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之战之前沮授和田丰阻止袁绍讨伐曹操,他们的战略是什么?
袁绍鼎盛之时,甩过曹操几条横马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谋士成群。但他表面上宽和,实际上听不进谋士进言,更不会用人。官渡之战前,曹操粮草已是捉襟见肘。当时沮授和田丰,建议先于曹操"挟持天子以令诸侯",逼压曹操俯首称臣,袁绍自以为用不着,打曹操就如小菜一碟。后来两人又建议坚壁清野,干
-
沮授的战略眼光不输孔明、鲁肃,袁绍为什么就算是屡战屡败,也不肯听他的劝谏?
这个问题呢,主要出在袁绍这里,袁绍这个人呢,疑心病比较大,他是外宽内忌型的,也就是说他可以信任你,但不是百分百信任你,很有可能随时会怀疑你,只要有人进谗言。特别是到了后期,袁绍得意洋洋,因为剿灭了公孙瓒。一个人掌握了权力之后,他就会担心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沮授做
-
曹操为什么杀沮授不杀关羽?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解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沮授和关羽,两个人都是曹操十分喜爱的人才,都想收为己用,那么为什么曹操只杀沮授却不杀关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派系十分不和。众所周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使得袁绍逃回幽州以后没有多久就去世了。而沮授呢作为一个在官渡之战中给袁绍
-
《三国演义》中,袁绍麾下的田丰和沮授谋略能比肩徐庶吗?为何?
在三国时代,袁绍绝对是一代枭雄。他在朝堂之上,胆敢当面顶撞董卓。在董卓把持朝政,无人敢对抗的情况下,响应曹操的号召,参加诸侯军讨董。在诸侯军中,袁绍被推举为联军的首领,这说明了袁绍的威望。在联军解散后,袁绍和曹操这一对发小诀别。袁绍说自己要向北方发展,在统一北方后南下争夺天下。曹
-
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谁?
事实上,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六人中,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既不是关羽也不是赵云,而是陈宫!意外吧?不理解吧?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啥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是陈宫?太史慈太史慈是孙策手下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不过他似乎只和刘备、孙策、孙权等人有交集,和曹操连面都没见过,为
-
袁绍为何执意不听取沮授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其实很简单,袁绍不是不听,而是过于优柔寡断,喜欢拖着,而拖着拖着就错过了时机而已!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占据了道义高地,做什么都是名正言顺,使其势力逐渐阔大,成为一个当时大的割据军阀,而当时更有资本和实力的袁绍却没去。其实袁绍不是不想去,他很早就有这个想法,而且比曹
-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袁绍的手下沮授和田丰?
我有不同看法,田丰和沮授,都是杰出的谋士,可是,他们即使不跟从袁绍,也恐怕难以立得大业。而他们在袁绍手下,一味以为主公是“好谋无断”,却看不透袁绍到底在担心什么?自己应该如何让主公安心!他们的老同事,在评价袁绍手下谋士时,曾提到“田丰刚而犯上”,虽然没有提到沮授,但我们通过对历史
-
袁绍如果听田丰、沮授的意见,最终被灭的会不会是曹操?
我认为会,如果袁绍能采纳田丰、沮授的意见,曹操将会有灭顶之灾。官渡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直接影响了汉末群雄争霸的最终走向——曹操自此羽翼丰满、气候已成。田丰和沮授皆为袁绍的主要谋士,二人多是冀州的高才名士,其才能不在荀彧、郭嘉之下,皆可列入顶级谋士之列。可是偏偏二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