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我原以为薄姬逃过一难主要是靠她的低调,以及置身事外才逃出吕后之魔爪,直到我看到《史记》记载的这句话,使得我对那一段历史产生了怀疑。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外戚世家》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汉文帝有一个代王后,而且还有四个儿子,代王后和四个孩子居然都病死。出现这种死亡应该只有两种可能:
1、传染病
2、人为
哪一种可能性比较大呢?你们猜,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也只能猜测,不能算是结论。
与此同时汉惠帝刘盈的四个孩子包括少帝,樊哙的孩子樊伉都被杀,樊伉的母亲吕媭也被杀。这些被杀之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与吕后家族有血脉关系。这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定点清除。
这些功臣并没有斩尽杀绝,比如樊哙的老婆和儿子被杀,但是樊家并没有被灭族,汉文帝继位之后封樊哙的庶子樊市人为舞阳侯。
从这些事情反过来看薄姬的记载和汉文帝的记载就有些怪异了。
薄姬是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与人私通之后生下的孩子。当时的神相许负认为薄姬会生下天子,魏媪就将她嫁给魏豹。楚汉相争时,魏豹也知道这个消息,认为自己能当天子,从原来跟着刘邦干变成中立,并和项羽讲和。
最后魏豹被灭,薄姬到了宫中织布,然后刘邦看到他有些姿色,结果临幸她,这样等于让她从宫中苦役中出来了。后来刘邦忘记她,经人提醒才想起,又一次临幸然后有了汉文帝。
许负是神相,这一点刘邦也承认,刘邦封她为鸣雌亭侯,她的铁口在当时认为是不会错。
《史记》记载她为周亚夫和薄姬相过,都是奇准无比。
那问题来了,既然奇准无比,刘邦是否知道薄姬会生下天子,如果是,你猜刘邦会怎么做?
如果薄姬的孩子当皇帝,这意味着什么?
刘盈是刘邦的嫡子,按道理是在刘盈这一脉传,不管怎么样都轮不到汉文帝这一脉,那天子一说从何而来?
如果许负说得对,就意味着刘盈死后传给刘恒。你觉得就算刘邦看得开,吕后能看开吗?
以吕后这样心思的人怎么可能留下汉文帝一脉,让他平安在代地呢。
仔细想想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许负的言论会不会和《高祖本纪》中神话刘邦的内容一样,是后补的呢?是借许负的铁嘴来说明汉文帝即位是顺应天命。
关于汉文帝在当皇帝之前的事情,《史记》似乎在刻意隐没些什么,或许本来记载了被人拆改了。要知道整个西汉在后来实际上就是汉文帝的血脉。
汉文帝在代地这么安全与代王后的离奇死亡中推测很可能汉文帝在薄姬的作主下,很早就向吕后效忠或者说是已经成了自己人,这应该是薄姬能丝毫不损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些是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合理推测,是不是真是这样,因为没有历史记载,只能靠推测,诸位请甑别。
这里必须加一句:这一切总总并不影响汉文帝作为古代少有明君的存在。
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是一个不漂亮,但聪明的女人。嗯,至少在刘邦的眼里是不漂亮的。
而且你都不知道,她一辈子嫁过俩男人,一个爱的要死(前夫),一个爱答不理(刘邦),但却走到了历史颠覆的女人。
好吧,咱今天就借题主这一亩三分地说道说道薄姬这事。
有兴趣您就往下听。薄姬其实是根红苗正的魏国宗室之后,但生不逢时啊,她出生的时候,她们家的魏国,已经被秦始皇灭成了渣渣,说得好听一点她这叫流亡,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叫逃难,毕竟那会所谓的宗室,只有人家秦始皇他们家有资格这么叫。
薄姬算是个私生子吧!她的父亲咱没瞅到有啥背景资料就知道姓薄,她母亲是魏国宗室的子女,这当爹当妈的在不清不楚的情况下就有了薄姬。
那么薄姬是如何走到历史的前台呢?这和她这血脉有着一定的关系,毕竟是魏国宗室。
咱接着说。
