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原来的领导确实趾高气扬、尖酸刻薄,属于人见人恨的那种人。
半年前他退休了,很多同事都恨不得去找鞭炮来放,只是苦于城市里不允许放鞭炮,所以,大家也就没办法了,就只能一个个在微信群里接龙放一串一串的大鞭炮。
就在上个月,单位里面有事,各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回到了总部来,而退休的这位老领导也来了。
这个时候的他,再也没有以前在位时趾高气扬、尖酸刻薄的样子,见到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其实都是他退休前的下属),都转成了满脸堆笑的画面,还主动的跟大家一个个打招呼、问好。
但很快,尴尬的场面就出来了,他主动打招呼的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两个人搭理他的,大家似乎对他视而不见、没有这个人存在一样的。
最后只见他一个人悻悻地走到电梯间去等电梯下楼,没有一个人去陪他、更没有一个人去给他按电梯,着实还是一副非常可怜的样子。
可回过头来想,造成这种情况和局面除了怪自己又还能怪谁呢?自己在位的时候对别人不好,你退休了,谁又会对你好呢?
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只有自己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只有你在位时不要那么趾高气扬、不要那么尖酸刻薄,你退休以后,大家才会留着人情在,你周围的人才会对你嘘寒问暖,才会关心你的健康、家庭和生活。
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我们牛局退休后,有一次,走在街上,遇见过去提拔的一个部下,当时,那人眼睛没往这边瞅,他主动喊了一声,以为,这个部下,还像过去一样,听见自己叫唤,癫癫地会跑过来,听候自己吩咐。
部下确实听见他喊,巧的是,这时,兜里手机响了,摸出来一看,也许,是个更重要的人物打来的,边接电话,边给过去的老上级只点了下头,扬长而去。
牛局见部下,现在对待自己,表现的竟是“点头的交情”,气血上涌,肺快炸了,赶紧回家又喝了片降压药。
他把这事儿学给老伴,老伴不但不同情,反倒骂他“不识时务”,还告诫他,“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个平头百姓吗?”
从此,牛局长了记性,街上走路,遇上熟人,眼睛只往那边瞅,绝不再主动打招呼。假如两人目光对视,而且对方先吱声,他这才敢打招呼。
过去一直当头儿,哪有不得罪人的。路上遇见过去批评、训斥过的人,牛局比谁都紧张,生怕对方来几句不好听的,自己心脏可受不了。
有一次,在小吃城,一个过去被他批评过、骂过的人,也来吃饭,而且就坐在身后。为避免打招呼的尴尬,已经吃罢的牛局,硬是坐着不敢起身,想等那人走了,自己再走。
没想到,那人的确是故意的,面对别人一句“你也在这吃呀”的普通问候,竟借题发挥,说:“咱又没当过头儿,又没搂过那么多外快。不在这吃,在哪吃。”然后回过头,假装突然发现了牛局,惊叫一声,“你,咋也在这吃?”听了这人的揶揄,牛局气得手直哆嗦,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个星期天,小区门口超市开业,优惠很大,牛局去瞧热闹,顺道想买点便宜货。二楼卖日用百货,好多物品打五折。他兴冲冲坐着电梯正往上去,突然,发现徐徐下来的电梯上,站着过去一个部下。近在咫尺,那人,目光平视,一路看前,理都没理他一下。更过分的,擦身而过的瞬间,牛局,甚至隐隐约约听见那人,鼻子轻轻“哼”了一声。牛局一下受了刺激,买东西的心情再没有了。
很早之前,我们单位还有个领导,一退休,就举家搬迁,去了东北,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为的就是,避免退在原地,遇见过去不对付的人,冷言冷语,心里不好受。东北那么冷,尽管生活那么不适应,他,竟然活过九十高龄。别人问他长寿心得,他一指心口,说:“不生气,心不烦,就是长寿的秘诀。”可见,他深知人情冷暖,尽量趋利避害。
有人说,退休之后,人情冷暖才表现得更加直截了当。遇见熟人,少打招呼,少受尴尬。此言不虚,果不其然。
