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幼学琼林》中对尤物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女貌娇娆,谓之尤物;妇容妖媚,实可倾城。

娇娆可以用尤物去形容,妖媚可以用倾城去形容。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尤物作了详细的解释。

他说尤物是一种媚态,他说很多人对尤物两字有误解,认为美就是尤物,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他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今时绢做之美女,画上之娇娥,其颜色较之生人,岂止十倍,何以不见移人,而使之害相思成郁病耶?

画在纸上的美女比真人还要漂亮,为什么不能不移人,移人指的是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让其相思成病。李渔以此推论光美是不够的,需要媚态。

什么是媚态?

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

这段话说的很玄,显然媚态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完全可以用文字描述的状态。

那美貌重要还是媚态重要呢?

他说一个人如果有媚态,姿色只有三四分的就可以抵得上六七分的姿色女子。他说这样两个女子站在一起,你会优先选择和有媚态的那个女子交流。同样一个没有姿色但有媚态的女子同样会很吸引人。

根据李渔这种说法,应该是认为媚态是一种气质,一种天生的不可后来加工或学习的气质。所以天生和尤物才能构成一个词组。

这样说下来尤物实际上是一种不可说的状态。既然是不可说的,那肯定因人而异,正如美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有些认为这个明星美,有些却不认同,尤物相信也是差不多吧。

当然尤物不一定就指的是女人,但凡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之物皆可称之为尤物。

至成都,李琬有削杖者在蜀,一杖献鸿渐。鸿得之,示与众曰:此尤物也,当衣衾中收贮积时矣。——《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五·乐三》

这里的尤物指的是这根杖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女性称之为尤物实际上是男权高度发达之下的产物,将女性物化实际上这个词深究下去带着浓浓的高高在上的大男子主义,以及对女性的轻视。在讲究男女平等的今天还是慎用为佳。

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尤物”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是用来形容美女的,但它到底从何而来,为何会用来形容美女,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太多。事实上,这个词出现很早,最早见于《左传》中,《左传》据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所作,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昭公指的是鲁昭公,就是记载的鲁昭公二十八年时候的事情,这句话的出处是晋国的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儿,叔向的母亲则想要他取自己亲信的女儿。为了说服叔向,她的母亲便说了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那么叔向的母亲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因为对象的母亲是夏姬。夏姬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美女和艳女,也是个不幸的女子,三次成为王后,一共嫁过七次,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简直是男人终结者,灭国级别的美女,比特洛伊中的海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诗经》中都有关于夏姬的隐喻,可见其著名。

而“夫有尤物,足以移人”,就是用来形容夏姬的,要知道,申公巫臣娶夏姬时候,夏姬至少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巫臣为了得到夏姬,也是处心积虑,等待了十几年之久,并且背叛了楚国,依附了晋国,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由此来看,叔向母亲的劝诫也不可谓没有道理。虽然过并非在夏姬,她也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甚至可以说是个命运悲惨的女人。

最终,叔向听从母亲的劝告,不敢再娶,然而晋平公强迫叔向娶了她,生下一子,名为杨食我。杨食我长大后,果然为羊舌氏带来了灭族之祸。侥幸逃生的杨食我子孙从此以杨为姓,所以杨食我也是天下杨姓的始祖。

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

而尤物这个词,从此就流传下来,被诸多文人骚客引用,成为了美女的专属称呼。但同时,或许因为夏姬的缘故,尤物也是个中性词,并非全是褒义。

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天生尤物”一般用来指代美貌绝色的女性。典出《左转·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意思是说,有非常漂亮的女子,能够动人心神。

那么,尤物只能用来指代女人吗?并不是这样。

尤,优异、特别的意思。尤,象形字,在篆书中,表示植物弯曲,受到了阻碍还能继续生长的意思。

《说文解字》:“尤,异也。”《小尔雅》:“尤,怪也。”《管子》:“尤,殊绝也。”

所以尤,表示优异,后来引申为程度副词,表示特别、十分的意思。

“尤物”,顾名思义,表示特别之物,可以用来指代珍贵的物品,漂亮的女人。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大概意思如下:

有一个叫叔向的小伙子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儿,但是他妈妈不同意,另外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为了说服他听妈妈的话,他妈妈教训他说:

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你觉得怎么样呢?那个女孩子抚媚妖艳,最会迷惑人心,要不是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引来祸患。叔向被母亲的话吓住了,但是后来在朋友的怂恿下还是娶了巫臣氏。

后来,尤物就多用来指漂亮女人,而且带有一定的贬义。历史上比如妲己、褒姒、貂蝉、西施、杨玉环等著名的美女,都被安上了惑乱人心的坏名声。

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尊女卑,尤物其实是古代物化女性的一种说法,对女性含有贬低的意味。《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尤三姐,虽然颇有姿色,却不得不依靠男人才能活下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凡属于尤物,不害己就害人。元稹在《莺莺传》中说: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