后头秦始皇不是死了吗?那六国后裔这就不老实了,这就开始纷纷的造反了。
男人嘛在造反的时候,总要有一个婚丧嫁娶啥的,毕竟不能耽误是不?于是这造反的魏豹就把薄姬给娶了。
这就是薄姬的头一个男人,其实那会也没太多的想法,女人吗?跟着男人就对了,周旋的余地不大。
老公咋唱,你跟着唱就完事了。那么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魏豹的哥哥死了,那魏豹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魏王。
那么老公有了这资格,薄姬的身份也就上去了。当然这和吕后啦,刘邦啦还拉不近关系。
那么在秦末汉初这时间点上,他也比较乱,那么打着打着这秦朝就没了,项羽分封六国后裔,走上了复古的老路子,这玩意他就不好使。
毕竟各有各的心思,项羽是牛,但其他各路他也不服不是,这不又打起来了。
魏豹这前任老公就被刘邦给揍趴下了,那么魏豹的老婆这就被刘邦给搜刮走了,而薄姬作为魏豹老婆的一员,一样的结局。
那么魏豹呢?说的好好的留一条命,和刘邦手底下的大将一块守城,结果这守城的大将嫌弃魏豹碍眼,就给剁了。
嗯!好吧,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就那样了。
这条线不值得咱嚼咕了,咱就接着说薄姬。咋说呢?薄姬长的不好看,被刘邦搜刮走之后,没能成为刘邦的老婆之一,到是撸起来袖子成了一纺织女工,只是工作的地点在皇宫里头。
按理说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和刘邦有任何的瓜葛了,但架不住薄姬有俩好姐妹,都是一块嫁给魏豹的,后来被刘邦一块收了,人家俩被挑走了又重操旧业做了老婆,就剩下她一个做了女工。
您瞅这待遇,只能说明这薄姬长的不是太好看,至少不符合刘邦的口味。
那么这三姐妹在哪个动荡的年月里,都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所以就有一个约定:“苟富贵,勿相忘。”
所以历史上就出现了这么个桥段。
管夫人和赵子儿,就是和薄姬一块嫁给魏豹的好姐妹。
有一天这俩人把当年三个人所谓的苟富贵,勿相忘的事拿出来当笑料的调侃。
就这功夫,刘邦路过,就听见了,把这事的来龙去脉就整明白了。
好,这家伙一下子就把刘邦的胃口给吊了起来,就有那么个心思去瞅瞅。
刘邦一瞅,啊,原来是这么个女人,俩人聊了两句。
结果你猜咋样?要不说薄姬聪明呢?也许人的一辈子就一次机会,一旦抓住了,这辈子就妥了,抓不住您就不要怪命运弄人。
这薄姬当时就整了一句:“俺昨个梦见一条龙盘在俺的肚肚上!”
妥了,就这么几个字,把个刘邦给吊了起来,哪天呀晚霞是满天飞,按照民间的说法,那叫火烧云,那烧的那叫个旺啊!
当然这火也就点了这么一个晚上,打这里之后,薄姬就很少见到刘邦。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管夫人和赵子儿也太那个了吧,把当初的诺言当刁侃了。”
您别,这事谁也说不清了,也许这就是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要帮忙的手段,总之没有她俩这么一说的话,薄姬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好咱接着说那么这事到这里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薄姬这辈子也就是个纺织女工了。
但早年间,薄姬的母亲就给薄姬算过命,说她这人有做皇帝妈妈的命,要不然这魏豹也不会到后来咋咋呼呼的和刘邦挑衅,魏豹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的妈妈是薄姬,但这皇帝的爸爸就不一定是他魏豹了。
于是没多久,也就十月怀胎吧,薄姬就把刘恒给生了下来。
老话说的好,母以子贵,得嘞,薄姬就成为了刘邦的正式老婆,这预备队员终于能上场了。
但她这上场,压根就是一配练,刘邦对她也就那样吧,有实力的吕后还没说啥呢?漂亮的也轮不到她薄姬不是。
那就等吧,等到儿子长高高就好了,至于那播了种却没一点当爹样的刘邦,也就没啥指望。
后来这刘恒不就长大了吗?咋说这也是刘邦的种,虽然刘邦不怎么待见薄姬,也捎带的不怎么看得上这刘恒,好歹是他儿子,于是这刘恒就被封为代王。
你都不知道,这代王可没啥好的,因为这地是顶着匈奴人枪口的地,匈奴人打个劫啥的,都喜欢从这里进来。
