马蒂河边的帕舒帕蒂神庙附近。
有些苦行僧的眼睛是红的,这是因为他们吸食了大量的大麻。他们认为这可以获得洞悉别人心思的能力,即所谓的“神功”。
帕舒帕蒂神庙的苦行僧三五成群地住在神庙外的长廊下面。多数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大多赤身裸体,身上涂抹着木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只在腰上裹一块看不出颜色的破布。
这些人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苦行僧头发常年不剪不洗,胡乱盘在头。长长的胡子打着卷,上面沾满了灰尘。苦行僧脸上画着各色条纹,据说是代表不同的教派。他们的面孔因为各种条纹和颜色而看起来有些狰狞。其实这些人性情很温和。
万恶的金钱真是无孔不入。作为旅游景点,每天成千上万外国游客来这里参观,本与金钱“绝缘”的群体,利用游客的好奇心理,抓住这一商机,摆出架势,出卖“姿色”,收取美元、卢比供游客合影、拍照,是乎偏离了“苦行”的宗旨。
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久久不能忘怀
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佛教徒的归宿。
2016年与朋友组团去尼泊尔进行ABC徒步,我就以徒步过程所见所闻分享下我的尼泊尔旅行感受:
首先介绍下ABC(安娜普尔娜大本营)徒步路线,众所周知,尼泊尔是全球徒步爱好者的天堂,全世界10座最高峰,尼泊尔境内有7座,安纳普尔纳大本营线(Annapurna BaseCamp)简称ABC线,作为最受欢迎的徒步线路可以近距离的观赏安纳普尔纳峰,还能看到远处神山鱼尾峰,徒步难度为中等,一般徒步行程大概在7-10天。
接下来一起感受下整个行程的精彩吧
一、到达加德满都
在加德满都入住的酒店
大佛塔
从早到晚都有来自全世界的信徒围绕大佛塔进行转塔
这次整个徒步的行程都是由在尼泊尔朋友帮忙安排的,所以有关住宿,餐饮都提前有安排好,一下飞机就被加德满都独有的宗教氛围所感染,前两天入住的酒店也很有当地的宗教建筑特色,红砖、经幡的点缀到处都能让你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宗教氛围。
二、博卡拉办理进山手续
根据朋友经验推荐,我们选择Naya Pul 作为起点,在博卡拉办理徒步进山手续
进山徒步证件
正式登山出发前可以去下博卡拉的费瓦胡,享受下那里的宁静与安详
当地的朋友已经帮我们联系好了当地的背夫,他们会帮我们负担大部分的行李,一般都会提前到达我们每天行程住宿的地方,我们自己背些随身必须品就可以,一半在10公斤左右。
三、正式徒步行程
第一天到达了Ulleri海拔1960米 入住途径的高山客栈,不同地方的客栈条件也不一样
第二天一早去海拔3200米的安纳普尔纳的观景平台一睹神山的风采,一开始全是云雾,什么都看不见,就在大家焦急等待快失望的时候,云雾渐散,它一点点露出真容,彻底征服每个所见的人
第三天到达Tadapani 海拔2680米, 路上感受了纯正的尼餐,说实话不是饿了,还真有些不好享受,比较咸。。。
第四天到达Chomrong 海拔2170米, 看过沿途高山的梯田与农户,完全忘记世俗的烦扰,这里算路上最好观看鱼尾峰的位置之一,等了好久的云开雾散,迎来带彩虹的鱼尾峰,惊喜之余感叹真是天迹难寻啊
夜晚观赏浩瀚星空下的鱼尾峰
接下来的两天经过艰苦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安纳普尔纳大本营,海拔4130米,望着安纳普尔纳峰日出那一刻,一切的经历都是值得的。
回到博卡拉又尝试了下高山滑翔伞,终身难忘,很是刺激
7天的徒步之行,经历雪山、湖泊、森林、平原,随着海拔不同呈现不同自然景观,也会有不同的惊喜,感受古朴的村落,还有千年的寺庙,让自己的身心完全放空,交给这神圣的国度。
以上是2016年徒步ABC环线的部分分享,太多的美好与感受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只有你真正到那感受了才会明白,所有的经历与所见久久不能让人忘怀,以后一定还会找机会再去的,因为那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尼泊尔旅游是怎样的体验?
我们2014年11月去尼泊尔,这个国家给我印象非常好民风淳朴,风景秀丽,世界文化遗产有8个。
我们先去了尼泊尔南面靠近印度的齐达旺的地方,在这里骑大象做独木河岸上有许多鳄鱼,偶然间我拍了一张鳄鱼身上有一个小鸟🐤的照片,上岸后徒步原始森林,看到许多一人多高的蚂蚁巢穴,我们还在河里骑上大象🐘它喷水给人洗澡,特别有意思,傍晚去河边看野生犀牛,遇到当地人都热情的与我们合影。
回到加德满都在,这里有杜巴广场,主要有独木庙,建于公元8世纪,是加德满都最古老建筑。传说全庙由一根树木的木材建成。此外,还有童女神库玛丽庙,象头神庙,湿婆神庙、毗湿奴庙,纳拉扬庙,黑天神庙等等。许多尼泊尔少年下课后也来到这里,他们男男女女都穿着统一校服,热情的和我们合影…
我们还去了加德满都以西200公里的博克拉,泛舟著名的费瓦湖它群山拥抱,碧波荡漾。湖中岛上,古树环绕,夏克蒂女神庙昂然耸立。当时天空飞翔着许多大鸟,银白的雪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里,随波摇曳。湖面上我看到一对欧洲情侣男士划船女士在船尾捧着一本书再看,画面如诗如画至今难忘…
在这里据能看到海拔6千多的鱼尾峰,天公不作美我们白白的等待好几个小时…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来去的飞机上都看到了喜马拉雅山峰,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去尼泊尔,看看地震后的尼泊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