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感冒不可以去高原感冒不可以去高原~
因为一场咳嗽,我在格尔木待了一个星期。
格尔木的青旅老板是个蒙古族大哥,有一天他带着自己哥哥来到店里。
自弹自唱地在大厅中央嗨皮,渐渐他身边就聚拢了一大堆的人。
蒙古语粗犷阔气,歌曲很好听。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歌叫什么名,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听音乐的场景犹在眼前。
身后突然有个人拍我肩膀,一回头发现是白天一起搭车的伙伴。于是让了自己靠前的位置给他。
毕竟同甘共苦,毕竟搭车的时候他还辛苦挤在了后备箱里面。没有人想得到,四个人都能搭上同一辆车子,就像没有人想到会有那样的一程相遇。
那一天从盐湖到胡杨林都看了,还走了少有人经过的沙堆,第一次感受到鞋底陷在沙子里的不由自主,发现要快速奔跑,才会不让自己双脚陷落在细沙里。
小小的沙堆,我们在上面横七竖八地躺,互相分享美食。
那时候吃的什么都忘掉了。
时隔多年后再次听到熟悉的旋律,也在网上找了很多遍。
乌兰巴托的夜,再没有那一日的荡气回肠。
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去过,2013年去过一次!是和几个朋友开车去的。就一辆长安面包共五个人。我们从成都开车走318国道,进入四川康定后道路两边风景就迷人得要死。由于我们几个人走得急!也没有带些什么行礼。吃住都是外面花钱搞定。现在想起来觉得花销还是挺大的。当时我们走走停停!来回共用了九天时间。
到了西藏可以随处看见山上有一些彩色的彩带。花花绿绿的,从远处看见随风飘散,和当地自然环境搭配的很完美!由于我们都是年青人!而且是走一会停下来玩一会儿,所以也没有对人们所说的高海拨高气压有什么反应【真的很幸运当时几个傻青没有高原反应】年青人都是坏坏的!看见藏獒狗就用小石子丢去逗狗,然后又跑上车里躲起来。有一次把一条大藏獒惹毛了!扑向我们的车轮就咬,着实把我们吓得冒冷汗。所以说来到西藏的朋友们最好不要去招惹那里的藏獒。
最让我感觉很震惊的是快到拉萨了能看见沿途的一些藏民一路跪拜到拉萨寺庙的场景,真的是走二步跪拜一次。那种对佛主仰慕的精神敲打了我的灵魂。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忠诚的佛教徒!我自叹我的信仰无法和他们相比。还有就是整个西藏的山上就没有树木,就是有一点薄薄的草坪!让人百思不通。不过西藏的天空非常的蓝,空气非常的纯净,能见度非常的高!既有大阳升起,又有千年不化的雪山。真的是太美了!
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318国道一路都有做生意的人,商业气氛浓厚,而且大部分都是四川人,他们操着浓浓的四川口音让我感到很亲切,虽然我是贵州人,但云贵川三地人的说话和饮食文化都差不多,一路上只要你有足够的现金,一切都不是问题,还有藏区的买卖也很有意思,很多买卖都是买家和卖家伸手进入对方的袖子里面手势讨价还价。比如牛羊买卖!虫草买卖!。隐蔽性非常的强,这种封建的商业模式都是封建社会留下的。
总之来到了西藏,一切都是新鲜的感觉,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大家好!有朋友问,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和趣闻?
去西藏自驾游,最担心最纠结的是什么?不外乎归纳起来就是:高反、路况、车况、驾驶技术、吃住这五大的问题。
我们10个人,两辆SUV,16天的进藏自驾游,川藏318进,青藏线出,行程近7000公里。平均年龄52岁,全是大叔、大妈级别的,2男8女;头车我是驾驶员,二车是一位大叔,他还是一个刚拿驾照一年的小白。我们进藏,除了经历了高反、路况、驾驶技术严重的考验外,还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有的是不应该出现的一些很尴尬的风险和意外。
1、到了高原,总感觉气往下掉,加上为了抗高反,喝水量比较大,这样一来,这些大妈呀,走不到一个小时,就要上厕所,哪有厕所可上啊?只有匆匆忙忙跑老远,人看不见的地方,赶紧的蹲下,然后起来。这下就麻烦了,回到车上脸色苍白,立即晕倒,这个时候只能采取掐人中,给她补充抗高反的药。所以呀到了高原,不要跑动,也不要怕人看见,方便的时候尽量不要全部蹲下,动作要慢。还有一位大妈,因为身患癌症,到了4000多米的地方吃水果的时候,把手划伤了,流了血就晕倒不省人事,过了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2、2015年的8月18日,我们行驶到通麦天险通麦大桥不远,暴雨产生的泥石流,将通麦大桥完全冲毁,1个月都过不了,眼看离拉萨仅仅还有一天的路程,千山万水多都闯过来了,飞也飞不过去,只能返回走昌都,走214国道迂回昌都、丁青、那曲、当雄到拉萨,多绕了近2天的路程。在多绕的2天路程中,特别是翻越珠角拉山,沿途道路相当的泥泞,将半个轮胎都掩盖了,方向盘根本不听使唤,那些小轿车啊更是糟罪。 车好不容易过了泥泞的道路,半山腰上又堵车了,我们刚好靠悬崖边,看见深谷里好几辆车掉下去了。天一会着雨,一会又下着雪,大家都不敢在车上,竟然走路,担心自己的车在这样泥泞的路上滑下去。这一天啊,我们的小白驾驶员,拿本才1年,心急火燎的,从早上5点出发,一直开到晚上12点,除了中途方便、吃饭以外,在高原上昏昏沉沉的开了18个小时,冲在我这个领车的前面,怎么用对话机、手机呼叫都不听,也不停车休息,尽然在一个悬崖坡上,下坡的路段,莫名其妙的猛踩刹车,停下来了,我后车就差那么几公分,就撞上了。晚上12点到了索县,这么晚了大家都累得够呛,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到住宿的地方,9个人就挤在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洗脚城包房里,我睡车上过了一夜。
