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这两位如今都不在了。

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苏轼的凡人例子可以举一个,便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用小妾朝云的话说,就是不合时宜。

苏轼反对王安石,反对司马光,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有自己多少主张,纯粹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不说不由人。比如王安石说,梁山泊八百里,要是能填湖成陆地,就能解决好多百姓的吃饭问题。苏轼说,那好办,在梁山泊附近再挖八百里,把土填进梁山泊就行。这就是纯粹的抬杠了,你可以说他不可行,但不能冷嘲热讽是不。《三言二拍》有个拗相公三难苏学士,说的就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好好做人的故事。苏东坡有许多文人共同的陋习,便是恃才傲物,谁都看不起。

李白不是神人的例子也有。李白第一个老婆去世之后,留下两个孩子,由于李白是上门女婿,所以妻子去世后被丈人赶出家门,自己不会赚钱,还得养活孩子,为了生活,只好经人介绍,娶了一个村姑,被村姑每天大骂吃闲饭,没本事,欺负的够呛。后来唐玄宗召他入朝他高兴坏了,大叫,我辈岂是蓬蒿人,然后就把村姑甩了。

所以,词仙只是作词挺仙,生活也是凡人。诗仙只是写诗挺仙,生活过得也是凡人。

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李白和杜甫还是不能脱离“饮食”二字,像普通人一样仍是个凡人吧~

李白爱喝酒,走到哪儿都要找好酒来喝,还非常贪杯。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苏轼妥妥是一个吃货了。

他被贬穷苦的黄州,却写了《初到黄州》一诗,描写当地的美食: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山环水绕的荒城被写成鱼美笋香的佳地,也只有吃货能做到了。

被贬岭南时他也没忘了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爱喝酒,爱美食,跟普通人一样。

一番戏谈,权作一笑~欢迎关注爱分享文学趣事的@小侠记 ~

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谢谢邀请!苏轼李白都是文学塔尖上的人物,这个毋庸置疑不用赘说。李白的诗写得出神入化,无迹可求。苏学士的诗文词赋样样精通,既有大江东去,又有雪泥鸿爪。在两位大神的作品中,好象是悟透了人生,其实不然。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当宁王李璘要造反的时候邀请他下山,他爽快地答应了: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由比可见李白是毫无政治眼光,最后落得一个充军发配的下场。苏学士认为自己看破红尘悟道了,于是就写了一首开悟偈语: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便派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看,哪知佛印看完偈子直接批道:放屁。气得苏东坡立刻驾船渡江,去找佛印和尚理论。当苏东坡过了江,看到佛印正要说话,只听佛印诵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气得苏东坡说:和尚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施主像一尊佛。施主看咱家像什么?苏东坡恨恨地说:我看你像一坨屎!苏轼撒完气就回来了,便得意把骂佛印的话告诉了苏小妹,小妹说:佛印心中有佛,看你就像佛。你心中有屎,看别人就像屎。生在这滚滚红尘中,又有几人能悟呢?

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李白吐过糟,东坡拉过风。

千古明月在,照见仙凡空。

苏轼李白被神话了么?从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仍是“凡人”?

说苏轼李白被神化有点夸张过度,准确地说,他们是被理想化了。后人心目中,李白苏轼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实际上,从一些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仍是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

李白狂放不羁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柔软的怜子之心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这些诗句,处处透露出他的狂放不俗,仿佛天地间没有什么能羁绊住他。

但事实并非如此。李白在游历金陵期间,突然想起了齐鲁老家的一双小儿女,难忍思念之情,写了一首诗《寄东鲁二稚子》,“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他的浪子外表之下,却有着和凡夫俗子一样深厚的怜子之情。

苏轼面对死亡,也和普通人一样畏惧

苏轼为人行事以洒脱不羁闻名于世,是个胸怀磊落,光风霁月的真君子。他的很多诗词中,都透露出他对生死的达观态度。不过,在真正面临生死之际时,他仍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恐惧。

“乌台诗案”中,苏东坡被撤职查办,关入大牢。风声最紧的时候,一度传言苏东坡因“大不敬”之罪,很可能被处死。苏东坡得知后,惊慌失措,悲从中来,写了一首绝命诗诗:“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锒铛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那种惴惴不安中夹杂着恐惧忧伤的复杂感情,扑面而来,让人们知道原来这位“坡仙”也和普通人一样畏惧死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