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我知道的我们镇的两个党委书记,退休后遇到两个原下属的场面,很是尴尬,一个先退休的党委书记,在职时整了一个老干部,一天早上蹓早时在前面走,被他整过的老干部恰巧在后面走,后面走的老干部发现前面走的是整过他的老书记,便指桑骂槐的大骂旁边的狗,老书记听到骂声回头一瞅是仇家,一路小跑溜之大吉。另一个退休的镇党委书记,在职时名声不佳,一次在医院,遇一原下属干部,下属干部沒发现他,他便高声招呼原下属干部,原下属干部发现是老领导招呼他,扭头便走,理都不理他,使老书记站那半天沒回过神来。
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王书记退下来后,每当在小区院里遛狗时都会东张西望观察一番,老远看见下属就会拉着狗拔腿就走,警惕地躲避着自己曾经的下属。
王书记退休之前在单位当了5年的副书记,10年的书记,可以说是在单位是趾高气扬,势力是树大根深,多年的深耕和位高权重,他的身边有着一大群拥趸,说话是一言九鼎,没有人不敢不听,也没有人不敢不从。
王书记一直很是讨厌狗,更是讨厌员工在家属区养狗,只要是看见有人在家属区养狗或者遛狗,他不但当面训斥教育一番,而且还要把此事拿到单位的工作会议上毫不留情,大批特批,大作文章,训得你在单位处处抬不起头来。
所以,单位的家属区养狗的员工在遛狗时都处处显着小心,时时躲避着出现的书记,害怕迎面碰见书记会招来一顿训斥。
单位新调入了一名年轻的员工,这名员工分配到了党政办公室工作,党政办的业务属于书记主管,于是这个员工便成为了书记的直接下属,工作上天天和书记见面打交道。
这名员工的媳妇养了一条小狗,有一天员工的媳妇牵着出来遛狗时,正巧在路上迎面遇见了王书记,一下子撞到了枪口上。
王书记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把这名员工的媳妇训斥了一通,毫不留情面,把这位年轻的员工媳妇训得掩面哭泣。
第二天,这名员工小心翼翼地向书记承认了在家属区养狗遛狗的错误,认识到了在家属区养狗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主动在办公室会议上作了检查。
尽管这名员工再怎么小心的补救也是于事无补,这件事情在书记这里并没有过关,书记还是在大会小会上指名道姓的点名批评这名员工,想必以此给家属区所有养狗的人员来一个下马威,来个隔山打牛,来个敲山振虎。
书记勒令这名员工在三天之内处理掉自己的小狗,警告员工若是小狗再在家属区内出现,将扣除安全管理奖金,必要时给予行政处分。
这名员工为了工作事业和自己的前途,于是劝媳妇放弃养狗,按照书记的意思把狗处理掉。媳妇泪水涟涟满心不舍,夫妻二人为了小狗又是冷战又是吵架,小两口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还是忍痛割爱让自己心爱的小狗离开了家属区。
几年后,王书记到龄退休。后来,单位进行了一番人事变动,当年这名因养狗被书记训斥的员工当上了部门领导,分管单位的行政和安全管理工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在位上的书记是如此的恨养狗的事情,如今,退下来的书记竟然养起了狗,而且天天出来在家属院内遛狗。
书记养狗一事,成了单位的特大新闻,这让那些以前养狗被书记批评过的员工都心生怨气,见到退休的书记在院里遛狗都会冷嘲热讽上几句,把书记怼得面红耳赤,无话可说,只得灰溜溜的躲开。
当了部门领导的员工听说书记也在家属区养狗一事,于是,便安排保安到家属区巡逻,看到书记遛狗就进行驱赶,不让书记在家属区遛狗。
有一次,书记正在遛狗时,正巧碰到了检查工作的这名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当着大家的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怒而威的直言告诉书记:当年你规定的不允许在家属区养狗、遛狗,若是让我再次遇见,三日之内自行把小狗处理解决掉。
曾经趾高气扬的书记,此时却是面红耳赤,低头不语,转身绕道躲开了部门领导带领的工作检查组。
从此,在家属区养狗、遛狗的人群中,再也见不到书记的身影。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凌晨时分,家属院里一个退休老头东张西望的牵头一条小狗在遛达,每当看到有人遛狗时,便急忙躲避开或者匆忙回家闭门不出。
写在后面:
人在位的时候,别管你当多大的官,都应该低调做人,不要趾高气扬,不要在对人对事上尖酸刻薄,要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尊重、善待自己的下属。
在位时趾高气扬,对下属尖酸刻薄,退休后却不受同事们的待见,不管办个什么事,处处躲避着同事们,可见退休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境!
