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结果会如何呢?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而是采用攻心之战的,占领荆州之后守住荆州,然后采用大迂回的方式进攻张鲁,逼降刘璋。这样的话孙权必定会投降,江东可能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但是国家的名义上肯定会统一,刘备的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三国也将不复存在。
这样曹操就握有了绝对的主动权,有了天时地利,还有人和,这样的曹操活着的时候就有可能称帝。而不需要长叹一声,我做周文王。
当时其实曹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为曹操一直在北方作战,带领水军作战,可以说毫无经验,而且曹操对孙权采用的是逼的方式,而不是缓的外交方式,逼得孙权不得不做出坚决抵抗。曹操一生熟悉的陆地战法,到了水上自然不是擅长于水战的孙权对手。因为到了水上不是比人多。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结果会如何呢?
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一带火攻大破曹操大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过早的发动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非常严重的军事战略性失误,令曹操后悔一生。赤壁之战的失利,使得曹操统一全国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赤壁之战的主动权在于曹操,孙刘是被动应战的,但是结果却以失败告终,曹操退回北方,足足休养生息了五年。相反,赤壁之战助刘备夺得荆州之地,其后一路向西发展,进而谋取益州,终形成了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那么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而是借助荆州大本营整训士卒,训练水军,待机而战,也许历史就此改变。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刘备肯定不会有足够的实力去夺取荆州的,没有荆州的大本营,孙权绝对会对刘备虎视眈眈,曹操可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孙刘两败俱伤后,曹操的水军也训练的差不多了,一鼓作气挥军南下,自然无人可挡,则天下归魏矣。
唐朝大诗人杜牧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正是这段假设的真实写照嘛。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结果会如何呢?
如果曹操不发动赤壁之战,那么毫无疑问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会存在。
首先,诸葛亮没有理由去和吴国结盟,只能继续往南跑,曹操的骑兵会很快追上刘备,由于兵力的悬殊,刘氏集团将会全军覆没,曹操得荆州。
在安抚了吴氏集团后,曹操会沿着历史的轨迹,反间韩遂败马超,灭张鲁得汉中,因后方大本营安然无恙,曹操可以继续推进,懦弱的刘璋也很难抵抗势如破竹的曹操军队。
曹操地盘越来越大,孙权是否会有危机感,而主动攻打魏国,我认为不可能,当年曹操南下,孙权内部大部分人都反对抵抗,主张投降,何况这时的曹操,只要曹操够聪明,继续让孙权管理江南,孙权应该会选择不战而降。
事已至此,曹操直接可以称帝。
如果曹操不急于发动赤壁之战,那么将大大缩短后汉时期群雄战乱的时间而早日统一,也不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了。
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假设,每个朝代都有它必然的发展规律,也会有必然的结果,历史终归是不可改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