从这里您就可以看出刘邦多么不待见这儿子,咋说呢?也就一年的功夫吧,前脚代王新出炉,这后脚刘邦就没了。
这不吕后就跑出来了。有人说吕后恶毒,其实要俺说的话,没有吕后汉朝初期真不见得能稳定下来,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再分析,没地了,有机会咱聊。
接着说,那么吕后对待刘邦的老婆们哪是不客气了,全部圈了起来,这辈子就别想出宫了。
那么薄姬这位作为刘邦不是很待见的老婆,吕后表现一下大肚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代王就藩的时候,顺道这薄姬就跟着自己的大小子去了代王的地盘颐养天年就完事了。
所以这薄姬为嘛能够躲开吕后的各种计谋,这完全是因为刘邦压根就不待见她。
你看弱一点,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那么历史似乎走到这里就完事了?没有!老天爷就是喜欢嘲弄一下,那些个弄潮儿。吕后大封她们老吕家的人,在她一死,老吕家的人一个都没能留下来。
大臣们想要推新的皇帝出来,有吕后血统的,您就算是有老刘家血统的这都不成,还有为了防止外戚,这外戚强大的也不成。
这刘邦的后人他也没几个了,这么一划拉,刘恒就出现了。
毕竟薄姬的家势弱的可以,老爹死的早,说是魏国宗室,现在都大汉了,谁还提这个,就一弟弟,啥好处还没粘过呢?啥势力都没有。
这好!于是刘恒就成为了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中间有俩被吕后弄的废帝)。
而这薄姬也聪明,她打王太后升级为皇太后,也来了一出封她们薄家人的事,但也仅仅封了弟弟为候,其他也就粘点好处而已。
大臣们很放心,至于政策,她依然延续了吕后的黄老之策,让大汉王朝继续修身养性。
而下一个能够影响汉朝走向的女人就是窦皇后,这还是薄姬亲自挑选的。
而刘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大汉王朝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出现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薄姬:刘邦众多老婆中得善终之人!
薄姬的前半生比大多数人凄苦,在年幼之时丧父,正当花样年华又历经丧夫之痛,但她的命运又异常眷顾着她,让她成为一代帝王之母。
楚汉战争正酣,项羽和刘邦正倾尽全力争夺天下。魏豹本已归附刘邦却突然叛汉。刘邦勃然大怒,发兵灭掉魏豹。薄姬连同魏豹的其他嫔妃,都被送到刘邦的汉王宫中,做下贱的织布宫女。刘邦天性好色,有一天忽然想起从魏豹那里俘获的宫人,便来到织室,挑选几个美貌女子,纳入自己的后宫,这里面便有薄姬。这薄姬本以为时来运转,可是没想到再陷深渊。进宫一年多,刘邦都没有召幸过她奇迹总是不可思议地发生。
原先在魏豹宫中,薄姬和管夫人、赵子儿关系非常亲密,她们三人相约;谁先得了富贵,就不要忘记其他二人。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得到了刘邦的完幸,颇为得意。有一次,她们无意间谈起了以前与薄姬的誓言,取笑薄姬命薄,没想到被刘邦听到了。刘邦心中鄙视二人,对薄姬动了侧隐之心,当天晚上就召幸了她。
在见到刘邦后,薄姬告诉他,昨晚做了个怪梦,梦见有一条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刘邦听了很高兴,对薄姬说;这是你将要富贵的征兆,让我来成全你。说来奇怪,仅仅一次同宿,薄姬就怀了身孕。就这样,伟大的汉文帝刘恒意外地来到了人间。
但是,刘邦并没有因此而喜欢薄姬。此后,他几乎再没有召见薄姬,连儿子也很少看一眼。
薄姬既不受宠,也不抢不挣,她没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她也没有陪着刘邦出生入死,但是薄姬却是实实在在捡了个大便宜而且还当上了太后。薄姬绝对是走了大运了,堪称运气之王。薄姬母子二人,在幽幽的西汉深宫里,过着孤寂暗淡的生活。因为极其不受刘邦宠爱,再加上为刘邦生子被宫中受宠的嫔妃嫉妒,刘恒和母亲都养成了谨小慎微、忍让低调的性格。
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对薄姬却异常仁厚
