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这个问题呢,主要出在袁绍这里,袁绍这个人呢,疑心病比较大,他是外宽内忌型的,也就是说他可以信任你,但不是百分百信任你,很有可能随时会怀疑你,只要有人进谗言。

特别是到了后期,袁绍得意洋洋,因为剿灭了公孙瓒。一个人掌握了权力之后,他就会担心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

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沮授做出来很不理性的劝进,当袁绍决定和曹操决战的时候,他认为不应该这样应该通过对峙把曹操拖垮。当袁绍决定将袁尚作为培养对象的时候,他又提出反对。

所以接二连三的意见不同,使得袁绍对沮授失去了信任。一个人对失去信任的人的意见自然不会采纳。

诸葛亮和鲁肃不一样,他们都深得刘备和孙权的信任。他们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君喜欢什么,所以他们都喜欢在合适的时候提出意见。

有人经常批评诸葛亮说为什么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不去劝。因为诸葛亮知道劝不动,如果勉强劝的话,那就会失去刘备的信任。

这样对于整个蜀汉大局来说并不有利,但是沮授并非这样想,他才懒得管袁绍,爱不爱听,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提意见。

所以高下立判,一方面是袁绍的问题,另一方面何尝又不是沮授的问题呢?

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袁绍心眼太小,嫉贤妒能,不能容物。

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第一,官渡之前一直在赢,所以不存在屡战屡败的问题。第二,袁绍采取的对曹措施并没有不对的地方,如果没有乌巢一把火,结果肯定不一样。第三,别把袁绍当傻逼,毕竟曹操这辈子最大的成绩就是官渡。

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因为袁绍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再加上他的手下楼层太多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建议,他都不知道该应该听谁的。你说人才多了也是个问题。

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明显的赌徒心态。

就好比一个赌徒,已经输了很多了,如果现在听从建议,不赌了,那么自然是正确的,但那就表现得他原来的赌的做法很白痴。

所以他就想再赌一局,一下翻本,来证明自己以前的赌都是正确的。

所以他越是输,就越不会听劝,因为听了,就证明自己以前的愚蠢。

这就好比田丰说的,袁绍赢了,他还可以活命,因为他说错了,袁绍保住了面子。如果袁绍输了,那正证明了袁绍的错误,袁绍只能杀他了,因为没脸见他,见他就想到自己的愚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