把尤物和妖孽等同起来,就很过分了。因此在古人心中,“天生尤物”可不是什么好词儿,跟骂人“狐狸精”差不多。

但是在今天,尤物逐渐发生了变化。“天生尤物”用来指代那些生来就脸蛋漂亮、身材火辣的女孩子,其中的贬义逐渐被淡化了。比如,你走在大街上,夸一个漂亮女孩是“天生尤物”,她一定很开心。

但是,你如果在网页上输入“尤物”两个字。马上就会给你推送很多衣着暴露的女孩,实在是对汉字的误读,也是对人们的误导。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解词

尤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尤物的特征:

1.有特别美的形体。

2.对人有强烈的吸引力.

3.有使人沉迷它的磁场之中,而不自知的魅力。

尤物的力量就如同一块磁铁,对那些具有铁属性的一切都有吸力。

铁钉、铁屑、铁碗、铁剑、铁船……

如果是小的铁器,进入了她的磁场,就成了她的跟班,追随者,铁粉😂😂😂她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豁出命来干。

如果是一条大铁船,她就吸在船体上,享受大船的百般呵护。

当然,因为她们有磁场,所以有时磁力可以影响船的关键部件——导航仪器——指南针。

所以吗,可能让大船触礁、翻船。这虽然有她的作用,可也不全怪她。你为什么不把她放到合适的房间里去呵护呢?历史上"尤物翻船事件"好多啊:

《烽火戏诸侯》事件中的褒姒

《吴越争霸》中的西施

商纣灭亡之妲己

董卓死于貂蝉

皆因尤物磁场干扰指南针造成的。此完全是尤物之过吗?非也,是人沉迷其中的原因。

试问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真的有吗?

😂😂😂’

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究竟什么样的女子可以称之为“尤物”?清代戏曲家李渔以独特的审美取向为之定义:“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美色只是表面的,美色如一物,可以加之于一身,但美色无变幻多端之态。真正让美人成为尤物的是其媚态,因为有了媚态这种变幻多端的流动之态才会让美人有了更深刻而不单调的美。李渔对于“尤物”的总结“一见即令人思之而不能自已,遂至舍命以图”。

《红楼梦》里连宝、黛都算上,所有的女郎中唯一被宝玉称为“尤物”的,只有尤二姐和尤三姐。用宝玉的话说,“真真一对尤物, 偏又姓尤。”

比尤二姐和尤三姐这对尤物更早的极品尤物是春秋时期的申公巫臣氏。晋国正卿羊舌肸,字叔向,看上了楚国申县县尹芈巫臣之女。屈巫又被称为申公巫臣,他的女儿容貌特别美丽。叔向的母亲非常反对这门婚姻,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夫有尤物,足以移人”,意思就是说:这样美丽异常的女人,足以让人改变心性。不过在晋国国君晋平公的支持下,叔向还是娶到了申公巫臣氏的这个“尤物”。

其实,真正神品的尤物是叔向的岳母,春秋时期无可争议的第一美女夏姬。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未嫁时与庶兄公子蛮私通,后来公子蛮死了。夏姬嫁给陈国大夫夏御叔,夏御叔没几年也死了。陈国国君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君臣三人都成了夏姬的入幕之宾。夏姬的儿子夏徵舒忍无可忍杀了陈灵公。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攻陈,夏姬落入楚国,又被赐给了楚国贵族连尹襄老。连尹襄老成了夏姬的丈夫后也同夏御叔一样没多久就死了。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急不可耐地烝庶母。最后楚国大夫屈巫又娶夏姬为妻,并且带着夏姬奔晋,宁愿自己在楚国全族被灭。

有人说有的女性是天生尤物,尤物是什么意思?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关于尤物一词,《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柳湘莲有一段对话,宝玉对柳湘莲介绍二尤时这样说道:“他是珍大嫂子(贾珍之妻尤氏)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

柳湘莲一听大怒,马上决定与尤三姐断绝婚约,还说了那句评价贾府的话:“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尤物究竟是什么意思,竟然让柳大郎如此失态呢?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尤是特异、突出的意思,而尤物则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可见尤物一般是指美女而言,但我们从贾宝玉的话里可以看出,尤物似乎还含有那么一点点的贬义,虽然不是专指放荡女性,但也有红颜祸水之意。

据说尤物最早出现于《左传》,晋国大夫叔向要娶一位漂亮女人,叔向母亲则想要他娶另外一个女子,为了说服儿子,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这句话的核心意思还是红颜祸水。

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尤物的含义,褒中带贬,最好不要用它来形容漂亮女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