汉宫中时刻充满杀机,后宫妃嫔们互斗的很厉害。以吕后和刘邦宠妃戚夫人各成一派,斗得死去活来。而薄姬一来是因为自己和儿子都不受刘邦宠信,二来是因为本性仁厚不好斗,所以并未参与宫斗,一直很低调隐忍。所以;在刘邦驾崩后,吕后独揽大权,对刘邦的宠妃和皇子进行了大清算,可谓赶尽杀绝,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被吕后砍掉四肢,投进猪圈折磨而死,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也被吕后毒杀。而薄姬因为向来忠厚老实,而且不受刘邦宠信,反而逃过一劫。我们都知道,在吕后专政时期,先后谋杀掉刘邦八个儿子中的六个,其中惠帝刘盈是她的亲生儿子,之外还有刘肥、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燕王刘建。而代王刘恒和她的母亲薄姬却幸免于难,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薄姬平日并未与吕后结仇,并未和吕后形成竞争之势。同时在薄姬的影响下,刘恒也没有太多的惦记皇位。
心狠手辣的吕后,为何对薄姬网开一面?
吕后没有杀掉薄姬母子,可能是吕后对薄姬青睐有加,也许是因为薄姬为人小心谨慎,也许是因为薄姬和吕后一样,曾备受刘邦冷落,二人同病相怜。慎言慎行,让薄姬受到了吕后的善待,也许因为极少被汉高祖见爱的缘故,不管怎样,吕后没有难为薄姬母子,并特别恩准,允许薄姬到儿子的封地母子团圆。并给予她代王太后的称号。母子二人得以离开波谲云诡的汉朝政治中心长安城,过上了平安富贵日子。
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毋庸置疑,薄姬肯定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要不然怎么能在吕后的手里劫后余生。薄姬是被刘邦临幸了一夜的妃子,之后幸运的怀孕,并生下了西汉历史上第五位皇帝刘恒。
薄姬是个不幸的女人,但又是一位幸运的女人,正是由于其矛盾坎坷的经历,成就了她一波三折的戏剧人生。(薄姬剧照)
薄姬的父亲薄生是秦国人,母亲是魏国贵族,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不久母亲未婚先孕,生下薄氏,而父亲没来及享受天伦之乐就去世了。
古人都很迷信相术,认为一个人富贵荣辱可以体现在脸上,因此魏母请了相士,为女儿指点迷津。相士直言不讳,薄氏大贵之相,日后必为天子之母。因此,母亲赶忙将薄氏送入魏宫,魏王豹纳其为妃。
薄氏虽然姿色不出众,但心思缜密,多谋善断,正是由于薄氏的出谋划策,魏豹遇到的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再加上她有天子之母的“贵相”,魏豹对其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宠幸之致。
魏豹原本追随项羽,后又依附刘邦,由于魏豹过分的投机,不但惹怒了项羽,也得罪了刘邦。当刘邦攻打魏豹的时候,项羽坐壁上观,因此想吃天鹅肉的魏豹被刘邦打的尸骨无存。魏豹被灭,薄氏及后宫姿色尚好的女人都成了刘邦的战利品。(薄姬剧照)
刘邦本就好色,所以魏豹留下的女人一个都不放过,但就是对薄氏下不了手。也许薄氏长的实在差强人意,不但避邪,而且也避刘邦。后来宫里的女人见到薄氏都是冷嘲热讽,不屑一顾。
一日,刘邦实在看不下去了,众目睽睽之下,就将薄氏拉入床帏之中,好一番云雨。从此刘邦再也没出现,薄氏却幸运的怀上龙种。于是薄氏小心翼翼,从不张扬,也不邀宠,直到生下孩子,才让刘邦知道。
刘邦看过之后,嘱咐薄姬好生抚养孩子,转身离开。从此,薄姬就变成了一个保姆,刘恒成长的每分每秒都浸注了薄姬的心血。吕后知道之后,先是醋意大发,继而滋事,薄姬则逆来顺受,春风化雨。最终吕后发现薄姬太软弱了,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威胁,因此也就放任自流了。
公元前197年,刘邦封刘恒为代王,刘恒到封地就任,薄氏则留在长安。与儿子分离是薄姬最大的痛苦,但是她明白后宫就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勾心斗角的牺牲品,而且在吕后的淫威之下,其他女人早都命悬一线。
刘邦死后,曾经受宠的女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吕后唯独没有为难与刘邦不亲不近的薄姬。于是薄姬更加表现的低眉顺眼,无欲无求,还经常侍奉吕后左右,俨然一个老妈子。久而久之,吕后动了恻隐之心,允许薄氏去代国与儿子团聚。(薄姬剧照)
