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去讨就完全没必要了。友情其实也如爱情,随缘吧。
我当然知道这样你心里会十分不舒服,自己如此客气参加同事婚礼并大方随过600元,同事凭什么不还礼?不舒服是难免的,这完全可以理解。
但回过头来想,不就区区600块钱的事嘛,一次过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要还是为这事耿耿于怀,过不了自己的心坎,建议你可以这样去想,600块钱,认清楚了一个人,这个成本并不高,以后你可以把他视为普通人,再也不与他交际往来。
朋友或同事基本有三类:一类是死党蜜友,一类是可深交的,一类是泛泛之交的。估计你说的这个同事就属于最后一类。
所以,你就把这位同事当成泛泛之友处理好了,这类朋友有可无亦可,有时没有胜过有。
人家不参加你的婚礼不随礼,明显是在躲避。你去讨要,结果无非两个:一是他还你600随礼,从此与你形同陌路,二是继续不理你,甚至与你口角相加,从此与你成仇人。
这两种结果,你想要哪个?
所以,算了,600块钱认识一个人,不是坏事。就让事情悄声过去吧,这应该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了。
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送出去的礼还是不应该再讨要回来的。
我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生活在社会中,人情礼俗在所难免,个人认为,随礼这种事情不能太计较得失,既然送出去了那就是关系还行,如果关系不好,那也没必要非得随礼吧。
随礼这种事情,在一般情况下的确是一来一往,而且往往还会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后来者居上”,红白喜事都有先后,一般后面送礼的人都会参照之前送礼者的礼金数目回礼,核心就是只多不少,当然,如果时间相隔不长或者关系一般也能还一样的礼。
回到问题中,也就是说题主当初同事结婚随礼600元而且人也到场了,按照他的心理预期,同事应该至少回礼600元,可是,这位同事不但没有到场而且也没有随礼,这就有点令人不快了。
那么,这就意味着两层意思,一层是题主把对方当成了朋友,对方却没有把题主当成朋友。另一层意思则是对方有可能喜欢占便宜,这个不能单方面判断,要看看他是不是只对题主一个人如此做的。当然,无论是哪层意思,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方不是题主值得交往的朋友。
接下来,题主就可以做出选择了,一种是上门把钱要回来,那样恐怕会有人笑话你,毕竟,600元钱真不是什么大事,这样显得你气量太小,不建议尝试。另一种则是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心里和对方划清界线,今后不要深交,毕竟,600块认清一个人还是很划算的。
当然,最后如何选择还要看题主自己怎样想了。
最后,再说一点题外话,随礼这种事情也得把握好度,不要因为随礼苦了钱包毁了心情。关系不咋样或者感觉不太对路的人,该拒绝的要学会明确拒绝。关系不错或者你认为值得交往的,既然随礼就不要计较得失,那样太累。
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我说你们别喷我,87年我同学结婚我随十元钱送一对暖瓶,90年我结婚,由于我父亲身体不好,身体不能动,不能说话,我旅行结婚,回来后,我也没请客,也没和朋友说,一心照顾老父亲,这个事就放下了,我心里边,从来没有这样想法,你随份子,别人再随回来,说荒是狗,真没这样想法,不是我的知心朋友我也不会去,即然是知心朋友我也不计叫,哪个年代工资都一样,工人三级半,月工资42块钱,现在孩子要结婚了,我还是这个观点,请知心朋友,一般同事朋友就不要请了,人家也有难处,婚后送包糖烟大伙吃就行了,别要这个面子,非四十桌以上不行。
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赠予与借款凭证的区别。
同事结婚,你随了600元,属于“赠予”,而非债务关系。
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有随礼,该不该“讨要”,是个人的考量。
不是“讨”,“讨”需要法律证据;
“要”是法律之外的个人行为,对方给与不给,都是为人处世范畴的事情。
对方给与不给,是对方的权利!不涉及法律问题!
给与不给都是双方撕破脸皮,后期会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同为一个单位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不要为上策!
600元钱多与少,不是主要的。
关键点是,用区区600元钱,买来的是:
真正了解了一个人的为人,很值得,其价值远远大于600元钱的价值。
同时,这个问题还上升不到“人品问题”的高度。
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你要了解对方为什么没有给你随礼——“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根本原因。
是你给他结婚随礼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还是对方在你结婚时,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忘记了,没有及时随礼?
总之,要搞清事情的本来面目,才会有正确应对策略。
而且,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让局外人知晓。自己心知肚明就可以了!
窗户纸捅破了,人人皆知,会有后来职场不愉快的事情可能发生。
如果对方后期职场高升了!他的地位是憾不动的,会给你未来职场添加不利因素。
如果是你高升了!你会面临一个职场“小人”,对己不利。
所以,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将此事永远埋在心里,宽容大度。了解了一个人的为人,比什么都重要,是最大的获益,远远超出“600元”钱的有限价值!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要讨,为什么不讨呢?见过不要脸的,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种行为跟强盗有什么区别?什么叫人情?礼上往来的才叫人情,有去无回的那叫绝情。对待一个绝情的人,我们就要跟对待一个敌人一样,对一个敌人的仁慈,就等于对自己最大的伤害。东郭先生和狼,还有农夫和蛇的故事,足可说明一切问题。你不仁我不义,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外交手段。对待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我们就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你让我难堪,我也决不让你好过,这种事情你朋友决不会是健忘的,结婚随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炸锅卖铁也要把份子钱给还上。你不但要把份子钱要回来,你还可以把这件事情的始末挂到网上去,让大家给评评理,让大伙都看看,你朋友的这张厚脸皮往那放。我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多考虑考虑。
同事结婚随了600元的礼,自己结婚时对方却没随礼,该不该讨要?
600元钱认清一个人,相对来讲还不是一件很亏本的事儿,要是借你6万元然后没影儿了,那岂不更惨。所以说,就不必讨要了,这样的人,即使你去讨要,他也赖皮不给你的,逼急了他甚至还会说谁让你愿意给呢,还搞的自己一肚子的气,这个问题报警又没有用。
不要企图和这样行事的人来往,直接绝交最好,花钱买个教训吧。
当然,为了避免误会,我认为你还是应该充分了解一下再下结论,会不会是你同事把这事给忘了呢,人也没来彩礼也没到位,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因为没有及时沟通影响了彼此间的感情。所以你最好先了解一下,别冤枉了同事。
另外,现在很多在外工作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人员的流动性特别大,很多同事之间的友情其实是很脆弱的,最多就是个工作上的交情,很多在当同事时建立起的人情往来,有时就会随着同事关系的消失而取消了。
不要纠结这600块钱的事儿了,如果对方有意的,你讨要也要不回,反倒惹自己生气。既然对方作出了不与你往来的举动,也足以说明他已经放弃了与你的同事友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