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诡异现象:贾雨村卑鄙无耻,为何黛玉对他印象很好?
关于林黛玉对贾雨村印象很好这一点,《红楼梦》书中似乎并无表现。但这样说肯定不错。贾雨村给林黛玉当老师的时候,林黛玉不过是五六岁的小孩子。无所谓印象好坏。从当老师的效果来看。贾雨村无疑是称职的。林黛玉也是接受他的,否则的话,林如海也不会为他复职而努力张罗了。对自己的老师有个好印象,也很正常。但是,从林黛玉到荣国府之后,贾雨村因攀附贾家的势力而经常到贾府拜访,虽然每次到来都要请贾宝玉相见。但是,林黛玉逐渐长大,虽然有蒙师之名,但男女有别,贾雨村不可能再与黛玉见面。所以也无所谓好印象与坏印象。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贾雨村是奸雄的性格。这是脂砚斋对他的评价。当得起奸雄二字,一定是厉害人物。这种人物一定是双商俱高的。贾雨村出身寒门。连进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在甄士隐的资助之下,一考而中。可见学识不凡,智商很高。进入仕途之后,在经历了挫折后,能迅速调整自己,很快在混浊的官场中立住脚跟,说明他情商也很高。这样一个人物,要哄得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对自己观感不错,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说林黛玉对贾雨村印象不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到成人之后再说林黛玉对贾雨村印象不错,可能就有些问题了。对贾宝玉论者有“情不情”的评价,而林黛玉则评为“情情”。“情不情”一言而敝之,就是博爱。鲁迅所谓的“爱博而心劳”。无论别人对我有没有情,我对他们都是有情的。而“情情”之意,则是指情的专注。也就是说,林黛玉一生,只对贾宝玉一人有情。或者说,对我有情的,我才对他有情。回到林黛玉对贾雨村观感这个事上。我们可以从贾宝玉对贾雨村的感观上推测林黛玉成年之后的态度。贾宝玉对贾雨村的印象是很不好的。这种不好,并不是对贾雨村才能的否定。而是性格的不同的决定的。贾雨村到贾府,目的就是联络感情,为仕途进取之阶。而贾宝玉对仕途经济是没有兴趣的。这一点,书中多次提到。这里就不细说了。林黛玉在思想感情上是与贾宝玉相通的。她做为绛珠仙草下世为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泉水灌溉之恩,要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所以,贾宝玉对贾雨村的态度,基本上可以代表林黛玉的态度。只不过,在林黛玉的眼中,贾雨村从完成了对她的启蒙教育之后,二人便两不相干了。这种态度在当时来说,也不算忘恩负义。因为师生之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样的说法,都是针对男人的。对女子来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不读书根本不太重要。所以,少女孩幼年读过书,未必要和先生保持终生之谊。而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因为,先生教的是安身立命的东西。要求就不一样。师生间保持终生的情感和道德要求,也就很正常了。所以,进入贾府之后的林黛玉对贾雨村来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不守是无关紧要的人而已。
关于林黛玉对贾雨村的印象,大约就是这样。关于题目中所说的,“贾雨村卑鄙无耻”的评价,我觉得有点过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大约来自于人们对最后贾家结局的推测。既在贾府败落的过程中,贾雨村很可能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这样说来,贾府贾雨村飞黄腾达的靠山,可以说是对贾雨村有恩的。如果在贾府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说卑鄙无耻,似乎也说得通。但是如果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考察,就会觉得有些问题。既贾家的败落是被人陷害,还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决定的。如果是后者,就没有必要对此愤愤然。毕竟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
《红楼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贾家当初为什么会兴旺发达。是因为祖宗在战场上流血拼杀一刀一枪,流血牺牲挣来的。到贾宝玉的时代。贾家的后人们还有能力打江山挣富贵吗?显然是没有的。宁荣两袭爵的贾赦和贾珍,做为武将,既不能上马杀敌,也不能下马保国。除了吃喝玩乐骄奢淫逸之外,一无是处。做为文官的贾政也一样,既无文才,也无能力。只不过凭着祖上的功劳,吃一份国家的奉禄。这种家族的灭亡,是历史规律决定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靠祖宗的余荫,不可能世代保持的。贾家的灭亡,是自然规律决定的。
和荣宁二府比起来。贾雨村无疑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贾府无论是贾赦、贾珍、贾政没有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和贾雨村相比的。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贾雨村,进入官场时,却要攀附荣府做为进身之阶。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在官场上混,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能力。包括在复杂的政治变幻中,能够尽快站准队伍,本身就是能力的表现。因此,荣宁二府的败落,我贾雨村的崛起,本身就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决定的。
荣府的二小姐迎春嫁给了孙绍祖,受到孙绍祖的折磨虐待而死。是因为贾赦花了孙家的五千银子。这就充分说明了荣国公的继承人骄奢淫逸的花钱能力远远超出挣钱的能力。最终到了不得不拿女儿抵债的地步。而迎春死后,荣国府只能听之任之,对孙绍祖的暴行毫无办法。只能证明贾家的理亏和虚弱。表面上的霍霍扬扬。实际上里子已经虚耗的什么都不是了。这样的家族败落,正是天理所在。既然没有本事,凭什么花天酒地。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贾雨村,能以一己之力挽救贾府,报答当初的提携之恩吗?显然是不能的。做为奸雄的贾雨村,在贾家倒台之时,肯定不会拼上自己的前程为贾家挡事。但是,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帮助一下贾府。这一点,他还是做得到的。以此而言,说对待贾府的问题上,贾雨村卑鄙无耻,确实有点言重了。
《红楼梦》诡异现象:贾雨村卑鄙无耻,为何黛玉对他印象很好?
首先谢谢邀请,不过我很迷糊
红楼梦中哪一章里有林黛玉对贾雨村印象很好地描写?
反正我真是不记得有过这样的描写。
可能是我看得不够细?
不过即使是真的印象很好也不奇怪啊。
贾雨村书中身份不是林黛玉的老师么?
贾雨村教授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才6岁
后来还是贾雨村一路把林黛玉送到贾府分开的。
就算路上走一年,黛玉进贾府时年纪也不超过8岁,
即使封建社会早熟,那么小的女孩子,想来也不会臧否自己的老师吧?
更何况那个年代,学生是一定要尊重老师的。
更何况林黛玉的家教,老爹是探花,
贾雨村好歹也是进士,总不能在自己的饭碗以及那么小的女孩子面前表现拙劣吧。
最后,细读全书,前期贾雨村真的就很卑鄙无耻么?根本没有。
至于到了后面,林黛玉一个大家闺秀,难不成还去打听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
只有师徒名分的男人大老爷们在外面干了什么破事?成何体统
至于薛宝钗知道,那是因为她哥不争气,香菱那件事她知道来龙去脉。
至于索隐深层原因,倒是很有意思,不过我已经懒得重复说了,直接给个链接,自己去体会吧。
林黛玉和贾雨村啥关系?
《红楼梦》诡异现象:贾雨村卑鄙无耻,为何黛玉对他印象很好?
因为贾雨村影射的是吴三桂之流,而林黛玉影射的是祟祯皇帝。崇祯当然对吴三桂印象很好!
《红楼梦》诡异现象:贾雨村卑鄙无耻,为何黛玉对他印象很好?
红楼梦一笔两个故事,甄士隐贾雨村的写作方法。假语衬为胡诌,是没有答案的。谁能回答就是胡诌。林黛玉的另一个故事叫帘代玉,贾雨村是为代玉保驾护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