薄姬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当踏出长安城的第一步,薄姬如释重负,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到儿子身边。刘恒得知母亲到来,亲自徒步三百里出迎,母子见面抱头大哭。
公元前180年,吕后梦到灰狗撞怀,不久病故。之后,西汉老臣联合齐国刘肥之子刘章及刘襄,琅琊王刘泽等人将吕家势力铲除。最终群臣一致商议,拥立宽厚贤德的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薄姬则成为皇太后,从此否极泰来,无限荣光。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事实上,在令人窒息的皇室争斗风波里,特别是在婚姻生活上,薄姬一生真的很坎坷,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
然而,她却生了一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孝顺儿子。
据说,薄姬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非常孝顺。
- 薄姬何许人?
这个薄姬是苏州人,她的父亲薄生在秦朝时,他与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相好了,结果未婚而生下了她。
薄生是苏州人,想来一定是翩翩少年郎,而魏媪原籍魏国,则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两人的家乡相距遥远,简直山高水长,不知怎么会相遇的?
估计是战乱之中的颠沛流离,青年男女因而千里相会,产生了感情吧,当然谈不上什么婚姻。
说白了,这个薄姬就是一个私生子!
后来,因为一个巧合就嫁给了刘邦。
事实上,吕后、戚姬、薄姬三人为自己儿子争夺皇位之战,可说是历史上最惨烈的,然而争得最激烈的双方最后两败俱伤,而看似不争的一方,最后却母子皆好。
如果咱们把吕后与历史上的贤后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吕后的行为尽管有点情有可原之处,但作为一国之母的吕后的胸襟、气量确实太过狭隘了。
不过,这个薄姬也不受宠。
那个时候,汉王早已成了汉皇,汉皇曾经召见了过她的小皇子,但再也没有问到过她,她在刘邦的记忆里已悄然消逝。
等待,日复一日的等待。
她在冷清的后宫里孤寂地等待,她在历史的长河里孤寂地等待,唯有蹒跚学步的小皇子,安慰着她的孤寂生活。
后来,刘邦死于长乐宫,结果阴险凶残的吕后执掌了大权。
汉王最宠爱的戚夫人被砍去了手脚,皇帝最喜爱的儿子赵王如意也被毒死了,昔日的汉王的爱宠们都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那么,这个有皇子的女人薄姬为什么可以躲过吕后一劫?在此期间,她居然没有被别人嫁祸,或者被别人利用,难道仅仅是她不受宠吗?
其实,主要还是这么三个原因。
其一、薄姬善于自保,皇宫中打发寂寞岁月的薄姬,从来不是吕后怨恨的目标,薄姬的孤寂救了她自己,也强有力地救了她的儿子,那是她生命的唯一啊!薄姬自保与戚夫人的悲惨下场相比,同为刘邦生前侍妾的薄姬,在吕后手里就要幸运得多了。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刘恒即位后,就马上尊薄姬为太后。
史称“薄皇太后”。
其实,薄姬的前半生,也多坎坷,其经历颇有戏剧性。
薄姬的母亲魏媪,本来是魏国宗室之女,魏为秦灭后,流落他乡,后来她与一个薄姓吴地人私通,不久生下一女,出落得袅袅婷婷,有几分姿色。
这个时候正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秦,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这个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成为魏豹之妾。
后来,魏王被刘邦打败,他的女人就被刘邦收入后宫了。
有一天,汉高祖召见薄姬并亲幸了她。
薄姬告诉皇帝:“昨天夜里,妾梦见一条苍龙盘附在妾的腹中”。
高祖则说:这是富贵的征兆啊,我成全你!
