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

魏明帝曹睿,母亲是曹丕的妻子甄姬。曹睿是曹魏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挡住了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文治武功颇有建树。但历史上对他的身份存在极大争议,那么他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儿子呢?

曹睿是不是曹丕的孩子重要吗?我觉得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曹睿自己也没有孩子。换句话就是说最坏的可能曹睿是老袁家的种,那也没用啊,他自己不会生。换句话说老袁家终究还是灭种。

甄氏这么贤惠,曹操看到她也很喜欢她,曹操是很喜欢曹睿的,领兵打仗的时候常常把曹睿带在身边,所以曹丕能得宠的话曹睿的确是能够给他加分的,包括甄氏。

后来曹丕对曹睿和甄氏两个人非常的厌恶,死的时候嘴巴里面塞上东西之后逼着她连转世都不能,可以说是非常恶毒的诅咒。曹丕也很想把曹睿废掉,所以过的是胆战心惊,到最后曹丕良心发现,总感觉如此对他们母子俩实在不公,所以最后还是把皇位交给他。

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

问这个问题一定是怀疑他是袁熙之子吧!我们先看看曹叡的生平,再来分析他是不是吧!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之孙曹叡出生!文昭甄皇后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最初是袁熙的妻子,袁熙是袁绍的儿子,袁绍战败后,甄氏被曹丕所纳,生了曹叡和东乡公主。

公元221年,曹叡其母甄氏因为怨言而被曹丕赐死,曹叡因为母亲获罪,被废为平原侯。曹叡一次随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母鹿,命令曹叡再射杀子鹿,曹叡说:“陛下已杀掉母鹿,我实在不忍再杀它的孩子。”曹丕惊奇,最后立曹叡为太子。

公元226年,文帝曹丕驾崩。曹叡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

之所以怀疑,是因为曹丕娶甄氏的第一年就生下曹叡,所以才会让人认为有可能是袁熙的!

如今我们也只是猜测千年之前的事情,就算曹丕也觉得他不是自己孩子又能如何?做为皇帝也是没办法为所欲为的,难道要废掉曹叡,诏告天下,说袁家的孩子?这肯定不可能了!

曹丕有九个儿子,除曹叡外,另外八个儿子有三个早夭,除曹霖以外,没有活过二十岁的,曹霖和曹叡相差二十岁。可以说年龄方面曹叡很有优势,可是曹丕迟迟不立太子,真的是因为甄氏原因吗。

结语:难道真的认为他是袁氏血脉吗?不管怎么样,最终曹丕还是信任曹叡,传位给他了,我想经过那么多怀疑,曹丕应该最终认为是他孩子吧,不然宫中可有很多方法杀了曹叡的,没杀就是他孩子!

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曹叡是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这件事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公案,之所以是历史公案,原因在于,曹叡的母亲甄宓原先是袁熙(袁绍儿子)的妻子。官渡之战后,曹操和曹丕两人都想把美貌非凡的甄宓纳为自己妻子。但是曹丕捷足先登,并向曹操请求,曹操只得吃个哑巴亏,同意曹丕娶甄宓为妻。

但是这样一来,曹丕与甄宓生的儿子曹叡的亲生父亲就成了一个谜。因为《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并没有提到曹叡出生的时间,而只说了他去世的时间和年龄。根据这个年龄推断,曹叡出生的时间应该在建安九年。而曹丕娶甄宓的时间是建安九年八月,自然当年不可能生下曹叡。由此,后人认为曹叡应该不是曹丕的儿子,而是袁熙的儿子。

比如近代学者冒鹤亭在《疚斋日记》中就断定:“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另一位现代学者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说:“窃谓承祚(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曹叡之字)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意思是陈寿故意那样写的,不写曹叡出生,而只写曹叡年龄和去世时间,目的是让人逆推过去算他的出生时间,由此隐晦地说出曹叡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的事实。

当年裴松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并没有怀疑曹叡是曹丕亲儿子,他只是认为,应该是当时改过历法,陈寿计算错误,曹叡去世时应该是35年,陈寿写成36岁了。

另有学者还认为,很有可能曹叡其实是33岁,陈寿写的也是33岁。不过因为古人用毛笔字写的原因,把那个33岁的那个“三”字,写来有点像“六”字,后人在翻刻的时候,以讹传讹,就把曹叡的年龄误为36岁了。

不过,我个人认为,虽然曹叡的出生时间不可考,但是,有一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当年无论曹操、曹丕,以及当时的大臣大将们,都知道曹叡是不是曹丕的儿子,而且是确切地知道。

如果曹叡不是曹丕的儿子,他们应该有所反应的。但事实上,他们什么反应也没有。

曹叡从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爱。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聪慧,曹操曾惊异地说:“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业了。”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叡好学多识,对律法特别留意。曹叡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黄初二年(221年),封齐公,由于生母甄夫人冒犯了曹丕被杀,曹叡被贬为平原侯。黄初三年(222年),封平原王。

据《魏略》记载,因为郭皇后没有子息,曹丕下诏令曹叡奉养郭皇后。但曹叡因为母亲死非善终,意甚不平。曹丕因曹叡心怀不满,欲意让另一个嫔妃的儿子曹礼做继承人。曹叡不得已,开始勤谨侍奉郭皇后,每天早晚都去向郭皇后问候起居,郭皇后也因自己未生育子女,对他疼爱有加。但曹丕始终对曹叡不满意,因此一直不立曹叡为太子。

野史《魏末传》记载,曹叡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曹丕于是放下了弓箭,因为此事对曹叡的仁孝深感惊奇,于是立其为太子的心意已经确定。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志集解》《疚斋日记》)

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

曹叡算是三国里的冷门人物了,由于在《三国演义》中总被抢戏导致存在感较低。

魏明帝曹叡在非历史爱好者眼中颇为陌生,而在一些历史发烧友当中则引发极大争议。

首先是他的身世争议。

如果按照《三国志》记载的年龄,甄夫人在嫁给曹丕时就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那么曹叡就不是曹操的孙子,而是袁绍的孙子!