3、到了拉萨后,当地做生意的朋友又是请吃饭,又是推荐虫草,一小盒虫草边角料,要3000元;又是帮忙买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联票,要收880元,显得格外的热情,8个大妈和小白大叔真的是感激不尽啊。
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我才不信。第二天,一大早我独自一人,打车来到了布达拉宫,一打听,门票200元,大昭寺85元,两个景点共285元,就排队预约了第二天下午3点钟的票,这个与朋友帮忙买联票,有568元的出入啊,10个人就是5680元啊?够朋友?够囧的。
4、拉萨游览了,往北继续走,青藏线边玩边返回,到了青海格尔木附近,遇见前方施工,后车的小白大叔与施工的道班,一言不和,就发生争执,动手打架,幸亏我们跑得快,后果难以预料。
5、到了青海湖,晚上吃饭时候,其中一个大妈,要吃小鸡炖蘑菇,就和其他几个大妈发生了不同的意见后,这个大妈赌气不吃了,走了。导致第二天,这个五六年都没有摸过手动挡的大妈,开着小白大叔的后车,以高于120码的速度,在西宁到甘肃定西的高速路上狂奔了近2个小时。最后在甘肃的定西才追上。为此,在定西吃晚饭的时候,为此事我与这个大妈发生了争吵,搞得这顿晚饭也不欢而散。结局就是,第二天两个一同进藏的车分道扬镳,各回各家。从此我不再抱团,长途自驾游了。
西藏自驾游,不管是高反;长途行车;时时难料的路况;年过半百的身体;吃住等都是一个巨大的自我挑战,因为你是在和大自然挑战,千万不要当是一次轻轻松松的游览,更不要任性。一定要尊重老司机的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艰苦的旅途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希望我的进藏的经历,能够给朋友们起一个借鉴的作用,关于进藏的诸多注意事项,特别是防范高反、行车安全、需要带什么物品等,我的主页里面都有,谢谢大家!
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2020年7月,约了几个小伙伴,骑自行车走川藏线,一路上的风景看不完,故事当然也发生了很多。
从新都桥到相格宗那天,我们走了川藏线上最长的隧道——高尔寺隧道。
爬到2943的位置,也就到了高尔寺隧道,在路边还有一块留言墙,上面也是写满了吐槽。
高尔寺隧道是川藏线上最长的隧道,全长5682米,也是我骑行以来,遇到的最长的隧道。
这个隧道虽然长,但是路况还很不错,以平路下坡为主,骑着很轻松,隧道里面也有灯,只是在后半段有些地方,有一些小坑,要多注意。
如果没有这个高尔寺隧道的话,我们就得走4公里的上坡烂路和11公里的下坡烂路。
过了隧道后,就是长达43公里的下坡,一路爽到雅江。一开始是很兴奋的,结果下坡下到一半,就感觉有些疲惫了,不过沿途的风景还是很漂亮的。
后面到波密的路程十分轻松,路况也好风景也好,特别是两边的原始森林,就像是骑行在大小兴安岭一样,爽爆了。
在离波密县城还有6、7公里的时候,被正在路边拍照的两个小姐姐叫住,邀请一起合影,前面有雪山,旁边有小姐姐,后面还有小哥帮忙拍照,这怎么能错过呢。
和队友停下来,一起拍拍拍,最后还特别感谢小哥帮我们在雪山前拍了一段骑行的视频,真心不错。
后面我们又到达了松多,松多是318线上海拔最高的住宿点,有4170米。办理好入住后,因为时间还早,听说这里有天然温泉,便决定去体验一下。
这一路很多地方都有温泉,之前一直嚷嚷着要泡,结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有泡成,现在刚好这里是川藏线最后一站,又有时间又有天然温泉,就去体验一下吧。
15元一个人,想泡多久就泡多久,和朋友两个人去的,真的太舒服了。不过在这高海拔泡温泉,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来泡,体质弱的不要在里面待太长时间,容易头晕。可以泡一会儿,就上岸歇会儿,然后再下去。
天然温泉,下面的石块都是烫的,石块缝隙里还时不时冒出一连串气泡,就像是烧开水煮汤的感觉,哈哈。在里面待一会儿就出汗了,泡完之后还是很舒服的,很是解乏。
骑单车进藏,一个月的旅程,每天都有新的风景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能完整骑下来的,都是勇士。
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我用视频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有过入藏旅行经历吗?你经历过哪些风险与趣闻?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骑行中国纪实摄影师大飞一名山西煤矿工人,辞职后开始自己的骑行摄影之路。
2016年,山西骑行拉萨,70天
2017年,山西骑行海南再到东北,100天
2018年,深圳骑行北京再回深圳,45天
2019年,我自驾走了七条进藏线。
大家有关摄影户外都可以咨询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