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毫无疑问,听题主的口气,你应该还是在埋怨你的公婆的。但你内心的埋怨到底是不是有道理呢?
这个事,个人觉得,既不能说你有道理,也不能说你没道理,还是要好好跟你说道说道。怎么说呢?
比如说,如果你公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并不是很好,甚至都不太适宜出门了的话,你是不应该强求的。
现在公婆给了你们一个月的月嫂钱,也算真诚地表示了心意了,也应该算够了,不应该埋怨公婆。
尤其是,如果公婆的经济状况并不太好,他们在乡下,你在城里,他们不舍得花钱出行,然后依然拿出了一个月的月嫂钱给你们,公婆确实是已经想尽一切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了,这就足够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公婆并不存在上面说的几种情况,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等等都一切正常,可是他们就是一直不过来看你和孩子,那公婆就确实不对了。题主你的埋怨甚至责备,都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也都过去了,个人觉得,你也不要再想太多了,再怎么说,老人还是尽了心、表了意,不应过于苛求。
你呢,等自己做完月子、可以出门了,就和爱人一起,带着孩子高高兴兴地去探望公婆吧。一家人和和美美、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才是最好、最幸福的。
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为什么要怨公婆?有什么资格怨公婆?孩子又不是给公婆生的,自己生的自己负责!公婆能给月嫂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始终觉得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双方老人帮,是情义!不帮,是本分!帮,应当感恩!不帮,绝对不应该怨恨!我们这代人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切都很自然,该孝顺一点也不含糊!孝顺父母是报答父母生养我们的恩情,跟给不给咱们看孩子没有一毛钱关系!当然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老人还是会帮助儿女带孩子的,但是我真心不赞成实际结果变成:帮了觉得理所应当;不帮,儿女就怨恨老人啊!这种风气,哎~~
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媳妇生子,
后继有人。
月嫂侍候,
公婆给钱。
条件不错,
众人羡慕。
爷奶未到,
看望孙子。
事有蹊跷,
必有隐情。
路途遥远,
舟车劳累?
工作不便,
难已成行?
身体染恙,
不好行走?
……
老不合少,
说话无用。
原因找出,
对症下药。
看"钱"面子,
少些怨言。
自家子孙,
自会宝贝。
上慈下孝,
和睦家庭。
(不问平仄,不喜勿喷)。
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听你口气你心里是怨公婆的。如果你公婆看到你问的问题一定会后悔给你付月嫂钱。反正都是怨还不如一分不出。做人应该知道感恩。
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从来没看过?这种感觉不懂,会纳闷为什么不来看吧。怨不怨没经历过,没有话语权。生的是公婆的第一个孙子(孙女),我们那边超重男轻女的,因为第一个想着可以生第二个,所以没几天看开了,后来娃越大,公婆越喜欢。上天给我们一个小天使(虽然是个饭渣、睡渣)。如果给月子钱,我会觉得那么好啊,看不看也许是有啥事的,不会怨。如果不给钱其实也不会怨,顶多比较没感情。事实是刚开始没考虑那么多,以为生孩子坐月子没啥,后来生完娃刚好遇到老公有事外出几天,婆婆照顾三四天,因为刚添了孩子家里很多客人来,经常看不到婆婆,需要帮忙总见不到婆婆人,也不会给娃洗澡,换尿布那些,然后晚上和我睡一间,打呼噜打得我受不了,根本睡不着,侧切半夜自己坐起来给娃换尿布,婆婆睡得比谁都香,最后受不了,然后就立马请了个月嫂。然后终于有一个愉快的月子。总结生完娃,婆婆看不看无所谓,别添堵就行。能给月子钱绝对是要感恩戴德的公婆。
月子里公婆给了一个月的月嫂钱,但是没来看过孩子。该怨他们吗?
