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收复台湾,为何郑成功和施琅的名气大相庭径?
这个跟宣传和文化认同有关,郑成功他的身份代表明朝,所以它代表的是华夏正统去收复台湾。有人说郑成功的妈是日本人。按照李敖先生的说法,郑成功的妈被清兵强奸之后,他就用水拼命的冲起他母亲尸体,希望把它冲洗干净。我不知道李敖先生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也没有研究过。不管怎么样,郑成功他代表着明朝的延续。
施琅是作为降将,投降了满清,按照当时的观点,他是个汉奸,台湾到了郑经那个时候已经是割据的政权,毕竟是一个汉奸去收复了整个台湾,这个听上去是不是有些怪怪的?
施琅最大的功绩不是收复台湾,而是大学士李光地建议把台湾让给荷兰人,或者说直接弃掉,施琅建议不可以弃掉,我想这一个才是最大的功绩,让台湾没有孤悬海外始终跟大陆连片。否则的话,整个都要改写。
郑成功是从外国人手中收回台湾的,施琅是从中国人手中拿回中国人的台湾,那个地位当然没有办法比的。郑成功他是民族英雄,施琅不是,所以你拿郑成功跟施琅比,你是不是觉得你的问题有些搞笑?
同样是收复台湾,为何郑成功和施琅的名气大相庭径?
这个问题很简单径渭分明!
因为郑成功乃明末南明重臣,当时的中国主要泛指中原以南汉族人的居住地。
清兵入关统一现在的大中华疆域前,明朝子民一般都称清兵乃后金辽国女真族人为满夷。
郑成功后来在面对清兵大举入关,明朝社稷不保的情况下,为保大明王朝,力挽狂澜为危急关头,而退防于东南沿海及南方诸省,率领大明汉族高举抗清大旗。
在此过程中,郑成功为建立一个牢固的抗清中心与大后方,发现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由先人最早登陆繁衍生息的台湾岛,此刻正被欧洲红毛洋夷荷兰人占据殖民着。
于是郑就有了一个收复台湾岛的雄心壮志,并且付诸行动而达偿夙愿。
所以,郑成功的这一功绩,可谓是反抗外来殖民侵略者而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
这时回说施琅,他本是郑的旧部爱将骁勇善水战,随郑收复台湾时功不可没。
后来由于旧主郑的亡故,新主郑克塽听信谗言排挤施琅,清兵此时早以一统现在之大中华疆域的四分之三国土,大明王朝仅剩偏安一隅的东南及两广苟延残喘着。
再加上清康熙帝登位后逐渐成熟,从摄改王多尔衮手中接撑权力亲政,其是一个天资聪慧的、有着宏图伟业的治国明君。
为彻底的消灭大明一统中华,他采纳了大明降臣的建议,抓获施琅的家人即儿要胁。
又恰逢此刻的施琅如风箱的老鼠两头添堵受气,早已经没有了跟着郑成功时仕途的春风得意,逐在部众的怂恿下降了大清,并且得到了康熙大帝的赏识和重用。
于是乎康熙帝统一大明江山最后寸土的机会来了;由于施琅对台湾海峡的地理和水文天气变化的熟悉,他被康熙帝委以了出征台湾岛清朝水军的总司令。
最终也同样出师顺利,帮助大清把大明朝的反清复明的最后基地扼杀之、且一统中华。
之余为什么说施琅收复台湾与郑成功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我上面长篇类牍所要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即:郑成功是从外人手中夺取回本属自家的东西;而施琅则是相当于兄弟争家产属同室操戈之战。
🙏🙏🙏😄😄😄
2019.4.6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