薄姬受到皇帝亲幸后,居然生了一个男孩,这各孩子就是代王。
打那以后,薄姬便很少见到高祖。
高祖驾崩后,他的嫔妃们包括戚夫人在内,都受到了吕后的妒恨,全被打入冷宫幽禁起来。
只有薄姬因为很少见到皇帝的缘故,才得以被放出来。
之后,薄姬便随儿子来到封地代国,成为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姐姐来到了代国。
其二、薄姬为人很低调,就是干活的能手,跟普通妇人差不多,没有当贵人的样子,别人也不把她当回事,而且她的人缘还好据说,薄姬喜欢种地,经常以此打发时光。
有一天,她看见吕后就说:“姐姐要不要拔几个萝卜去尝尝?甜着呢!”
吕后谢绝了薄姬的萝卜,放下心来,感觉这个爱种菜的薄姬就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不必放在心上。
于是,薄姬继续住在老院子里种菜,每有时令菜蔬出来,就给众嫔妃分送。
种菜之余,薄姬又重拾旧技,纺纱织布缝衣服,了无情趣地瞎忙碌着。
老子说过,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天下人莫能与之争。
其三、薄姬这个善良的女人,以其不争,赢得了天下人心,也为儿子争得了整个天下吕后生性多疑,心地褊狭,嫉妒尖刻,心狠手辣,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夫人,更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汉高祖五年,薄姬生了儿子刘恒,被立为代王。而刘邦逐渐疏远了薄姬。
薄姬也从不为自己和儿子去争宠,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吕后上台之后,开始修理刘邦的其他女人。薄姬因为不受刘邦待见,也没有与她发生过大的冲突,吕后就放了薄姬一马。
事实上,吕后曾经恨透了那些受宠的年轻漂亮的姬妾美人,除将戚夫人酷刑折磨死外,将其他姬妾都幽禁在冷宫中,不许她们出去。
由于薄姬平时颇受冷落,难得见到皇帝,吕后对她并不嫉恨,让她随儿子代王前往封国,薄姬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西汉王朝形成了刘氏、吕氏两大集团的对立。
吕后死后,两大集团进行了终极对决。
最后还是刘氏胜出。
选择谁当皇帝呢?大臣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不是这个皇帝的学习成绩如何,而是这皇帝的母亲如何。
朝中大臣讨论后一致认为,皇帝候选人的母亲必须是温柔善良的,娘家没有什么背景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女人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将吕氏铲灭,召集大臣议立一个新皇帝。
大臣们痛恨吕后及其家人的残暴,都称薄姬比较仁善,便迎立她的儿子代王刘恒为帝,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
总而言之,薄姬这个人就是当太后的料,不争不抢,装聋作哑,表面糊涂,内心深处却非常明智。表面上是她逃过吕后一劫,事实上是她在坐山观虎斗而已!
一起探讨历史故事里的真相!欢迎关注我。
薄姬何许人,如何逃过吕后一劫?
不是薄姬一人能逃过一劫,而是所有没有得罪吕后的嫔妃都逃了一劫。
不对,更准确一点说,吕后除了戚夫人之后,她也没有虐杀刘邦其他的妃嫔。其实,就是戚夫人,她在刘邦死后也没有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虐杀。
刘邦一死,吕后不过是将幽禁宠妃,将戚夫人关在永巷罚做舂工而已。吕后这样处理戚夫人的因素,与其说是嫉妒戚夫人在刘邦在世时候得宠,不如说是记恨戚夫人想着借着得宠忽悠刘邦改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戚夫人本人心气也高得很,当舂工之后,也是各种不服,一边舂米一边唱:“子为王,母为虏……”这才激起吕后的杀心。前账后帐一起算,所以戚夫人才死得这么惨。
反观,薄姬在刘邦那里根本不得宠,本就是刘邦后宫里的小透明,她自然也没有得罪吕后的地方。故此,吕后也没有针对她的必要,放她出宫去儿子的封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常规操作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