然而《三国志》并不是没有疏漏,比如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出仕时,曹操的年龄就记错了整整十岁。

但是像曹叡这样的帝王级人物,尤其是其母亲曾经是袁绍儿媳的敏感身份,陈寿竟然会把年龄搞错,着实不应该。

因此虽然主流上认定这是笔误,但还是引发了经久不衰的猜想,开启了三国迷最大的脑洞。

其实关于曹叡的身世,我们没有必要去无端揣摩。

我们只需要关心,他作为帝王,对国家做过什么贡献,对后人有何影响。

而不是去了解一些所谓的秘闻,去吸引眼球。

而且古人对血脉传承,要比现在人重视的多,曹操家族也不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

我们还是聊聊曹叡这个人吧!

刘晔曾说曹叡:“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就是说,曹睿是秦皇汉武这样的人物,只是才略稍有不及罢了。

作为曹操的长孙,他自幼被曹操带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着当世一流谋士的智慧火花。

曹氏家族杰出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早慧”。

曹操从小机敏过人,有着同龄人难以具备的游侠气质,放荡不羁,得到著名的“乱世奸贼,治世能臣”的评语。

曹丕八岁能文,经学、文学、武艺皆通。

曹植也是幼早慧,深受曹操喜爱,其文章甚至被曹操怀疑是代写。

曹冲就更不用说了,堪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早慧儿童。

曹叡继承了曹家的优良基因,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聪明,被曹操赏识。

二十三岁当上魏国皇帝,对内强势地压制住曹丕留下的辅臣,对外成功抵御吴蜀进攻,可谓是少年英主。

但是与早慧相对的,是曹叡的短命,这也是曹家人的特点。

除了曹操寿长,曹丕,曹植皆四十病死,曹冲早夭。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的谜之因果律——年纪轻轻便成就丰硕者往往短命,如霍去病,宇文邕,柴荣等。

曹叡,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生前就知道自己庙号的皇帝。

他生怕自己死后得不到好听的庙号,曹叡给自己定庙号为烈祖,这是多么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呀。

曹叡即位之初确实有明君英主之相,但后期就开始走大多数君主的老路了,后期远不如前期。

史载诸葛亮去世后,外部压力骤减,曹叡就开始懈怠了,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但他的“大兴土木”,只是修了几座宫殿,可不是阿房宫、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而长时间的用兵,也使魏国人民苦不堪言。加上早逝的原因,没有指定合适的接班人,司马家族也是从曹叡托孤后,慢慢走上取代曹家的道路。

但这是曹叡无法保证的,谁能想到,一直跟着曹家的司马家会反?谁能想到司马懿这么能活这么能忍?

我们对曹叡的讨论,一方面为他的早逝而遗憾;一点面为司马家族从这里开始而气愤。

曹睿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孩子?

陈寿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曹睿出生时间,只是在记载曹睿死时36岁,从而引起一些“好事者”猜测曹睿“是谁的儿子”。

曹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丁亥日崩洛阳,如果是36岁(虚岁)则应该出生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问题是按照《三国志》与《资治通鉴》的记载,这年二月到十月曹军都在围攻邺城,袁熙能够“播种”只能在这年二月之前,最迟这年一月甄宓需要怀孕。经过半年围城,甄宓已经有7个月身孕,早就是大腹便便,岂能骗过曹操、曹丕?刘老夫人也不敢这样“忽悠”曹操这样的“奸雄”吧?

根据《三国志》与《资治通鉴》的记载,袁熙早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被袁绍派往幽州担任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此后家婆刘老夫人。当然,伺候刘老夫人也许是借口,真实原因是大将外出留下家眷作为“人质”,即使是父子关系也不例外。

此后就是袁绍与曹操的“生死之战”官渡之战与仓亭之战,然后就是曹操大军击破袁谭、袁尚,对袁熙的记载只是败军投奔袁熙。这也就意味着袁熙199年以后基本都在幽州没有“擅离防区”,哪里有机会与甄宓“亲密接触”?

裴松之给《三国志》做注解时,不怀疑曹睿是袁熙的遗孤,而是质疑陈寿记载曹睿死时36岁有误。此后近两千年都没有人质疑曹睿的“来历”,直到某“专家”在《人民文学》上提出质疑。该专家没有考察“十月怀胎”,只是把陈寿记载“曹睿死时36岁”作为“金科玉律”,加上曹丕迟迟不立太子、甄宓很快失宠并被虐待作为理由。发表在《人民文学》而不是发表在《历史研究》,就知道这种“研究”只是“小说家之言”,也是“外行吸引眼球”的做法。

曹睿不可能是袁熙的儿子,袁熙都没办法在“半年围城”中千里迢迢去邺城“播种”。此外,袁熙与吴夫人另有生育,甄宓与曹丕也有生育,唯独袁熙与甄宓结婚多年一直“不孕不育”,这也说明袁熙与甄宓基本没有多少“夫妻生活”,如何“播种”?

这事让我想起唐太宗李世民与武则天。李世民子女众多,武则天也生育旺盛,但李世民一直没有搞大武则天的肚子,只能说明李世民根本没有“宠幸”武则天,最多只是“宠信”武则天。李世民喜欢的是“弟妹”杨妃等熟女,对武则天也只是看成“女秘书”(才人),而且恪守“不搞办公室恋情”职场规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