所以说:
做人要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尊重是相互的,将心比心吧!
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我姐夫原来上班的时候,他们单位有个徐厂长非常的事儿多,爱训斥人。
我姐夫嘴碎,跟谁都爱聊天,徐厂长不太得意他,说我姐夫一天天没个正经话,看见谁都点头哈腰的,一瞅就是个没出息的样!
因为人家是厂长,我姐夫也得毕恭毕敬地听着,也不敢表现出心里的不满。
我姐夫又爱喝点小酒,和谁都套近乎,徐厂长更不得意他,就把他调到远离市区的一个厂房,批发零售厂里的面粉,甚至让我姐夫推着面粉走街串巷的叫卖面粉。
我姐夫能说会道,脸皮又厚,厂长给规定的任务,他常常超额完成。
但是我姐夫这么能干,徐厂长也不让他回厂里。
我姐夫也不想在外边孤单、寂寞地守着那一个破旧的厂房,
我姐经常下班的时候骑着车子去陪着他,我姐心里很生气,骂徐厂长对人不公。
后来那个破厂房卖了,我姐夫回到了单位,单位又把他调到附近的一个房子里销售厂里的米面粮油,那个房子不太大,有120多平。
我姐夫原来是在政工工作,自从徐厂长来到单位以后,他说我姐夫像个老太太的破车嘴就适合干销售,不适合留在厂里。
我姐很生气,认为徐厂长就是针对我姐夫,挤兑打击他,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俩也没有办法。
后来,徐厂长退休了,新来的厂长见我姐夫经营着小粮油店也不错,就继续让我姐夫做销售米面粮油的工作。
后来厂子解体了,小房子要处理给个人,我姐夫想买,但是他哪有这个人脉呀,要买的人很多呢,他根本也排不上号,所以他也不抱有幻想。
有一天我姐夫在街上碰见了徐厂长,我姐夫要去看我爸,他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两只土鸡。
我姐夫热情地和徐厂长打着招呼,两人在那儿说了会话。徐厂长知道厂里要处理旧厂房的事,也知道我姐夫仍然做销售米面粮油的工作。徐厂长很感慨,夸我我姐夫对他态度热情,不计前嫌。
我姐夫一时高兴,从车把上拽下来一只土鸡就塞到了徐厂长的手里说:“老厂长,多亏你那么训练我,我现在虽然下岗了,但是我也不犯愁,无论到哪儿我都能生存!我干销售干上了瘾,以后仍然从事销售工作。”
徐厂长很惊讶,他推辞着不要我姐夫送给他的土鸡。
我姐夫真情实意的一定让徐厂长收下这只土鸡,然后骑上自行车走了。
过了一阵,厂里找我姐夫,把他正在销售米面粮油的这个100来多平的厂房处理给了他。
我姐和姐夫非常的惊讶,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咋能天上掉馅饼砸到他的头上呢?
有人透露给他消息,原来老厂长有朋友在局里当官,老厂长给姐夫说了情。
我姐说我姐夫傻人有傻福,我姐夫说他是善良的人,有福报。
现在我姐夫那个房子动迁了,他得到了一个非常值钱的门市房。
我姐夫经常对别人说:做人千万不要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你的处事态度就是你的因果循环。个别小领导趾高气扬、尖酸刻薄,他退休后见到下属会是什么心境?
我单位一个小小芝麻粒的办事员对工人非常刻薄,退休后在家属院住,一次我们五六个工人去家属院干活,她去叫我们帮她干一点私活,实际上就是举手之劳(活很小但没工具她干不了),叫了几声不但没有一个人答应她,反而都哄堂大笑,她灰溜溜扭头就走。(回来觉得我们做的有点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