从某种角度讲,做为儿媳你都不应该怨,而是应当感谢。因为他们未出力但出了月嫂前,就说明他们还是有心有爱。如果,你公婆住在家门口,他们不可能不来不看,送了里子不要面。估计一是家里走不开,二是要上班,三是路途远,四是怕给你们添麻烦,吃住行受限,影响你休息。
学会换位思考,公婆何其多,不出力不出钱的也不少,不闻不问的也存在。我是60后,女同胞生娃,公婆不出钱不出力,不闻不问的大有人在。有的路途远,有的子孙多,习以为常。
我觉得养育子女是夫妻俩的责任与义务。自生自养自教育,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件幸事,此生不留遗憾。对于公婆、包括自己父母,不要奢望太多,能出钱就应该知足,那叫知足者常乐!不出钱不出力,不闻不问的情况也是有,不强求,平心态,烦恼少,快乐多。幸福是包容。
我举几个事例你瞧瞧,你这种情况也不少,人家与婆家相安无事,二家处的很和睦,日子过的很红火。一个家安稳,就要少事少事,多事多事。家和才能万事兴。
一例:我县里同事,儿子在北京成家,他下手比较早,给儿子早买了房,60多平方。儿媳生孙女,娘家父母来照顾,他们去也无处安身,离家太远。他们就只能出钱,选择恰当时期看孩子。前年,儿子说:孙女大了要换车,问他借十万。他说:借什么借,给了。就一个儿子还不如给。
二例:我同事夫妻都上班,儿子在省城。也是儿媳娘家妈照顾月子。他们就出钱。特别是孩子满月后,还是亲家看,现在应该是十几年前,一个月给儿子补贴1000。有的同事还有很长时间没见过孙子孙女的,因为远,孩子小不方便,加上疫情。孙子孙女还没见过面。
三例:我发小儿子在武汉,去年三月份疫情期间,儿媳给她生了孙子。她在大连送外孙女上下学。愿想去武汉过年,好侍候儿媳月子没去了,只能给钱,想孙子只能看视频,暑假想去,因为疫情没去上。去年年底才去武汉过年看孙子,孙子都9个月了。本来今年夏天想去,又因为疫情没去了。她说:可把我亲家母累坏了。
四例:我同学儿子在甘肃酒泉上班,她在东北。她卖服装,老公上班。儿媳大宝是个男孩,儿媳妈也不能侍候月子。她儿子儿媳自己照顾自己,给儿子理发,照顾宝宝全是儿媳一人所为。她儿媳89,在服装店第一次见到她,干练利落。孩子买鞋买衣,全是我同学出钱。我同学见到孙子,宝贝也挺大了。
去年,儿媳生二宝,是个女孩。提前回东北,在她家养胎生娃 。她骨折不能动。她老公会做饭,给儿媳做好吃的,照顾儿媳,现在,二宝也挺大了。她腰突不能开店,在网上继续卖服装,生日还挺火。儿媳现在还住她家,儿子援外。一年在家也能呆上小半年。她们婆媳关糸相当好。
有时,婆媳关系也很好处,不奢望就不失望,不奢求不强求烦恼自然少。应该是理解万岁吧。我结婚生女儿,公婆孩子多,出不了钱出不了力。我不奢望就不失望。每年过年,坐绿皮火车走1千里多地,倒来倒去去过年,可以说顶风冒雪。年年不拉,他们来住,一住就是一个月、三个多月,他们不做一顿饭,全是我侍候,我还得自己带女儿。老公在部队。我不是自夸,我觉得人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
心里有怨气,生活就多烦恼。公婆出了钱,表现就不错。所以平衡好心态,不抱怨不多语。心平气和家和睦。如果怨气多,家失和少和谐。如果,公婆出钱儿媳还有怨气,以后,老人谁愿意心甘情愿帮助儿。有个好心态,感点公婆恩。我感恩的原因:他们没有物质上的给矛。但是,我有一个好女儿,又孝顺又懂事,我就感恩。谁都会老,把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分给双方老人一点,心里也坦然一点。
我婆没有给我及女儿什么,但是直到她走了,我们都没红过脸,我对她的好她心里有就足够。有时,生活很简单,简单也拥有快乐!抱怨只是增加烦恼,心底无私天地宽。好好爱家人,好好爱孩子。家和才能万事兴,有爱才是家。
(有的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